2025年钢铁行业分析2025 年钢铁行业分析 2024 年,中国粗钢产量同比小幅下降,钢铁行业下游需求疲弱,供给端相对处于 过剩态势,原燃料价格虽有下降,但成本端降幅不及钢材价格降幅,钢铁行业整体盈 利水平持续下行。受供需关系影响,铁矿石和焦炭价格均呈现波动下行态势;房地产 投资持续下滑,但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对用钢需求提供重要支撑,钢铁产品结构持续调 整。 预计 2025 年中国钢铁行业将延续供需双弱的格局,钢材价格预计维持震荡走势, 预计维持震荡走势, 钢铁企业的经营效益难有明显好转。展望未来,短期内,钢铁企业仍将面临一定的经 营压力。长期来看,在产业政策引领下,随着低效产能的逐步出清,钢铁行业将转向 高质量发展,行业竞争格局有望得到明显改善。 联合资信 工商评级四部 |钢铁行业组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1 一、 行业运行情况 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供需双弱,行业景气度仍处于探底阶段。行业供给过 仍处于探底阶段。行业供给过 剩依然严重,产品价格下行,钢铁行业整体盈利趋弱。 钢铁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行业具有典型的强周期属性。钢铁行业的供给受 下游需求和行业政策影响很大。 2022-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分别为10.13亿吨、10.19亿吨和10.05亿吨,呈波 动下降趋势。从月度走势看,2024年1-4月,受下游有效需求不足及春节后需求启 动延缓等因素影响,粗钢产量低于上年60 积分 | 9 页 | 1.98 MB | 5 月前3
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报告(202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铁工业协会 钢铁工业协会 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 中国钢铁工 中国钢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铁工业协会 钢铁工业协会 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 中国钢铁工 中国钢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铁工业协会 钢铁工业协会 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 中国钢铁工 中国钢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铁工业协会 钢铁工业协会 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 中国钢铁工 中国钢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铁工业协会 钢铁工业协会 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 中国钢铁工 中国钢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铁工业协会 钢铁工业协会 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 中国钢铁工 中国钢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铁工业协会 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 中国钢铁工 中国钢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铁工业协会 钢铁工业协会 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 中国钢铁工 中国钢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铁工业协会 钢铁工业协会 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 中国钢铁工 中国钢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铁工业协会 钢铁工业协会 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0 积分 | 51 页 | 84.13 M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案》明确 2040 年减排 90%目标,并计划在 2025 年审议是否提升至 95%,同步要 求航运业 2030 年使用可持续燃料占比达 6%;日本修订《绿色转型推进战略》, 计划通过碳循环冶金技术实现钢铁业 2050 年碳中和,并发行 20 万亿日元转型债 券支持传统产业升级;加拿大《碳管理战略》计划 2035 年通过 CCUS 技术实现年 封存 1500 万吨 CO2,并设立 50 亿加元基金支持碳捕集商业化;这一轮全球政策 不 足 30%);碳关税(CBAM)过渡期于 2024 年 12 月结束前,欧盟议会通过修正案, 将征收范围从钢铁、铝等 6 类扩展至机械部件(含电机、齿轮箱)、合成氨及部 分塑料制品,并设定 2027 年出口产品隐含碳排放量不得高于欧盟同类产品 15% 的硬性约束,中国钢铁企业为达标需额外承担每吨 120 欧元(当前中欧碳价差约 85 欧元)的成本溢价,预计对欧出口份额将缩减 20%-30%。美国《清洁竞争法案》 识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 通过开展试点,引导政府、行业、企业 等各层级力量广泛参与产品碳足迹标 识认证工作。优先聚焦市场需求迫切、 外贸压力严峻、减排贡献突出、数据收 集完整、产业链供应链带动明显的锂电 池、光伏产品、钢铁、纺织品、电子电 器、轮胎、水泥、电解铝、尿素、磷铵、 木制品等产品。 重点行业政策走深走实,广泛赋能核心领域深度脱碳。在能源电力领域,《关 4 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生态环境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9 专栏二 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高炉-转炉长流程钢铁产品 T/CISA 469-2024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电炉短流程钢铁产品 T/CISA 470-2024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铁合金 T/CISA 472-2024 T/FIAC 0005-2024 点,引导政府、行业、 企业等各层级力量广泛参与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 提下,以实践为基础推动建立统一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经自愿申报 和专家技术评审,围绕锂电池、光伏、钢铁、电子电器等产品形成产品碳足 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2025 年 3 月,国家认监委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 通用实施规则(试行)》,明确了认证的适用范围、认证模式、认证流程、 标识样式及管理要 天津市 光伏产品 滨海新区、北辰区 木制品 北辰区 3 河北省 钢铁 唐山市、邯郸市 纺织品 保定市(高阳县) 4 山西省 钢铁(法兰) 忻州市 5 内蒙古自治区 纺织品(山羊绒产品) 鄂尔多斯市、赤峰市、阿拉善盟 电解铝 通辽市 6 辽宁省 钢铁(菱镁制品) 营口市、鞍山市、丹东市、抚顺市 7 上海市 钢铁 宝山区 电子电器(电机) 闵行区 8 江苏省 锂电池 常州市20 积分 | 27 页 | 2.11 MB | 4 月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碳排放 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现将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制定、数据 质量管理、配额分配与清缴等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管理 (一)名录制定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按年度分行业制定。对发电、钢铁、水泥、 铝冶炼行业年度直接排放量达到 2.6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应当列入重点排放单位名 10 日前,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 2024 和 2025 年度钢铁、水泥、铝 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通过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管理平台,网址为 https://www.cets.org.cn)和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布(名录公开格式 见附件 2),并将有关权利义务及时告知重点排放单位。2026 年度发电、钢铁、水泥、铝 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应于 2025 年 10 3), 组织开展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工作。 (四)制定数据质量控制方案 2025 年 6 月 30 日前,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 政策法规汇编 4 月刊 — 10 — 单位通过管理平台制定 2025 年度数据质量控制方案,完成技术审核。2024 年度数据质量 控制方案无需补报。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2026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减碳目标制定指导手册l Energy Agency, 简称 IEA)统计,我国工业生产部门碳排放量占所有排放源排放量的比例从 1990 年的 71% 上 升至 2018 年的 83%。作为国家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钢铁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建筑材料行业、化工行业能耗 的降低对中国低碳发展起到关键作用。2021 年以来,重点耗能行业的碳达峰方案正在逐步出台,相关政策对于 行业节能、增绿、降碳的要求趋于清晰、严格。 要制定更复杂、更远期、更严格的转型计划和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工业企业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 为增加对应对气候变化转型的支持,近年内,人民银行持续加大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制定力度,组织开展建筑、建材、钢铁、 煤电、农业等领域研究,目前已初步明确转型金融的基本原则。工业行业企业摸清碳减排基线、制定碳减排目标,更有利 于向金融机构传递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和决心,向利益相关方提供了解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有效度量,从而申请低 )在《2017年能源技术展望》 (ETP) 报告中提出的 B2DS 情景,该情景包含了排放量和活动预测,用于根据全球温升远低于 2 摄氏度的情景计算部门减排路径, 分配各部门碳排放额度,为发电、钢铁、化工、有色金属(铝业)、石油与天然气、水泥、交通部门如航空业等能源密集 型行业提供了具体的减排路径。 SDA 方法对于均一同质性的产业部门更加适用,其中它使用物理指标(例如,公吨的产品)来表示生产经营活动,SBTi0 积分 | 13 页 | 1.80 MB | 5 月前3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2025)区域协同等领 域开展了差异化探索,为我国碳金融体系从“区域试点”向“全国统一”过渡提供了 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市场机制设计上,各试点因地制宜选择行业覆盖与配额分配方式:广东、 湖北聚焦电力、钢铁等高排放行业,采用“有偿竞价+无偿分配”或“涨跌幅限制+ 大宗交易”模式提升流动性;北京将航空、数据中心纳入控排,以“历史强度法” 优化数据精度;重庆独辟蹊径开发林业碳汇与天然气开采,天津通过“基准线法” 碳保险 √ 来源:《关于碳汇市场分析及保险研究》 我国地方碳市场的金融创新及其特色归纳如下表: 表 3 我国地方碳市场经验总结 试 点 市场机制 金融创新 特色 挑战 广 东 覆盖电力、钢铁等六大行 业;配额总量全国最大; 采用“有偿竞价+无偿分 配”模式,有偿比例逐步提 升至 10%;2023 年累计成 交量 1.5 亿吨。 首发碳中和债券(2 亿 元)、碳配额质押融资 ( 单 笔 不 成熟。 上 海 覆盖钢铁、航空行业;机 构投资者占比超 30%;试 点碳远期合约交易。 全国首笔碳配额跨境 质押融资(外资银行参 与)、碳信托产品;2023 年推出“碳回购”业务。 国 际 金 融 中 心 驱 动 衍 生 品 创 新;探索中央对 手方清算机制。 衍 生 品 复 杂 度高,企业参 与门槛高;碳 价 波 动 风 险 集中。 天 津 聚焦钢铁、化工行业;配 额分配采用“基准线法”,0 积分 | 40 页 | 1.52 MB | 5 月前3
中国储能研究报告2025转化为电能,并及时输 送上网,切实发挥调节电力供需平衡的关键作用。 广义范畴下的氢储能,则着重突出“电-氢”的单向转换特性。储 存起来的氢气被广泛拓展至交通、钢铁等诸多领域加以运用,例如为氢 燃料电池汽车供能驱动出行,助力钢铁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或者通过 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将氢气转化为甲醇、氨气等极具价值的化学衍 生物,用于化工生产等其他行业,且这些氢气在完成转化应用后,不再 回流进入电网用于发电。 , 拓展风光储氢等新能源应用场景。针对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富 集且本地消纳能力较低的地区,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 第二个转折点:当海上风电制氢和固态储氢技术的商业化落地运用, 氢能有望在钢铁、水泥等工业领域以及绿色甲醇等产品的生产中发挥关 键作用。预计到 2035 年,氢能产能将达到 5 万亿人民币,成为能源行业 中的重要力量。在成本端,目前加氢站建设成本高昂。一座标准加氢站 的建设成本至少需10 积分 | 16 页 | 4.38 MB | 5 月前3
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不同情景下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 2030 年和 2035 年的排放差距 01 × 严峻的减碳压力 罗戈研究 GtCO₂e 10 新规设置 50 吨 / 年的进口量阈值:基于四个工业部门 ( 钢铁、铝、化肥和水泥 ) 进口商的年度 累积 质量,设置 50 吨的阈值,以确保 99% 以上的排放仍在 CBAM 监管范围内。 设立 50 吨的最低阈值将使大量小进口商免于 CBAM 相关行政负担:经估算,每年可为进口商节 2024 年度作为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首 个管控年度, 2025 年底前完成首 次 履约工作。 深化完善阶段 (2027 年度 -) 主要目 标: 政策 法规体系更加完善,监督 管理机制更加健全,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 准确性、完整性全面加强。 ● 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配额逐步 适度收紧机制。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扩大到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业, 2024 年为首个管控年 度 2025 年 3 月 20 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方案明确,自 2024 年起,钢铁、 水泥、铝 冶炼 行业分两个阶段纳入全国碳市场。 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不再 参与相同温室气体种类和相同行业的地方碳排放权 交易市场的排放权交易 G Research /20 积分 | 113 页 | 22.39 MB | 4 月前3
绿色之星—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100% 70% 75% 80% 85% 90% 95% 100% 7 根据 2021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重点节水行业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 造纸、纺织、食品等。 表现力洞察 I 绿色之星 — 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 11 0% 20% 40% 60% 80% 100% 2020 92.5% 2019 53% 图 园区中,47% 的园区尚未完成全域碳盘查。对自身 能源消费或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掌握较清晰的园区主 要是头部园区(包括国家级高新区、低碳园区试点、 绿色园区、循环化园区试点等)以及因高能耗产业 (如煤、钢铁等)导致减排压力较大的园区,这些 园区由于政策压力或为完成项目申报而实施碳盘查 与核算。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研所选取的样本的 发展运营已处于较高水平,故推测,全国范围内参 与核查的园区比例应远低于 作的财政、税收等政策,建立健全低碳政策体系。 6.1 加强园区顶层低碳规划,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落实到企业层面。鼓励重点行 业、重点领域合理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图, 支持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实施全流程、 集成化、规模化示范应用项目。分行业、分领域出 台针对性政策支持引导园区企业的绿色低碳行动。 园区低碳发展建议 I 绿色之星 — 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10 积分 | 36 页 | 7.16 MB | 5 月前3
共 18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