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科网: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10 积分 | 72 页 | 22.71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0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 (2025 年) 编写单位: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智能化建设专家委员会 2025 年 4 月 1 前 言 推进煤矿智能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及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是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 展的必由之路。2020 年 2 清了存在的问题,掌握了发展需求。基于调研结果,矿山智能化建设 专家委员会编制了《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系统梳理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总 结凝练了适用于不同条件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及运 行管理经验,提出了我国煤矿智能化科技攻关方向与重点任务,展望 了未来发展目标愿景。 蓝皮书对于全面真实了解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现状、凝聚行业发 2 展共识、统一 展共识、统一思想和行动、引导科学发展、构建健康的煤矿智能化发 展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煤矿智能化建设场景复杂多样,技 术装备发展较快,并受调研和资料的局限性,蓝皮书难免存在疏漏与 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 目 录 第一章 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政策环境日益优化 ............... 1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绿色发展工作委员会 2025年3月 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 (2025 年) 版权声明 本蓝皮书版权属于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组和 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绿色发展工作委员会,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 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蓝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工 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组和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绿色 与实践价值的体系化框架,为产业界提供可参考的行动坐标。 本蓝皮书作为双碳领域阶段性研究成果,虽经严谨编撰仍难免疏 漏,恳请各界不吝指正;文中数据皆引自政府官网、国际组织报告、 相关企业年报、官方公告等公开披露的信息,因统计口径差异或信息 更新延迟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尚祈各界同仁理解包涵。研究团队将持 续跟踪产业动态,滚动更新研究成果,通过蓝皮书版本迭代为双碳进 程注入持续动能。 2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被纳为第二批电力现货试点地区,各地现货市场建设进程持续加快,大部分试点地区已转入长周期试 运行。截至2024年底,广东、山东、山西、甘肃四地区现货市场已转入正式运行,2024年11月发布 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还指出,“2029 年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 行”,因此未来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将进入超高速发展阶段。 图11 我国现货市场试点区域分布图 数据来源:EESA 2025 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定,其价值实现取决于能否在特定场景下达成技术性能与经济性的最优匹配。 图22 不同技术路线储能时长 资料来源:《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EESA [7] 《NB/T 11194-2023新能源基地跨省区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 2023年国家能源局组织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指出,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共同发 展是中国储能市场发展的趋势。但当前我国锂电储能产业链最为成熟,从原材料、电芯、“3S”、配套 能源装 机比例高,消纳能力及送出能力有限。中长期来看,还是需要提高当地对于新能源电量的消纳能力, 利用风光电解水制氢会是主要提高消纳能力的之一。 202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指出,2030-2045年,我国规模化长时储 能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满足日以上平衡调节需求。以机械储能、热储能、氢能等为代表的10小时以 上长时储能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实现日以上时间尺度的平衡调节,推动局部系统平衡模式向动态平衡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省级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现状与展望报告加强多方合作,发挥企业优势,推动电力交 易模式的丰富和市场信息的公开,推动新型绿电消 费商业模式的试点、落地。 52 注释 注释 1.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11.30].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 蓝皮书》发布——分“三步走”推动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取读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s://www.gov.cn/lianbo/ bumen/202411/content_6990228.htm10 积分 | 68 页 | 12.71 MB | 5 月前3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在当前食品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激 烈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摒弃过去的粗放式经营,开始向 节能降耗要效益。 中国烹饪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在京联 合发布的《2011餐饮蓝皮书》显示,有超过60%的餐饮企业目前正在 进行节能降耗改造。发展绿色低碳餐饮,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在北京,品牌餐饮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低碳节 能”已经被列入京城各家老字号的菜品创新思路中。10 积分 | 162 页 | 4.44 MB | 5 月前3
共 6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