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全面参与电力市场背景下分布式光伏电价趋势分析10 积分 | 24 页 | 2.42 MB | 5 月前3
本末电碳:2025虚拟电厂生存与发展研究报告三、市场准⼊机制与运营模式 四、国内典型企业与平台案例分析 五、国外先进案例对⽐与启⽰ 六、⼴东省的政策实践与典型项⽬ 七、未来趋势预测 结论 参考⽂献 摘要 政策层⾯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于2025年发布指导意 ⻅,明确了虚拟电⼚定义和⽬标,到2027年 全国调节能⼒达到2000万千⽡、2030年达 到5000万千⽡。 技术层⾯ 虚拟电⼚运营需具备聚合调控、交易执⾏和 实时控制等核⼼能⼒,并建⽴安全可靠的技 智能管家功能 它本质上是电⼒系统的"智能管家",利⽤数字技术将分散的光伏、⻛电、储能和可调负荷整合 为可控单元,在⾼峰时远程降低空调负荷或释放储能,在低⾕时协调充电蓄能,以"聚沙成 塔"的⽅式缓解供需⽭盾。 政策⽀持 2025年4⽉,国家发展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发展的指导意 ⻅》(发改能源〔2025〕357号),标志着我国虚拟电⼚进⼊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次、调节电量超560万千⽡时,创造经济效益约1.5亿元,最⼤调节能⼒达85万千⽡,相当于约28万⼾居⺠⽤电负 荷。 截⾄2023年底,全国多省市已开展虚拟电⼚⽰范项⽬,虚拟电⼚聚合资源涵盖可中断负荷、分布式光伏、⼯商业储 能、电动⻋充电桩等,呈现出以需求响应为主要形式、区域试点纷纷起步的局⾯。同时也应看到,当前虚拟电⼚的调 节能⼒有待评估标准⽀撑,实际可⽤容量与聚合规模存在差距,需要通过更多项⽬实践予以验证。10 积分 | 16 页 | 15.51 MB | 5 月前3
华福证券:烯烃行业景气度低,关注AI构建能源转型体系95美元/桶,分别较上周+1.6%、+1.8%,两地价差本周小幅扩张。本周涤 纶、顺丁橡胶、丙烯酸及醋酸制造等价差扩张,建议积极关注。 ➢ 油价本周环比小幅回升1-2%,23年Q1布油均价中枢82美元/桶, 23年4月布油均 价83美元/桶,5月目前均价为75.9USD/桶,价格中枢明显下移,我们预计2023年全年 价格中枢在80美元/桶。1)库存:全球原油库存水平恢复到前期正常水平;2)需求: 60USD/桶,较上周有所上升,价格走势反映亚洲市场需求较强。 月度来看,5 月布油均价小幅上升至 75.89USD/桶,4 月布油均价为 83.37USD/ 桶,价格中枢大幅下探,符合我们前期判断。截至 5 月 19 日,5 月布油均价上升至 75.89USD/桶,4 月布油均价为 83.37USD/桶,3 月布油均价为 79.21USD/桶,受美 国金融体系波动及衰退预期加强影响,原油需求前景承压,油价疲软,我们预计 年我国原油累计进口量 5.08 亿吨,同比减少 0.92%;累计进口金额为 3655 亿美元, 同比增加 42.04%,总量小幅缩减但金额大幅增加主要系 2022 年油价中枢大幅抬升 所致。按照当前布油价格表现及原油进口报关时滞效应,我们预计 2023 年 5 月原油 进口价格环比下降,对应日进口量预计相对稳中有升。 图表 20:中国进口原油日均进口量及月均单价 数据来源:Wind,华福证券研究所0 积分 | 29 页 | 3.02 MB | 5 月前3
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 � 35 07 新能源市场化交易规模增加,“报量报价”电量继续走低,新能源项目收益 在现有市场规则设计下有保障,但长期面临市场化程度更高的价格冲击 � � � 37 08 分布式光伏超预期发展,投资主体需密切关注电网接入与上网价格政策变化 41 09 独立储能探索电力市场参与模式,电能量市场收益将愈发重要 � � � � � � � � � � 44 按市场主体或交 易类型 集中式新能源 07 新能源市场化交易规模增加, “报量报价”电量继续走低,新能源项目收益在现有市场 规则设计下有保障,但长期面临市场化程度更高的价格冲击 分布式新能源 08 分布式光伏超预期发展,投资主体需密切关注电网接入与上网价格政策变化 独立储能 09 独立储能探索电力市场参与模式,电能量市场收益将愈发重要 绿电交易 10 绿电与绿证市场持续扩容,短期内供需关系较为宽松 在经营主体范围扩大方面,集中式新能源、独立储能、虚拟电厂、核电等市场主体参与现货市场均有一定进展。 在连续结算试运行的省份中,蒙西、甘肃两地区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较高(超过 20% 4),基本上除扶贫光伏、分布 式光伏外,新能源发电机组全电量参与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而山东、山西入市采用自愿原则,入市的新能源 全电量参与现货市场,山东未入市的新能源电站实际出力的 10%(2023 年标准)也要按照现货价格结算;广东10 积分 | 54 页 | 1.78 MB | 5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3)激励政策并配备了对应的资金。同时,高校与科研院所积极响应,开展量子计算研 发以及量子相关人才培养。 此外,也应留意到,美国Atom Computing、芬兰IQM和法国Pasqal等企业未能 按计划在2024年发布新一代产品。可见量子计算机研发仍面临技术挑战,需要持续 的政策支持、长期资本投入、高端人才储备以及跨国技术协作。 中游整机不断迭代 02 第一章 2024产业发展概览 14 路线 机构 型号 仅为微秒级,较短。目前该方案已实现10量子比特的操控,但未来的发展潜力还有 待进一步验证。 芯片阱保真度惊艳四座 英国离子阱量子计算公司Oxford Ionics推出了一种将离子阱技 术与硅芯片技术相结合的嵌入式策略,使得量子比特的控制组 件能够直接嵌入到硅片中,从而实现了高达99.9992%、 99.97%的单、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以及99.9993%的SPAM保 真度。 第三章 硬件整机 49 美国在中性原子量子计算领域保持技术领先,QuEra Computing已研发出拥有 256原子量子比特的类比量子计算机,而Atom Computing的下一代1000比特中性原 子量子计算机也处于研发之中,预计将于2025年发布。 中国方面,2024年,中国迎来了首台商用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汉原1号,实 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打破了欧美的垄断。 中国、欧洲抓紧布局中性原子路线 中科酷原推出了中国首台原子量子计算机——汉原1号。汉原110 积分 | 184 页 | 18.33 MB | 6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2)(QKD)、抗量子密码学(PQC)到二者融合的技术升级。同时,全球主 要经济体根据各自的战略定位与产业基础,也在探索多元并进的安全防护 模式;而在量子传感领域,针对于各物理量的测量均已实现了跨越式进化, 即国际计量标准量子化,目前各项传感技术正从传统的单点应用向网络化 协同迈进。 本报告综合了从北美、欧洲、中国到亚太各区域的全球量子科技产业 发展现状与趋势,系统梳理了量子计算、量子安全与量子传感三大核心领 信道,显著降低非 对称信道对性能的影响。 量子密钥分发 • 美国Apple公司宣布对其iMessage通讯平台进行升级,此次升级采用PQ3加密技术。 • 中电信量子搭建融合量子密钥分发的分布式密码系统架构,同时,构建起量子密钥分发、 抗量子密码与经典密码深度融合的新型密码体系。 抗量子加密 • 韩国SK电讯与KCS公司共同开发的量子密码芯片QKEV7,此芯片集量子随机数发生器与加 误率 减半,实现中位数99.0%的iSWAP门保真度,并展示了中位数 99.5%的fSim门保真度。 IonQ成立于2015年,是首家上市的量子计算初创公司,融资 数亿美元。正在努力开发分布式量子计算,2024年成功实现 离子-光子纠缠以及远程离子-离子纠缠。收购美国量子网络公 司Qubitekk,用于研发下一代网络量子计算机架构和全栈量子 编译器。此外公司为AWS提供新的(Aria系统,25个算法量子10 积分 | 128 页 | 9.64 MB | 6 月前3
2025年中国省级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现状与展望报告电力系统调节能 力不足加剧运行 风险,限制可再生 能源接入 德国电力平衡单元 基于德国的电网分区结构和调度运行情况,充分调动利用了平衡单元内的多 样化平衡资源,引导新的平衡资源投资,缓解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带来 的问题。 英国电力平衡机制 基于全国统一的调度管理和电力市场,重点在于引导具有较好调节能力的资 源等提供平衡服务。 问题二: 超短期灵活性需 求提升 澳大利亚调频辅助服务市场 | 表 1 4 省 (市、地区) 特色电力市场机制/政策 思考与总结 广东 ● 引导更大规模的新能源逐步入市 ● 增设绿电事后交易,拓展绿电交易渠道 ● 鼓励分布式新能源聚合参与电力交易 ● 出具绿电溯源报告,满足用户消费证明需求 ● 在市场机制与规则 设计上,供给端省 份多以引导新能源 消纳为目标,消费 端省份多探索不同 范式的交易机制 ● 拓展省间交易是省 消费和认证需求 山西 ● 省内现货交易优先保障新能源消纳 ● 支持新能源选择参与省内和省间两个市场,丰富新能源交易渠道 ● 创新绿证偏差处理机制,增强了绿电交易规范性 ● 分布式新能源可自愿选择以独立或聚合方式参与绿电、绿证交易 甘肃 ● 推动绝大部分新能源以“报量报价”方式参与现货市场,引导新能源提升运营 能力 ● 省内用电负荷与联络线外送计划全电量竞价,促进新能源省内省间协同消纳10 积分 | 68 页 | 12.71 MB | 5 月前3
全面版-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与思考平台;不能做到灾害预 警和应对联动。 传感数据多样;集传感、 存储、分析、联动与一 体;实现远程监测和控 制;智能数据处理;多 样化报警方式。 随着传感器、智能移动设备、互联网等的发展, 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 2. 农业的新变化 数据无处不在 数据无时不有 数据无物不生 数据无人不感 农 业 特点 量大 实时 复杂 类杂 地域性 季节性 多样性 周期性 数据采集、数据标准、数据处理、数据分 析、数据展现等方面做全新的技术升级。 实时性 精准性 全面性 系统性 规范性 1. 数据精准获取技术 19 可穿戴式的信息获取技术 可植入、可嵌入式数据获取技术 微型移动信息获取技术 生物传感、微纳米传感器、便携 式传感器等新型设备。 千里眼顺风耳 2. 数据标准化技术 农业领域数据标准化变得极为迫切,信息采集、传输、存储、 汇交的标准规范亟需大量出台。农业基准数据库亟需建立。 农业智能仿真架构 优化调整 决策 优化 农业 专家 仿真过程介入; 仿真结果反馈; 生产与市场决策流程优化。 4. 数据分析模拟技术 5. 农业大数据交互式可视化技术 农信采监测数据可视化 大数据背景下,在交互式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支撑下,通过对高频变 农产品市场数据的处理,实现多品种、多地域、多类型农产品市场变 动的内在机理、波动周期、市场走势的可视化呈现。 农信采监测数据可视化10 积分 | 43 页 | 14.10 MB | 5 月前3
5. 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与虚拟电厂融合创新与思考Reserved. 绿色 创新 融合,真信 真干 真成 3 立足一期,推广二期 前言 在“双碳”目标下,随着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分布式新能源快速 发展,以及终端用能电气化尤其是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力负荷的高速 增长,导致电力系统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随机性越发显著。 整合海量分布式新能源和用户侧可调节负荷,实现资源的优化 配置和高效利用,是推动能源转型和新型能源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 虚拟电厂作为一种可聚合与调控供给侧和需求侧多元资源的技术, 可以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与调节能力,进而有效应对“双随机” 带来的诸多问题。一方面通过引导需求侧资源外部特性匹配供给侧可再 生能源出力曲线,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规模化消纳;另一方面实现对 用户侧分布式发电资源有序管理,提升分布式资源接入电网的友好性。 能源转型的挑战与机遇 虚拟电厂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SPI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绿色 创新 融合,真信 真干 真成 ©SPIC 整体定位和发展目标不 够明确 市场边界和发展路线较 模糊 缺少顶层设计与规划 投资及运营主体的地位、 责权范围不清晰 参与电力市场的交易品 种有待完善 缺乏较为稳定的商业模 式和盈利能力 商业模式不够清晰 各地区建设标准和范畴 有差异 各地区并网调度标准和 要求不统一 国家及行业标准建设需 加快推进 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 不统一 ©SPIC 202220 积分 | 25 页 | 6.67 MB | 4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车碳排放的90%还要高1。 全球范围内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加速,物联网、人工智能、数 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关键。多国已制定相应战略, 推动智能化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欧盟于2022年10月发布的 《能源系统数字化行动计划》提出,2020年至2030年预估 将向电网领域投资5840亿欧元,重点支持配电网的数字化改 造。美国能源部则于2022年4月启动“建设更好的电网”倡议 (Building 中国的能源数字化之路,从“数字化”到“数智化”。随着数 字化浪潮的兴起,中国能源行业正经历从数字化向数智化的 战略演进。在国家数字化战略的引领下,能源领域已成为技 术创新和应用的先锋。2022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 源体系规划》中明确了数字化和智能化在能源产业升级中的 核心地位,倡导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和 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实现能源系统的全环节智能协同。2023年 相继 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 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 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 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 新应用 到2030年,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新模式新 业态持续涌现,能源系统运行与管理模 式向全面标准化、深度数字化和高度智 能化加速转变,能源行业网络与信息安 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能源系统效率、 可靠性、包容性稳步提高 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清洁低碳、 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10 积分 | 42 页 | 5.06 MB | 5 月前3
共 46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