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书深诺:2025中国智能安防出海深度解读报告20 积分 | 56 页 | 12.22 MB | 4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制定实施煤矿智能化建设与升级改造方案,加大煤矿智能化技术 资金投入、人才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煤矿智能化技术装备 的成熟度与可靠性,全面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 ——以人为本,安全高效。坚持把煤矿减人、增安、提效和 提高职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作为智能化煤矿建设的根本目标,通 过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煤矿智能化水平,促进煤矿安全、质 量、效率与效益的稳步提升。 (三)建设目标 按照《指导意见》提出的三阶段目标,重点突破智能化煤矿 进、智能主辅运输、 智能安全监控、智能选煤厂、智能机器人等系列关键技术与装备, 形成智能化煤矿设计、建设、评价、验收等系列技术规范与标准 体系,建成一批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煤矿,提升煤矿安 全水平。 1.井工煤矿智能化建设目标 对于晋陕蒙等大型煤炭基地的生产煤矿,应全面进行智能化 升级改造,重点提高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水平、掘进工作面减人提 效和远程控制、智能安全生产水平,井下水泵房、变电所等固定 岗位全部实现无人值守作业,形成基于综合管控平台的智能一体 化管控;对于中东部矿区等建设基础较薄弱的生产煤矿,重点进 行基础信息系统、机械化+智能化的采掘系统、重大安全隐患的智 能预警系统、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等建设,实现减人、增安、提效; 对于云贵基地的煤矿,应尽快实施智能化改造,重点进行危险、 繁重岗位机器人替代,提升矿井本质安全水平。新建煤矿应先行 开展煤矿智能化顶层设计,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全 面建设信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内蒙古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办法(试行)【2023】验收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关于加 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0〕283 号)和 《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内 能安监字〔2021〕191 号),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为智慧 矿山建设奠定基础,促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验收办 法。 第二条 本验收办法适用于全区所有合法生产、建设煤矿。 第三条 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坚持示范引领、分步建设、 能控制和可视化远程干预技术,应用采煤机记忆切割系统、液 压支架电液控制及智能集成供液系统、图像视频远程跟踪系统、 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及液压支架协同控制系统、远程控制平台 等成套装备,实现地面(巷道)监控中心对综采设备的智能监 测与集中控制,实现工作面智能化、少人化开采,综采工作面 生产班单班岗位人员减少至 7 人及以下。鼓励采用远距离集中供 液供电、开采环境快速感知技术和采煤机智能调控装置,提高 智能采煤装备的自主开采作业能力。 刮板输送机采用智能变频调速控制,具备煤 量监测功能和机尾链条自动张紧功能,并与采 煤机进行智能联动。 10 查现场和资料。不符合要 求或功能的 1 处扣 3 分。 ② 带式输送机具备煤量、带速、温度等智能监 测功能,采用智能张紧、可伸缩自移机尾。 10 查现场和资料。不符合要 求或功能的 1 处扣 2 分。 ③ 工作面运输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集中操控。 3 査现场和资料。不符合要 求或功能的 10 积分 | 33 页 | 80.05 KB | 5 月前3
雪迪龙、海康威视等智慧环保标杆案例建设项目审批一体化 系统 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系统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 理系统 危险废物动态监管系 统 环境应急管理系统 企业 智慧生态化园区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 污染源排放全过程监 控系统 VOCs 在线监控系统 高空瞭望环境监控系 统 IC 刷卡排污总量管理 系统 扬尘噪声在线监测系 统 企业环保通 公众 公众服务 APP 微信投诉 企业信息一键查询, 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 环境监测行业内,将其作为环境监测设备配套软件开发的企业,这类企业具备职能终端环境监测系 统、数据采集传输、监管部门应用软件开发一体化的技术能力,在环境监测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 控、数据有效性分析、环境监测数据应用、污染源监管等功能的开发上有较强优势;另一种是软件 行业的企业,这类企业并不从事环保相关行业,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软件 开发,一般在办公系统、 风险源物联网智慧监管、环境网格化监测、河流湖库智慧监管、应急 指挥、河长大数据、生态大数据等国内领先应用解决方案。 – 深圳博安达(擅长移动执法,营销能力强)公司面向政府的产品及服务主要涉及环境监察执法信息 化、环境监测监 控信息化、环境监管信息化、环境决策信息化、生态环境大数据等智慧环保领域, 服务客户群体已覆盖 至部级、省级、地市、区县、乡镇等。 – 江苏神彩,产品体系覆盖环境监察、监测、业务协同、决策支持等一站式环境管理,业务领域覆盖10 积分 | 44 页 | 9.37 MB | 5 月前3
全面版-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与思考)五个子集的一套 Landsat 卫星影像,总数据量 超过 5TB ; ( 3 )资源环境数据 视 频 监 测 气 象 监 测 -24 个 指 标 土壤养分监测 -15 个指标 土壤水分监测 -5 个指标 生长监测 -16 个指标 实时监测仪器、设备全 天候监测,随着设备种类 的增长、价格的降低,监 测点将成指数级增长,所 产 生 的 数 据 , 将 快 速 增 长。 仪器监测每 10 分钟采 分钟采 集 1 次数据( 60 多个指 标 *5 万次 / 年) + 市场 监测数据 + 统计监测数据 + 视 频监 测数据 >15G/ 年 ( , , , ,......) n w wi j j j j i y y T R L S ( 4 )作物生长监测数据 ( 5 )农业统计数据 农业部统计报表 农业综合调查制度 农村经营管理情况统计报表制度 全国乡镇企业统计报表制度 市场信息采集设备。“农信采”的推广应用,将为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标准 化、即时性采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可广泛应用于田头市场、批发市场、 零售市场的农产品全息信息采集。 Windows mobile 版本 安卓版本 2. 移动采集技术 3. 基于大数据的 CAMES 模型应用 中国农产品监测预警模型( CAMES )整体模型框架已经形成 气象数据( 1960 年以来的全国 2000 多个站点的气象数据)10 积分 | 43 页 | 14.10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2 (五)主运输系统智能化向高级无人值守发展 .............. 32 (六)辅助运输向智能高效连续运输方向持续提升 .......... 32 (七)矿井通风智能化向无人本安自主化方向迈进 .......... 33 (八)供电智能化向数字低碳方向发展 .................... 34 (九)煤矿灾害预警向多模态智能防控方向迈进 .......... 度工作报告,要求多措并举加快智能化建设步伐。 二是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政策。各地通过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扶 持政策降低企业转型成本,加速煤矿智能化落地。黑龙江印发《黑龙 江省煤矿标准化智能化建设扶持激励政策》,从投资及财政政策、安 全生产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激励政策。内蒙古采取“三优先、 三倾斜”激励政策,将煤炭保供政策与智能化建设最大限度结合起来, 充分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贵州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出台省级综 矿山大模型等,为提升矿井生产 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决策模型支撑。 8 第二章 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提质加速,初步实现了煤矿企业减 人、提效、增安的智能化建设目标。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建有 1806 个 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其中采煤工作面 1035 个、掘进工作面 771 个), 建成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 907 处,煤矿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 50%,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调整尖峰时段划分:增加尖峰时段时长(见图表8.a)。例如,山东本年度动态调整过程中尖峰时段增加184小 时、深谷时段增加62小时,高峰时段减少182小时,低谷时段减少180小时;安徽针对315千伏安及以上执行工 商业两部制电价的工业用户尖峰时段新增248小时。 •调整时段划分精度:提高时段精度,分时时段含0�5小时节点(见图表8.b)。如辽宁省早高峰时段为7:30-10:30, 午间高峰时 7、8、9月 100千伏安及以上工 商业用户 0.382 1 1.843 1、12月 100千伏安及以上工 商业用户 0.382 1 1.843 0.382 其他月份 100千伏安及以上工 商业用户 0.382 1.74 1 1.74 1 0.382 7、8月 315千伏安及以上执 行工商业两部制电价 的工业用户 0.382 1 1.843 2.212 1.843 9月 315千伏安及以上执 行工商业两部制电价 315千伏安及以上执 行工商业两部制电价 的工业用户 0.382 1 1.843 2.212 1.843 0.382 其他月份 315千伏安及以上执 行工商业两部制电价 的工业用户 0.382 1.74 1 1.74 1 0.382 安徽省发展 改革委关于 完善工商业 峰谷分时电 价政策有关 事项的通知 (2022年3月 至2024年3 月执行) 1,7,8,9月 100千伏安及以上工 商业用户10 积分 | 54 页 | 1.78 MB | 5 月前3
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Pam 好处: · 对减少碳排放产生直接影响 · 最大程度减少直接碳排放 · 增强供应链弹性 · 产生长期影响 · 形成竞争优势 血 金监金 价 适用场景: · 作为优先的商业策略 · 用于创造竞争优势 · 作为可持续发展努力的长期解决方案 · 提升能源效率:在制造和运输环节采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生物燃料等; · 该模式创立虚拟的环境属性权益,企业通过“认购”的方式, 获得该环境属性权益,从而可以“声明”该企业的碳排放强度 的 达 到 某 个 目标 值 。 · 优点:既无需建立独立的供应链系统,也不会产生较高的 对 实 体 运 输 的 监 管 成 本 。 GResearch / LO G 2025 中 国 低 碳 供 应 链 & 物 流 创 新 发 展 报 告 / 48 04×Book &Claim 由 目 且 年 由 8 用 日 → Book &Claim: 解耦物理减排行为与减排量的归属,通过第三方认证平台实现减排 效益的精准分配 Book&Claim 作为 一 种监 管链 模 式 , 允 许企 业 在 不 直 接 使用 低排放 解决方 案 或 运 输 服 务 的情况 下, 通 过 认 购 低排放 燃料的 排放 属 性 , 降低其运输环节 的碳足迹。 120 积分 | 113 页 | 22.39 MB | 4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 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 新应用 到2030年,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新模式新 业态持续涌现,能源系统运行与管理模 式向全面标准化、深度数字化和高度智 能化加速转变,能源行业网络与信息安 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能源系统效率、 可靠性、包容性稳步提高 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清洁低碳、 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 活智能”的总体方针,明确了建设智 慧化调度体系、实施算力与电力协同 能源的生产、传输、消费等环节与碳天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电能正逐步成为交通、工业、建筑等主要碳排放领域的核心能 源载体。通过电能的使用,不仅能直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 赖,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碳排放进行精准的管理与监 测。在这种电碳一体化的框架下,电力系统的每个环节,都可 以基于电碳耦合关系,通过电能数据的精细化追踪,推算出相 应的碳足迹。这种数据驱动的碳管理,使得各个行业的减排进 程更加透明和可以量化,将为成为未来实现精细的碳排放管控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 | 正当其时——数智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2.1.2 需求与挑战 面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传统的运维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大规模清洁能源发电设施的需求。频发的极端天气、储能设施的安 全风险,以及多能互补的复杂性,都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带来更大的挑战。唯有借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才能全面提 升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运行效率,应对这些多维度的复杂问题。 图 7:碳市场交易均价持续走高10 积分 | 42 页 | 5.06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 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 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 新应用 到2030年,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新模式新 业态持续涌现,能源系统运行与管理模 式向全面标准化、深度数字化和高度智 能化加速转变,能源行业网络与信息安 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能源系统效率、 可靠性、包容性稳步提高 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清洁低碳、 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 活智能”的总体方针,明确了建设智 慧化调度体系、实施算力与电力协同 能源的生产、传输、消费等环节与碳天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电能正逐步成为交通、工业、建筑等主要碳排放领域的核心能 源载体。通过电能的使用,不仅能直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 赖,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碳排放进行精准的管理与监 测。在这种电碳一体化的框架下,电力系统的每个环节,都可 以基于电碳耦合关系,通过电能数据的精细化追踪,推算出相 应的碳足迹。这种数据驱动的碳管理,使得各个行业的减排进 程更加透明和可以量化,将为成为未来实现精细的碳排放管控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 | 正当其时——数智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2.1.2 需求与挑战 面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传统的运维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大规模清洁能源发电设施的需求。频发的极端天气、储能设施的安 全风险,以及多能互补的复杂性,都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带来更大的挑战。唯有借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才能全面提 升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运行效率,应对这些多维度的复杂问题。 图 7:碳市场交易均价持续走高10 积分 | 42 页 | 9.14 MB | 5 月前3
共 39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