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如顾问或环境专家 ) 负责提交 CBAM 申 报 和 计算隐含排放等工作。 对于 2026 年开始的征收期, CBAM 证书首次购买日期拟推迟到 2027 年 2 月 1 日,除此以外征收 期相应 的合规节点也将延期: · 年度声明和证书上交的截止日期推迟到 8 月 31 日 · 证书回购的截至日期推迟到 9 月 30 日 · 证书注销日期推迟至 10 月 1 日 岁 购买的证书全部卖回,且 回购期 限适用于购买当年。 豁免范围扩大, 90% 企 业 将免于 CBAM 合规负担 引入 CBAM 代表,简 化“授权代表人”程序 ● … ● 合规节点推迟, 企业履约更从容 简化 CBAM 财务责任 措 施,减轻财务负担 ●.. 冯 德 莱 恩 表 示 , 修 订 案 旨 在 “ 为 行 业 提 供 缓 冲 空 间 ” , 确 保 车 企 能 持 续 投 资 清 洁 技 术 而 非 被 迫 支 付 罚 款 。 欧 洲 议 会 认 为 , 严 格 的 年 度 审 核 制 度 在 当 前 的 行 业 困 境 下 “ 不 切 实 际 ” , 而 灵 活 的 合 规 方 式 更 符 合 现实 需求。 03.20 积分 | 113 页 | 22.39 MB | 4 月前3
核聚变:人类终极能源的钥匙-64页放能量的过程,为了克服库仑力使原子核进入强相互作用力的范围而发生聚 变需满足温度、密度和约束时间三个条件。托卡马克装置通过环向场线圈、 中心螺管线圈和极向场线圈构成的磁体系统在环形真空室中构造出一个闭 合的螺旋形磁场,使得聚变燃料在真空室中发生聚变反应。中国建成的全球 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 EAST 装置,已经实现 403 秒等离子体约束,技术成 熟。更强的磁场,能够实现更好的等离子体约束,因此能实现更高磁场强度 亿元。在设备主体结构中,磁场线 圈价值量占比最高为 55%,产业链公司有联创光电、永鼎股份、精达股份 等;第一壁部件价值量占比约为 27%,产业链公司有国光电气、安泰科技 等;真空部件价值量占比约为 15%,产业链公司有合锻智能、海陆重工等。 风险提示:技术进步不及预期;聚变技术路线变化;聚变试验堆项目推迟风 险;测算与实际误差的风险。 (21) (10) 1 11 22 May-24 Sep-24 ...................................................................................... 20 图表 33: 合锻智能承担 BEST 真空室零部件的生产 ...............................................................................10 积分 | 64 页 | 7.65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断增加,势必会影响工商业储能的投资与装机规模;规范政策方面,备案、消防及并网等要求正逐步 2025 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严格,短时间内会降低项目投资热情和延长项目投运周期,但整体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将从安全与合规 等角度给行业带来长期的益处。 盈利模式方面,现阶段工商业储能的主要收益来源于峰谷套利,但受限于午间谷电、一充一放等 因素,部分地区并不具备可投资性,灵活调整“容需模式”并通过需量管理所获收益可实现一充一放下 续上量必定会催生更多的配储 需求,结合我国存量厂房和园区的屋顶光伏开发进度,叠加更细分行业的场景投运,预计2025年工商 业储能装机将达到12.5GWh。悲观情况下,资方因电价政策调整频繁且各地合规政策趋严和以往项目 收益较预期偏差过大等因素影响,对未来市场持悲观态度,基本停止如安徽、川渝等二类投资地区的 项目投资,仅专注江浙粤三省投资,其中江浙为主要投资省份,且项目投运增速保持80%,广东保持 国内构网型储能市场在全国及各地政策支持和电力系统改造刚需下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2024年 中国构网型储能出货量预计达2GW,到2025年增加到7GW,2030年有望达到30GW,2024-2030年复 合增长率达56%,5年内构网型储能渗透率有望达到20%。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以同步电压源特性运行,构建并维持输出电压和频率,主动提供电网支撑,助 力系统动态稳定和快速恢复重建。构网型储能的核心功能价值可以分为三大类10项:1)小扰动下工况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345.5GW,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 216.88GW, 占同期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 62.77%。全球光伏组件出货前 10 名均为中国企 业,前三名依次为晶科能源(78.52GW)、隆基绿能、天合光能。 我国终端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新能源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清 洁能源消费比重的稳步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 年、2023 年,我国风 电发电量分别为 7624 亿 kWh、8858 我国光伏风电储能企业继续夯实全球生产链布局优势。积极应对欧美碳关税 等绿色贸易壁垒政策,我国光伏、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等企业加快欧美等海外产 业布局。目前,在光伏发电设备产业链领域,隆基绿能、天合光能等在海外已开 展生产和运营;在动力电池设备产业链领域,远景动力、宁德时代等均在海外开 展生产基地布局;在风电设备产业链领域,由于受欧美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影响, 中国风电企业对欧美产能布局持谨 万吨光伏玻璃、26 万吨铝、17 万吨铜及 550 吨稀有金属银,资源 价值总量突破 400 亿元。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加速向规模化跃迁。2024 年全球锂电回收市场规模达 283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950 亿元)(据 Circular Energy Storage《2024 全 球锂电池回收年报》实际交易数据),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工信部统计显 示,全年备案白名单企业回收产能突破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内蒙古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办法(试行)【2023】10000Mbps;满足环网保护,网络故障 重构时间不大于 30ms;矿用有线主干网络设备支 持 Ethernet/IP、PROFINET、MODBUS—RTPS 等 工业以太网协议;支持 5G 承载网与工业以太网融 合。 20 查现场和资料。不 符合要求或功能的 1 处扣 5 分。 二级交换接 入网络 ① 采用 100Mbit/s 以上工业以太网;具备组环功 能,网络自愈时间小于 30ms;矿用二级交换接入 至 少 2 处关键场景实现 5G 应用。露天煤矿 4G/5G 混 合组网或建立 5G 独立专网。 15 查现场和资料。井 工煤矿不符合要求 或功能的 1 处扣 5 分;露天煤矿不符 合要求或功能的扣 15 分。 ③ 具有与矿山井下主干网络、矿山接入网络的以 太网接口;具备万兆骨干、千兆汇聚、百兆到桌 面,且无线覆盖;支持光纤多模、单模、超五类 双绞线等多种传输介质。 10 现场抽查和查资料。不符 合 要 求 或 功 能 1 处 扣 2 分。 ② 转向系统实时反馈转向角度;驱动系统实时反馈 驱动档位、油门开度数据。 4 现场抽查和查资料。不符 合要求或功能 1 处扣 2 ③ 制动系统实现工作制动、动力制动 、驻车制动、 紧急制动等制动功能线性控制,高效执行控制指令 实时反馈制动状态和制动强度数据。 8 现场抽查和查资料。不符 合 要 求 或 功 能 10 积分 | 33 页 | 80.05 K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实现全矿区网络 覆盖;开展露天煤矿智能生产系统建设,实现现场集中操控、固 定岗位无人值守、远程监控运维、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等;建设露 天煤矿智能综合管控平台,进行系统整体集成,实现基于智能综 合管控平台的一体化智能协同管控。 3.新建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路径 根据新建煤矿建设条件,编制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总体规划, 优先采用先进工艺、装备、信息技术,制定高标准、高起点、高 水平的智能化建设方案。 度融 合模型,实现矿井地质信息的透明化。推广智能采掘工作面的随 采智能探测、随掘智能探测与监测的技术装备,鼓励积极研发应 用智能钻探、智能物探、智能探测机器人等新技术与新装备,形 成以静态为基础,融入自动更新的高精度动态地质模型。 专栏 1:透明地质 地质数据管理系统:以地质、物探、钻探、采掘、测量和水文监测 等 数 字 化 信 息 为 支 撑 , 构 建 统 一 的 综 合 地 质 机协同控制等功能,实现刮板输送机的远程监测和控制;鼓励应用煤 流负荷检测、工作面自动巡检机器人等技术手段,实现采、装、运协 同控制。 带式输送机智能运输系统:带式输送机应具备运行工况监控与综 合保护功能,实时监测胶带运行工况,并将堆煤、烟雾、纵撕、跑 偏、自动洒水、周边环境等监测信息实时上传到工作面智能集控中心 及地面智能集控中心,实现带式输送机的远程监测和控制;鼓励应用 煤流量监测、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范,切实推动落 实零碳中国行动计划。 征集活动启动以来,受到广大会员单位和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的积极支持和踊跃申报, 2022 年,我们甄选发布了第一册《“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零碳技术解决方案》合辑,其中包 含的 56 个案例方案减排成果突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经推广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宝贵的 经验与示范。2023-2024 年间,我们进一步开展征集活动,收到的申报材料超过 150 份,历经初筛、 棉船零碳乡村示范项目 ………………………………………………………………… 33 15. 新星零碳乡村示范项目 ………………………………………………………………… 35 四、零碳数据中心 16. 合盈数据(怀来)科技产业园项目 …………………………………………………… 39 五、零碳岛屿 17. 湄洲岛“零碳岛”综合示范项目 ……………………………………………………… 43 18. 宁德霞浦西洋岛“风光储”微电网示范项目 发电量作为各生产车间厂用电消纳。 本项目任务以发电为主,充分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并网光伏电站为当地 电网供电,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设备选型方面采取节能措施,节能措施主要包括:合 理配置光伏发电系统、直流电压等级,降低线路损耗等。逆变器选型优先选择高效率、高可靠 率的设备。采用节能充电桩,降低充电损耗,节约用电。 项目效益概况 经济效益:本项目装机容量 799.7kW,拟安装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融合生态 拥抱智能:2030中国智能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展望报告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战略。其次分段 投资、聚焦价值,遵循“痛点优先、价值 导向”原则,优先解决高成本、高风险场 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同时要全面 拥抱AI、融入开放生态,选择数据标准 统一、开放融合、扩展性强、与AI深度融 合的智能制造软硬件平台,借助合作伙 伴能力,通过AI应用提升运营效率。最 后磨练团队、拥抱变革,打造兼具工业 经验与数字技能的复合型团队,营造从 “要我变”到“我要变”的文化氛围。 一、中国自动化行业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跨越式增长 的受访者选择使用大型供应商的现 融合生态 拥抱智能: 2030中国智能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展望 5 融合生态 拥抱智能: 2030中国智能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展望 6 有产品,10%的受访者表示正在与合 作伙伴共同部署单个灯塔项目作为 概念验证,而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 正在使用自主开发平台。这一结果与 2019年的自动化问卷调查结果差异 显著,当时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 正在使用自主开发的工业物联网平 验的人也能开发好用的软件。这意味 着IT工作负载降低,需求响应速度加 快。 第三,智 能 化 趋 势 促 使 企 业 从 传 统经验决策转向全面数据驱动,实 现以人 为主向“ 智能 为主,人 机 结 合” 的终 极 变革。通 过 统一数据建 模、多模态数据 融合,为A I算法 和 工 业智能 应用提 供标 准化 数 据 基 础,顺应“ 数据即资产” 的趋势。A I (尤其是大模型、机器学习)与工业控20 积分 | 18 页 | 1.16 MB | 4 月前3
国内外40家固态电池典型企业技术路线福公众号·粉体网 E中国粉体网担休大教服有究 》 由于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离子导电率相对偏低,且过 硬、过脆,自前逐渐转向固液混合电解质:聚合物电 化学窗较窄,离子导电率更低,现在转向了固液 合电解质。卤化物电解质尽管有性能潜力,但目前还 处在实验验证阶段,所以国外基本上都选择硫化物全 固态电池。 Cnpowder.com.cn 嗨公众号粉体网 三中国粉体网相体大欧摄研究 》 硫 态电池等产品,应用覆盖新能源汽车、储能、无人机 电动船舶等多个领域。 Caopowaer.tbLch 公众号粉体网 儿三中国粉体网招体大级银行究 》 清陶(昆山)能源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氧化物/复 合物 清陶能源成立于2016年6月,由中科院院上、清华大 学教授南策文团队领创办的具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 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固态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与 生产装备的研发生产建设国内第一条固态锂电池产 物固态电解质可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且材料制备成 本大幅降低。 公众号粉29网 三中国粉体网士祖休大教报行究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硫化物/卤化物 在全固态电池上,亿纬锂能选定了硫化物+卤化物复 合的技术路线。预计在2026年实现生产工艺的突破 推出高功率、高环境耐受性及绝对安全的全固态电池 主要用于混合动力领域,2028年进步推出具有 400Wh/Kg高比能量的全固态电池 CrcnpowderEomicn10 积分 | 62 页 | 5.38 MB | 5 月前3
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10)基于纤维素气凝胶的摩擦纳米发电机 摩擦纳米发电机能够方便地将低频、低强度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且结构简单可靠,在能量收集、人 机交互、可穿戴电子、医疗电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当前摩擦纳米发电机主要采用传统聚 合物和金属材料制备,无法实现生物降解,易造成环境污染。近年来,可降解、可再生的纤维素材料受到 14 全球工程前沿 Engineering Fronts 全球工程前沿 2024 高度关注。其中,纤维 2020.8 25 第二章 机械与运载工程前沿 全球工程前沿 Engineering Fronts 等异构无人系统有机连接起来,以环境感知、目标探测、跟踪识别、跨域通信、智能决策、自主控制、合 作博弈等核心技术为支撑,实现异构系统在时间、空间、模式等多维度上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控制。在风浪 流等环境载荷扰动和立体空间条件约束影响下,海空协同异构无人系统需要维持稳定的通信链路、具备自 抗扰的协同控制能力。 15 “低空无人飞行器综合探测技术”工程开发前沿的发展路线 里程碑 子里程碑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目标 低空无人 飞行器综 合探测技 术突破及 产业化推广 降低雷达杂波干扰,提升识别准确率 提升低空无人飞行器探测距离和范围 多源融合探测,减小探测盲区 智能跟踪与察打一体化 需求 雷达探测、射频探测、声波探测、光电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共 40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