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2025年趋势追踪报告-引领矿业及金属行业转型变革趋势 5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变革: 利用新一代ERP解锁未来的优势 32 2025年趋势追踪 趋势6 矿业及金属行业的智慧运营: 数据驱动的优势 39 趋势 7生成式AI对矿业及金属行业劳动力的影响: 发展有效的再培训策略 46 趋势 8推进净零排放进程: 协作应对气候变化 54 趋势 9 使ESG策略更加以价值为导向: 驱动目标与进展 61 趋势 10 创造自然竞争优势: 2:塑造关键矿产供应链 趋势 3:驱动增长,提升韧性 趋势 4: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矿产勘探 趋势5: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变革 趋势 6:矿业及金属行业的智慧运营 趋势 7:生成式AI对矿业及金属行业劳动力的 影响 趋势 8:推进净零排放进程 趋势 9:使ESG策略更加以价值为导向 趋势 10:创造自然竞争优势 全球及中国联系人 作者与致谢 趋势 1 引领矿业及金属行业步入新时代:依托前瞻性 题。 在过去,企业的架构和管理模式往往旨在维系企业相对稳定。如今,企业的盈利能力、可 持续性以及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可能更多取决于其适应变化的能力。 举例而言,Z世代即将成为全球矿业及金属行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极具目标导 向性;德勤全球发布的《2024年Z世代与千禧一代调研报告》显示,50%的Z世代和43%的 千禧一代曾因个人道德或信仰原因拒绝接受某项任务,也有相近比例的人也曾基于这些原10 积分 | 80 页 | 18.85 MB | 5 月前3
2025年迈向零排放货运:新能源重卡应用初探-行业调研分析与建议报告................................. 06 样本概况 .......................................... 07 新能源货运的市场驱动力 .................. 11 新能源重卡推进和应用情况 ............... 15 新能源重卡应用挑战与政策诉求 ........ 19 政策端 .......... 油货车占比,并设定到 2030 年新增新能源、清 洁能源动力交通工具比例达到 40% 的目标,确 定将新能源重型货运作为未来行业低碳转型的 主要发力方向。 新能源货运行业目前正处于规模化推广与产业 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此进程中,政策体系的 精准优化与有效实施必须以对市场现状的深度 洞察为基础——包括企业发展新能源货运的核 心驱动力、当前面临的主要瓶颈、实际应用情 况和运营痛点,以及促进行业低碳转型的可行 2025/5/7 10:37 6 5 本次市场调研围绕新能源重卡(主要聚焦电动重卡)的市场驱动力、应用情况、面临的挑战及政策需求展开, 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行业相关方提供信息支持,以推动中国物流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并为未来试点项目的 设计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 1. 分析电动重卡的市场驱动力 研究货主以及物流服务提供商和承运商(以下统 称为物流运输商)发展新能源货运的核心动因、30 积分 | 15 页 | 36.74 MB | 5 月前3
2025年新能源矿产的机遇与挑战低,镍资源锂电需求相对疲软。 1.1 如何定义新能源矿产? 图表1:镍下游需求仍以不锈钢为主 资料来源:SMM,My Steel,五矿证券研究所 图表2:钴下游需求以动力电池及3C电池为主 资料来源:国际钴协会,五矿证券研究所测算 动力电池 3C电池 30% 40% 4 珍惜有限 创造无限 1.2 短期新能源需求增速放缓,新能源金属价格重回低位区间 图表3:近年来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高,欧美增速缓慢 图表4:锂钴镍价格近年来持续下跌 资料来源:SMM,五矿证券研究所测算 锂电下游需求主要由新能源车与储能驱动,其中以新能源车驱动锂电产业需求为主,储能驱动为辅。其中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总 出货量为1051.2Gwh,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03Gwh,动力需求占比较高。 结构性上分析,新能源车产业发展仍面临三大问题:1)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一骑绝尘,但欧美国家销量增速缓慢。我国新能源车渗 透率近年来快速提升,但欧 弱 图表5:当前动力电池主要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 资料来源:高工锂电,五矿证券研究所预测 图表6:2024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中纯电占比仅为58% 资料来源:thinkcar,五矿证券研究所 结构性上分析,新能源车产业发展仍面临三大问题:2)是磷酸铁锂占比持续提升,对钴镍需求拉动不显著。海外车型主要以三 元电池为主,在海外新能源车销量不佳,国内车厂持续降本的背景下,动力电池铁锂装机量占比持续提升。10 积分 | 22 页 | 2.63 MB | 5 月前3
国内外40家固态电池典型企业技术路线广东马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硫化物 马车动力是一家专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及其核心材料 研发与制造的公司。2023年底启动了硫化物固态电解 质中试线建设,并在2024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实现超 10吨级年生产能力标志着马车动力在全国范围内率 先开启全固态电池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的规模化生产。 公众号粉21网 中国粉体网丨邮粉体大数据研究 上海恩力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硫化物 恩力动力成立于2012年7月,自2017年起,恩力动力 恩力动力成立于2012年7月,自2017年起,恩力动力 便致力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包括全固态电解质 和锂金属负极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 cnpowder.com.cr 公众号·粉体网 F中国粉体网海甜林大球核精究 》 上海屹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三硫化物 屹锂科技是由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成立于 2021年。屹锂科技选取全新的硫化物作为电解质,通 过负极金属锂的改性工程,,提高负极稳定性及其与电 公众号粉网 E中国粉体网积休大球摄研究 》 孚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氧化物/硫化物 孚能科技第一代半固态电池,采用新型氧化物/聚合 物固态电解质涂覆和致密化技术,进一步提升高镍三 元高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并进一步降 低了半固态界面阻抗,提升了锂离子迁移能力,能量 密度达到330Wh/kg,快充能力超过3C,循环寿命超过 4000圈,行驶里程预计超百万公里 Ecnpowaercot10 积分 | 62 页 | 5.38 M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电网 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河钢数字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盈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软通动力信息技 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罗克韦尔自动 化、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 司、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擎天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陕西 链布局要求,加快支持装备制造业产能基地建设。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 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 借助陆地和海洋新能源资源优势,在风电、光伏、动力电池、储能等产业链政策 支持下,为行业龙头企业产能基地新增布局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也为地方政府加 快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拥有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 万吨绿色氢氨首期工程已经顺利投产。 (六)巨头积极打造绿色低碳服务能力,谋求形成新优势 国际巨头正通过低碳技术研发和长期投资推动气候行动。以马士基为例,其 于 2023 年推出全球首艘绿色甲醇动力集装箱船“Laura Maersk”,并通过船体 优化与能效管理持续降低船队碳强度,2023 年较 2008 年基准下降近 50%。亚马 逊则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加速布局,截至 2023 年底已启动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融合生态 拥抱智能:2030中国智能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展望报告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程度,更好的应 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也成为很多企业领 导人的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本白皮书旨在分析关键趋 势和领先实践,为制造业企业成功实 现自动化转型提供建议和方向。首先我 们相信,受全球劳动力结构变化、颠覆 性技术突破、市场需求变化、中国市场 国产化替代加速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 及中国智能制造和自动化行业有望在 2030年进入高增长时代。其次,“平台 化、敏捷化、智能化”三大技术趋势将 动制造的各种解决方案。这一自 动化产品细分市场规模最小,但 增速最快,增长率达到18%。从 供应商角度来看,工业物联网和 云服务也是集中度最高的产品领 域。 第二,未来五年全球和中国工业自动化 市场均有可能加速增长。首先,劳动力 结构变化对于工业自动化提出新的要 求。全球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正在放缓。 联合国《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指 出,世界总体生育率正在下降,妇女平均 生育子女数比1990年前后减少了一个。 在超半数国家和地区,女性平均生育子 中国家老年人口将增加最多,也最为迅 速,亚洲将成为老年人口最多的区域,而 当前正经历人口红利的北非、西亚和撒 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可能未来30年老年 人口数量增长最快。从2017年到2020 年,全球青壮年劳动力增速已下滑到1% 以下,2020年全球青壮年劳动力增速仅 0.7%。到2070年代末,全球65岁及以 上人口数量预计将超过18岁以下的人口 数量。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未来就业报 告》指出,到2030年,农场工人、送货司20 积分 | 18 页 | 1.16 MB | 4 月前3
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2024 2.1 工程研究前沿 2.1.1 Top 10 工程研究前沿发展态势 机械与运载工程领域 Top 10 工程研究热点涉及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 科学与技术、动力及电气设备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方向(表 2.1)。其中,属于传统研究深 化的有:船舶数字孪生系统、海洋漂浮式光伏发电、4D 打印的形状记忆聚合物智能结构、多频全球导航卫 星系统精确定位 巨大,可与海上风电、储能、海产养殖等产业相结合的特点, 对克服陆地光伏的问题极具优势,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光伏电站的发展趋势。 为了在恶劣多变的海洋环境下生存,海洋漂浮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设计、水动力响应和结构响应以 及光伏组件的性能研究成为当前海洋漂浮式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在海洋漂浮式光伏发电领域研究发 展迅速,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海洋漂浮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形式研究 总之,海洋漂浮式光伏发电技术在海洋工程、环境科学、电气工程、系统工程等多学科领域具有重要 研究价值,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加强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该领域 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必将为构建海洋强国提供新的动力。 该前沿中核心论文的主要产出国家中,核心论文数最多的是挪威,篇均被引频次排名前三的是意大利、 中国和瑞典(表 2.7)。西班牙与挪威存在合作,中国与瑞典存在合作,德国与意大利、加拿大这两个国家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核心要素,它们构成了 融合型AI系统的基础设施。数据作为可再生资源,AI是发电厂,而云网边端则是输电线、变电站与插 座,形成一个完整的AI生态链。最后,明确的演进路线将为AI赋能储能行业提供持续动力。企业应当 从当前开始,建立螺旋上升的循环体系,实现应用、数据和算力三者的协同发展,推动行业持续向前 发展。 (2)典型场景:AI 2.0(大模型)赋能储能高价值场景 AI技术正在为储能行业 政策的直接退出,也不意味着新能源不再需要配置储能,而是通过解开储能项目与新能源项目的捆绑 来激发储能市场活力,彻底打破储能“建而不用”的历史,让储能真正用起来,进而推动技术、市场机 制、应用场景及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激发产业内生动力,实现产业生态从政策依赖向市场主导的有机 演进。因此,从长远视角来看,储能市场存在的机遇主要体现两方面:其一,随着新能源全面进入市 场,储能作为调节性资源是缓解新能源波动性的有效设备,市场需求将迎来确定性的新一轮增长;其 [10] [11] 致 谢 本次白皮书由储能领跑者联盟及储能领跑者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杭州协能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合编写,特此感谢以 上单位对本次白皮书编写和发布工作的大力支持。 在此鸣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安徽优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了速度牺牲环境。“十二五”规划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这样的潮流,只 有实施低碳发展,才能真正与时俱进。 对于企业来讲,能耗像只老虎一样吞噬了绝大比重的企业成本。 为了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并取得长久持续的发展动力, 企业必须把能耗降下来,必须把低碳商业模式引入到企业的战略、运 营、管理和决策中。 对于个人来讲,顺天应人才能有所成就,在气候问题严峻的今 天,能够为缓解危机出力已然是很不错的选择;如果还能在出力的同 争中取得优 势,而低碳经济正是在帮忙做这样的事。 第四节 低碳商业模式的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对其有效赢利的基本方式进行创新,即 企业主体通过对原有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或动力 机制等方面进行重新整合,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产品或服务,开创新的 产业领域,或采用以往未有的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新方式,从而为客户 和自身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并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能够比传统商业模式更快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客户价值的 上下游和社会各界形成互动。其影响不是静止的,它如蝴蝶效应般有 自动循环并不断放大的作用,威斯汀希望通过这种循环来连接更多的 绿色公司,同时影响到更多的消费者。 可以说,在这个创新的模式中,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是根本动力, 绿色饭店要“绿”,客人必须成为最“绿”的一笔,而酒店只有“返利于 民”,才能更好地推动低碳节能。 只有顾客群体充分认识到绿色环保的重要性,把自己对豪华舒适 的需求,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时候,酒店行业才能进一步10 积分 | 162 页 | 4.44 MB | 5 月前3
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罗 ■ 到 2030 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研 研 数据显示 截至 2024 年底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3140 万辆 动力电池装车量多年全球领先 有报告预计到 2030 年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对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 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 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流向监测, 实现生产、销售、拆解、利用全程可追溯 会议要求,要用法治化手段规范回收利用,制定完善相关 行政法规,加强监督管理。要加快制定修订动力电池绿色 设计、产品碳足迹核算等相关标准,以标准引领带动回收 利用。 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我国将加强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 利用 2025 年 2 月 2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会议指出,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 模化退役阶段,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为重要。 会议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标准研制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提出了明 确 要求。 GResearch / LOG 2025 中国低碳供应链20 积分 | 113 页 | 22.39 MB | 4 月前3
共 36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