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2025LOG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 · LOG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 · • • • • • • 01 严峻的减碳压力 • •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2025全球能源回顾》 • • ◼ ◼ 01 严峻的减碳压力 • •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2025全球能源回顾》 ◼ • 中国和印度等主要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和 制造业密集型增长 • • • • • • • 01 严峻的减碳压力 • •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商联会 ◼ ◼ 01 严峻的减碳压力 • • ◼ ◼ · LOG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 · • • • • • • • 02 重要的范围三 • • 02 重要的范围三 • • 1. 2. 3. ( ) 4. 5. 6. 7. 8. 9 Caterpillar 5% ⚫ 02 重要的范围三 • • ◼ • • • 02 重要的范围三 • • 资料来源:CDP ◼ • 仅来自制造业、零售业和材料行业的供应链排放量碳 足迹是 2022 年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 1.4倍。 02 重要的范围三 • • 资料来源:CDP ◼ 10 13 19 23 2020 2021 2022 202320 积分 | 113 页 | 22.17 MB | 4 月前3
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中国低碳供应链 & 物流创新发展报 告 罗 戈 研 究 有 深 度 的 供 应 链 研 究 机 构 - 2025 2025LOG 中国低碳供应链 & 物流创新发展报告 物流领域碳嵌入机制 落地典范: Book & Claim 05 绿色发展趋势 供应链物流 绿色实践与解决方案案例 持续严峻的 减碳压力 越来越重要 的范围三 范围三碳减排 目 录 供应链物流 01 4 A △△ △ 里 罗戈研究 | L◎GResearch 3) 全球减碳压力 · 全球减碳目 标差距 · 欧洲绿色政策“松绑” · 中国绿色政策逐步加码 2) 物流业碳排放情况 1) 全球能源与排放情况 持续严峻的减碳压力 · 全球能源情况 · 全球碳排放情况 ·LOG2025 中国低碳供应链 & 物流创新发展报告 Electricity demand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 2025 全球能源回顾》 GResearch 1 LOG2025 中 国 低 碳 供 应 链 & 物 流 创 新 发 展 报 告 / 4 and the share20 积分 | 113 页 | 22.39 MB | 4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项目规模持续扩 大,但系统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仍是难题;储能多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但部分技术距大规 模商用的理想成本仍有差距;储能应用场景不断深化,但在电力系统中的多元价值仍待挖 掘。为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潜心攻关、精研产品、协同创新,共推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 变革。 储能领跑者联盟作为致力于深度赋能行业的平台,将在本次白皮书中全面展示碳中和背 景下的储能行业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示不同储能技术在这个变革节点上的 发展,我们邀请了部分企业共同探讨未来储能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此外,我们也希望通过 深入研究和分析,为政府、企业和从业者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决策支持。展望未来,储能领跑 者联盟将继续秉持初心,发挥平台优势,加强行业协作,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 作、协同创新。最后,欢迎各界同仁与我们携手共进,为中国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 量,共同开创全球储能产业的崭新未来,让储能成为驱动世界能源绿色转型、实现人类可持 续发展的强劲引擎。 ……42 4.2 区块链+储能………………………………………………………………………………46 第五章 储能行业的机遇与挑战…………………………………………………………………49 5.1 全球储能市场空间广阔…………………………………………………………………50 5.2 储能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多样化……………………………………………………51 5.3 储能产业链重构加速进行……………………………………………………………53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 63 27. 竹能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 65 28. 高精度可信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解决方案 …………………………………………… 67 29. 晶科能源 BIPV 建筑光伏一体化解决方案 …………………………………………… 69 30. 零碳物流新能源重卡全产业链一体化协同共建项目 ………………………………… 71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分公司 清洁能源公司是致力于服务中国海油“碳达峰、碳中和”的专业技术公司,中国海油系统 内唯一一家提供海上风电勘察设计、建造、安装及运行维护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同时投资运营 分布式能源、氢能、锂电、LNG 综合利用、储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 并提供低碳技术服务的专业公司。 综合能源服务分公司紧密围绕公司发展定位,致力于为集团公司提供一体化专业“减碳” 内 设有多家生产工厂。港华能源为国际精密集团的总部广州新豪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一套智 慧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方案涵盖分布式光伏、空调节能、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新能源充电、碳 管理、智慧平台、水蓄冷、电化学储能等多种能源技术,成功助力国际精密建成“低碳工厂” 并取得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颁发的“碳中和”证书。 零碳创新点 项目充分利用厂区内闲置屋顶和水面资源,建设了 5.2MW 分布式光伏电站及光充一体化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核聚变:人类终极能源的钥匙-64页行业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2025 年 5 月 21 日│中国内地 专题研究 全球核聚变产业迎来政策推动与技术进步,托卡马克产业链有望显著受益 美国、中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核聚变领域均制定了详细的战略部 署和未来规划。全球超过 70%的受访聚变公司认为在 2031-2040 年能实现 聚变商业化应用。中国聚变实验堆 EAST 项目的建设成本,我们预计实验堆 阶段全球托卡马克设备的市场空间约 911 亿元。在设备主体结构中,磁场线 圈价值量占比最高为 55%,产业链公司有联创光电、永鼎股份、精达股份 等;第一壁部件价值量占比约为 27%,产业链公司有国光电气、安泰科技 等;真空部件价值量占比约为 15%,产业链公司有合锻智能、海陆重工等。 风险提示:技术进步不及预期;聚变技术路线变化;聚变试验堆项目推迟风 险;测算与实际误差的风险。 亿元,中国具备主体设备制造能力 ............................................................................. 14 产业链公司..................................................................................................10 积分 | 64 页 | 7.65 MB | 5 月前3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 17 (三) 微电网与多领域项目协同发展 .............................................. 18 (四) 提高新能源和生产消纳能力,带动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 18 (五) 完善分布式光伏、风电项目参与绿电、绿证交易和碳市场相关规 则,激发用户侧需求 ............................................. )、蓄电池储电、溴化锂制冷、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智能充电桩等多种能源供需、传输形式,通过各清洁能源的优化配 比及互补,降低用能成本,实现节能减排,打造“绿色”能源供给系统,实现对整个园 区提供“冷、电、热、汽”四联供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见表 2。 表 2.1:西电宝鸡电气园区多能互补示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主要 主要 建设 建设 内容 内容 低压交直流柔性输配电系统 0.31 峰谷价差 0.81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峰谷价差的变化对项目内部收益率的影响最大。该项目通过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对能源供给、储存、传输、利用进行综合管理,以实现对整个园区提 供电、热、冷、汽联供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降低园区用能成本,提高用能效 率。项目建设至今也积累了可靠的运行数据,为系统优化及方案应用在相似场景的推广 提供了数据基础,也为园区整个用能、碳排放计算提供数据基础。0 积分 | 26 页 | 3.19 MB | 5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3)代表未来情 况,不够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参考。 2 研究方法 01 多源数据收集与验证:本研究采用横跨多维度、多渠道的精细化数 据采集策略,涵盖量子科技领域的多元数据源,包括全球量子产业 链中的核心企业公开数据、领先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成果、政策法 规解读、行业市场洞察及学术文献等。为确保数据的广泛代表性与 严谨性,我们对采集数据进行了多轮验证与交叉比对,构建高质量 的实证数据集,以支持后续分析工作的科学性与精确性。 究构建了多层次分析框架与量化模型,以揭示量子科技产业的动态 趋势和潜在价值。运用各类统计模型、预测算法及市场模拟技术, 对投融资活动、市场规模及产业链分布进行量化分析,力求精准刻 画量子科技行业的发展路径及关键驱动因素。 04 产业价值链及场景化洞察:研究采用端到端价值链分析方法,全面 梳理量子科技在产业链各环节中的核心要素,从上游关键技术与核 心组件研发,到中下游应用场景开发及市场拓展。系统探讨了量子 技术在卫星通信 化定位, 揭示了区域之间的竞争优势与互补性,为全球量子科技协同发展提 供洞见支持。 本研究报告基于系统化、科学化和多元化的研究方法论,通过深度数据挖掘、专家洞见提炼、产业 建模分析与多维价值链梳理,全方位评估量子科技的技术前沿、市场潜力及其产业化路径 3 本篇报告由量子科技服务平台光子盒下属光子盒研究院撰写和发布。 感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公司给予技术和素材的支持: 致谢 4 1.10 积分 | 184 页 | 18.33 MB | 6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2)构如何在竞争中实现合作,在安全中推动发展,在伦理中寻求创新平衡。 展望未来,2025年或将成为全球量子科技产业的“临界点”。各国政 府、企业和科研机构正以战略定力和前瞻视野,加速推动量子技术从实验 室到产业链的转化,并不断重塑国际技术标准与竞争格局。 我们相信,只有跨越技术壁垒、打破传统零和竞争思维,才能为人类 开启前所未有的认知边界和产业新纪元。 正如历史从不等待犹豫者,未来已在眼前...... 未来情 况,不够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参考。 2 研究方法 01 多源数据收集与验证:本研究采用横跨多维度、多渠道的精细化数 据采集策略,涵盖量子科技领域的多元数据源,包括全球量子科技 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公开数据、领先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成果、政 策法规解读、行业市场洞察及学术文献等。为确保数据的广泛代表 性与严谨性,我们对采集数据进行了多轮验证与交叉比对,构建高 质量的实证数据集,以支持后续分析工作的科学性与精确性。 究构建了多层次分析框架与量化模型,以揭示量子科技产业的动态 趋势和潜在价值。运用各类统计模型、预测算法及市场模拟技术, 对投融资活动、市场规模及产业链分布进行量化分析,力求精准刻 画量子科技行业的发展路径及关键驱动因素。 04 产业价值链及场景化洞察:研究采用端到端价值链分析方法,全面 梳理量子科技在产业链各环节中的核心要素,从上游关键技术与核 心组件研发,到中下游应用场景开发及市场拓展。系统探讨了量子 技术在卫星通信10 积分 | 128 页 | 9.64 MB | 6 月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碳治理国际化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 ............................................................... 60 (五) 产业低碳转型正从局部优化升维至全链重构 ....................................................... 60 (六) 负碳技术从补充选项跃升为碳中和时代战略必争之地 ......... 倍),技术突破与地缘博弈双重驱动下,各国竞速布局未 来能源主权:美国以《通胀削减法案》升级版为杠杆,向 18 个州的 32 个新能源 项目追加 50 亿美元拨款,重点支持固态电池、钙钛矿光伏等前沿技术产业化, 构建本土化供应链并创造 1.8 万个高技能岗位;德国实施《国家氢能战略 2.0》, 将 2030 年电解氢目标从 10GW 上调至 15GW,投入 150 亿欧元建设输氢管网并启 动全球首个工业级“绿氢期货”市场;日本通过《蓝色能源法案》加速漂浮式海 年装机达 30GW;中国则以“沙戈荒”大基地、深远海 风电等超级工程为牵引,2024 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超 350GW(占全球新增 60%), 1 风光发电量占比突破 17.5%,全产业链就业规模逾 500 万人。这一轮以“绿电替 代-负碳技术-循环经济”为内核的产业爆发,正重塑全球能源地缘格局并为碳中 和进程注入确定性动能。 地缘政治博弈与经济复苏压力引发全球碳中和进程震荡。2024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一)挖掘先进制造等新质生产力就业潜力。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 案,研究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落实“两重”、“两新”政策,稳住制造业就业规模。 持续开展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培育智能装备、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就业新空间。加大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 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行动 1.释放数据要素价值。鼓励行业基础条件好的企业建设完善数据管理平台,利用数据挖 掘、知识图谱、智能建模等技术,开展产品研发、工艺优化、消费预测、营销服务、供应 链管理等应用,强化企业内部、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共享,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引导中小 企业建立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与应用等基础能力,健全数据管理制度。推广应 用数据管理有关标准,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实施重要数据识别与目录备案,提 )、 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 3.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部署。鼓励大型企业、地方等结合行业和区域优势,培育综合 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增强设备接入、知识沉淀、应用开发、标识解析、产融合作等平台能 力。支持五金制品、塑料制品、皮革、照明、眼镜等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集群加快 5G、工 业光网、IPv6 等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培育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集群内和产业链资源 高效配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共 41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