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2025年趋势追踪报告-引领矿业及金属行业转型变革利用商业生态系统优势 11 趋势 3驱动增长,提升韧性: 发挥积极资产组合管理的作用 18 趋势4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矿产勘探: 利用公益性地学数据 25 趋势 5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变革: 利用新一代ERP解锁未来的优势 32 2025年趋势追踪 趋势6 矿业及金属行业的智慧运营: 数据驱动的优势 39 趋势 7生成式AI对矿业及金属行业劳动力的影响: 发展有效的再培训策略 46 趋势 举例而言,欲在当前这复杂多变的市场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可能需要采取低成本、 高效率且智能化的运营策略。同时,为确保自然价值在企业中得到充分重视并将这一理念 融入企业运营管理中,企业可能需要借助下一代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简化其核心业务流程, 并构建一个能够适时调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的资产组合。此外,还需培育一支活力满 满、精通未来技能的员工队伍。 为此,矿业及金属行业的领导者必须具备文化胜任力,以引领背景多元且富有使命感的员 系与流程的前瞻性视野。然 而,至关重要的是,未来矿业领导者将在追求生产效率和盈利目标的同时,秉持对员工福 祉的深切关怀与同理心。 因此,第17期《趋势追踪》报告集中探讨了培育新时代领导力的必要性。德勤全球网络的 专家团队分享了他们的洞见,并提供了企业可即刻用于自身业务的策略与工具,旨在助力 企业重新确立其作为未来雇主、创新先锋和可靠供应商的市场地位。 引言 2025年趋势追踪 3 引言 趋势10 积分 | 80 页 | 18.85 MB | 5 月前3
新型一体化电源系统在万卡智算中心的应用分析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智算中心的规模持 续增大,其重要性日益增加。作为新一代数据中心的 典型代表,智算中心不仅要求高算力、低延迟,还高度 重视能源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1]。然而,传统电源 系统存在独立配置、分散管理、维护复杂、成本较高等 诸多不足,难以满足智算中心对电源系统的高标准要 求。因此,新型高效的一体化电源系统成为提升智算 中心性能的关键因素。该系统通过集成多种能源供 的供电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新型一体化电源系统集成电源转换、监控和管理 等功能于一体,通过智能化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能源 效率,降低运维成本。该系统通过取消传统系统架构 间大量电缆连接,不仅节约了大量材料和空间占用, 还降低了碳排放,成为智算中心电源系统升级的重要 方向。 1 万卡智算中心电力需求特点 智算中心的电力成本在运营成本中占据了很大 的比例。以昇腾 910B 组成的集群为例,一个一万卡 关键词: 智算中心;新型一体化电源;绿色发展;电源系统 doi:10.12045/j.issn.1007-3043.2024.10.005 文章编号:1007-3043(2024)10-0023-04 中图分类号:E968 文献标识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摘 要: 智算中心对电源要求极高,而传统电源系统存在能效低、维护复杂、占用空间大 等问题。新型一体化电源系统作为一种集成了多种电力设备于一体的电源解10 积分 | 4 页 | 1.86 MB | 11 小时前3
可研报告: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xx 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 批 准: 审 核: 校 核: 编 写: xx 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1 0 前言 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产业的发展支撑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煤炭供应 实现远距离、大规模、多种能源的智能化配置,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太阳能、 风能资源,是满足国家能源增长需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2020 年 9 月 22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 重要讲话: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 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 年 12 月 12 日国 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 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提到:到 203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 排放将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森 林蓄积量将比 2005 年增加 60 亿立方, 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 亿 kW 以上。 2021 年 2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20 积分 | 224 页 | 26.69 MB | 11 小时前3
2024年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报告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 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 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 与上海交通大学 ESG 研究院联合出品 https://www.acem.sjtu.edu.cn https://www.se.com/cn 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成立于 2021 年 5 月。遵循严 格的方法和为社会做贡献的使命,我们通过对中国经济、产业 和商业进行严谨、实用和创造性的研究,为公众和商界提供融 合全球智慧的专业洞见,致力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和企 业可持续发展的领先智库。 我们的研究团队汇集了绿色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管理领域 的一线专家、深耕前沿技术的研发工程师、参与行业政策和标 准制定的专家学者,也聚集了来自业界各科研院所的学术界领 袖、为企业掌舵的管理层,以及来自于通讯、信息安全、互联网、 管理咨询、市场研究等领域的生态伙伴专家。 我们的研究内容涵盖行业、技术、宏观等方面,同时基于 自身发展以及所提供的企业咨询服务中的积累,将深入探讨企 业战略、研发管理、供应链管理、营销、财务、人力资源、品牌 推广等话题,并与社会积极分享研究成果。 我们的研究方法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一线调研,以 数据驱动分析,实现深层价值提炼,进而帮助企业中高管理层 把脉宏观,见微知著,助力企业探索可持续发展之道,把握时 代机遇,加速变革转型。 施耐德电气 商业价值研究院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社会治理研究院(ESG10 积分 | 46 页 | 8.66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1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 一、大势所趋——国家数字化战略下的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 3 1.1 新型能源体系形态高度复杂 4 1.2 数字化战略深刻影响能源体系建设 4 1.3 加快构建“数智化”新型电力系统 6 二、正当其时——数智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8 2.1 电碳层:多级联动,电碳一体 10 2.1.1 未来场景 10 2.1.2 34 3.3.5 碳管理 35 结语与展望 37 作者 38 远景智能 39 德勤办事处地址 40 目录 2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 在数字化变革与能源变革的交汇点上, 我们正见证当下世界的深刻变迁。在国 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目 标下,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以其全 面感知、高效协同和精准预测能力,正 在助力清洁能源实现“安全、清洁、经 统,作为联接清洁能源生产与消费端的 桥梁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枢纽,毫无 疑问地成为这一变革中的焦点。数字化 智能化技术与电力系统的融合,不仅带 来了清洁能源开发与消纳的更优方案, 驱动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还将孕育出如 虚拟电厂和共享储能等创新业态,深刻 影响工业进程和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此背景下,德勤中国和远景智能携手 撰写了本报告。凭借我们在电力领域多 年的研究与实践,本报告深入探讨了未10 积分 | 42 页 | 5.06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 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1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 一、大势所趋——国家数字化战略下的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 3 1.1 新型能源体系形态高度复杂 4 1.2 数字化战略深刻影响能源体系建设 4 1.3 加快构建“数智化”新型电力系统 6 二、正当其时——数智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8 2.1 电碳层:多级联动,电碳一体 10 2.1.1 未来场景 10 2.1.2 34 3.3.5 碳管理 35 结语与展望 37 作者 38 远景智能 39 德勤办事处地址 40 目录 2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 在数字化变革与能源变革的交汇点上, 我们正见证当下世界的深刻变迁。在国 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目 标下,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以其全 面感知、高效协同和精准预测能力,正 在助力清洁能源实现“安全、清洁、经 统,作为联接清洁能源生产与消费端的 桥梁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枢纽,毫无 疑问地成为这一变革中的焦点。数字化 智能化技术与电力系统的融合,不仅带 来了清洁能源开发与消纳的更优方案, 驱动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还将孕育出如 虚拟电厂和共享储能等创新业态,深刻 影响工业进程和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此背景下,德勤中国和远景智能携手 撰写了本报告。凭借我们在电力领域多 年的研究与实践,本报告深入探讨了未10 积分 | 42 页 | 9.14 MB | 5 月前3
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中国和印度等主要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和 制造业密集型增长 能源强度改善放缓的原因: • 极端气温能源需求增加(2024年为有记录以来第 二热的年份) • 水电产出增长乏力的趋势在2024年仅得到部分扭 转,导致一些地区更多使用效率较低的燃料 01 严峻的减碳压力 • •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2025全球能源回顾》 ◼ ◼ 01 严峻的减碳压力 • •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2025全球能源回顾》 01 严峻的减碳压力 • • 资料来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4年排放差距报告》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 化和林业 废弃物及其他 11% 当前,交通运输仍是全球增长最快 的碳排放源之一。 2023年,全球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 达到约84亿吨,较2010年提升近 20%。 欧洲环境署预测,除非采取有效措 施,否则到2050年,物流将占全球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 ◼ 01 严峻的减碳压力 绿色实践案例 • • ➢ ➢ ➢ ➢ ➢ ➢ 数据类型 具体内容 数据来源 国际贸易物流数据 全球港口航线里程、货物运输量、 提单信息等,支持运输链路全流 程追踪。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 关数据平台 船舶与载具轨迹 船舶吨位、引擎类型、航速 - 油 耗曲线、航班实时轨迹,精准匹 配碳排放因子模型。 中远海、飞友科技等合作伙 伴数据对接 碳足迹核算标准库 ISO-1408320 积分 | 113 页 | 22.17 MB | 4 月前3
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h · 水电产出增长乏力的趋势在 2024 年仅得到部分 扭 转,导致一些地区更多使用效率较低的燃料 GResearch 1 LOG2025 中 国 低 碳 供 应 链 & 物 流 创 新 发 展 报 告 / 成为全球碳排放量增长的最大贡献者。 屡管在全球航空客运需求创纪录 的背景下,航空排放飙升了 约 5.5% 。石油使用排放量的适度增长主要是由于石化原料 占 石油使用总量增长的 70% 。 · 7 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的煤炭消费不断增 长,而发达经济体的需求下降,尤其是美国和欧盟。 ■ 2023~2024 年按燃料和地区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 力全球碳排放增长的最大贡献者。 相 关碳排放同比增加 1.5%(3.75 亿吨 ), 煤炭、天然气、石油排放量分别增长 2% 、 3.7% 、 0.3%, 凸显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中国能源相关碳排放增长 0 .4%, 集中于第一季 度,创纪录 热 浪等推高能源需求,清洁能源扩张 及水力发电增长抑制排放增速,同时工业过程排 放因房地产与基建需求疲软下降超 5% 。 02. 印度碳排放增速 5 .3%, 居主要经济体之首,经20 积分 | 113 页 | 22.39 MB | 4 月前3
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前言 1 第一章 研究方法 3 1.1 工程研究前沿遴选 5 1.1.1 论文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5 1.1.2 论文主题挖掘 5 1.1.3 研究前沿确定与解读 6 1.2 工程开发前沿遴选 6 1.2.1 专利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6 1.2.2 专利主题挖掘 7 1.2.3 开发前沿确定与解读 7 1.3 发展路线图 7 1.4 术语解释 7 第二章 全球工程前沿 Engineering Fronts 前 言 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工程前沿代表工程科技未来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当今时代,世界 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入演进,人类社 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前瞻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动向,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已成为各国的共 同选择。 为研判工程科技前沿发展趋势,敏锐抓住科技革命新方 年度全球工程前沿研究项目的成果,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说明研究采用的数据和 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十章为机械与运载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能源与矿业工程,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环境与轻纺工程,农业,医药卫生和工程管理 9 个领域报告,分别描述与分析各 领域工程研究前沿和工程开发前沿概况,并对重点前沿进行详细解读。 工程前沿研判是一项复杂且有挑战性的工作。八年来,项目研究聚焦全球工程科技发展的热点和难点,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2)量子科技年度系列报告 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量子科技已从实验室的概念逐步演化为重构 全球科技与产业版图的战略变量。过去一年中,谷歌“Willow”量子处理器 和中国“祖冲之三号”芯片的相继亮相,不仅象征着量子计算从实验室变量 向“文明常量”的转变,也预示着全球科技竞争正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在 这一历史性节点上,量子计算、量子安全与量子传感三大领域的技术突破 和融合发展,共同构筑起未来科技竞争的核心支柱。 子网络等多 维度的技术差异化突破。双方不仅在技术层面展开激烈竞争,更在产业生 态与地缘战略中相互博弈,试图将量子优势转化为未来军事、安全与经济 领域的战略筹码。与此同时,量子安全领域正面临从单一的量子密钥分发 (QKD)、抗量子密码学(PQC)到二者融合的技术升级。同时,全球主 要经济体根据各自的战略定位与产业基础,也在探索多元并进的安全防护 模式;而在量子传感领域,针对于各物理量的测量均已实现了跨越式进化, 开数据的整理。并且,结合发布之时的全球经济发展状态,对短 期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判描述。 03 本报告重点关注2024年度量子计算细分行业发生的相关内容,以 当地时间报道为准,以事件初次发布之时为准。对同一内容或高 度相似内容的再次报道,若跨年度,不视为2024年发生的重要事 件。 04 本报告版权归光子盒研究院所有,其他任何形式的使用或传播, 包括但不限于刊物、网站、公众号或个人使用本报告内容的,须10 积分 | 128 页 | 9.64 MB | 6 月前3
共 63 条
- 1
- 2
- 3
- 4
- 5
- 6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