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5 -新质生产力焕发香港制造新动能建議五、產業配套措施:加快招攬技術人才 61 建議六、產業配套措施:創建製造業大模型 62 建議七、產業配套措施:推廣製造業新形象 62 4.2 結束寄語 64 附錄 65 I. 「香港製造業升級及發展研究」問卷 65 II. 行業專家訪談鳴謝 69 II. 行業專家訪談要點摘要 70 8 香港製造業發展研究報告 第一章、簡介 1 市場行銷、檢測認證、商業法律、物流運輸等方面的管理和協調工作。 2002年香港企業在香港保留各職能部門的佔比 職能部門 在香港保留該職能部門的佔比 原材料採購 92% 產品設計 65% 品質管理 65% 生產線管理及計劃 54% 數據來源:香港貿易發展局 第三階段:製造業總部職能留港、服務業成優勢產業時期 直到今天,香港製造業在 GDP 的佔比若佔 1%,金融 發的關鍵。 5. 拓展上下游產業鏈 拓展上下游產業鏈是港資企業增長的重要策略。根據 PwC 在 2021 年的報告《2021 Global Supply Chain Survey》,約 65%的企業表示,整合上下游供應鏈可以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促進業務增長。 該報告指出,整合供應鏈的企業平均能夠降低 10%至 15%的營運成本。此外,根據 Gartner 的研究, 供應鏈整合還能提高企業的交付準時率,平均增長10 积分 | 74 页 | 5.88 MB | 5 月前3
从英伟达GTC看AI工厂的投资机会-华泰证券(TFLOPS) GPU超频 频率/MHz 张量核 心单元 CUDA核 心单元 SM 架构 产品型号 公司 12 545 13.6 70 16 256-bit GDDR6 65 0.2544 8.1 65 1590 320 2560 40 Turing Tesla T4 英伟达0 积分 | 16 页 | 1.37 MB | 5 月前3
中控技术-控制系统Nyx与AI大模型TPT发布,中控“1+2+N”智能工厂架构再升级-20240611-申万宏源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营收占比 72% 66% 57% 53% 49% 47% 毛利占比 78% 73% 71% 68% 65% 63% 自动化仪表 营业收入 516 345 621 932 1305 1762 YOY 44% 24% 80% 50% 40% 35% 营业成本 395 10% 11% 毛利占比 7% 5% 7% 8% 10% 12% 工业软件及服务 营业收入 356 632 703 773 928 1113 YOY 36% 65% 11% 10% 20% 20% 营业成本 200 364 413 448 529 623 毛利 156 268 289 325 399 490 毛利率0 积分 | 25 页 | 1.56 MB | 5 月前3
F5G-A绿色万兆全光园区白皮书4 远程可视化操控 ....................................................................................... 65 3.4.5 智能无人物流系统 ................................................................................ 5Gbps),所以需采用 F5G-A 的 50G-PON 技术进行承载。 图 3-10 AOI+AI 智能检测,F5G-A 高速承载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绿色全光网络专业委员会 65 65 3.4.4 远程可视化操控 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工厂的规模、自动化程度、材料与工艺的革新都会导 致危险源和隐患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导致灾害规模不断扩大,事故灾难性后果日 益严重。如制10 积分 | 78 页 | 9.16 MB | 5 月前3
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间内完成全球总量最大的碳减排任务,难度将远大于欧美 � 洞见·演进 未来产业园区的四大面向 中国与欧盟、美国碳达峰年份人均GDP水平(购买力平价) 中国 $25,000 相较水平 欧盟 $39,000 65% 美国 $56,000 45% 国家。过去��年,中国的单位GDP碳排放量已降低了��%, 碳减排幅度在全球重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但作为发展中 国家,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相较发达国 办—投资控股平台—国有企业”的三级管理监督和操盘 架构,兼顾了行政资源统一调配和市场化服务效率两方 面的优势。 苏州工业园 31 2 洞见·演进 未来产业园区的四大面向 新方财团 控股 65% 土地一级开发 土地一级开发 二级开发 市政公用服务 江苏省财政厅 国有资本投资 运营控股公司 兆润控股 +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 园区增值服务 控 股 平 台 间 接 持 股 特 生态系统与健康 生活方式融合。 生态化措施改善园区微环境 结合规划尺度的生态考量、亲自然设计和生态景观营造,改善园区空气质量,降低噪音,调 节温度和湿度,缓解热岛效应,营造舒适的微气候。 65 纬壹科技城是新加坡政府为应对全球日益激烈的产业竞争,保持本国经济活力和产业 竞争力,实现向知识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该项目于2001年启动,规划面 积200公顷。作为新加坡第三代科10 积分 | 88 页 | 15.72 MB | 5 月前3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MBF屋顶选取工具开发方法与应用步骤 59 附件4:太阳辐射量评估简述 60 附件5:风能资源潜力评估简述 62 名词解释 62 缩略语表 63 注释 63 参考文献 65 关于WRI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 1 执行摘要 推动中国海外园区的低碳化发展,既承载着中国海 外绿色投资的大国担当,也体现了中国为全球应对气 候变化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到2050年,如果潜在建 莫桑比克-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Tier2 农业开发型园区 63 63 莫桑比克联禾境外经贸合作区 Tier2 农业开发型园区 64 64 贝宁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中心 Tier2 多元综合型园区 65 65 赞比亚农产品加工合作园区 Tier2 农业开发型园区 66 66 越南百隆东方越南宁波园中园 Tier2 加工制造型园区 67 67 迪拜义乌中国小商品城 Tier2 商贸物流型园区 6810 积分 | 68 页 | 11.63 MB | 5 月前3
智能时代的精细化工革命:技术要素驱动下的行业信用质量及其变化趋势浅析领域掩膜版国产替代率仍较低,成熟制程(90nm 及以上)国产化率 约 10%,高端制程(14nm 以下)不足 3%。我国独立第三方掩膜版生 产企业清溢光电、龙图光罩等实现 180nm-130nm 工艺节点掩膜版量 产,并推进 65nm-28nm 技术研发,但 7nm 以下制程仍依赖海外代工, 为未来我国国产替代的方向。 光刻胶及配套试剂约占半导体材料成本的 14%左右。光刻胶,又 称光致抗蚀剂,是一种对光敏感的混合液体,被紫外线等外部射线照0 积分 | 19 页 | 1.20 MB | 5 月前3
气候中和园区:工业园区的零碳转型指南--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易程度。因此,该园区可以非常容易地适应改变用途。 更多信息 (德语版本) 41 更多信息 热需 2.15 kWh/m2a 终端能源需求 17.43 kWh/m2a 室内温度 20–26 °C 室内相对湿度 35–65% 室内二氧化碳含量 1000 ppm 围护结构内表面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差低于 3 K 表10: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的关键指标 案例展示:位于中国山东济南的山东职业学院 位于济南东部的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是有关建筑效率 电力就会 进行输出。如果没有可用的光伏电力,则首先对储能装 置进行放能,然后再使用进口能源。 图21显示了虚拟园区在“全电”方案下的桑基图。与 基准方案相比,进口的电力相对更少。几乎所有本地生 65 能效相关 二氧化碳排放 14,000 t/a 本地供电份额 0% 本地供暖份额 0% 经济效益相关 净现值 -143,250,000 €/a 投资成本 -2,653,000 € 运营成本 力。首先,它使用本地储存的氢气;如果本地无可用氢 气储存,热电联产可以使用进口的绿色氢气。对于电力 控制,光伏和热电联产系统产生的电力首先用于压缩制 冷机和工业电力需求。如果光伏系统覆盖了全部电力需 求,则首先尝试使用电解器(效率为65%)对储能装置 进行充能。储能装置可以使用热电联产进行放电。如果 储能装置已充满,则将向园区外部出口电力。如果园 区没有可用的光伏或热电联产电力,那么就需要进口能 源。 图21: “全电”方案下的20 积分 | 72 页 | 23.72 MB | 5 月前3
西门子中国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年)亿立方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到 2030 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 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 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 190 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 实现稳中有降。0 积分 | 24 页 | 3.32 MB | 5 月前3
埃森哲 -展望 智能制造对战略商品独家采购的依赖。当前,有42%的受访企 业在采用多源采购战略,未来有此计划的企业将增至 72%。区域化采购也再度受到重视,未来三年,主要 通过本地区采购的企业比例将从目前的38%跃升至 65%。 企业还在优先考虑基于就近原则设置业务中 心,将生产设施和销售集中于同一地区,以精简物 流、改善库存管理,并加快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 未来三年内,产品在多家工厂制造的企业比例有望从0 积分 | 38 页 | 5.33 MB | 14 天前3
共 16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