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新赛道研究报告2025制造、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 一代通信等全面领先优势 3 未来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发展意义 p 麦肯锡:2030年人工智能有望 为全球经济贡献25.6万亿美元, 约相当于当前全球GDP总量的 8%。 p GVR:2023年一2030年全球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复合增长 率将超过21%。 p 美国:重点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 能等领域,打造未来产业领先优势 p 欧盟:《欧洲新工业战略》 p 日本:《能源基本计划》《氢能源 商业航天 高级别自动驾驶 新型储能 (固态电池等) 12 赛道 1: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 公司 国家 代表性模型 市场地位 OpenAI 美国 GPT系列大模 型、ChatGPT 全球领先的大模型研发机构,其 GPT系列模型引领AGI发展潮流 Anthropic 美国 Claude系列模 型 专注于AG安全与伦理问题,致力 于开发更安全的AI技术 Meta 美国 LLaMA系列大 模型 提供高效的大模型研究工具,聚 焦多模态生成与交互 Hugging Face 美国 开源平台 引领开源大模型发展,提供多种 语言模型的预训练工具与平台 百度 中国 文心大模型、 文心一言 中国领先的AI技术公司,在大模 型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表现突出 阿里巴巴 中国 通义千问 在企业服务场景中深度应用大模 型技术 深度求索 中国 DeepSeek-R1 专注于开发先进的大语言模型和 相关技术0 积分 | 24 页 | 3.67 MB | 5 月前3
埃森哲 -展望 智能制造元。中国企业在韧性能力建设上投资意愿积极,受访 的中国企业计划将营业收入的6%用于韧性建设,高 于全球比例。不过,企业并非有十足信心能将这些宏 大的计划完全转化为竞争优势,只有三分之一的企业 认为自己已大幅领先于竞争对手。 特刊 一家拥有近五万名员工的国有油气公 司希望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开发新的业 务线,并更快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了 达成这一愿景,公司需要一支高韧性的员工 队伍,能够进行分散化决策并使用以数据 发展方面的表现高出了近32%,在人才体验方面高 出11%。 从制造到智造,重塑者做对了什么? 智能制造 | 23 《界面》:您觉得哪些因素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的关键? 余鸿彪:我们可以从重塑者的角度看领先企业有哪些 特征,首先这些企业都有远大的目标。优秀的企业, 不仅局限在现在能看到什么,更多的是怎么去推动业 务最核心的价值创造,把握好战略方向和定力。 第二个核心因素,我们看到他们行动非常迅速, 分企业已经在很多相关技术应用和场景上进行了尝 试和实践。 《界面》:您可以举一些例子,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 这些技术是如何在企业当中应用的呢? 余鸿彪:我们可以举三个人工智能在研发和生产当中 的应用,比如说在研发上,我们看到有领先的汽车企 业,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轮圈的设计上,进行不 同颜色、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轮圈设计,设计人员 在上面进行很多的调整和修饰,这给设计者带来很 多创意的灵感,大大加速了产品推出的进度和效率。0 积分 | 38 页 | 5.33 MB | 14 天前3
物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5重约30%。尽管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监管复杂性 等挑战,但由于良好的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和技术 娴熟的劳动力,中国制造业仍然极具竞争力。在数 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不懈努力进一步巩固 了中国作为领先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潜在商机 尽管存在经济不确定性和持续挑战,世界各地的制 造商都致力于推动数字化转型,以促进业务增长。 积极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工业4.0技术是 提高效率和敏捷性的核心。麦肯锡开展的数字制造 格兰富:预测性维护为泵制造商带来益处 领先的泵制造商格兰富以往曾遭遇设备意外故障和 维护成本高昂的难题。采用Telenor IoT的管理连 接服务后,格兰富能够实时监测泵的性能。通过分 析振动、温度和压力数据来预测潜在故障,大大减 少了停机时间,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而且仅在必 要时进行维护,从而节省了成本。 富世华:消费品制造行业的质量控制 户外电动产品的领先制造商富世华力求确保产品质 量始终如一。通过采用Telenor 能,从而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选择深耕物联网领域并能助您达成业务目标的合作伙伴,满怀信心地迎接 未来! 结论 对于希望在工业4.0时代保持竞争优势的制造商来说, 物联网的应用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 Telenor Connexion Telenor IoT是全球知名电信运营商Telenor集团旗下的物联网业务品牌,提供物联网 综合解决方案。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0 积分 | 17 页 | 2.17 MB | 5 月前3
工业大模型:大模型赋能,智启工业未来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额占据了52%,在能源行业为22%,汽车制造为15%。这些行业对大模型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其对复杂数据 处理和实时分析的需求。 4 市场集中度高 由于工业大模型行业的高技术门槛和资本密集型特性,市场上往往由少数几家技术领先的头部企业占据主 要份额,例如,阿里云、华为云、科大讯飞等,这些企业能够凭借其技术优势和资金实力在市场中保持主 导地位。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则通过在特定细分市场或技术领域的专注来避免与头部企业的直接竞争,寻 云计算等。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海思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海天瑞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全部 企业均推出了自己的工业大模型,工业大模型市场呈现百家争鸣的形式。作为大模型厂商,为了在众多企业中占 据领先地位,从需求、技术、成本等方面进行改善,提升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竞争。 下游:大模型应用逐步已覆盖各大工业领域和工业生产流程,未来仍具有极大潜力。 基于对中国工业大模型应用案例的总结,工 依赖于高质量的工业数据进行训 练和优化,这些技术要求使得行业具有高门槛,头部企业拥有丰富的资源,能够迅速调动技术、资本、市场营销 等各方面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推广和部署新技术,确保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位置并逐渐形成技术壁垒。中国科 技巨头企业的研发投入平均占营收的15%-20%,例如,阿里巴巴和华为的年研发投入分别达到约170亿美元和 230亿美元。这种高水平的投入使得这些企业能够迅速开发和0 积分 | 24 页 | 6.60 MB | 5 月前3
中控技术-控制系统Nyx与AI大模型TPT发布,中控“1+2+N”智能工厂架构再升级-20240611-申万宏源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中控技术 i-OMC 系统已于 2022 年 5 月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 定,被认为是“国内首创,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OMC 系 统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已在湖北三宁、广东石化、万华化学、兴发集团等数十家行业 企业全面落地应用 案例:兴发集团内蒙古园区制烧碱智能工厂项目 中控 30 年的行业积累和 Know-how, 为客户提供独特而有效的策略和高价值解决方案,打造了众多的“1+2+N”智能工厂行业 标杆并复制推广,在石化、化工等传统优势行业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在煤炭、油气、风光制氢、医药、食品、冶金、建材等行业,与头部企业共同打造了数字 化、智能化标杆项目,扩大行业影响力,提升行业市场份额,预计未来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因此我们假设 大,或行业政策趋严,将给公 司所处行业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公司未来业绩。 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的集散 控制系统(DCS)市场份额连续多年领先,并且在市场中树立了可靠的品牌形象。但在工 业自动化行业中,大型跨国企业厂商和本土企业厂商的集中度较大,且呈现进一步集中的 趋势。公司面临着跨国厂商和本土厂商的双重竞争压力,跨国厂商资金雄厚、综合技术实0 积分 | 25 页 | 1.56 MB | 5 月前3
中国信通院: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技术路线图(2025-2030)术方向的发展重点与阶段性目标,期望能够打破行业壁垒,促进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推动标准互通、设施共建、数据共享,构建 开放、协同、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在 全球汽车产业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提供坚实支撑。 1 一、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技术整体视图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架构包含通信网络和算力基础设施两大核心 部分,共同构建支撑车辆智能化发展的技术底座。 一方面,通信网络作为“人-车-路-云”各要素互联互通的基础通 信技术的深度融合正进 入新阶段,国际组织协同加速推进,主要国家和地区持续深化战略布 局,我国凭借汽车制造与信息通信产业链的协同优势,已在 5G-V2X 融合应用、路侧基础设施部署等领域形成全球领先态势。 国际组织系统性加速推进汽车网联通信技术的全球化协同与落 3 地实施,为产业生态构建提供核心支撑。国际电信联盟(ITU)于 2024 年通过首个针对车联网新兴领域的独立决议,全面支持车联网信息通 出行服务、标准等核心技术研发。现代摩比斯、KT 与现代 MnSOFT 公司合作,在瑞山试验场测试验证 5G、C-V2X 在实时高清地图更新、 碰撞避免等应用场景性能。 我国在汽车网联通信领域已形成全球领先的综合优势。标准体系 方面,我国率先形成包含汽车、信息通信、电子、交通等跨行业联合 的顶层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为核心 组织,已制定完成 LTE-V2X 直连通信系列通信行业标准,涵盖接入10 积分 | 43 页 | 821.93 KB | 4 小时前3
中国制造业出海人才白皮书(2025)以价值量计,制造业中,中国以通用机械设备为代表的机械设备行业、以消费电子及集 成电路为代表的电子电气行业已进入了出海稳定期:2024年上半年,计算机、集成电路、家 用电器、汽车整车、手机、汽车零配件、通用机械设备等细分品类继续保持领先,体量较 大。从增速视角审视,外贸“新三样”——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呈现出惊人 的加速度:2023年全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9%, 以新能源乘 3 人才吸引和获取的挑战 案 例 某世界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在全球范围内招聘时,发现企业的品 牌影响力在不同地区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公司相关负责人分享了一次在泰国招聘 一线员工的经历。他指出:“企业的海外知名度为我们在当地开展招聘工作提供了 便利。”在泰国,当企业提供与当地其他公司相同的薪酬水平时,由于其在行业内 的全球领先地位和大规模的企业运营,该企业很容易吸引到大量求职者。企业的品 然而,这种在东南亚地区占据的品牌优势在欧美市场却遭遇了挑战。当该企业 试图在欧美地区,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国家,开拓市场并招聘当地员工时,品牌影响 力对招聘工作的推动作用明显减弱。尽管该企业在全球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行业中 处于领先地位,但在欧美市场中,它的知名度与本土的知名品牌相比显得不足,求 职者对企业的认知有限,对其行业地位和品牌价值的认可度也较低。 在欧美国家,求职者更加注重薪酬福利、工作条件、职业发展路径等因素,品10 积分 | 62 页 | 17.14 MB | 5 月前3
万亿蓝海 新从旧来——2025年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报告数字化转型等,都将在设备更新的大潮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些领域的更新改造不仅能够提升相关行 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也将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这一背景之下,施耐德电气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技术的领导者,将世界领先的电气化、自 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智慧工业、具有韧性的基础设施、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智能楼宇以及数智家 居中,以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助力各行各业的设备更新和低碳化、数字化转型。 与此同时,设 7%,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70%以上。 中国是工业大国,202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9.9万亿元,占GDP的31.7%。2023年末,中国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已经超过167万亿元,多种关键设备保有量全球领先,如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占全球 1/3,新增装机量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风电等新能源设备装机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2024年上半 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快于全部投资13.4个百分点。 术,以提升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工干预。通过智能化技术,企业能够依据生产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自动调 节生产设置,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流程的优化。 3.1.2场景案例:重点钢企——全球首个无人值守智能车间 作为钢铁行业的领先试点项目,某钢铁头部企业亟需通过前沿技术在车间生产的性能、灵活性、可追 溯性、数字化等方面实现创新升级。同时,钢铁产业仍面临产能过剩、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创新发展能 力不足等严峻挑战,叠加人力成10 积分 | 44 页 | 6.29 MB | 5 月前3
IBM-智能供应链:洞察变革,驱动增长精准预测需求变化和采购延误等各类情况。 凭借预测,组织将能够变革供应链战略,从 事后被动应对转变为事前主动调整。 领先采纳生成式 AI 和数据创新的组织,特别是将 AI 能力视作自动化投资核心的组织,已获得显著回报。 智能供应链洞察变革,驱动增长 4 目前,领先采纳生成式 AI 和数据创新的组织, 特别是将 AI 能力视作自动化投资核心的组织, 已获得显著回报。报告显示,相较于同行竞争者,10 积分 | 22 页 | 5.46 MB | 5 月前3
i人事:2025年智造·未来:制造业HR数智化创新实践报告仍处于 起步阶段。在过往走访中,我发现虽然许多企业的生产线已实现移动物联网化,但管理层面仍依赖传统方法, 导致决策缓慢、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人力资源的低效利用。 创办利唐科技后,我们推出了行业领先的 HR SaaS 产品⸺i 人事。它为制造行业提供了完整、一体化的 HR 解决方案,不仅包括基础的花名册、考勤、薪资、绩效、招聘、培训等模块,还通过 aPaaS 产品智搭云,将 人力数据与业务数据融合。i 地区拥有 123 个分支机构。 贺尔碧格集团在化工流程及其他特种工艺所使用的往复式 压缩机关键部件上拥有专业技术,是压缩机技术的标准缔 造者之一,在压缩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传动技术领域内 举世领先。 图片来源:贺尔碧格官网 贺尔碧格希望选择一个既能满足组织发展和业务支持的优先性,又要让员工操作简单、管理者使用便利的系统。基于互联网 SaaS 模式的 i 人事智能 HR 系统凭借在考勤管 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同年 12 月 9 日,成功登陆科创板。 聚和新材,专注于导电银浆、PV 银浆、滤波器浆料、导电胶、半导体及 5G 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在短短数年,就已完成数级跳,成为全球领先的新材料科技企业,正努力成为闪耀新材料领域的世界 名片,即世界级的导电材料研发科技公司。 能在短短几年取得如此成就,快速增长的背后,与聚和新材的内部管理,即人力资源管理密不可分。 图片来源:聚和新材官网30 积分 | 28 页 | 30.28 MB | 5 月前3
共 30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