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研究报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探讨,为园区温室气体清单核算提供统一 的方法体系。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4 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研究报告 2.1 国内外温室气体核算方法 目前,国内外有多种温室气体核算的方法,包括投入产出法、生命周期评价法和清 单编制法等,针对不同尺度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其中,清单编制法的发展体系相 对成熟。各国研究者相继提出了《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ICLEI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ICLEI 指南》和 《企业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等清单编制方法,对世界、国家、城市和产品等进行温室气 体排放核算。 作为目前世界应用最广泛的清单核算方法,《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 了可用于估算国家温室气体人为源排放和汇清除清单的方法,主要分为几个部门:能源, 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以及废弃物。 2009 年,国际地方环境行动理事会(ICLEI)推出《ICLEI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指 南》。与《IPCC 指南》单纯计算地理边界内排放量不同,《ICLEI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指 南》提出了城市温室气体三个核算范围,即行政边界内的直接排放(范围 1)、二次能源 调入等引起的间接排放(范围 2)和范围 2 以外的其他间接排放(范围 3),指出城市应 在核算直接排放的基础上增加对间接排放的核算。 世界资源研究所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0 积分 | 42 页 | 1.99 MB | 5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摘要报告--苏州中咨工程咨询径奠定基础。 研究构建了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建设的政策机制,针对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重 点领域,提出了短期、中长期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建设的发展举措,并形成了重大项 目、重大工程建设清单。 展望未来,苏州工业园区通过“近零碳园区”建设,将形成“头雁效应”,引领全国工业 城市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形成“先锋作用”,助力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推动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家企业获评 苏州市“近零碳工厂”。开展绿色服务支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化绿色低碳服务,开 设 “工业节能云课堂”和 “益企能”专栏,发布《园区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和《园区主导 行业节能减碳共性技术清单》,为区域工业低碳转型提供新思路,挖掘新亮点。 建筑领域。新建建筑实施全过程低碳管理,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 100%,新建居 住建筑全面执行 75%节能标准。积极推进大型公建和居民住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涵盖绿 核算单位的数据衔接。探索开展碳排放核算方法试算研究,摸清工业园区碳排放“家底”。 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数据收集机制,建立部门间碳排放统计核算协调机制,推进部门 碳排放常态化核算和集成管理。探索建立面向碳中和的全口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16 建立碳排放监测评价机制 建立常态化的碳排放监测机制,加快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不同部门碳排放数据的实时采 集,实现对碳排放数据的审核、反馈、核算和分析。提升碳排放监测的颗粒度,探索适应0 积分 | 36 页 | 3.08 MB | 5 月前3
工业园区碳数据管理体系研究数据甄别尚待规范, 碳家底不明晰 评价考核缺乏 标准体系指导 工业园区在统计体系中并非独 立统计单元,碳排放源复杂,碳 排放数据的统计口径及可得性 存在差异。 缺乏园区层面的碳排放统计核 算范围界定、标准和清单编制指 导,基础能源碳排放计量能力薄 弱。 1 1 郭阳,吕一铮,严坤等.《中国工业园区低碳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1,13 (1):49-58. “双碳”政策转变下工业园 电力公司按要求统计填报 燃气公司按要求统计 全社会用电量P407表 燃气公司统计 省级、部分市级层面按要求统计填报 地区能源平衡表 企业大多未统计,地方主管部门数据 可得性较差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中相关表格 废弃物处理 工业 企业按要求填报 205-1表(城市生活垃圾) 表2-1 现有统计体系碳数据来源及落实情况 信息项 碳信用 绿电/绿证 国内绿证 国际绿证 地热能开发利用企业填报情况待落实 温室气体种类 园区适用性 核算类别 国家 《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IPCC) 地理边界 排放因子法 能源、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农 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废弃物 重点核算区域内的直接排放,未 考虑间接排放 CO 2、CH 4、N 2O、 HFCs、PFCs、SF6 省份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 变化司 地理边界 排放因子法 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0 积分 | 40 页 | 6.59 MB | 5 月前3
智能时代的精细化工革命:技术要素驱动下的行业信用质量及其变化趋势浅析半导体应用领域 近年来美国加大对华半导体产业的围堵,我国半导体产业在政策 和资金扶持下国产化率不断提升,推动半导体相关化工新材料的发展。 近年来美国对我国高科技围堵手段不断升级,主要体现在出口管 制、清单管控和加征关税。出口管制方面,美国通过多次修改《出口 管理条例》,加强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力度。2024 年 3 月,美国商务 部工业与安全局(简称“BIS”)发布关于先进计算/超级计算机和半导 月制定的两次出口限制新规, 这次新规明确规定对中国出口的芯片限制也将适用于包含 AI 芯片的 笔记本电脑;清单制裁方面,美国频繁以“国家安全”为由,运用实 体清单制裁我国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数量不断攀升。2024 年 12 月,BIS 将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 140 家中国半导体企业列入实体 清单。加征关税方面,近年来美国先后对中国加征多轮关税,2025 年 3 月 11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针对中国制造的成熟制程芯0 积分 | 19 页 | 1.20 MB | 5 月前3
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白皮书--ODCC单位对材料清单进行计算。 Cjs:数据中心建设阶段的碳排放,包括工程器械、工程车辆和 施工人员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应由建设单位对建设阶段的过程碳排 4 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白皮书 ODCC-2023-02006 进。 Csb:数据中心设备及材料生产运输阶段的碳排放,包括除建筑 建材外的所有设备和材料在生产、运输阶段产生的碳排放,该参数 在采购阶段,由设备清单,按照材料重量进行核算,对于无法细分 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从 1998 年开始联合建立,是国际广泛使用的碳排放计算和报告标准。温室 气体核算体系有两个核心部分,分别是企业会计与报告标准(企业 排放清单方法学)和项目会计与报告标准(项目排放清单方法学)。 旨在为企业公开报告和参与自愿或强制性的温室气体项目、进入温 室气体市场提供指导,也能帮助公司识别温室气体排放源并排序, 减少公司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现有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由四个标 深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对前期的设计方案及清单进行细化和完 善,并形成可以实施的技术方案。 根据现场设备的基础信息,结合系统初步设计方案,完成能碳 46 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白皮书 ODCC-2023-02006 管理系统结构图及部署图的绘制。通过对图样的整理,确认设计清 单中相应的设备数量及型号能否满足现场实际施工的需要,并形成 深化设计后的设备清单。 深化设计一般会形成设备信息表、系统结构图、设备分布图、0 积分 | 64 页 | 1.60 MB | 5 月前3
中国制造业国际化:趋势、风险及应对展形成错位的发展格局 • 构建制造业国际化“负面清单”,预先明 确国际化“底线” 构建服务网络,优化服务制造业国10 积分 | 10 页 | 1.22 MB | 5 月前3
智园-新环境下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的标准规范与关注重点数据安全、消防安全、环保安 全等相关的报警、联网、联动 等的智能化管理要求。 隐患排查治理 智能匹配对应的安全信息 法规库、知识库及案例库, 实现园区事故 隐患通过排查清单、分类、 分级的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治理,涉及隐患信息统计、 数据分级和核查督办三方 面的内容。 重点监管 园区重点监管,涉及监管 园区内的重大危险源、重 点装置、重点设备、重点10 积分 | 36 页 | 13.45 MB | 5 月前3
清华大学&NRDC:2023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报告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强化金融赋能 工业绿色转型 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 权交易市场建设 探索绿色金融新服务、 新产品、新模式 引进绿色 金融机构 完善金融 保障体系 政策保障体系 建立园区碳排放清单编制常态化工作机制 整合保障要素,形成政策合力 强化园区重点碳排放源动态管控机制 完善奖惩机制,双向推动园区企业绿色发展 建设面向双碳目标的智慧能源“双碳”平台 以地定产 以产见碳 以碳优产 图 不足、配套优惠政策力度较为有限、园区管理智慧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建议园区构建“双碳”目标导向下的“1+N”绿色发展政策保障体系,设计达峰阶 段绿色低碳发展顶层政策,补充完善专项政策,优化奖惩机制,形成政策合力;建立园 区碳排放清单编制常态化工作机制和重点碳排放源动态管控机制,建立完善园区碳排放 核算体系,推动建设面向双碳目标的智慧能源“双碳”平台,强化园区减煤控碳重点单 位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时效性。 50 积分 | 42 页 | 2.85 MB | 5 月前3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2023年度进展报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企 业进行评价打分,根据评定结果对于分值较高的企业给予相应 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或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评分结果较低的企 业不予准入。 △ 独角兽岛园区(成都科创生态岛)低碳企业准入清单和评定方法 14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 2023 年度进展报告 (二)“腾笼换鸟”优化空间结构 成都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按照成 都市城市有机更20 积分 | 42 页 | 21.22 MB | 5 月前3
工业大模型应用报告实现了工厂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和处理,并提供了一个自然语言用户界面,使工厂工人 可以与聊天机器人进行人性化的对话,请求专家的帮助和支持。Andi 可以协助工人完 成诸如自动监控机器和流程性能、解决问题、生成行动计划、检查清单和工作指导等 任务,还可以学习公司特定的信息,如机器操作和故障排除手册、质量系统、人力资 源手册等,为工人提供即时的支持,回答特定的问题,如如何修复特定的机器故障代 码、识别导致机器停机最多的0 积分 | 34 页 | 4.98 MB | 5 月前3
共 19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