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伟达GTC看AI工厂的投资机会-华泰证券公司推出针对大模型优化过的新训练芯片 H100 NVL,和过去的 A100 相比, 训练速度提高 10 倍,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目前,AI 推理上,一般采用 2018 年发布的 T4 芯片,这次公司发布出面向视频生成和图像生成的新推理芯片 L4 和 L40,其中 L40 推理性能是 T4 的 10 倍。受美国出口管制限制,中国 目前只能采购实测性能比 A100 低 1/3 的 A800,因此训练同一个体量的模 型,Picasso 是一项视觉语言模型制作服务,BioNeMo 提供用于药物研发的生成式 AI 模型。 我们认为,ChatGPT 等应用引发对 AI 算力的需求,加速计算和生成式 AI 推理将带动训练 /推理芯片需求的爆发。 图表5: 英伟达 NVIDIA DGX Cloud 图表6: 英伟达 NVIDIA AI Foundations 资料来源:英伟达 GTC2023,华泰研究 DGX H100 服务器,配有 8 个 H100 GPU 模组, 配有 Transfofmer 引擎以支持处理类似 ChatGPT 的生成式训练模型,FP8 精度在大型语言模型相较上一代 A00 的训练和推理能力分别提升 9/30 倍。8 个 H100 模组通过 NVLINK Switch 相连,确保 GPU 之间的合作和通信。目前 DGX 100 已全面投产,后期有望面向全球企业。 图表9: DGX0 积分 | 16 页 | 1.37 MB | 5 月前3
2025年工业大模型白皮书轻量化模块 ◼ 实时推理架构 为满足产线实时性要求,架构设计突破包括: ➢ 动态计算图:根据输入数据复杂度自适应调整计算路径 13 ➢ 级联推理引擎:将模型拆分为多个子模块进行流水线处理 ➢ 边缘-云协同:在 5ms 延迟约束下实现模型分片部署 ◼ 可解释性架构 工业场景对模型决策透明度的特殊要求催生: ➢ 双通道架构:分离特征提取与决策推理路径 ➢ 注意力可视化:定位关键传感器或工艺参数 技术特征:采用统一架构处理工业全流程任务,具备跨领域知识融合能力。 典型架构包含: ➢ 跨模态编码器:统一处理传感器数据、文本、图像等异构输入 ➢ 分层记忆网络:存储设备历史状态、工艺知识库等长期记忆 ➢ 动态推理引擎:根据任务需求自动组合功能模块 技术挑战:参数量超过千亿级导致训练成本激增,需采用混合精度训练与 梯度稀疏化技术。 (2) 模块化组合大模型 技术特征:基于微服务架构构建模型组件库,支持动态拼装。核心组件包 多光谱融合:整合可见光、红外、X 光等多模态视觉数据 ➢ 小样本学习:在少量缺陷样本下达到较高检测准确率 (3) 知识图谱主导型 构建方法: ➢ 自动化知识抽取:从百万级专利文档中提取工艺知识 ➢ 动态关系推理:发现隐性工艺参数关联 ➢ 多语言对齐:支持中英德日四语种知识融合 1.3.4 基于功能定位的分类体系 (1) 感知层大模型 ➢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实现较大的信号对齐精度 ➢ 环境自适应校准:在极端工况下保持稳定性能10 积分 | 142 页 | 10.54 MB | 5 月前3
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驱动越来越多的客户考虑放弃原有的传统神经网络模型, 从而转向使用更有效的视频大模型来支撑其视频分析的软 件负载。 • 边缘计算 借助融合了网络、计算、存储和应用,且在数据源附近部 署的边缘终端,边缘人工智能可将 AI 工作流的推理部分从 云或数据中心转移到就近部署的边缘计算终端,从而降低 时延,节约网络带宽,同时满足隐私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 要求。得益于此,边缘计算近年来在园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1.3 数智园区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SQL/Greenplum Redis HBase ) 大数据框架 ( Spark ) 推理框架 ( OpenVINO) 核心微服务 负载均衡 (Ingress/Istio) 公共安全应用 智慧园区应用 智慧交通应用 智慧社区应用 参考应用程序 … 聚类及归档 服务 数据结构化 服务 AI 推理服务 存储服务 特征匹配服务 大数据服务 … SaaS PaaS 端到边缘端的统一数据处理。 边缘 AI 计算盒通常用于在设备边缘端进行实时的视频分析, 利用其卓越的 AI 算力,对前端采集的视频进行快速的分析处 理。边缘 AI 计算盒可以运行多条神经网络推理的流水线,甚 至可以将多条流水线分析的结果进行融合。 管理服务器 行业业务管理 存储服务器 数据存储和访问 大数据服务器 数据治理,数据挖掘 视屏分析服务器 视频分析0 积分 | 42 页 | 1.71 MB | 4 月前3
IDC:2025年石油石化产业新型工业化白皮书式、应用模式、发展模式、创新模式、交互模式五个层面有显著的区别: 图�. “传统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区别 来源: 石化盈科&IDC ����年 基于学习 ‒ 通过AI相关技术,模拟人类的学 习、推理和决策过程,处理复杂的数据和任务 双向交互 ‒ 双向交互回答开放性问题,为使用 者提供更多规则外洞察及多维度回答 灵活环境 ‒ 应用于复杂且宽阔领域下的 非结构多模处理,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 智能是针对现有流程和系 统的优化,而非创造全新的解决方案 传统智能 人工智能+ �� 技术模式:“传统智能”基于预设的逻辑和算法来执行任务,而非更多地通过学习来持续提 升智能;“人工智能+”则模拟人类的学习、推理和决策过程,能够持续进化并处理复杂的 数据和任务; 应用模式:“传统智能”一般应用于特定领域任务,聚焦自动处理问题,灵活性和适应性较 差;“人工智能+”可应用于复杂且广域的非结构化多模任务处理,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普 战,让员工在虚拟环境中做好充分的准备,拓展传统AI虚拟现实的逻辑场景,加快模拟速度及呈 现效果。 来源: 石化盈科&IDC ����年 图�. 石油石化生成式AI/大模型业务需求空间与发展方向‒资源开发 知识问答 语言理解 推理分析 数学求解 代码生成 创作设计 多模交互 勘探工艺优化 油井工况诊断 勘探开发风险管理 勘探培训模拟 油田井下智能管理 勘探经营智能管理 石油石化生成式AI/大模型业务需求空间与发展方向-资源开发0 积分 | 65 页 | 2.24 MB | 5 月前3
工业大模型应用报告要针对特定的任务和场景设计专门的算法,这种方法虽然在特定领域有效,但人们对 “智能”的期望是能够适应多种任务和场景的智能系统,单一任务的人工智能系统已经 无法满足这些更广泛的需求。大模型能够跨越传统人工智能的局限性,理解和推理的 能力有了极大的飞跃,同时也提高了复用的效率,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人类社会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新阶段。 通用性和复用性是大模型的关键价值。2017 (Attention),通过在大规模、多样化的无标注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大模型能够学 习掌握丰富的通用知识和方法,从而在广泛的场景和任务中使用,例如文本生成、自 然语言理解、翻译、数学推导、逻辑推理和多轮对话等。大模型不需要、或者仅需少 量特定任务的数据样本,即可显著提高在新任务上的表现能力。如 Open AI 曾用 GPT- 4 参加了多种人类基准考试,结果显示其在多项考试中成绩都超过了大部分人类(80% 落时,大模型能够基于联合概率分布生成与之相关的新句子或段落。这些生成的内容 不仅符合语法规则,而且能够保持语义上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此外,大模型还能够根 据上下文信息理解并回答复杂的问题,展现出强大的推理和创造能力。 大模型更适合综合型和创造类的工业场景。在综合型工业场景中,由于涉及到多 个系统、多个流程的协同工作,需要处理文档、表格、图片等多类数据,变量之间的 关系往往错综复杂,难以用传统0 积分 | 34 页 | 4.98 MB | 5 月前3
2025年多车企接入DeepSeek,以AI为核心的智能化竞争加剧的加速。相较于部分主流车企对DeepSeek的热情,部分新势 力车企迟迟未官宣合作,这背后则是各车企对生态控制权的考量。 ◆ 车企接入DeepSeek的方式各有不同:借助DeepSeek的理解与推理能力,提升车辆座舱语音交互、感知决策 等多方面能力,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用车体验;从技术实现路径看,车企主要采用直接接入、 多模型联合协同部署、模型深度融合与蒸馏三大接入方式。 ◆0 积分 | 11 页 | 1.08 MB | 5 月前3
AI大模型智慧工厂MDC项目设计方案图像识别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技术,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模拟复杂 系统的行为。这种能力使得 AI 大模型在数据分析、预测维护及智 能生产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算法的不断优化,AI 大模型的推理效率 和准确性也在不断提高。例如,目前主流的大模型如 GPT- 3、BERT 和 T5 等,展示了在语言理解、生成和对话等任务上的卓 越性能。这些技术的进步,使得 AI 大模型逐渐成为企业生产过程 边缘 计算设备和终端设备。为了确保系统的高效性和可扩展性,硬件设 备的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性能需求:硬件设备应根据计算和数据处理的性能需求进行选 型。例如,针对大模型的深度学习训练和推理,选择拥有高计 算能力和强大浮点运算能力的 GPU。 2. 兼容性与可扩展性:所选设备应与现有系统和未来可能的系统 组件兼容,确保后续可以平滑集成或扩展。在选型时,需要对 各类标准进行评估,如 服务器 Dell PowerEdge R740xd 配备 2 x Intel Xeon Gold 6248R、256GB RAM、4TB NVMe SSD 用于 AI 模型训 练和推理 存储设 备 NetApp AFF A220 4TB SSD、支持 NAS 和 SAN 协议 数据存储与管 理 网络交 换机 Cisco Catalyst 9300 48 x0 积分 | 175 页 | 506.55 K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仓储物流等场景的产品覆盖更加全面,可选的产品类型也更多,这些场景具有相对核心、易见效、 易买单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模型相关的能力表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1)横向上,通过分类或识别、系统最优、经验知识推理及 决策等思路为企业各个环节的运转赋能;2)纵向上,通过系统最优等思路、辅助代码等具体能力赋能软硬服等产品及服务。但大模 型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是否能深入生产等核心环节,还需静待市场验证。 主要产品及场景 大 模 型 + 产 品 逐步形成智能体产品、智能体平台、智能体商店 • 企业自身工业大模型+DeepSeek:部分工业大模型企业纷纷接 入DeepSeek并进行全面适配后,实现了对自身大模型深度推理 能力的优化,增强了模型决策的可解释性,有效赋能自身大模型 及自己推出的相关硬件产品 大模型+大模型强强联合,提升大模型能力 雪浪云 朗坤苏畅 浪潮云洲 卡奥斯 • 软件:将大模型集成在开发平台/通用工程平台,如SCADA、 开发工程师 4.1% 应用工程师 1.6% Agent开发工程师 2.9% Prompt工程师 0.8% 模型部署工程师 0.4% 模型搭建工程师 0.4% 模型评测工程师 1.6% 模型推理工程师 0.8% 模型微调工程师 0.4% 模型训练工程师 1.6% 模型压缩工程师 0.4% 模型验证工程师 0.4% 模型优化工程师 2.1% 数据工程师 2.5% 算法工程师 6510 积分 | 55 页 | 3.47 MB | 5 月前3
工业大模型:大模型赋能,智启工业未来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机遇,为了满足实时数据 处理和模型训练的需求,硬件提供商将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云计算等软件提供商 则应加大在工业大模型领域的投入,推出更专业的软件解决方案以支持工业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中 游产业链中的大模型研发厂商需要不断创新,推出更多定制化、多模态的大模型产品。同时,为了提 升模型性能和应用效果,研发厂商应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工业大模型的广泛应用。 [5] 1:https://www 开发和部署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AI技术在处理复杂数据和训练大规模模型方面表现出色。另外 华为云计算拥有全球领先的云基础设施,包括高性能计算(HPC)、大规模存储和低延迟网络。这 些基础设施支持了高效的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满足工业大模型对计算和存储资源的高要求。数据显 示,华为云在IaaS+PaaS整体市场份额增长超过300%,PaaS市场份额增速接近700%,位居中国 公有云服务商第一阵营。 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0 积分 | 24 页 | 6.60 MB | 5 月前3
新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互联网平 台架构、工业数据存证等平台管理标准,面向行业及典型场 23 景的供应链管理、生产溯源、质量可信管理等服务应用标准。 下一步建设重点 人工智能标准。推动工业领域大模型预训练、微调、推理、集成、部署等环节技术 要求,大模型性能测试与评估要求,生成内容评价与管理要求等工业大模型标准研制。 大数据标准。推动智能制造过程中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描述与表达、权限分配、 分类分级等元数据0 积分 | 36 页 | 2.58 MB | 5 月前3
共 13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