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摘要报告--苏州中咨工程咨询2050 年实现交通零排放。 2060 年,近零碳情景下减排量为 10.53 万吨。其中,推广节能与新能源交通工具贡献率 64.00%,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的贡献率 18.18%,引导公共交通出行贡献率 17.82%。 近零碳发展时间表、路线图 从碳排放分析预测结果来看,2060 年,近零碳情景下,园区碳排放总量降幅达到 98.19%, 碳排放强度降幅达到 99.64%,达到了本报告提出的“近零碳标准”。 交通工具的能效水平达到届时 的全国先进水平 交通工具的能效水平达到届时的 世界先进水平 引导公交出行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轨道交通 比例提高 2035 年轨道交通出行比例进一 步提高至 24% 继续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轨道 交通比例稳步提高 2060 年轨道交通出行比例进一 步提高至 27% 能源 能源结构调整 到 2025 年,光伏发电装机量 达到 47 台。全面推进港口 EDI(电子数据交换)建设,协作建设电子口岸“单一 窗口”,多部门合力推进实现货运“一单制”服务 140 探索开展地下物流系统建设 141 打造绿色 低碳出行 体系 推动公路、铁路、航空、公共交通等交通方式与综合交通枢纽高效衔 接,优化客运组织,引导客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开展“一站 式”联程运输服务,逐步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 1420 积分 | 36 页 | 3.08 MB | 5 月前3
未来产业新赛道研究报告2025我国重点省市未来产业布局 北京市重点发展方向 上海市重点发展方向 发展方向 发展领域 未来信息 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信息等 未来健康 基因技术、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等 未来制造 类人机器人、智慧出行等 未来能源 氢能、新型储能等 未来材料 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等 未来空间 商业航天、卫星网络等 8 2. 2 2.4 知名研究机构未来产业热点 知名研究机构 相关报告 聚焦赛道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 采用纯视觉方案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全车队累计自动驾 驶里程超过数十亿英里; Autopilot系统广泛应用于量产车型 百度 APOIIO 累计测试里程超4300万英里,车队规模超1000辆; 在11个城市开展常态化出行服务,获得自动驾驶牌照数量 超1200张; 自动驾驶专利数超过4800项; 2023年在北京获准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示范应用 Waymo 累计测试里程超2200万英里,车队规模超700辆,在美国 多个城市提供商业化服务;0 积分 | 24 页 | 3.67 MB | 5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人才的培训需求。 22 • 公共交通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公共交通设施,轨 道交通总运营里程达到62.2公里。园区设有公交 专用道超过43.28公里,设有547个公共自行车租 赁站点,提升了区域绿色出行体验。 • 城际交通方面:拥有3条铁路线,并设有1座城际 站,为园区与周边城市的快速连接提供了便利。 • 路网方面:已完成“四横两纵”快速路网的建设, 有效提升了区域交通的连通性和便捷性。 • 免 费向社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开放。目前,园区已依 托邻里中心建成民众联络所21个,实现了大部分辖 区的覆盖。 图:阳澄湖邻里中心 园区建设了智慧交通运输系统,构建高效的交通 体系,提升出行效率,优化居民的出行体验。 和谐社会 打造公共服务设施 园区构建了一个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让每一位 居民都能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 打造了一流的医疗体系。2023年,园区新增医疗 卫生机构59家,累计医疗卫生机构446家。园区10 积分 | 33 页 | 11.25 MB | 5 月前3
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建筑节能改造,结合绿建设计和可再 生能源使用,可最大程度降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交通领域通过推行清洁能源交通工具, 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搭建数字化交通管理平台,实现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的交通出行体系。 产业园区应充分发掘自然资源潜力,加强分布式光电、风电、储能设施等零碳能源基础设施建 设;通过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源梯级利用等措施,实现多层次多能源的互补互济;打造 生态基础设施应 全生命周期监测评估和管理 通过数字化手段开展园区环境、碳排放等指标全生命周期的定期监测与评估,并根据结果 进行持续的改进与优化措施。 绿色生活和消费引导 园区可通过大数据采集,对区内公众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如绿色出行)和消费行为给予 绿色积分(如通过手机APP)。公众可使用绿色积分获取增值服务/产品或行为表彰,最终助 推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的形成。 策略·实践 ESG导向的园区可持续发展场景实践 4 低碳韧性、 理减少人力、减少卡 车运输次数、减少单个垃圾箱中心的数量,并有助于全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少车化(Car-Lite)”交通模式:裕廊湖区定位为“少车化片区”的愿景,至����年, ��%的出行将通过步行和自行车骑行实现。主要道路将被设计为公交优先走廊,设有 公交专用道、更宽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货运交通也将大幅度转移至地下,以腾出地面 空间供行人使用。 水岸绿色之城:裕廊湖区��%以10 积分 | 88 页 | 15.72 MB | 5 月前3
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白皮书--ODCC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白皮书 ODCC-2023-02006 输服务和绿色包装的供应商,使用绿色建筑材料,使用更低温室效 应的空调制冷剂;持续开展行动,降低差旅和出行的碳足迹,包括 鼓励员工采取拼车、乘坐公司大巴等出行方式;逐步落实绿色供应 商管理计划和绿色供应链制度,结合数据中心商业部门,建立数据 中心碳足迹评估机制,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长期推动供应商设定 以科学为基础的减排目标,通过提供低碳、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和激0 积分 | 64 页 | 1.60 MB | 5 月前3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2023年度进展报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天府总部商务 区总部基地近 零碳排放园区 成都市 四川天府新区 天府总部商务 区管理委员会 总部经济 打造公园城市近零碳 CBD,发展集中供 能,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群,构建三网融 合出行体系,建设“人”字型绿廊,实现 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 成都龙潭都市 工业集中发展 区近零碳排放 园区 成都市 成都市龙潭新 经济产业功能 区管理委员会 数20 积分 | 42 页 | 21.22 MB | 5 月前3
万亿蓝海 新从旧来——2025年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报告《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5年实现交通设施数字感知、信息网络广泛覆盖、运输服务便捷 智能、行业治理在线协同、技术应用创新活跃、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等6大目标。总体而言,国内交通系 统建设正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实现智慧出行,保障乘客安全始终是重要前提。 3.4.1 痛点分析:供电连续性提出高要求 在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运输方式和管理模式。随着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 等交通方式的快速发展,设备规10 积分 | 44 页 | 6.29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靠专业化能力占据一席之地。 • 数字化平台服务厂商预计将会进一步向应用层延伸业务布局,但专业细分领域的数字化深度依赖行 业认知和专业化解决方案,预计将仍由独立应用软件厂商主导。 • 数字化服务头部企业将持续输出行业通用能力,在促进行业成熟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专业应 用软件厂商应注重打造更通用的解决方案,并将专业化产品融入客户数字化生态中。 52 ©2025.4 iResearch Inc.10 积分 | 55 页 | 3.47 MB | 5 月前3
香港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5 -新质生产力焕发香港制造新动能業發展,包 括製造業現況剖釋、相關政策參照、業界專家訪談、大灣區港資企業升級轉型項目分析及企業問卷調 查等,讓社會各界了解香港製造業發展概況,共同探索製造業升級路徑、方向、挑戰及機遇,繼而提 出行動建議煥發香港製造新動能。具體來說,研究目的包括: 1. 了解香港製造業發展概況、挑戰及機遇 本研究首先回顧了香港製造業的發展歷程,然後討論了在全球製造業重塑的背景下,香港製造業所面 對的10 积分 | 74 页 | 5.88 MB | 5 月前3
共 9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