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基于LTE-V2X预警类应用的功能安全分析白皮书汽标委 C-NCAP IMT2020(5G)推 进组 C-V2X 工作组 Euro-NCAP 1 前向碰撞预警 无 无 CCRs-FCW 无 无 2 无 无 无 无 无 3 无 EBW-同车道 行驶 无 无 无 4 无 无 CCRH(高速行驶) 无 无 8 / 32 表 1 安全类预警应用列表 5 交叉路口碰撞预 警 无 ICW-左侧来车 SCP SCPO 无 6 无 ICW-右侧来车 10 紧急制动预警 EBW- multiple vehicles 无 无 无 无 11 异常车辆提醒 无 AVW-同车道 无 无 无 12 无 AVW-临近车 道 无 无 无 13 车辆失控预警 无 CLW-同向车道 无 无 无 14 无 CLW-对向车道 无 无 无 15 道路危险状况提 示 无 无 无 无 Local Hazards 16 限速预警 无 无 无 无 Advanced 5.1.2 场景描述及参数定义 前向碰撞预警(FCW)——高速度差追尾场景描述为: 1) TxV(在 C-NCAP 中也称为 GVT)与 RxV(在 C-NCAP 中也称为 VUT)处于同一车道, 中间存在其它车辆遮挡。 2) TxV 处于静止状态,一直发送 BSM 消息。 3) RxV 接收到 TxV 发送的 BSM 消息。 4) RxV 通过 V2X 应用判断,识别与 TxV 存在碰撞风险。10 积分 | 34 页 | 3.26 MB | 5 月前3
智慧公路技术白皮书 v1.0 -华为据实时采集和全量数据刻画,实现由路口级、方向级到车道级、车 辆级的精细化治理,实现全域全覆盖、全时全天候的精准实时感知。 图 7 雷视拟合解决方案框架 技术特点 探测距离 >1000 米;全天候 500 米 车道级车身级定位能力,减少立杆 部署;三维联合检测,准确率 95% 精准规划,简标定,自配准, 自校准,减少封路 10 车道全覆盖,无盲点 统一网管,全网实时监控,远 程批量升级 务互联互通,高效协同,进而提升管控、运维效率。 设备互联互通,助力公路机电设备智能化升级 5.2 技术特点 技术特点 实现穿透雨雪雾特殊天气以及夜间低照度条件下的感知。1 公里超远距,10 车道双向覆盖 能力,减少立杆,降低部署成本。 隧道、收费站、服务区等设备搭载公路行业操作系统后,不仅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可以互 联互通,并可和手机、穿戴设备互联,实现周边环境实时感知,更高精度的人员定位,提 智慧公路时空大数据以提升管理与服务效能为发力点,实现时空交通态势研判预警及车道级主动管控,提高 行车安全及道路通行能力,提升运营管理、研判决策和应急处置水平,同时为司乘人员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 技术特点 包含公路主体及附属设施监测、交通运行状态监测和公路气象环境监测,融合多种监测设备, 实现人、车、路、环境的状态感知,为全方位服务、全业务管理等提供数据支撑。 全要素融合 包含车道级服务、全天候通行、自由流收费、在途信息发布和智慧服务区,主要面向驾乘人员,0 积分 | 43 页 | 3.19 MB | 5 月前3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研究报告(PPT版本)车 牌 识 别 道 闸 一 体 机 无 人 值 守 机 器 人 鼎椎咨询 — 8— 优点 ● 解决停车场面积广、结构复杂、车流量大、进出繁忙造成的车场混乱、车道拥堵、空气污染、停车体验不佳等问题 ● 有效提高停车场吞吐量和车位利用率,从而吸引人流、汇聚人气,给商业经营带来价值 停车引导系统,核心产品为车位相机和引导屏,通过车位视频检测终端对每个车位进行检测,实时发布余位信息,帮 通过智能图像识别算法捕捉车位占用状态,识别车牌,实时上传至 平台,完全取代传统停车方案现场人工拍照识别。车主离场时,可 使用移动客户端自助缴费,并获取电子发票,从而实现路侧停车收 费无人值守。 ETC 安装在城市内临 近交通路口的行 车道上方,实时 采集经过的车辆 信息,按车辆检 索欠费数据,自 动发起欠费追踪。 地 磁 安装在路侧停车位所在的地图 上,使用雷达、地磁等多种传 感器实时监测车位上是否有车 辆停放,通过 NB/LoRa 城市静态交通治理一体化、智慧运输、双智路口、智能 网联、交通安全事故预防治理、交通情指勤督业务智库、 交通时空优化业务智库 — — 上游中游为主 下游为辅 全球泊 ( 智慧停车 ) 车道管理云终端、泊位管理云终端、车道对 讲云终端、场内车位引导、充电桩 城市级全场景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停找充”一体化方 案、 轻量化升级改造方案、路内停车精细化管控方案 无人值守云托管服务、租赁运营 上游中游为主20 积分 | 132 页 | 18.80 MB | 5 月前3
2025年空间智能研究报告端侧需要⾼端推理 芯片,如特斯拉 HW3或者英伟达 Orin/DRIVEThor • 数⼗万卡、百万卡 集群 • 辅助驾驶,由AI来控制单个运 动控制,其他操作由⼈类驾驶 员完成,例如巡航和车道保持 • 部分自动化,⼈类驾驶员为主, 但⼤部分驾驶操作由自动驾驶 系统完成 • 有条件的自动化,由AI来完成 所有的驾驶操作,驾驶员仅在 系统提示介⼊时⼲预操作 • 在限定范围内⽆需⼈类任何⼲30 积分 | 27 页 | 11.13 MB | 4 月前3
云计算蓝皮书(2024年)-中国信通院-上下游深度融合 与协同发展,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生态环境。 云计算蓝皮书(2024 年) 21 交通方面。交通云云重心从基础设施向应用层转移,水陆空部 分细分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交通云作为数字交通建设关键,在推 动智慧交通场景落地、支撑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整体 来看,交通行业上云用云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上云模式方 面,交通行业由资源上云向应用上云过渡,PaaS、SaaS +交通的 广泛应用,百度推出交通行业大模型,增强云计算在数据融通、算 力资源调度和交通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三是应用场景方 面,水陆空云上应用多点开花,公路、民航、物流领域进入发展快 车道。公路领域,山东、四川等地基于云计算落地智能化交管系统 和车路一体化协同,有效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性和效率;民航领域如 云计算蓝皮书(2024 年) 22 深圳、上海等地机场集团加快“机场一朵云”建设,针对航班运行、0 积分 | 59 页 | 4.51 MB | 5 月前3
中国移动:云智算技术白皮书(2025)过 IP 嵌入方 式贯通 GPU 与交换芯片,形成端到端的高速通信通道,为大规模集群提供百纳秒 级时延与无损传输能力。2024 年以来,中国移动通过广泛合作,推动 OISA 技术 进入产业化快车道。在多样性算力峰会成立“OISA 协同创新平台”,在中国算 力大会发布“OISA Gen1.1”协议,成立“超节点算力集群创新联合体”等都加 速了技术规模化应用进程。2025 年中关村论坛展示的0 积分 | 30 页 | 716.31 KB | 5 月前3
2024-2025年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润物有声VIRobotaxi北京路测情况 自进入规模化试运营以来,北京市道路测试关键脱离原因逐渐由软硬件故障向算法层面转移,脱离原因更加集中。易发生关键脱离 的地点主要包括交通流量较大的十字路口,以及双向两车道的机非隔离道路等。交通设施包含锥桶、隔离护栏等。而80%以上的问 题来源于感知系统。目前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基本为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路线,激光雷达作为主要传感器。而在距离远、车速快的情况 下,锥桶等小型物 关村智通智能交通产业联盟,专家访谈,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 23% 17% 16% 15% 6% 6% 5% 4% 3% 3% 2% 直行通过路口 直行 交通信号灯 变更车道 路口左转弯 其他(跟车、超车、会车、窄路 掉头、靠边停车、学校区域等) 路口右转弯 主辅路行驶、起步、通过 环岛、通过人行横道线 紧急情况处置 交通标线 路口掉头 2023年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关键脱离场景10 积分 | 112 页 | 4.67 MB | 5 月前3
《行业瞭望》矿山专刊--新华三发 智能化矿山指导意见,煤炭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重要性进一步 提升。当前,煤炭行业正处于行业景气度回升、政府大力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双 期叠加的拐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走上了快车道。 建设智慧煤矿是矿山行业技术革命、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也是能源行业转型发 展的必由之路。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新华三服务于煤炭行业十余年,积累了 深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新华三以“打造先进数字化基础设施,构建以人 我国矿山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已成 为行业大趋势,自202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 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 委针对矿山智能化建设密集发文,在政策 引领和技术驱动双重作用之下,我国矿山 智能化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 最新政策引导:2022年7月19日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 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要求充分应用无人机巡查等手段,实现对全国矿山企业 的各类风险隐患实时感知10 积分 | 189 页 | 25.75 MB | 6 月前3
华为&罗兰贝格-国家数字化范式与路径2024· 起步者在 ICT 基础设施建设的早期,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为主。这些国家在移动宽带覆盖、光纤 接入的普及度上还存在差距。 · 加速者获益于基础联接的普及,进入数字化发展的快车道,以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为主。这些国家更重 视扩大泛在联接的范围,已经认知到可靠和广泛的联接将能带来数字服务的有效运行。 · 领跑者具备较为领先的数字化水平,以中高收入的国家为主,这些国家更重视提升泛在联接的体验,开始投入10 积分 | 67 页 | 12.29 MB | 5 月前3
2025年广西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暨“人工智能+制造”优秀案例集的合作,优化配送路线和频次,缩短产品从生产线到客户手中的 时间。 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不仅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实现了将 本增效的既定目标,而且其深远影响还波及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 各个环节,有力地推动着这些企业也踏上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 共同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 与此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还为国家的碳中和目标贡 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能耗、提升能效 —15— 以及推广绿色生产方式,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环境保护10 积分 | 323 页 | 24.13 MB | 5 月前3
共 10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