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份 思博伦2025年度5G报告:看5G商用进程过半 20255G-Advanced所拥有的潜力 让我们分解一下关键 的测试类别,以便更 好地了解 5G 服务的 未来发展。 全球电信产业的利益相关者在2024年所开展的测试工作展示出未 来5G网络发展的优先事项。 安全与弹性。供应商的5G核心网络正在根据3GPP的安全保证规 范(SCAS)进行验证,而对于弹性的测试则专注于云原生网络 功能(CNF)如何在不同的云基础设施中得到执行和恢复。通过 上述这些验证与测试,人们相信5G 年实现5G的战略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其重点是对于质量和投资回 报率的关注。 2024年5G经典案例 进行严格的核心网与MPLS测试, 从而满足最新的市场需求 根据英国政府一项新政策的要求,某移动运营商需要将单 一供应商的核心网络设备更换为最新的、基于云的多供应 商环境。这一复杂的过渡过程涵盖4G、5G NSA及SA架 构,需要进行大量预生产及生产验证。在这一过程中,公 司使用思博伦的Landslide进行核心网测试,并使用思博 现网中断。这一实验室到现网方案具备可靠、可扩展的 5G服务,目前已经投入生产,并在持续测试能力的支持 下,减少了网络运营升级次数并提高了运营稳定性。 2024年5G经典案例 对大规模网络供应商的 系统革新进行验证 货币化 STEPHEN DOUGLAS 思博伦全球市场战略高级总监 9 2025 进展、关键点与未来展望 了解目前5G技术的收入明星 与未来的MVP 部署与需求方面10 积分 | 25 页 | 10.53 MB | 5 月前3
安全牛:工业互联网安全能力构建技术指南(2025版)享与协同。如泰国工厂某 关键零部件出现供应问题,日本总部能迅速调配资源,协同其他工厂调整生产计划,将生产延误时间缩至最短,保障 全球供应链稳定运行。 日产汽车同样对全球零部件供应商进行数字化管理。通过实时收集供应商生产数据,提前预判零部件供应风险, 在一次全球性芯片短缺危机中,日产凭借高效的数据协同,比行业平均水平提前 2 个月恢复正常生产节奏,保障了全 球市场的车辆交付。 其他国家和 在全球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工业领域安全是维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核心屏障。产业链任一环 节的安全漏洞,都可能引发“断链”危机,影响产业整体发展。 以汽车制造业为例,2021- 2022 年全球芯片短缺事件中,因芯片供应商生产系统遭受网络攻击、供应 链中断等问题,丰田、大众等车企被迫减产或停产,全球汽车产量下降超 10%。我国作为全球工业体系最 完整的国家,积极构建自主可控的工业安全体系,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产业链协同。 络与外部网络的连接日益紧密,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也依赖网络实现,这使得原本清晰的安全边界 变得模糊。 例如,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了全球供应商与经销商的数据,但也因此面临更多外 部攻击入口。一旦供应链中的某个小型供应商网络防护薄弱,黑客就可能以此为跳板,入侵核心生产系统, 窃取关键数据或干扰生产流程,使得企业安全防护难度呈指数级增长。 (二)自动化设备领域:5G+工业互联网推动20 积分 | 114 页 | 8.60 MB | 4 月前3
全球灯塔网络:思维转变对数字化转型影响和规模的推动2025年1月 2024年入选批次在整个价值链中应用 人工智能的情况,按领域划分的用例 数量 资产管理 资源管理 质量 员工赋能 产品开发 综合规划和 采购 物料搬运、 配送及物流 供应商和 客户的连接 分析型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 增加了 19个 百分点 三、坚持数字化转型的心态 在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中竞争,需要一种专注于赋能转型一 线人员的思维模式和投资策略。 灯塔工厂摒弃盲目技术堆砌,以 开发 可扩展基础设施,快速响应业务变化,加速创新与产品上市,以 持续优化替代颠覆性改造。 实例:西门子公司 西门子首创可组合路径,自有工厂应用其软件部门工具, - 15 - 配套应用与供应商共创并推广至外部客户,催生可复用技术资 产,激发本地创新活力。 针对业务独特性,灯塔工厂设计灵活且可扩展的资产,融合 容器化微服务、API 及跨系统数据模型等可组合元素,平衡本地 适配与渐进扩展,支撑敏捷响应与长期演进。 与敏捷制造满足多样化需求。鉴于供应链碳排放占企业总排放 80%以上,灯塔工厂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资源效率,并 联合上下游构建循环生态:通过材料替代、回收体系及绿色设计, 减少范围 3 排放。比如与供应商共建追踪系统提升废料再利用率, 推动全链条低碳转型,实现商业效益与环境责任的双重突破。 - 19 - 图 7:灯塔工厂解决方案在价值链中的分布 解决方案数量 解决方案领域 实例 物料搬运、配送及物流10 积分 | 28 页 | 1.96 MB | 5 月前3
新型智算中心:网络成大模型训练瓶颈 ,节点内外多方案并存(24页 PPT))、连接件组成。目前,英伟达是 InfiniBand 网络方案 和设备最主要 供应商,其他供应商还包括 intel 、 Cisco 、 HPE 等。 • 英伟达: InfiniBand 技术的主要供应商,提供各种 InfiniBand 适配器、交换机和其他相关产品; • Intel : InfiniBand 另一重要供应商,提供各种 InfiniBand 网络产品和方案; • Cisco RoCEv2 的网卡和交换机、连接件、流控机制组成,一般情况下是两层架构。连接件使用传统光纤和光模块即 可, 流控机制通常使用 PFC 、 ECN 和 DCQCN 。 • 设备供应商: 1 )交换机:支持 RoCE 交换机供应商较多,新华三、华为等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2 )网卡:目前英伟达 ConnextX 系列网卡占据主要市场 份额。 图 24 : RoCE 网络主要包括网卡、交换机、流控机制、连接件组成 更成熟,包括多租户隔离能力,运维诊断能力等; • 成本方面: InfiniBand 成本更高,主要由于 InfiniBand 交换机价格较贵; • 供应商方面: InfiniBand 供应商主要以英伟达为主, RoCEv2 的供应商较多。 对比项 InfiniBand RoCEv2 同集群端到端时延 2us 5us 流控机制 基于 Credit 的流控机制 PFC/ECN , DCQCN30 积分 | 24 页 | 947.01 KB | 4 月前3
CIC灼识咨询:2025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蓝皮书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概览 1 供应链金融行业概览 4 资料来源:灼识咨询 供应链金融的定义 • 供应链金融是一套融资和支付解决方案,旨在通过利用供应链大型企业(通常称为核心企业*)的信用来优化支付周期并提高供应商和买方的营运资金效率。供应 链资产包括多种类型,如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及存货等。由于供应链金融可以基于由核心企业的强大信用背书的供应链资产实现更早付款和更低融资成本,供应链 金融已成为弥合供应链中各企 易及贸易活动的信息流,供应链金融亦令金融机构能够有效地管理风险,并为中小企业提供普惠融资。供应链金融本质上涉及广泛范围的参与者,而不同参与者之 间的协作及信息交换相对低效。 供应链金融定义和商业模式 -通过整合核心企业及其供应商之间各种贸易活动产生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供应链金融能够使金融机构有效地管理风险, 提供更灵活融资选择,并使不同利益相关者受益于一个稳定和金融可持续的供应链生态系统 *注:核心企业指供应链中的主 业链上的其他企业有重要影响的典型大型企业。 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 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 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 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商 资金流 信息流 物流 业务流 商业交易 中小供应商 商业交易 金融机构与其他资金方 投资 中小分销商 核心企业 增值服务提供商 应收账款融资 库存融资 预付款融资 购买 生产 库存 销售 5 关键分析 19.7 20.4 20.820 积分 | 30 页 | 7.13 MB | 5 月前3
CIO时代:央国企信创白皮书——基于信创体系的数字化转型(2022)架构与解决方案创新的牵引,选择符合信创化要求 的 IT 技术与产品来完成的,这项工作是涉及到各个层面的系统工程。央国企需 要以业务场景的需求为导向,建立一个支持方案创新,支持引入 IT 技术与产品 的信创供应商生态,通过供应商生态的能力补足央国企自身在应用创新的解决方 案、技术与产品的能力短板。当然,央国企自身也要建立适合信创要求的人才组 织与专家团队,这样才能保障信创工作持续推进,信创化的数字化技术平台稳定 25%。而在 PC、移动和 企业(数据中心/服务器)方面约占所有 DRAM 和 NAND 需求的 80%。DRAM 是一个 垄断度集中的市场,全球主要供应商集中在三星、海力士和美光这三家公司。在 非易失性存储(ROM)市场,NAND Flash 占比最大,供应商主要有三星、海力士、 美光、KIOXIA(铠侠)、西部数据和英特尔等。近年来,中国陆续攻克了 3D NAND Flash 和 DRAM 技 析与评估,是制定央国企未来信创化目标、体系框架与实施推进计划的前提基础。 评估从 IT 软硬件资产配置的信创化程度、IT 架构、IT 技术标准、IT 管理流程 制度、信创化组织与人才配置、IT 技术与产品的信创化供应商生态体系建设等 方面的现状进行详细的梳理分析。 IT 软硬件资产的配置的信创化程度,是基于央国企当前的 IT 软硬件资产配 置真实数据的统计量化分析。 IT 架构分析,是借鉴企业架构(EA,10 积分 | 60 页 | 4.93 MB | 6 月前3
2025智算中心行业研究: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汹涌,算力底座万亿市场可期-20250430-深企投产业研究院-全球光模块市场竞争格局 ............................39 表 16 硅光芯片/模块主要厂商梳理 ........................40 表 17 冷板液冷核心产品供应商 ...........................44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 1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持续演进,机器学习、大数据分 析等技术在金融、制造、汽车、医疗、交通运输等领域不断渗透,正 设施等基建环节,以及 AI 芯片、AI 服务器、网络设备(光模块、交 换机等)、存储设备、数据中心管理系统等 IT 基础架构环节。产业 链中游参与者主要是云厂商、IDC(数据中心)服务商和专业智算服 务供应商,凭借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搭建智算中心,为下游企业提供 大模型训练及平台服务。产业链下游为各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需求, 促进 AI 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赋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图 2 智算中心及算力产业链 14.8 万个。 政府、TMT 行业、银行保险 行业 博浩数据 截止 2023 年底,交付机柜总量超 5 万个,数据中心总面积超 40 万平 米。 大型互联网企业、电信与 IT 服务供应商、云服务商、金融 机构等 有孚网络 分布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自建 数据中心面积超 30 万平米。 企 业 和 政 府 客 户超 过 1000 个,分布在互联网、人工智能、 金融、教育、能源等行业0 积分 | 49 页 | 2.69 MB | 5 月前3
2025年电子元件供应链的未来之路报告-从过剩到平衡商对供需动态管控信心的提升,都为市场注 入了积极的预期。 年度前瞻 尽管2025年的市场预期波动水平将弱于 2024年,但关键市场的调整仍有余地。主动 元件潜在供应紧张已有传闻,EMS(电子制 造服务)供应商也因此建议客户持货观望, 而非折价抛售。即便如此,各企业仍保持审 慎姿态。 IC(集成电路)与被动元件板块继续面临逆风, 内存版块的韧性则凸显了对塑造需求动态的 精细化洞察的重要性。制造商正采取战术性 此外,消费电子行业的调整释放出关键信号: 个人计算与移动设备板块正步入大规模升级 上市企业在当前高压环境中面临争夺市场份 额的严峻考验。为避免亏损,IC(集成电路) 制造商正效仿内存供应商2024年的策略, 要求客户提交需求预测以锁定产能配额。 若缺乏需求预测支撑,制造商可能被迫削减 产能以维持盈利水平。 周期。制造商寄望于端侧AI(人工智能)驱动 应用推动用户进行设备升级,Microsoft(微 面对降本的压力,为了短期效益而牺牲质量的陷阱实在是诱惑满满。坚守质量优先原则,既是 维系客户信任的基石,更是控制长期风险的关键。 降本固然重要,但在成本效益与质量有限之间实现平衡仍是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同等要务。独立 分销商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严格的供应商审查与全流程质量检测体系,在保障可靠性 的前提下提供成本优化方案,实现降本增效与产品性能的协同提升。 技术赋能采购体系保持竞争优势 随着技术革新持续重塑供应链形20 积分 | 18 页 | 5.59 MB | 14 天前3
2025年广西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暨“人工智能+制造”优秀案例集生产制造能力。耐世特创建于 1906 年美国密歇根,于 2011 年被 中国航空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 司联合收购,并将中国区总部落户北京。至此,耐世特汽车系统 公司成为完全独立于整车企业的供应商,拥有研发、设计、测试、 验证和制造的所有权。 (二)项目情况 柳州耐世特紧扣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制造”的主题,实 施了多项创新举措。在产线柔性配置方面,通过部署智能制造装 —28— 具体应用包括:制造工艺优化、流程控制优化、智能排单调度、 设备联网监控、设备运行可视化、生产过程可视化、质量检测分 析、设备预测性维护、能耗监控优化、供应商追溯管理、精益生 产等。 产供销管理决策支持中心:设备运行可视化、生产过程可视 —31— 化、供应商追溯管理微茗 CPS 系统是一套基于设备的生产管理系 统,其目标是通过现场的实时采集数据,以实现对从生产作业计 划下达、生产任务分解到产品最终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的管控。 统 (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等,提高生产计划 准确性和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实现人少化或无人化。 —50— 管理智慧化。“海天全供应链协同云(ERP)平台”、包括 流程、供应商管理系统(CRM)、采购、生产、质量、库存、供应 链管理系统(SCM)等,随时对蚝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 实现生产、运营和决策的智慧化管理。 协同化赋能。建设企业工业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人员、设10 积分 | 323 页 | 24.13 MB | 5 月前3
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展示出分散化和碎片化,这使得开展集中技术攻关存在难度的同时, 降低单一供应商可能带来的风险。国内外对比来看,欧美国家量子 计算上游企业数量多且发展态势更好,在技术研究和产品推广等方 面积累更多。我国上游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多类型产品投向市场, 但部分关键设备组件的技术水平、研制成本和市场需求等方面仍待 提升。 中游企业包括原型机制造商和软件供应商,是产业生态的核心 环节。原型机方面,投入超导路线的企业数量最多,超过原型机制 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24 年) 47 方面占据优势。我国在主流技术路线均有布局,量子软件企业逐步 涌现,但在创新能力、输出成果和投入力度等方面与欧美相比仍有 一定差距。 下游企业包括云平台供应商和行业应用企业,是最接近用户的 环节。云平台方面,基于云为用户提供共享量子资源的方式,有望 助力技术产业发展。行业应用方面,多领域行业用户寻找满足特定 行业需求的量子计算解决方案。国内外对比来看,国际科技巨头推 上游主要集中在为系统研发提供基础材料、关键组件及支持系 统的供应商,涵盖核心硬件、辅助硬件与外围保障硬件。核心硬件 包括激光器、微波源、探测器、高纯度同位素、原子气室等;辅助 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光学系统元件、射频元件以及各种线缆等; 外围保障系统主要用于环境控制,如低温系统、磁屏蔽系统、真空 系统、隔振系统等。这些上游供应商在欧美地区具有较高的集中度。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涉及物理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技0 积分 | 57 页 | 2.18 MB | 5 月前3
共 32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