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虚拟电厂商业模式介绍山东虚拟电厂商业模式介绍 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2024年7月 1 01 02 目 录 山东虚拟电厂运营模式 虚拟电厂发展背景 2 建设成效 示范宣传 虚拟电厂发展背景 1 3 1.虚拟电厂发展背景 4 Ø 山东新能源发展速度快,亟需提升消纳能力 截至2024年3月底,山东电网共有风电场264座,装机总容量为2600.46万千瓦。集中式风电场容总容量为2599 假设某虚拟电厂参与试验示范,虚拟电厂尖峰时段下调(削峰)能 力为15MW,谷时段上调(填谷)能力为10MW,则虚拟电厂可租赁调 节能力为15MW*20%=3MW。 10 山东虚拟电厂运营模式 2 11 2.山东虚拟电厂运营模式 (一)市场准入 《山东电力市场规则(试行)》明确,虚拟电厂是指实现分布式发电、储能设备和可控负荷的聚合、优化和控制的组织或系统。 虚拟电厂运营商是指开展虚拟电厂资源聚合业 负荷预测、发用电计划管理、负荷管理策略执行等功能,并 通过相关能力测试,能够按要求上传量测数据。 ü 虚拟电厂机组可调节能力暂定为不低于 5 兆瓦、连续调节时 间不低于 1 小时。 12 2.山东虚拟电厂运营模式 虚拟电厂机组按照聚合资源类型分为发电储能类机组(#1 机)、负荷类机组 (#2 机)。负荷类机组(#2 机)聚合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用户,参与电能量交易 时,其签约的售电公司和虚拟电厂运营商应属于同一法人。负荷类资源根据聚合方20 积分 | 20 页 | 2.30 MB | 4 月前3
本末电碳:虚拟电厂生存与发展研究报告· Deep Research 5th 2025 年 4 月 ⽬录 摘要 引⾔ — 、 当前中国虚拟电⼚发展现状与政策背 景 ⼆ 、核⼼能⼒要求与技术平台构建 三、 市场准⼊机制与运营模式 四、 国内典型企业与平台案例分析 五、 国外先进案例对⽐与启⽰ 。 六、 ⼴东省的政策实践与典型项⽬ 七、 未来趋势预测 结论 参考⽂献 虚拟电⼚作为新型电⼒系统的重要组成 ,正在中国迎来快速发展。 AutoGrid 提供 6 吉⽡平台服务。 ⼴东省作为先⾏者 ,在政策细则、 试点项⽬ (⼴州、 深圳) 和规模⽬标上取得积 极进展。 展望未 来 ,虚拟电⼚将在⼈⼯智能调度、 负荷⾦融化等新模式驱动下实现更⼤规模发展 ,为能源转型和双碳⽬标提供有⼒⽀撑。 政策层⾯ 国家发改委、 能源局于 2025 年发布指导意 ⻅ , 明确了虚拟电⼚定义和⽬标 ,到 2027 年 ,并建⽴安全可靠的技 术平台。 市场⽅⾯ 虚拟电⼚作为独⽴主体进⼊电⼒现货、 辅助 服务和需求响应市场 ,盈利模式涵盖市场交 易收益和政策补贴等。 摘要 传统模式⾯临挑战 随着新能源⾼⽐例接⼊和电⼒市场化改⾰的推进 ,传统 " 源随荷动 " 的供需平衡模式⾯临挑战 , 灵活调节资源的价值⽇益凸显。 虚拟电⼚应运⽽⽣ 虚拟电⼚ ( Virtual Power Plant10 积分 | 16 页 | 1.74 MB | 1 天前3
华能天成(张振龙):分散式风电项目融资创新与实践融资创新与实践 张振龙 18611894747 安徽 合肥 2023.8.25 目录 04 天成租赁业务简介 02 “ 三通”模式风电项目开发 03 “ 三通” 模式风电项目融资创新与实践 01 国内分散式风电的发展历程 国内分散式风电的发展历程 01 加快推进 •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 分布式发电应采用“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 网,电网平衡调节”的运营模式 • 全面放开用户端分布式发电市场,鼓励以“能源 合同管理”模式引进投资方建设运营分布式发电 2013 正式启动 • 《关于分散式接入风电开发的通知》 国能新能 [ 2011 ] 226 号 • “ 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探索分散式接入风电的 开发模式” 2011.3 分 散 式 风 电 的 政 策 导 济性及流动性差、开发难、融资难、 性价比差 集中式风电 分散式风电 灵 不受指标 限制 快 易消纳 小 容量小 难度 大 管理 复杂 手续 多 “ 三通”模式风电项目开发 02 战略 乡村振兴 规划 行业政策 执行 模式创新 落地实现 《关于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20 积分 | 29 页 | 1.51 MB | 4 月前3
智慧零碳园区综合解决方案(42页 PPT),工业类型园区对全国碳排放总量的贡献率达 31% 。 02 园区是 “双碳” 目标的重要抓手 “ 双碳” 目标的提出为园区带来机遇与挑战 ,成为园区新的 重要使命。 园区的物理尺度使其成为创新商业模式和机制试 验示范的最佳载体 ,其规模一般在 10~300 平方公里 ,产业 聚集 ,用能形式多样 ,管理职责明确 ,减排任务可有效落实。 国务院在 2021 年 10 月发布的《 ,园区在落实国家“双碳” 目标中具有重要地位。 / 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 位 园区面临的碳排放压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 ,园区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不断增加 ,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发展 模式难以为继 ,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 ,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实现可持续 发展。 园区的能源结构以传统能源为主 ,清洁能源占比低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碳排放强 度较大 ,迫切需要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碳排放。 / 零碳园区的战略定 位 从能源规划 、政策机制 、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四个角度分别深入探讨了能够帮助园区实现零碳发展的有效措施,为零碳园区的建设提供支持 。其中 能 源规划是园区落实零碳战略的基础,起到统筹指导具体实践措施的作用 ; 政策机制以工具化的形式为节能减排手段的落实提供保障,从多角度推动园 区零 碳进程 ; 商业模式能够解决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金问题,实现利益最大化,并吸引更多合作方加入5 积分 | 42 页 | 5.71 MB | 19 天前3
智慧零碳园区综合解决方案(45页 PPT),工业类型园区对全国碳排放总量的贡献率达 31% 。 02 园区是 “双碳” 目标的重要抓手 “ 双碳” 目标的提出为园区带来机遇与挑战 ,成为园区新的 重要使命。 园区的物理尺度使其成为创新商业模式和机制试 验示范的最佳载体 ,其规模一般在 10~300 平方公里 ,产业 聚集 ,用能形式多样 ,管理职责明确 ,减排任务可有效落实。 国务院在 2021 年 10 月发布的《 ,园区在落实国家“双碳” 目标中具有重要地位。 / 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 位 园区面临的碳排放压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 ,园区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不断增加 ,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发展 模式难以为继 ,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 ,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实现可持续 发展。 园区的能源结构以传统能源为主 ,清洁能源占比低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碳排放强 度较大 ,迫切需要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碳排放。 / 零碳园区的战略定 位 从能源规划 、政策机制 、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四个角度分别深入探讨了能够帮助园区实现零碳发展的有效措施,为零碳园区的建设提供支持 。其中 能 源规划是园区落实零碳战略的基础,起到统筹指导具体实践措施的作用 ; 政策机制以工具化的形式为节能减排手段的落实提供保障,从多角度推动园 区零 碳进程 ; 商业模式能够解决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金问题,实现利益最大化,并吸引更多合作方加入10 积分 | 45 页 | 8.31 MB | 5 月前3
零碳园区综合解决方案(30页 PPT)充分发挥政策机制作用保障规划落地 国家层面"碳中和"相关公共政策 案例一:宁波梅山建筑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机制 案例二:宁波梅山可再生电力中长期交易机制 5 商业模式 创新综合能源服务模式 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 综合能源服务商运行机制 综合能源服务商盈利模式 6 技术应用与未来展望 识别零碳创新技术的应用场景 零碳创新技术应用路线 技术能力:与需求对接 零碳智慧园区应用场景示例 零碳园区为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基建投资赋能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 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体现了对"双碳"目标相关的园区试点工作的 高度重视。 零碳转型价值 园区物理尺度使其成为创新商业模式和机制试验和示范的最佳载体 园区管理职责明确,可有效运用行政手段落实减排任务 零碳园区建设将为国家"双碳"目标贡献至少15%的减排量 零碳园区建设将带来约30万亿的投资需求 在园区层面探索 以零碳交通建筑一体化设计为特色、有利于支持健康、 提高生产力的现代化绿色办公园区。 旅游 度假 区 人口流动量大,碳汇储备充足,对生态景 观和园区内交通有较大需求。 建筑 工业 交通 以建设零碳文化旅游设施、创新绿色零碳旅游模式、提 供零碳旅游产品体验为基础,融合可持续设计、环保教 育展示功能为一体的休闲示范和生态旅游区。 注:表格中用能/排放一栏中,■ 表示高能耗/排放,□ 表示低能耗/排放 零碳园区综合解决方案 |0 积分 | 30 页 | 3.37 MB | 19 天前3
2025年中国的分布式能源融合发展:国际经验启示报告-IEA国际能源署 (1)...... 30 不断演进的配电业务实践 ...................................................... 30 释放分布式能源价值的市场和商业模式 .......................................... 43 配电网的经济监管和规划 ...................................... .......... 59 配电网运行 .................................................................. 61 市场和商业模式 .............................................................. 63 经济监管和规划 ...................... 。 政策应对措施已陆续推出,标志着将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和市场的转折点已经到 来。2025 年出台的国家法规取消了对大型分布式光伏装置广泛实施且有利可图的 保障性购买方案,转而要求实行自发自用模式。与此同时,高层政策文件正在积 极推动分布式发电和聚合商的市场准入。电网企业宣布了创纪录的投资水平,并 在评估电网能够安全消纳多少额外容量,以更好地指导分布式能源的部署。但面 对未来的挑战,还需要进行更多系统性改革。10 积分 | 70 页 | 4.06 MB | 1 天前3
电力圆桌项目课题组:专题报告,长三角虚拟电厂发展现状分析报告47页-的稳定性,有效地减轻 了新能源发电波动对电网电能质量的负面影响,同时解决了电力供需之间的紧平衡问题。 本报告旨在通过调研长三角地区虚拟电厂建设和运行情况,分析该地区虚拟电厂的建设必 要性、运营模式、技术特点等,在此基础上初步评估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建设虚拟电厂的资 源潜力,以期为长三角及其他地区的虚拟电厂建设提供参考。 报告分析显示,长三角地区的电力供需差距明显,凸显了虚拟电厂建设的紧迫性,需 要在需求侧管理基础上实现,在技术上对信息安全、调度优化、快速响应等方面展开创新, 如上海和江苏,因需求侧管理起步较早,已率先试点了负荷型虚拟电厂。此外,各地也在 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积极探索不同的商业模式。例如,浙江首次开展了虚拟电厂参与备用 辅助服务市场以及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结算的试运行。长三角地区的探索和创新经验为区域 和全国虚拟电厂建设提供了借鉴。但该地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分布式能源的 年苏州工业园区最高用电负荷 314.8 万千瓦,园区虚拟电厂可建设资源约占最 高用电负荷的 11.8%。 为充分发挥虚拟电厂在支持长三角地区电力系统方面的作用,报告建议在政策制定、 关键技术、市场机制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 在政策制定方面,需要进行顶层设计,明确虚拟电厂的定义、范围、发展定位、发展 目标以及实施策略,明确各方的职责;建立虚拟电厂的标准体系,消除各类负荷聚合商之 间的数据交互壁垒,建立协调一致的多方协作机制和标准。10 积分 | 47 页 | 2.88 MB | 1 天前3
石油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主要观点(IDC)第一章:洞悉宏观趋势预见能源新机 目录 货 C ◎IDC|2 优化能源结构布局绿色发展 · 企业层面:借助数字技术,企业可实时监 测及管控碳排放,优化生产环节,实现能 效提升、模式升级 · IT 层面:在双碳目标下,企业需积极利用 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数 字孪生等技术直接或者间接降低能耗,节 约资源 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宏观环境 · 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内能源供给不足,我 生态的影响 ■ 炼油化工 借助数字技术,重构炼化一体化模型,合理规划企业生产计划,迭代优化生产过 程,实时掌控和调节各环节物料投放和再利用 ■ 产品销售 构建全渠道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创新营销方式,推进平台经济,打造全渠道融合 的“人 · 车 · 生活”生态圈,为客户提供灵活性更高、经济性更好的综合服务 未来的石油石化企业将以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价值,打造绿色、 动求变,以长远的目标来对待基础架构的建设,才能在未来获得更高的核心竞争力。 持续增强与改进 一致弹性与安全 资源利用与优化 重塑数字化架构,创新发展模式 智能 运营 云原生技术 □→ 口 - 日 ← 回 田→☑ 无 处 不 在 的 部 署 数字基础架构生态系统 未来智能化决策流程 数字化工程 弹性决策 ◎IDC| 6 业10 积分 | 21 页 | 1.42 MB | 1 天前3
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51页 PPT)零碳智慧园区建设路径一:建 立近零碳能源系统 建立零碳自循环系统 建立清洁能源 " 发电、储存、充电 " 的零碳自循环系统,帮助园区 优化能源结构,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采用集光伏、储能、充电桩于 一体的绿色能源模式。 提高电力系统效率 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和综合效率,减少碳排放,实现园区近 零碳运营。整合城市产业园区资源,形成规模化效应。 实现三方共赢 吸引大型企业投资建设园区近零碳能源系统,促进绿色节能 式,实现通信层体系化 的解决方案。 3 整体解决方案一系统通讯 层 3 整体解决方案一系统设备层 ■ 物联终端平台架构 平台采用“核心板 + 典型业务应用底板 + 功能模组”组合模式。平台可根据用户需求重构扩展。核心板采用国产 CPU 芯片设计、器件布局合理、低功耗;底板满足典型业务需求、功能可扩展;功能模组根据业务要求设计开发,具 备可替代性及热插拔特点。 ● 核心板系列化 边 缘 物 联 代 理 网 关 服务于全生命周期应用一全生命周期应用 未来企业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 通过基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移动应用的高效运维管控技术实现“能效 管家”、 “共享电工”等新模式使运维更高效、可靠、安全。保障运维安全、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餐江 A 电 房 1 主 交 压 运 行 状 态 开 关 量 不 温度: 36℃20 积分 | 51 页 | 22.09 MB | 19 天前3
共 180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