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现货实战型交易策略(101页 PPT)日前市场:基本确定运行日的负荷需求、开机 机组出力水平、电网运行边界条件等交割条件 日内市场:对上述条件进行滚动微调 实时市场 + 辅助服务市场:保证发用实时平衡 电力系统的特点: 电能无法低成本、大规 模储存,因此发、输、 配、用须同时完成,且 必须保证发用实时平衡 因此交易之后无法立刻交割 一般现货市场 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实物交割 电力现货市场与一般现货市场的区别 求时的边际成本。 优势 : 有效反映电力商品时间、空间价值;在短期有效引导用电行为,在长期指引电网公司合理规划输电资源;节点电价机制是 最为成熟的考虑安全约束的价格机制。 节点边际电价 (LMP) 反映系统网损的价格,输配 电价中已考虑网损,节点电 价中不考虑网损。 电力现货市场的节点电价 不考虑阻塞与网络的情况下, 无约束最优调度的发电成本。 II 输电阻塞成本 反映输电线路阻塞对系 反映输电线路阻塞对系 统发电成本的影响。 网络损耗成本 系统能量价格 十 十 母线 i 的 网损因子 =LF; 网损惩罚因子 (PF;)=1/(1-LF;) 母线 母线 母线 i 网损因子和网损惩罚因子 AM 注入 1 兆 瓦 有功出 力 到达参考母线 有功 1-LF; 母线 母线 母线 母线 网络损耗 有功 LF; 母线 母线 参考 母线 母线 母线20 积分 | 101 页 | 13.85 MB | 13 天前3
IbM-某名企数字化转型- 采购供应链业务+管理财务业务供应链管理采购供应链业务规划 2020.11 业务流程体系设计 聚焦用户体验的全面需求调研 业务能力提升机会整体识别 总结与后续计划 三 一 二 四 目 录 2 采购物控的业务管理愿景 愿景: “低成本、高齐套”的材料供应 降本增效 提高库存周转,减少库存呆滞 采购齐套,提升生产供应及时性 3 未来一到两年内,将首先实现“全面集成采购”的目标 ,聚焦于价值链共 赢,打通客户、内部及供应商的业务流; 通过从至上而下的管理体系梳理 ( 从战略定 位 , 业务模式到信息系统 ) ,识别提升方 向 明确向战略采购智 慧采购管理转型: 采办职能向供需 两 端延展 打造以品类管理为 核心的一体化运作 机制: 实现总成本最低 以目标导向,向战略采购智慧采购管理升级 • 通过对标,明确战略发展目标及路 径 5 敏捷的 需求管理 前瞻性的 战略寻源 可预测的 供应商管理 自动化的 Forecast Tier 1 Supplier “A” 供应管 理平台 OEM/Plant Purchase Order Tier 1 Sub- component Supplier 优化成本,价值采 办 提升效率,服务采 办 以合法合规为基准,以降本增效为目标规划深化采购平台建设和应用 以客户为中心, 一体化, 智慧化采购管理 客户 业务部门 供应商 合作伙伴资源10 积分 | 172 页 | 4.99 MB | 6 月前3
埃X哲-采购供应链战略体系建设及最佳实践【精品】-供应链管理位 研发 越来越多的产品研 发要求供应商早期 共同参与 成本 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而直接物料成本占 整车比重 50%- 60% 反应速度 市场竞争加剧要求 提升产品开发速度 和客户服务响应速 度 来源:行业研究 6 战略意义 当前产品溢价能力较低,且 IPTV 比合资厂高出近 2 倍,凸显当前对控制成本,提升质量 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亟需明确采购体系的战略意义,加 亟需明确采购体系的战略意义,加强采购体系能力建设和同相关职能的协同机制, 以有效平衡 QCD ,缩小同合资主机厂在成本、质量等方面的差距 40 - 50 120 - 150 零部件成本占整车售价 1 ( % ) IPTV 1. 成本占比基于 12-14 年销量的加权平均值计算 来源:行业研究, 40%-50% 产品定位及溢价能力的 提升也有助于零部件成 本占比的下降 7 战略意义 目前在理解采购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意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提升采购规模的同时实现: 1 )确保质量稳定性的持续提升; 2 ) 实现采购成本的持续优化; 3 )获得战略供应商的技术保障和资源倾 斜 3 建立层级化供应商 体系,减少一级供 应商数量同时增强 供应链成本透明度 建立层级化供应商体系,降低管理复杂度,在减少一级供应商数量同 时,建立成本分析模型,加强对于低层级供应商成本的掌握,并积极 输出管理经验,分享供应商优秀管理实践,利用体系规模优势争取更10 积分 | 199 页 | 11.69 MB | 6 月前3
生态环境部:2025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下而上的技术优化模型(TIMES+MESSAGE),系统 梳理工业碳中和转型关键技术清单,开展多轮次技术演化模拟与情景优化,综合分析不同技术的工艺特征、 技术成本、应用场景与减排潜力,提出重点行业碳中和技术图谱,基于技术成熟度和成本学习曲线形成分 技术应用的时间表与发展路线图,为工业低碳转型战略规划、重大工程部署和政策制定等提供决策依据。 本报告提出中国工业领域碳中和技术发展 “三阶段” 前与远期减排潜力双高领域,技术路径呈 现明显阶段性特征:2035 年前将以高炉 - 转炉系统节能改造和废钢 - 电炉短流程发展为主;2035—2040 年 摘 要 间,氢基直接还原炼铁有望在成本突破后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成为深度脱碳的核心路径;2050 年后,钢 铁 CCUS 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托底技术。水泥行业在 2030—2040 年进入技术结构转型期,大批旧窑 系统退出,固废 氢能替代、电气化耦合清洁电力替代、原料替代与废物回收、CCUS 四类通用性技术构成工业脱碳的 核心支柱,推动低碳路径从分散的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与协同优化。在氢能利用领域,可再生能源发电 成本的持续下降与绿氢制备技术的加速突破相互强化,推动氢能成本持续下行,预计 2035 年后,绿氢全 产业链实现突破并规模化应用,五大工业行业氢能总需求量将达到 0.2 亿吨,到 2060 年,工业氢能总需求 量将达到 0.580 积分 | 139 页 | 4.23 MB | 19 天前3
生态环境部:2025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而上的技术优化模型( TIMES+MESSAGE),系统 梳理工业碳中和转型关键技术清单,开展多轮次技术演化模拟与情景优化,综合分析不同技术的工艺特征、 技术成本、应用场景与减排潜力,提出重点行业碳中和技术图谱,基于技术成熟度和成本学习曲线形成分 技术应用的时间表与发展路线图,为工业低碳转型战略规划、重大工程部署和政策制定等提供决策依据。 “ ” 本报告提出中国工业领域碳中和技术发展 三阶段 排潜力双高领域,技术路径呈 现明显阶段性特征:2035 年前将以高炉 - 转炉系统节能改造和废钢 - 电炉短流程发展为主;2035—2040 年 厚 间,氢基直接还原炼铁有望在成本突破后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成为深度脱碳的核心路径;2050 年后,钢 铁 CCUS 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托底技术。水泥行业在 2030—2040 年进入技术结构转型期,大批旧窑 系统退出, 氢能替代、电气化耦合清洁电力替代、原料替代与废物回收、CCUS 四类通用性技术构成工业脱碳的 核心支柱,推动低碳路径从分散的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与协同优化。在氢能利用领域,可再生能源发电 成本的持续下降与绿氢制备技术的加速突破相互强化,推动氢能成本持续下行,预计 2035 年后,绿氢全 产业链实现突破并规模化应用, 五大工业行业氢能总需求量将达 到 0.2 亿吨, 到 2060 年, 工业氢能总需 求20 积分 | 146 页 | 23.98 MB | 19 天前3
2025年需求侧驱动钢铁低碳转型: 以汽车行业采购实践为例报告低碳钢采购的经济性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3.1. 吨钢成本:碳效分级与对应的成本变动 ........................................................................... 17 3.2. 采购机制:长期采购与需求聚合 钢铁产品作为被使用最为广泛的工业原材料之一,其低碳转型对于下游行业的气候目标实现也至关重要。 在推动工业转型中,需求侧行动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不断增强,各行业面临着 愈加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和日渐上涨的碳排放成本。在这一背景下,调动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协同挖掘全产业链的 降碳潜力,已在上下游行业间达成广泛共识。对下游需求侧行业而言,对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降碳能力的把控, 逐渐成为必备的核心竞争力 2。对 欧盟推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电池法案,到英国 的 CBAM、航运碳减排措施,以及 G7 成员国如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相继考虑推出的“碳边境税” ,出口到海外 的汽车产品将面临额外的碳排放成本负担。频繁更新的绿色贸易政策,要求出海企业不断提高碳管理能力以应对 挑战,例如量化核算企业组织层面与产品层面的碳排放,或将碳管理延展至上下游,构建可持续价值链。 随着汽车从传统燃油车向纯电动汽车10 积分 | 32 页 | 1.79 MB | 1 天前3
2025年中国的分布式能源融合发展:国际经验启示报告-IEA国际能源署 (1)中国分布式能源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包括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电池 储能、电动汽车和柔性电负荷。这些小型资产通常位于用户侧,如果能够高效融 合,将让中国的电力系统受益匪浅,例如提高灵活性、加强电力安全和降低系统 成本。随着技术成本的下降和国家支持计划的推动,农村地区和工商业建筑的分 布式能源部署正在加速。到 2024 年,分布式光伏(DPV)占全国太阳能总装机容 量的比例从四年前的 30%提高到了 40%,而同期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则增长了 验,试点并推广创新的分布式能源商业模式,如虚拟电厂、共址部署、点 对点交易和本地能源社区。 支柱 3:推进监管改革,促进公平的电网接入、反映成本的电 价和综合一体的规划 中国目前的监管框架还不能完全满足高比例分布式能源电力系统的需求。结构性 低效,如增量配电网的电网接入受限、电网成本分摊不均、电网企业采用高成本 效益替代方案的动力不足,以及输配电系统规划碎片化,都会阻碍高效、公平的 分布式能源融合。 调整监管框架 明确机构责任支持的系统做出贡献。对于国家和省级监管机构的主要建议包括: 确保公平的电网接入和成本分配,具体措施是根据新实施的《能源法》,明确 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和私人投资的增量配电网的非歧视性接入权,并建立平等 透明的输配电成本分摊机制。 优化输配电定价机制,以反映系统成本并鼓励高效利用。这包括借鉴各省将电 网成本纳入时变电价组成部分的经验,完善当前基于电压的定价,以进一步鼓 励本地消费,并在网络电价中引入动态因素。10 积分 | 70 页 | 4.06 MB | 1 天前3
钢铁企业信息化架构及发展方向国内市场增长 在国家/地区的支配力 现金运营成本 获取外部资金的机会 股市表现(近3年) 近三年获利能力 铁矿石和焦煤资源 规模 新增 位于高速增长的市场 成熟市场控制力 所在国家风险因素 加工成本与收益 原材料成本 劳动力成本 能源成本 获利能力 铁矿 炼焦煤矿 2011 原料成本 取消 靠近下游用户 新增 2012 并购联盟与合资 6% 技术创新能力 6% 环境与安全 4% 加工成本收益 5% 国内市场议价能力 6% 下调 位于高速增长的市场 6%→3% 所在国家风险因素 6%→2% 劳动力成本 4%→3% 熟练技术工人 3%→2% 退休职工福利 3%→2% 能源成本 4%→3% 上调 高附加值产品 4%→5% 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 二、信息化的发展的几个阶段 ERP的实现方式:信息统一平台全覆盖 二、信息化的发展的几个阶段 决策支持系统 BI/BO 销售 生产 质量 采购 ERP 设备 仓储 财务成本 人事 L5 L4 L3 L2 PCS 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 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 L1 ERP的实现方式:五级架构模式 三、唐钢的信息化20 积分 | 45 页 | 5.34 MB | 5 月前3
钢铁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计划体系 - 物流管理 - 质量管理 - 产品与工艺标准建立 - 面向市场的研发 - 战略管理与执行 - 培训管理 - 一级核算 - 成本管理 - 预算管理 - 设备检修计划 - 备件需求 - 检修项目管理 - 客户细分 - 培训管理 - 一级核算 - 成本管理 - 预算管理 - 设备检修计划 - 备件需求 - 检修项目管理 - 客户细分 - 销售渠道 - 合同管理 - 发运管理 - 客户服务 钢铁实现战略目标,首先必须 解决目标市场问题。这需要迅速强 化市场和客户管理、研发管理两项 能力,同时建立市场和研发紧密的 协同 规模优势的企业必须建立稳固的供 应链。 XX 钢铁战略物料供应的安 全、稳定、低成本目标,要求建设 强大的采购供应管理能力 通过强化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 力资源管理的能力,提高内部运营 效率。保证在规模增长的同时能保 持甚至提高盈利水平,这也是 XX 钢铁成为最具具竞争力的企业必须 这六项能力,对 XX 钢铁战略目标 的实现至关重要,应在未来几年重 点建设,并利用信息化的契机达到 国际领先的水平,每一方面都应制 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 在财务管理方面 , 我们重点在一级核算、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方面 提出变革要点建议,其中一级核算是信息化企业普遍采用的模式 基于目前的核算现状,建议 XX 钢铁采取的变革思路如下: 建立统一的会 计科目体系 明确会计核算 主体和责任中20 积分 | 97 页 | 2.18 MB | 5 月前3
石油化工行业通用解决方案• 基于大数据平台开发各类管理分析和辅助决策看板,沉淀优秀的分析思路与决策经 验,实现技能共享与传承。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 通过搭建精益生产管理框架,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可视化监控,赋能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生产经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 制定数据标准,建设统一的数据应用平台,实现数据资产的沉淀及互联互通, 促进以数据共享为基础的多领域融合。 42 页 帆软 | 石油化工行业通用解决方案 制造 四、财务模块 盈 利 能 力 分 析 通过构建企业盈利能力总览大屏,可视化动态监 控毛利率、净利率、市盈率等核心比率指标,结 合成本、费用和时间趋势变动情况,使管理者能 快速了解企业盈利能力,寻找盈利能力弱项,督 促有关部门进行改善。 解决策略 管理者能随时随地监管企业整体盈利相关的动态 数据,减少不断取数作图并发送邮件的流程,实 通过数据分析平台搭建偿债能力看板,实现管理 者对企业负债数据和偿债能力的敏捷动态监控 业务目标 管理者无法快速了解企业整体的负债状况和偿债 能力。需要多部门协同定制化开发,再通过邮件 进行发送,整个过程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业务问题 分析平台 底层系统 偿债能力总览 核心指标 资产负债率 现金比率 流动比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 点击下钻,查看 各区域负债明细 第 44 页 帆软 | 石油化工行业通用解决方案10 积分 | 58 页 | 11.01 MB | 1 天前3
共 201 条
- 1
- 2
- 3
- 4
- 5
- 6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