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产业热点问题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信通院-
1.33 MB
41 页
0 下载
2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 概览 | ||
前 言 全球电信卡技术从传统物理 SIM 卡到近年出现的 eSIM,其卡的 形态、功能、作用以及应用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电信卡的每一次 技术革新,不仅是通信技术进步的标志,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 活。近年来,随着 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兴起,eSIM 凭借无卡化设计、便利的远程配置管理以及支持多场景应用等优势, 逐渐发展成为万物智联时代的一项重要技术。 eSIM 技术作为电信卡技术的重要演进方向,已在全球多个国家 商用落地,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然而,eSIM 技术及 其商业应用在标准化、数据安全等方面仍然面临新挑战。在确保可用 性和安全性前提下,最大程度发挥 eSIM 卡优势,这已成为各国政府、 运营商、卡商、芯片商、终端厂商等产业链各方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报告首先全面分析并梳理全球电信卡技术在产品发展历程、产 品分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接着从标准、应用、法规、市场、产业链 这五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 eSIM 的发展现状;同时,重点深入研究当 前 eSIM 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热点和产业热点,明确这些热点问题对 eSIM 产业的挑战与影响;最后,指出我国 eSIM 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与挑战,并对我国 eSIM 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希望本报告能为电信卡政策制定者、行业从业者以及研究人员提 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推动我国 eSIM 产业规范化发展、提升我国 电信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我国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目 录 一、 电信卡技术发展情况 ......................................................................................... 1 (一)电信卡产品发展历程及演进方向 ............................................................. 1 (二)电信卡产品分类 ......................................................................................... 4 二、 eSIM 产业发展现状 ............................................................................................ 8 (一)技术标准 ..................................................................................................... 8 (二)应用领域 ................................................................................................... 13 (三)政策法规 ................................................................................................... 14 (四)市场规模 ................................................................................................... 16 (五)产业链 ....................................................................................................... 19 三、 eSIM 热点问题分析 .......................................................................................... 23 (一)技术热点 ................................................................................................... 23 (二)产业热点 ................................................................................................... 34 四、 我国 eSIM 电信卡产业未来发展展望 ............................................................. 37 (一)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 37 (二)产业未来发展展望 ................................................................................... 38 图 目 录 图 1 电信卡发展历程 ............................................................................................. 1 图 2 SIM 卡物理形态发展过程 ............................................................................ 5 图 3 2018 年至 2024 年全球消费市场 eSIM 发展趋势 ..................................... 17 图 4 全球 eSIM 消费电子设备渗透率趋势 ....................................................... 18 图 5 eUICC 架构 ................................................................................................. 26 图 6 卡封装模式生产流程对比 .......................................................................... 28 图 7 MEP 的 eSIM 卡芯片架构 .......................................................................... 33 表 目 录 表 1 按照物理形态划分的电信卡分类 ................................................................ 4 表 2 按照功能划分的电信卡分类 ........................................................................ 5 表 3 按照网络类型划分的电信卡分类 ................................................................ 6 表 4 按照供电电压划分的电信卡分类 ................................................................ 6 表 5 按照使用对象划分的电信卡分类 ................................................................ 7 表 6 按照购买方式划分的电信卡分类 ................................................................ 7 表 7 按照应用场景划分的电信卡分类 ................................................................ 8 表 8 GSMA eSIM 标准更新汇总(2024 年 1 月至 2025 年 3 月) ................... 9 表 9 CCSA 制定的 eSIM 标准(截至 2025 年 2 月) ...................................... 12 表 10 TAF 制定的 eSIM 标准(截至 2025 年 2 月)........................................ 13 表 11 国外部分终端厂商 eSIM 产品汇总(截至 2025 年 2 月) ................... 20 表 12 中国部分终端厂商 eSIM 产品汇总(截至 2025 年 2 月) ................... 22 eSIM 产业热点问题研究报告(2025 年) 1 一、电信卡技术发展情况 (一)电信卡产品发展历程及演进方向 电信卡作为通信技术的关键承载体,其发展历经磁卡、IC 卡、 SIM 及 USIM 卡,直至如今的 eSIM 卡等多种形态,各形态均伴随技 术显著进步与应用不断拓展。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1 电信卡发展历程 1.磁卡:通信方式的初探 磁卡于 20 世纪 70 年代问世,80 年代在欧美等国家逐渐普及。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磁卡电话在众多国家和地区成为公用电话的 主要支付方式,它解决了投币电话的诸多问题,使用户能通过在公用 电话机上插入磁卡完成通话,大大地提升了通信的便捷性。 在我国,磁卡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在公用电话网络中出 现。1985 年,深圳深大电话有限公司率先从香港引进瑞士磁卡电话 机,这是磁卡技术在我国电信领域的首次应用。磁卡作为预付话费的 支付手段和凭证,有独特的使用价值。不过,磁卡存在防伪性能差、 eSIM 产业热点问题研究报告(2025 年) 2 维护成本高、资费调整不便等缺陷,在我国公用电话领域的使用时长 相对较短,普及程度也有限。 2.IC 卡:通信方式的革新 IC 卡技术由法国和德国公司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发,90 年代 末,IC 卡逐渐取代磁卡成为公用电话的主要支付方式。用户购买 IC 卡并充值后,就可在公用电话机上插卡拨号通话,话费从卡内余额扣 除。IC 卡因其防伪性强、质地坚固、便捷等优点,迅速得到市场认可。 1996 年,我国原邮电部发布《IC 卡公用电话及管理系统技术要 求》(红皮书),推动了我国 IC 卡公用电话向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随着 IC 卡的普及,中国电信统一电话卡制式,为我国电信卡的规范 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电信业务的快速发展。 3.SIM 卡及 USIM 卡:移动通信的崛起 1991年,德国捷德公司制造出全球首张SIM卡并用于移动电话, SIM 卡成为手机用户的主要身份识别模块。最初的 SIM 卡尺寸为 85.6mm×54mm,类似信用卡大小,主要用于存储用户身份信息、通讯 录和短信等数据。为顺应手机小型化发展趋势,Mini SIM 出现,其尺 寸约为 25mm×15mm。2003 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在 Mini SIM 卡基础上开发出尺寸为 15mm×12mm 的 Micro SIM 卡。2010 年,苹 果在 iPhone 4 手机中首次使用 Micro SIM 卡。2012 年,苹果在 iPhone 5 上引入尺寸更小的 Nano SIM 卡,其尺寸比 Micro SIM 卡缩小三分 之一,这种小型卡节省了手机内部空间,迅速成为主流智能手机的标 准配置。这一时期的 SIM 卡除存储通讯录和短信外,逐渐增加网络 eSIM 产业热点问题研究报告(2025 年) 3 认证功能并升级加密算法,提高了安全性。 随着 3G 网络的推出,产业对 SIM 卡的安全、存储容量、数据传 输等有了更高要求,USIM 卡应运而生。USIM 卡是 SIM 卡的升级版, 在安全性、数据传输速度、存储空间等方面有极大提升,能更好地满 足高速数据业务需求。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USIM 卡也历经多次 功能扩展与升级,除基本的用户身份识别和鉴权功能外,还支持应用 程序下载和运行、安全操作系统管理等功能,这使 USIM 卡不仅适用 于手机通信,还可用于移动支付、身份认证等更多领域。 我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引入 SIM 卡技术,随着 GSM 网络逐步 部署覆盖,SIM 卡走进千家万户。在 3G、4G 网络相继商用后,USIM 卡迅速普及,各大运营商积极推广,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语音通话、高 速上网等服务,推动我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智能手机和 各种移动应用的广泛普及。 4.无卡化 eSIM:万物互联的突破 随着移动设备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发展,传统物理 SIM 卡在尺寸 和管理等方面面临新挑战,进而 eSIM 概念被提出。早期 eSIM 卡是 电子化虚拟 SIM 卡,以数据文件形式通过网络下载到移动终端,借 助软件实现用户识别、鉴权等功能。随着 4G 技术普及和标准化逐步 完善,eSIM 卡发展为嵌入式 SIM 卡,以芯片形式永久内嵌在设备中, 支持远程配置和管理,用户通过 OTA(Over-The-Air,空中下载)技 术远程激活和切换网络配置文件。eSIM 卡因其潜在商业价值和广泛 应用前景,得到全球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等产业各 eSIM 产业热点问题研究报告(2025 年) 4 方的支持。 目前,eSIM 技术在国际市场的应用已具规模。消费电子领域, eSIM 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脑等产品中广泛应用;物联网 领域,eSIM 技术在车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领域 中潜力巨大。全球多个国家的电信运营商推出支持 eSIM 的服务,推 动该技术在全球广泛应用。随着 5G 网络普及和应用场景深化,eSIM 技术的应用范围将显著扩展。 2018 年,我国电信运营商与设备制造商合作,推出支持 eSIM 的 智能可穿戴设备并提供配套服务,开启 eSIM 技术在我国的商用探索。 华为、小米、OPPO、vivo 等中国设备制造商也推出多款支持 eSIM 技 术的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推动 eSIM 技术在国内市场的应用和发展。 (二)电信卡产品分类 1.按照物理形态分类 按照物理形态划分,电信卡可分为插拔式 SIM 卡和嵌入式 SIM 卡,具体分类及主要特征见表 1。 表 1 按照物理形态划分的电信卡分类 电信卡 主要特征 插拔式 SIM 卡 Full Size SIM 最初的标准 SIM 卡,尺寸较大,适用于 早期移动设备 Mini SIM 卡 尺寸缩小,适合更紧凑的设备,广泛应 用于早期的智能手机和功能手机 微型 SIM 卡 (Micro SIM) 尺寸进一步减小,适用于一些小型设 备,如中高端智能手机和部分平板电脑 eSIM 产业热点问题研究报告(2025 年) 5 纳米 SIM 卡 (Nano SIM) 最小的 SIM 卡,适合最新的小型设备, 适用于最新款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嵌入式 SIM 卡 eSIM 直接内置于设备中,支持远程配置和管 理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1 为 SIM 卡物理形态的发展过程。 来源:博鼎实华(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图 2 SIM 卡物理形态发展过程 2.按照功能分类 按照功能划分,电信卡可分为通话卡、流量卡、全业务卡、国际 卡和物联网卡,主要特征见表 2。 表 2 按照功能划分的电信卡分类 电信卡 主要特征 通话卡 主要用于语音通话,可能包含少量短信服务,不包含或包 含有限的数据服务 流量卡 主要提供移动数据服务,适合上网需求较高的用户 全业务卡 集成了通话、短信、数据等多种服务,适合有综合需求的 用户 eSIM 产业热点问题研究报告(2025 年) 6 国际卡 专为出国旅行者设计,可以在国外的电信网络中使用国际 通话、数据连接和上网服务,费用相对较低,适合经常出 国旅行或工作的用户 物联网卡 专为物联网设备设计,提供稳定的数据传输服务,广泛应 用于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等领域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3.按照网络类型分类 按照网络类型划分,电信卡可分为GSM SIM卡、USIM卡和CSIM 卡,主要特征见表 3。 表 3 按照网络类型划分的电信卡分类 电信卡 主要特征 GSM SIM 卡 适用于 GSM 网络,支持 2G 服务 USIM 卡 适用于 3G、4G 和 5G 网络,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大的 存储空间,提供更高的上网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CSIM 卡 适用于 CDMA 网络,提供特定的通信服务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4.按供电电压分类 按照供电 VCC 电压划分,电信卡可分为 5V 卡、3V 卡和 1.8V 卡,主要特征见表 4。 表 4 按照供电电压划分的电信卡分类 电信卡 主要特征 5V 卡 早期的 SIM 卡类型,最小电压 4.5V,最大电压 5.5V,最 大供电电流 0mA,主要应用于早期的 GSM 通信设备等 3V 卡 最小电压 2.7V,最大电压 3.3V,最大供电电流 50mA, 在 2G 到 3G 网络过渡阶段较为常见,部分老款的手机、 数据卡等设备会使用 3V 的 SIM 卡 eSIM 产业热点问题研究报告(2025 年) 7 1.8V 卡 最小电压 1.62V,最大电压 1.98V,最大供电电流 30mA,是目前最常见的电信卡供电电压类型。Micro SIM、Nano SIM 等都采用 1.8V 供电,广泛应用于 4G、 5G 手机以及各类移动终端设备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5.按使用对象分类 按照使用对象划分,电信卡可分为个人用户卡和企业用户卡,主 要特征见表 5。 表 5 按照使用对象划分的电信卡分类 电信卡 主要特征 个人用户卡 针对普通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套餐选择,包括通话、 短信、上网等多种服务,套餐灵活多样 企业用户卡 针对企业和组织用户,提供专业的通信解决方案,包括 集团通话、企业短信、数据专线等专业服务,支持大规 模管理和定制化需求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6.按购买方式分类 按照购买方式划分,电信卡可分为预付费卡和后付费卡,主要特 征见表 6。 表 6 按照购买方式划分的电信卡分类 电信卡 主要特征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41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人工智能+制造业应用落地研究报告-创新奇智&中国信通院-37页
智慧水利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中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