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中国信通院: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研究报告(2025年) VIP文档

2.33 MB 48 页 0 下载 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 2025年8月 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研究 报告 (2025 年)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 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 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 言 算力时代的蓬勃浪潮正深刻重塑着底层基础设施的发展格局,传 统数据中心正加速向以高密度、高算效为主要特征的智算中心迭代演 进。为破解 IT 设备散热难题,并有效控制运行能耗,智算中心采取 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其中的一项关键举措便是应用液冷技术。 本报告以智算中心液冷技术为核心切入点,聚焦液冷产业链的上、 中、下游各环节,涵盖液冷系统关键零部件、液冷 IT 设备、液冷整 体解决方案及液冷智算中心实践等重要领域。通过梳理和分析各细分 市场产业竞合情况、前沿技术、热点产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多 维度、立体化呈现智算中心液冷产业的整体图景与发展脉络。 为推动我国算力领域液冷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报告认为,在 巩固优势方面,应持续培育壮大液冷产业市场,充分释放市场规模效 应;在弥补短板方面,应强化应用牵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创 新突破;健全标准规范体系,推动协同创新与开放解耦。 由于智算中心液冷市场产业链条长,关联覆盖广,报告内容疏漏 在所难免,敬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如需交流建议,欢迎联系报告团队:dceco@caict.ac.cn。 目 录 一、政策与需求合力推动液冷产业蓬勃发展........................................................... 1 (一) 我国智算中心迈向提质增效新阶段...................................................... 1 (二) 液冷系统重构智算中心散热新范式...................................................... 1 二、不同技术路径呈现出多样发展态势................................................................... 2 (一) 冷板式液冷技术应用广泛...................................................................... 3 (二) 浸没式液冷技术稳步发展...................................................................... 4 三、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态势............................................................................... 5 (一) 全景态势.................................................................................................. 5 (二) 液冷系统零部件...................................................................................... 8 (三) 液冷 IT 设备...........................................................................................21 (四) 液冷系统技术服务................................................................................ 29 (五) 液冷技术应用赋能................................................................................ 35 四、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发展建议............................................................................. 38 (一) 加速技术研发迭代,探索多领域应用场景........................................ 38 (二) 加强标准规范制定,引导产业全链条有序发展................................ 39 (三) 推动分类分级与权责划分,健全液冷产品质量控制体系................ 40 (四) 强化产业链协作,构建良好的液冷产业链生态循环........................ 41 图 目 录 图 1 冷板式液冷系统原理图.............................................................................. 3 图 2 浸没式液冷系统原理图.............................................................................. 5 图 3 智算中心液冷产业规模测算...................................................................... 6 图 4 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 7 图 5 冷板领域...................................................................................................... 8 图 6 冷却液领域................................................................................................ 10 图 7 快速接头领域............................................................................................ 12 图 8 冷量分配单元(CDU)领域....................................................................14 图 9 一次侧系统领域........................................................................................ 16 图 10 冷却介质槽领域...................................................................................... 18 图 11 液冷管路及阀门组件领域.......................................................................20 图 12 冷板式液冷服务器领域.......................................................................... 22 图 13 浸没式液冷服务器领域.......................................................................... 24 图 14 液冷交换机领域...................................................................................... 26 图 15 液冷光模块领域...................................................................................... 28 图 16 液冷机柜系统解决方案领域.................................................................. 30 图 17 液冷机房级解决方案领域...................................................................... 32 图 18 液冷智控系统领域.................................................................................. 33 图 19 液冷智算中心建设领域.......................................................................... 35 图 20 液冷智算中心服务.................................................................................. 37 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研究报告(2025 年) 1 一、政策与需求合力推动液冷产业蓬勃发展 (一)我国智算中心迈向提质增效新阶段 算力结构持续优化,智算中心加速布局。近年来,我国智能算力 规模持续扩大,智能算力占算力总规模比重进一步提升。截至 2025 年 6 月,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 788 EFLOPS(FP16)。智能算力的 旺盛需求同样带动了智算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我国境内拟建、在建、 已建成的智算中心项目数量持续突破,项目地点遍布 30 余座城市, 已成为我国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能降碳政策频出,推动绿色技术深化应用。2024 年我国算力 中心总耗电量达到 1660 亿 kW·h,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 1.68%。为 引导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出台 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鼓励液冷等节能技术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 部门联合印发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因 地制宜推动液冷、蒸发冷却、热管、氟泵等高效制冷散热技术,提高 自然冷源利用率”。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算力基础 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到,“支持液冷、储能等新技术应用”。 (二)液冷系统重构智算中心散热新范式 液冷技术可显著降低智算中心运营成本。液冷是一种新兴的智算 中心散热形式,其相较于传统风冷散热方案更为简化,取消了冷水机 组、空调末端等高能耗设备。借助冷却工质较高的比热容与优异的导 热性能,液冷系统能够支持智算中心单机柜功率密度轻松突破 40kW。 对智算中心运营方而言,引入液冷技术有助于降低后期运维成本与能 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研究报告(2025 年) 2 源支出。同时,在面对土地资源紧张、土建成本高昂等诸多不利条件 时,可通过部署液冷系统解决服务器高密部署的散热难题,以实现算 力规模扩展与初期投资的高效平衡。施耐德电气曾对采用不同散热技 术的高功率密度部署场景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假设算力规 模相同时,对于单个机架功率为 20kW 的场景,使用液冷技术可以比 传统的风冷方案节省大约 10%的投资成本;而当单个机架功率增加到 40kW 时,这一比例上升到了 14%。 液冷技术可解决 AI 服务器高功率密度下的散热难题。智算中心 部署的 AI 服务器通常由内部搭载的 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图形处理器)等各类计算芯片承担计算任务。在芯片设计层面的不断 优化和异构技术的加持下,虽然芯片制程逐渐逼近硅基材料的晶格结 构和物理特性极限,但单个芯片的功耗仍然增加迅速。根据实验数据, 当芯片功率超过 300W 时,传统风冷系统散热能力便已失效,芯片热 失控风险急剧升高。液冷技术利用液体比热容高于空气的优势,通过 与发热元器件紧密结合,实现对芯片精准散热,芯片结温可降低约 15℃至 25℃,充分满足了高密部署场景下的芯片散热需求。 二、不同技术路径呈现出多样发展态势 智算中心液冷散热系统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冷板式液冷系 统、浸没式液冷系统和喷淋式液冷系统。从工程应用进展来看,冷板 式液冷系统与浸没式液冷系统均已实现规模化部署,呈现良好发展态 势。喷淋式液冷系统受限于喷嘴结构设计等硬件因素,以及冷却液射 流或喷雾在温度均匀性和传热特性等微观层面的局限,实际工程实践 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研究报告(2025 年) 3 较少,其发展有待进一步观察。 (一)冷板式液冷技术应用广泛 系统成熟可靠,工程实践广泛。冷板式液冷技术发展时间较早, 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均具备深厚的工程实践积累。智算中 心冷板式液冷系统主要包括:冷板、管路、快速接头、分液歧管、冷 量分配单元与室外一次侧冷却设备等组件。冷板通常是由铜、铝等高 导热金属构成的封闭腔体,服务器芯片等发热元件通过导热界面材料 与冷板贴合,热量经导热界面材料传递到冷板上,并通过冷板内部冷 却液循环带走热量。系统的各部分组件多由常规材料制成,生产工艺 较为成熟,利于工程实施与规模化应用。此外,IT 设备与冷却液工 质采用间接接触方式,不必过多考虑服务器设备材料与冷却液的兼容 性问题,进一步降低了系统应用门槛。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1 冷板式液冷系统原理图 兼顾性能与成本,是液冷系统落地的现实首选。现有智算中心散 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研究报告(2025 年) 4 热设计以风-液混合形式居多,即针对服务器芯片等局部热点采用冷 板散热,而机房内其他热负荷则由精密空调承担。冷板式液冷系统在 基础设施架构与运维模式上与风冷系统高度兼容,可充分借鉴成熟的 风冷设计与运维经验,具备良好的工程落地基础。此外,对于风冷智 算中心改造项目,采用冷板式液冷改造方式无需对服务器芯片及其他 组件进行重大修改或大规模替换,可最大限度保留服务器主板原有形 态,方案实施难度低、改造周期短、综合成本可控,具备较强的可操 作性与推广价值。 (二)浸没式液冷技术稳步发展 浸没式液冷在二次侧实现了 100%液体冷却,节能效果更优。浸 没式液冷系统由浸没箱体、冷却液、冷量分配单元、室外一次侧冷源 等组成,通过将服务器完全浸没于特殊定制的浸没箱体中,并与箱体 内绝缘的冷却液直接进行热交换,该系统在换热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 势,节能效果更为显著。根据实际工程案例和测试数据,采用浸没式 液冷方案的算力中心 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数据中心能效 比)可达到 1.05 甚至更低,而传统模式下的算力中心的 PUE 值通常 在 1.3 以上。 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研究报告(2025 年) 5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2 浸没式液冷系统原理图 单相浸没系统具备运维优势,两相浸没技术面向极致散热需求。 浸没式液冷按冷却液相态是否发生变化可分为单相式和两相式两类。 单相浸没式系统采用高沸点冷却液,散热过程中冷却液始终保持液态, 挥发损耗低,热力过程稳定。结合开放式箱体设计,服务器组件的维 护与更换较为便利。两相浸没式液冷则将服务器完全浸没于密闭箱体, 冷却液吸热沸腾汽化,蒸汽在顶部冷凝后回流完成循环。该过程可凭 借汽化潜热实现更高效的热量转移,但对冷却液性能,如:高热稳定 性、窄沸程、高汽化潜热等要求严苛。同时,系统须具备良好的密封 性与承压能力。因此,该技术更适用于高热流密度场景下的极致散热 需求。 三、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态势 (一)全景态势 现阶段,随着液冷技术趋于成熟可靠,业界对液冷系统的认可度 正不断提升,我国液冷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研究报告(2025 年) 6 测算,2024 年我国智算中心液冷市场规模达到了 184 亿元,较 2023 年同比增长 66.1%。预计未来经过 5 年增长,到 2029 年我国智算中 心液冷市场将达到约 1300 亿元。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3 智算中心液冷产业规模测算 智算中心液冷产业链涵盖上游的零部件及 IT 设备、中游技术服 务,以及下游应用场景三个核心环节。三者相互依存,紧密协作,共 同决定了液冷智算中心的底层支撑能力、应用部署门槛、运行效率及 综合赋能价值。本报告围绕冷板式液冷与浸没式液冷两大主流技术路 径,对智算中心液冷产业链进行梳理,旨在充分展现产业全景。 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研究报告(2025 年) 7 图 4 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研究报告(2025 年) 8 (二)液冷系统零部件 液冷系统涉及多类零部件。冷板和快速接头是冷板式液冷系 统在机房侧(即二次侧)的特有组件。冷却介质槽是浸没式液冷 系统在二次侧的重要组成单元。冷却液、冷量分配单元、一次侧 冷源、管路及阀门组件是两类液冷系统的通用组成部分。 1.冷板 (1)领域全景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5 冷板领域 (2)发展态势 冷板通过与发热元件接触实现换热。冷板主要由冷板基板、流道 盖板、流体通道构成。冷板基板为冷板的底层部件,通过界面材料与 发热器件直接接触。流道盖板为冷板的顶层部件,与基板密封形成封 闭的腔体。冷板整体预留有配管或连接口,冷却液流过流体通道,并 通过与流体通道的接触实现换热。冷板的设计形态、加工工艺多样, 智算中心液冷产业全景研究报告(2025 年) 9 主要分为冲压冷板、CNC 加工(CNC machining,计算机数字化控制 精密机械加工)冷板以及圆管冷板。冷板内部流道可根据发热元件的 功率采用不同方案,小功率元件冷板可直接采用 CNC 流道、金属管 嵌管等方案,大功率元件的冷板多采用铲齿工艺。当前,冷板产品的 散热能力已能够全面覆盖主流芯片 TDP(Thermal Design Power,热 量设计功耗),并留有一定裕度。 冷板相变沸腾换热是热点技术方向。两相冷板技术通过冷板组件 内的冷却液吸热发生相变,使绝大部分热量通过汽化潜热的方式被高 效带走,因此散热能力更优。同时,冷却液在相变区域基本维持在饱 和温度附近,显著减小了液体流动导致的纵向温度梯度,冷板与芯片 传热接触面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两相冷板可通过优化内部流道结构 或应用硅基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高导热系数材料,以强化内部相变 换热过程。由于需要应对冷却液汽-液相态变化带来的压力剧烈波动、 防止制冷剂蒸汽外溢,并尽可能减小局部阻力对系统整体压降的影响, 两相冷板系统对冷板组件的承压能力、密封性以及流道结构的要求更 高,系统的整体成本和工程控制难度也显著高于单相冷板。尽管如此, 仍有企业看好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48 页, 还有 2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