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十五五”时期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研究 VIP文档

4.29 MB 12 页 0 下载 2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规划研究所 二O二五年四月 CCID ID 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 CC 1 “十四五”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十五五”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面临的形势 “十五五”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思路及战略任务 CCID ID 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 CC 2 3 CCID ID 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 CC 3 二 “十四五”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成绩 22.9 31.3 40.5 5.9 2.4 6.1 2.8 5.8 0 1 2 3 4 5 6 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十二五”末 “十三五”末 2024 全部工业增加值(万亿元) 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19.9 26.6 33.6 29 26.3 24.9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0 5 10 15 20 25 30 35 “十二五”末 “十三五”末 2024 制造业增加值(万亿元)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一)工业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产品品种与品质稳步提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步伐加快 11.8 15.1 16.3 31.8 33.7 34.6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0.44 0.81 1.06 2.04 3.45 4.45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00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2021 2022 2023 “新三样”产品出口额(万亿元) 占出口总值的比重(%)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 (三)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提升 • 产业基础薄弱问题得到改善。 • 一批重点产业形成全产业链竞争力。 • 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取得重大成果。 • 先进制造业集群实力显著增强。 重点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企业 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布局进一步优化。 1.1 1.5 2.1 8.2 9.3 8.3 7.6 7.8 8 8.2 8.4 8.6 8.8 9 9.2 9.4 0 0.5 1 1.5 2 2.5 “十二五”末 “十三五”末 2023 图表标题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万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增长率(%) (四)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跃升步伐加快 (五)企业活力和竞争实力实现新提高 (六)发展方式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质量品牌建设步伐加快。工业领域智能化水平 显著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明显。 企业数量大幅提升。产业链领航企业加速发 展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呈现爆发增长态势。 93.42 93.39 93.93 93.0 93.2 93.4 93.6 93.8 94.0 2016 2020 2024 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 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 83.34 84.78 85.6 82.0 83.0 84.0 85.0 86.0 2016 2020 2024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CCID ID 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 CC 4 二 存在的问题 02 • 一是传统产业转型滞后。 • 二是新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 三是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偏弱。 04 • 一是核心矿产和关键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 • 二是关键共性产品缺位较为明显。 • 三是产业布局脆弱性仍然存在。 01 • 一是基础研究能力仍有不足,难以实现原创性、原始 性、“从0到1”科技攻关。 • 二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效率不高,创新主体与创新客 体的耦合与协调仍存在一定障碍。 03 • 一是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 二是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 • 三是工业企业“增产不增利”。 CCID ID 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 CC 5 6 CCID ID 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 CC 6 二 “十五五”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面临的形势 特朗普上台后,美进一步翻新打压手段,可 能采取极限施压、强化地缘政治操弄等,中 美在产业领域的博弈将更加激烈,我巩固 产业竞争力将面临更大阻力,稳增长的压力 更大。 全球产业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 期 ,人工智能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 键变量 ,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已从技 术突破转向系统性变革。 供需出现严重背离,呈“剪刀差” 拉大趋势,消费不足成为制约经济 增长、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传统资源要素约束明显趋紧,同时能支 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要素红利有待释放, 资源要素配置进入新一轮优化期。 “大三角”分工合作格局被打破,全 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资金链 正深度重构,新的产业分工格局向多 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演变。 北美地区将呈平稳发展态势 ,亚洲有 望保持中高速发展 。在人工智能等科 技革命推动下,未来5年内全球经济将 加速复苏,有望实现3%增速。 CCID ID 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 CC 7 8 CCID ID 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 CC 8 二 “十五五”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思路 01 02 03 04 把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有机结合起来,供需两端同时发 力、协调配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 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一方面,要做优增量,大力发展以高技术、高 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打造生物 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 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另一方面,要改造提升存量。以数智技术为杠 杆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以绿色低碳 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节能减排。 在全球不确定性风险激增的背景下, 需要打造安全稳定、富有韧性的供 应体系,进一步推动重点产业国内 有序转移,形成强大的国内经济循 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引导企业 安全开展海外布局,向全球持续开 放。 一方面,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通过建立有效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价格机 制、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另 一方面,强调政府在市场失灵领域的作用,通 过实施制度保障,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市场秩 序、调控宏观经济、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经济 结构优化。 CCID ID 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 CC 9 二 01 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将产业需求作为主 导,通过科技创新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将产业优势建立 在科技创新的底座上,从而突破重围。 02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 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成为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支点。特 别是近年来通用人工智能加速向各行各 业渗透,基础性引领性地位凸显,正在 催生生产范式和产业形态的根本性转变, 为新动能、新产业和新模式开辟新的发 展道路。 03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应用 加速了产业融合进程,催生出众多融合 新业态。一些制造业企业转型为“制造+ 服务”或服务型企业,一些服务业企业 向制造环节延伸,实现了融合发展。 01 02 03 “十五五”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思路 CCID ID 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 CC 10 二 “十五五”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任务 加强补短板 加快锻长板 夯实产业基础 提升产供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加快建设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 推动产业有序梯度转移和国际化发展 统筹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推动工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持续完善新型基础设施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基本盘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强化质量品牌引领 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建设高水平产业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体系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CCID ID 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 CC 11 赛迪研究院规划所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8号楼12层 邮政编码:100846 联 系 人:何 颖 联系电话:13699153533 思想,还是思想,才使我们与众不同 研究,还是研究,才使我们见微知著 CCID ID 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 CC 12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12 页, 还有 10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