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光储能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解决方案(50页PPT)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 风 电 | 光 伏 | 储 能 | 充 电 桩 | 能 量 管 理 系 统 01 背景与需求 02 微电网系统及应用场景 03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 04 配套产品 05 案例分享 目 录 CONTENTS 01 背景与需求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用能增加以及新能源技术 的增加 的增加 ,新能源发电越来越广 ,并逐步形成新型 能 源与电力市场 ,但新能源的能量密度普遍偏低 , 进 行大功率发电还需要挑选适合的位置场地, 因 此属 于间歇式电源。而微电网技术的提出 ,为高 效利用 这些新能源电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方向。 第一部分 多因素共驱 微电网 潜力凸显 电价上涨 : 企业用电降 本需求持续增强 > 电力价格市场机制持 续完善 , 代理购电价 企业角度 迫切需 求 背景与 需求 02 微电网及应用场景 包含微电网组成、微电网的运行模式、组成设备和 应用场景等。 第二部分 微电网系统 : 由分布式电源、 储能装置、 能量 转 换装置、 相关负荷和监控、 保护 装 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 , 是 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 和管 理的自治系统。 分类 : 并网型: 既可以与外部电网连接运 行 ,也支持离网独立运行30 积分 | 50 页 | 6.48 MB | 4 月前3
核聚变:人类终极能源的钥匙-64页月提前开始总装,将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为中国聚变能的发展做出前瞻性 和开创性贡献。 托卡马克磁约束技术成熟,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 核聚变本质是将原子核压缩到强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范围而发生聚合从而释 放能量的过程,为了克服库仑力使原子核进入强相互作用力的范围而发生聚 变需满足温度、密度和约束时间三个条件。托卡马克装置通过环向场线圈、 中心螺管线圈和极向场线圈构成的磁体系统在环形真空室中构造出一个闭 合 ............................ 22 核聚变在能量密度、清洁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上具有优势 .............................................................................. 23 如何实现核聚变:温度、密度和能量约束时间................................... ........ 50 附录 3:惯性约束已实现聚变点火,但能量转换效率低 ............................................................................................. 51 间接驱动是激光惯性约束主流方式,但“激光-X 射线”能量转换率低 ............................10 积分 | 64 页 | 7.65 MB | 5 月前3
电力现货市场规则(53页)快 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 号)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所称电力现货市场是指符合准入条件的经营主 体开展日前、日内和实时电能量交易的市场。电力现货市场通过竞 争形成体现时空价值的市场出清价格,并配套开展调频、备用等辅 助服务交易。 所称市场成员包括经营主体、电网企业和市场运营机构。经营 主体包括各类型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含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用户)、 行,信息披露主体对其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 7 —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建设目标和基本原则 第六条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目标是形成体现时间和空间特 性、反映市场供需变化的电能量价格信号,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 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引导电力长期规划和投资,促进电力系统 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 第七条 , 实施市场监管和市场监测,具备开展现货市场体系第三方校验的条 件。 — 11 — 第三章 市场成员 第一节 权利与义务 第十五条 发电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包括: (一)按照规则参与电能量、辅助服务等交易,签订和履行电 力交易合同,按规定参与电费结算,在规定时间内可对结算结果提 出异议。 (二)获得公平的输配电服务和电网接入服务。 (三)签订并执行并网调度协议,服从电力调度机构统一调20 积分 | 53 页 | 626.94 KB | 12 天前3
零碳能源证书自愿核证体系 生物天然气核证规范.......... 2 原料运输阶段的能量 ............................................................. 2 生物天然气生产阶段的能量 ....................................................... 3 对外供应的生物天然气总能量 ...................... GB/T 35211 天然气发热量的测量 连续燃烧法 GB/T 41328—2022 生物天然气 NY/T 3239—2018 沼气工程远程监测技术规范 JJF 1993—2022 天然气能量计量技术规范 T/CAPID 006 零碳能源证书自愿核证体系 通则 T/CAPID 007 零碳能源证书自愿核证体系 生物质热能核证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30366—2013和NB/T 核算边界的确定宜参考申请核证主体的设施和业务范围及生产工艺流程图如图 1 所示,应包括: 原料运输阶段、生物天然气生产阶段中的各类能源。如原料运输时使用的化石能源,生产系统中产生的 沼气(甲烷)的能量、净化提纯后对外供应生物天然气的能量、使用的化石能源量、外购的电力、外购 的热力、沼气或生物天然气的自用量等。 图1 核算边界示意图 5 核算步骤与方法 核算步骤 申请核证主体进行核算与报告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0 积分 | 16 页 | 592.88 KB | 19 天前3
2025智能电网:多源电力系统的高效选型白皮书分析和优化基础设施,选型软件在应对智 能电网挑战中发挥着战略作用。这些适应多源电网特性的先进工具有以下优势: |多源电网中选型软件的关键作用 1 优化电力能量流 通过潮流计算,软件分析负载、电流和电压的分布,做到能量损耗最小化并预测过载。 2 电网安全 能够在系统的任意点模拟短路电流计算,识别潜在风险并实现保护装置的选型和调整。 3 标准合规性 软件符合标准要求 智能电网基础与智能选型的 作用 03 04 智能电网: 能源转型的支柱 1. 智能电网代表了现代能源系统管理的重大进步。它们通过整合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 电)并完成高效、自动化的电力能量流管理,满足了能源转型的需求。 与传统电网的线性集中运行不同,智能电网设计为灵活、互联且响应迅速。其结构基于先进技 术,包括物联网传感器、实时数据管理系统和智能算法。这些创新使智能电网能够适应可再生能 智能电网能够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通过储能系统和智能能源管理补偿其波动性。 2 运行自动化 使用传感器和通信网络持续监控电网状态,检测异常并自动调整以保持稳定性。 3 优化电力能量流 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智能电网优化负载分配,减少能量损耗并提高整体效率。 4 以用户为中心 智能电网将消费者纳入其运行中,允许他们生产和消费自己的能源,并激励他们根 据电网需求调整用电,甚至实现完全能源独立。 0510 积分 | 42 页 | 17.40 MB | 3 月前3
2025基于AI双碳”源网荷储智慧综合能源平台建设方案(45页 PPT)双碳”源网荷储 智慧综合能源平台建设方案 3 建设效果 4 核心优势 目 录 ONTENTS 背景概 述 建设方 案 1 2 0 1 背景概述 能量大数据 碳全景驾驶舱 迈向碳中和 探索实践先进能源技术与模式集 在碳信息全景感知领域 ,基于能源 围绕碳中和目标,突出“森林城市” 聚的能源互联网建设“模 与碳信息物联管理平台 ,实现全能 的生态价值 ,体现国际领先、中国特 顶级名片 色的综合智慧能源体系。 打造面向多主体的 " 城市级 " 基于 AI 双碳源网荷储智慧能量大数据平台,为开展 " 碳中和 " 服务提供必 要技 术保障,构建 " 碳中和 " 互联网生态圈,引导企业及居民主动节能减排,助力政府做好发展规划。 背景概述 0 2 建设方案 能量大数据多元服务中心 “ 双碳”全景驾驶舱应用中心 能源低碳转型创新应用中心 采集 理论突破 智慧运营 创新应用 “ 双碳”智慧能源平台建设方案 一个大脑(能量大数据) 能 源 肖 像 智 慧 能 源 管 理 柔 性 资 源 管 理 多个应用 三个中心 碳市场与交易 l 绿电交易 l 碳积分商城 l 低碳认证 智慧能源管理 l 绿色充电应用 l10 积分 | 45 页 | 4.70 MB | 22 小时前3
中国储能研究报告2025小时以上,且长时储能将会成为 “成本最低的灵活性解决方案”。 趋势二:新型储能进入高速增长。截至 2024 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 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 78.3GW/184.2GWh,功率/能量规模同比增 长 126.5%/147.5%。预计 2025 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超过 50GW。 当前各新型储能技术: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液流电池储能、氢储 能、混合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路线各有什么优缺点?未来哪种储 4.1 钠离子电池储能:成本优势暂未凸显,未来会在特定场景发挥作用 ................................................... 8 4.2 固态电池储能:能量密度天花板更高,需解决界面问题 ....................................................................... 9 4.3 液流电池储能:未来在长时储能背景下优势独特 49GW(包括抽水蓄能、熔融盐储热、新型储能),同 比增长 48%,比去年底增长 29%。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首次超过 50GW,达 到 55.18GW/125.18G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 119%,能量规模同比增长 244%。几乎与截至 2023 年底已经建成投运新型储能总规模相当。 根据 CNESA,2025 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预计在 40.8GW-51.9GW 之 间,平均 45GW 左右。到10 积分 | 16 页 | 4.38 MB | 5 月前3
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在现有市场规则设计下有保障,但长期面临市场化程度更高的价格冲击 � � � 37 08 分布式光伏超预期发展,投资主体需密切关注电网接入与上网价格政策变化 41 09 独立储能探索电力市场参与模式,电能量市场收益将愈发重要 � � � � � � � � � � 44 10 绿电与绿证市场持续扩容,短期内供需关系较为宽松 � � � � � � � � � 图表6 2023年山西、山东现货日前和实时市场分时段均价与实时平均竞价空间图 . . . . . . . . . . . . . . . . . .12 图表7 电能量批发市场的两种结算方式简化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图表8 部分省份工商业分时电价时段划分及浮动比例 的成本和价值。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全面提速,现货市场发现电能量价格的功能进一步强化。2023年9月,首个全国层面的电力现 货市场规则文件——《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印发。这一文件规范了各现货市场试运行地区的市场建设 路径、规则设计、运营要求,为各地设计和修改现货市场交易细则划定了统一标准,促进电力现货市场更好地发挥 发现电能量价格的功能。2023年12月,经过五年的试运行,山西和广东电力现货市场率先转入正式运行,开启了全10 积分 | 54 页 | 1.78 MB | 5 月前3
2024重新思考关于AI的能源使用报告-ITIF采取以下步骤 : . . 为 AI 模型制定能源透明度标准。 寻求关于能源透明度的自愿承诺 基础模型。 . . 考虑 AI 法规对 能源使用。 使用 AI 使政府运营脱碳。 关于 AI 的能量使用和碳排放的事实 准确估算 AI 的能源使用和碳排放 系统在其生命周期中具有挑战性 , 因为这些计算 取决于许多复杂的因素 , 包括有关芯片的详细信息 , 冷却 使用的系统、数据中心设计、软件、工作负载和能源 一些研究试图量化当前和未来的 人工智能系统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不幸的是 , 一些 最初的估计已经陷入了与过去早期研究相同的陷阱 关于数字技术的能源使用 , 并产生了误导 估计。这些研究通常考虑 AI 所需的能量 系统在其生命周期中分为两个阶段 : 1) 训练 AI 模型 ; 以及 2) 使用 AI 模型来响应特定的查询 - 这个过程称为 “推理 ” 。 训练 AI 模型 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估计 每位乘客的排放量。研究人员还估算了碳 用于训练用于神经架构搜索 (NAS) 的 AI 模型的发射 自动寻找一个或多个神经网络的技术 给定任务的体系结构 - 计算最复杂的体系结构之一 机器学习中的问题。具体来说 , 他们评估了能量 使用 NAS 来创建更好的英语 - 德语机器 翻译模型。11 研究人员估计 , 训练模型 问题产生了 626, 155 磅的 CO2排放量 (大致相当于 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 300 个往返航班) 。1210 积分 | 22 页 | 536.52 KB | 5 月前3
智慧能源管控解决方案(56页 PPT)量载能工质流量的其它计量结算方式 2. 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季节性供暖用蒸汽(热水)可以不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3. 在主要用能设备上作为辅助能源使用的电力和蒸汽、水、压缩空气等载能工质, 其耗能量很小, 可以不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工信部 2021 年 4 月 9 日下发通知, 要求聚焦重点行业,抓好重点能源行业、重点用能设备的节能监管,发挥强制性节 能标准的约束作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大类 中类 小类 1 石油、煤炭 及其他燃料 加工业 ( 25 ) 精炼石油产品制造 ( 251 )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 品制造 ( 2511 ) 炼油 单位能量因数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油 / 吨 · 能 量因数 7.5 8.5 GB 30251 煤炭加工( 252 ) 炼焦 ( 2521 ) 煤制焦炭 顶装焦炉 单位产品能耗 千克标准煤 / 吨 衡 输入体系的 全部能量 生产利用 的能量 生产装置边界 损失的能量 加工 转换 输送 分配 终端 使用 能量平衡模型 根据生产装置的用能特点进行能量平衡节点的划分。各节点内置计算公式,建立能量平衡方程, 计算能量的输入、利功、 输出和损失。在进行能量平衡计算时, 最小的核算单元是班组, 最小的核算 时间粒度是小时。 能量平衡方程组 能耗损失 计算公式10 积分 | 56 页 | 3.13 MB | 22 小时前3
共 362 条
- 1
- 2
- 3
- 4
- 5
- 6
-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