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省电力(张璞):2024智慧电力通信网数智化转型探索与实践报告20 积分 | 22 页 | 2.29 MB | 4 月前3
2024年全球能源转型及数字化转型成功实践报告-加速电力智能化带宽运营 电力宽带 多站融合 数据中心 智能充电桩 云调度中心 数据中台 视频云 电力数据中心 电力办公园区 综合数据网 发电更清洁、电网更灵活、消费更节能、运营更高效 输变电通信网 配电通信网 智慧火电 智慧水电 智慧新能源 输电线路智能巡检 数字换流站 智慧变电站 配电物联网 分布式智慧能源管控 智慧营销 智慧零碳 综合能源服务 调度数据网 5G智能网关,边缘AI计算网关 近印度尼西亚的千家万户 P39 加速能源转型,创造绿色未来 P43 国网陕西电力携手华为与伙伴打造智慧配电网,保障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 P47 华为助力泰国MEA打造高可靠电力通信网络 P51 当5G与AI邂逅电网,世界变得不一样了 P55 点亮输电线路无信号区的“智慧之眼” P59 确保供电安全:IT基础设施升级,助力土耳其Eltemtek输电线路智能巡检 华为全光园区解决方案助力柬埔寨达岱水电站建设,加速数字化转型发展 【案例故事】 P77 泰国最大电力公司PEA:打造智能电网,点亮美丽泰国 P81 光耀能源-澳电部署面向未来的OSU OTN电力B平面光通信网络 P83 香港电灯有限公司: 打造下一代电力数据中心网络 P87 国网山东省调控中心:拒绝“盲调”,让分布式光伏可调可控 P91 迪拜水电局DEWA:打造迪拜电力的数字未来 P9510 积分 | 51 页 | 15.20 MB | 3 月前3
2025新一代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白皮书-中国南方电网为基础的低压侧智能化应用经验推广,推动低压侧从被动承接到主动调控的范式变革,其重点之一是推进新一代载波变 革和产品升级换代,全面提升低压侧通信水平。 1.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及挑战 低压台区通信网络是电网与用户连接的“最后一公里”,是电网提升数字感知能力、数字决策能力和数字共享能 力的关键。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低压侧“最后一公里”网络覆盖、业务接入、电力信息感知等方面具有独到优势,是 低 段技术标准,推动产业化 发展和跨厂商设备互联,推进载波通信的统一网管,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通信网络的实时监控和优 化调整,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总之,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业务发展需求,配电网低压台区的技术发展需要实现在 400V 电压等级面向多业务多 场景的统一高速通信网。结合 5G+ 通信技术的演进趋势,通信、感知、计算、控制一体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并对低 压台区的业务的云 核心数据来源,采集用户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关键数据,实现以电力用户为核心的电费结算、用电异常 预警等功能,并依托通信网络远程执行费控操作;计量网络管理,即以智能电表通信模组为核心数据来源,采集通信网 络拓扑、信道状态、设备在线状态等信息,实现对通信网络进行监测和维护;计量设备管理,即以台区终端、智能电表、 通信模组、智能互感器等设备为对象,采集其运行状态、资产信息、软硬件版本信息,以实现计量设备的档案管理、软10 积分 | 24 页 | 4.88 MB | 1 天前3
2025年低空智联网场景和关键技术白皮书-中国信科月成立了低空智联网子工作组(TC5 WG9 SWG6),开展低空智联网 的标准体系建设,并启动 10 余项研究课题[11],涉及低空多制式融合感知监测技术研究、低空通 信网络质量评估体系和评测方法研究、面向低空业务的通信网络质量保障研究、低空数字化管理 服务平台体系架构研究、低空智联网机载终端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网联接入 及安全管控技术研究、身份信息监管策略研究、专用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署的特 点,可以快速到达灾区附近进行侦察、建网、物资投送、救援等。在大规模自然灾害情况 下,往往会伴随地面通信中断,低空飞行器可以搭载通信中继节点或者基站,作为空中基 站来快速恢复灾区的无线通信网络。 低空智联网场景和关键技术白皮书 11 低空应急救援场景的关键技术需求如表 5 所示。根据现有的 5G 能力,挑战性技术指标 主要是通信速率、定位精度、覆盖高度。通信速率在城市应急场景下,要大于 并满足低空纵深覆盖的通信服务。在通信方面,低空智联网面临着覆盖不足、传输速率不 够等问题;在导航方面,面临低空复杂环境下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在感知方面,尚缺乏 普遍有效的感知手段。 问题分类 问题描述 覆盖不足 现有移动通信网络主要面向地面通信服务,有效覆盖高度大致为 150m 左右。而低空空域高度可达地面以上 1000m,并且需要实现对 空立体覆盖。 传输速率不够 低空飞行器普遍要求有视频或图片回传,上行速率普遍要求在每10 积分 | 57 页 | 3.12 MB | 1 天前3
智慧停车发展及智慧停车系统白皮书........ 13 3.2 通信网络 .................................................................. 14 3.2.1 无线通信网络.......................................................... 14 3.2.2 有线通信网络................. 所示。系统中所包含的通信网络、智能设备和关键技 术、基础设施、服务平台等部分将在下面的章节中详细介绍。 智慧停车发展及智慧停车系统白皮书 14 图 3-1 智慧停车系统架构 3.2 通信网络 在智慧停车系统中,感知设备,C-V2X RSU,边缘计算单元等场侧智能设备和业 务平台以及车辆之间通过网络互联,进行信息交互。通信网络包括有线通信网络和无 线通信网络,以满足不同场景的的通信需求。 线通信网络,以满足不同场景的的通信需求。 图 3-2 智慧停车通信网络架构 3.2.1 无线通信网络 智慧停车场中的无线通信主要负责实现场侧或云平台与车辆或用户终端的信息 交互,主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基于 C-V2X 技术的短距离、低时延 V2X 通信和基于 4G/5G 的远距离蜂窝通信(Uu)。 智慧停车发展及智慧停车系统白皮书 15 V2X 通信技术是车路协同实现环境感知的重要技术之一,与传统车载激光雷达、10 积分 | 43 页 | 1.73 MB | 5 月前3
联盟网络Co-NET2.0白皮书 架构设计及场景示例2025摘 要 通信网络正经历从“万物互联”到“万物使能”的深刻转型,5G 的普及与 6G 研发的加速推进,标志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预计至 2030 年,全球移动数 据流量将飙升至当前的十倍,物联网设备数量将突破五百亿台,全面覆盖工业、 农业、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然而,当前网络架构面临资源孤岛化、业务灵活 性不足、商业模式单一等严峻挑战,严重制约了网络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和行业的 创新发展。在 ............................................. 23 1 / 25 1 引言 1.1 背景 随着 5G 技术的全球普及和 6G 研发的加速推进,通信网络正从基础的“万物 互联”向更深层次的“万物使能”转型。据行业预测,到 2030 年,全球移动数据流 量将激增至当前的 10 倍,物联网设备数量将突破 500 亿台,覆盖工业、农业、 医疗、交 :工 业 4.0 要求网络支持微秒级时延的机器间通信和近乎零中断的可靠性;智慧城市 需要整合跨部门数据以实现实时决策;扩展现实(XR)与全息通信则依赖超高 带宽和超低时延提供沉浸式体验。移动通信网络作为全球信息社会的核心基础设 施,正面临用户需求爆炸性增长、资源利用率低下及跨运营商协作不足的多重挑 战。据 GSMA 统计,2023 年全球移动用户数已突破 80 亿,5G 连接数超过 150 积分 | 29 页 | 4.03 MB | 5 月前3
ICDT融合的6G网络白皮书5.0(2025)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8 / 87 1 ICDT 融合的 6G 技术体系 1.1 通感算智融合的网络架构 在 6G 网络系统架构设计的初期阶段,首要考虑的是确保基础通信功能的稳健与高效, 这是构建任何先进通信网络不可或缺的基石。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未来数字社会的多元化需 求,6G 网络还需从设计之初就深度融入对新业务的全面支撑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超高清视 频传输、虚拟现实交互等前沿应用。此外,人工智能(AI)的深度融合成为 感知多节点协作需要通信赋能,主要包括通信网络和通信信号处理手段。首先,各个感 知接收节点对各自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时延、角度、信号强度等感知测量量, 这些信号处理流程本身可以复用信道估计和傅里叶变换等传统通信算法以及相关的通信硬 件。其次,接收节点再将上述测量量及其多维组合发送给中央节点和感知服务器,再由服务 器统一进行数据融合,这一过程中的测量量的交互和传输本身也需要借助通信网络进行。因 此通 符号对齐、波形二的连 续 8 个脉冲与 1 个 OFDM 符号对齐。 根据上述的波形设计方法,能够以较少的参数设计出确定的、能够满足覆盖能力要求的 感知信号波形。 2.2.2.3 感知业务连续性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感知节点,例如基站、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等,可以通 过节点彼此之间发送或接收感知信号,或者通过节点自发自收感知信号两种不同感知模式进 行感知/通感一体化业务。感知10 积分 | 88 页 | 5.88 MB | 5 月前3
量子信息技术应用案例集(2024年)骨干或者城域网线路,但是目前国内同一量 子保密通信网络内只支持一种 QKD 厂商的设备进行组网,不同 QKD 厂商的网络不能互联互通,无法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也不利于 大规模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标准化和应用推广。 因此,如何提高量子信号传输过程的抗干扰能力,并解决不同 加密设备间兼容性问题,降低组网与运维难度,已成为构建远距离、 稳定、高效且安全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亟待解决的核心痛点问 题。 和交换机等关键设备,实现 了 QKD 技术与 IP-Sec VPN 技术的有效融合,构建了融合不同 QKD 系统的综合集成平台,能有效兼容全国范围内主要 QKD 系统的各种 加密设备,形成大规模、多技术混合的量子通信网络应用示范。 2)成熟度分析 宁苏量子加密干线目前已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 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三级资格认证;同时,项目完成了沿线政 务、金融等多家单位的量子保密通信试验试运行,运营效果稳定, 分 发 层 量 子 密 钥 管 理 层 量 子 密 钥 应 用 层 隧道 隧道 隧道 密钥池 密钥池 密钥池 密钥池 密钥管理中心 设备管理中心 图 28 宁苏量子加密干线通信网络三层架构 量子密钥分发层由量子密钥分发终端(QKD)构成,负责协商 生成和分发量子密钥。项目采用问天量子研发的基于 F-M 相位编码 方案的诱骗态 BB84 QKD 设备,工作频率为 50MHz。在宁苏量子加0 积分 | 102 页 | 3.92 MB | 5 月前3
智慧电力案例集(2025)-华为“光动脉”崛起!海南电网携手华为部署100G OTN传输网络,打造海岛电力通信新标杆 P59 国网湖北电力携手华为,星河AI融合SASE解决方案护航全球首例5G短切片专网 P63 华为助力泰国MEA打造高可靠电力通信网络 P67 确保供电安全:IT基础设施升级,助力土耳其Eltemtek输电线路智能巡检 P71 泰国最大电力公司PEA:打造智能电网,点亮美丽泰国 | 电力数字基础设施 | P73 香港电灯有限公司: Shahin博士与华为丁从义:加速电力未来的发展 01 02 源荷两端,中国新能源发展取得了世界级的成就, 也给电网带来了世界级的挑战。面对新型电力系统 的不确定性,数智化加持是核心创新手段,而高效 的通信网是电力系统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否 则将成为阻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发展的瓶颈。 迈向F5G-A,新型通信目标网四大特征 通信建设要以通信目标网为牵引,站在后天看明天,决定 今天做什 PON为代表技术的光纤网;在低压通信方面,陕西等电力公司 则采用算力和物联网联接等技术实现400V透明化。 主网通信:需考虑智算协同和代际演进,全双平 面组网,支持99.9999%的可靠性 引入fgOTN平滑替代SDH网络,实现通信网的代际演进。 电网有丰富的光纤资源,是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核心挑战的战略 资产。一方面,电力行业智能化的发展,会带来网络联接数量 百倍级增长,带宽十倍级增长,和不断提升的网络安全性、可 靠性要求10 积分 | 53 页 | 13.67 MB | 1 天前3
2025低空通导监及气象技术白皮书-数字低空工作组-与地面控制站、其他飞行器之间的信息传 递。低空通信技术的核心是确保稳定、实时、双向的数据传输,支持飞行控制、状态反馈、 任务指令等功能。常用的通信方式包括 5G、无线电频段、卫星通信和专用航空通信网络等。 2)低空导航:帮助飞行器在低空空域中实现精确定位和航线控制,确保其在复杂环境 中安全飞行。常见的导航方式包括 GNSS、INS、GBAS(如差分 GPS)和 VN 等技术。 3)低 云计算的结合,为低空空域的飞行计划和调度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决策支持。 数字低空工作组 6 如今,低空通导监气技术正朝着标准化、智能化和全球互联互通的方向发展。低空通信 方面,5G 通信网络和卫星通信逐渐成为低空飞行器的主流选择,确保了实时、高效的飞行 数据传输。导航技术在 GNSS 的基础上,引入了更多的增强系统(如差分 GPS、RTK)和基 于视觉的自主导航系统,进一步提高了 数字低空工作组 17 4.1.1 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是低空通导监气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实现天-空-地各层级之间的高效、 实时、可靠的通信。其整体架构由卫星网络、空基网络、地面网络及融合通信网关组成,通 过多通信协议的融合与动态管理,确保不同网络间的无缝集成和信息高效传递。 1. 天-空-地通信架构 通信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包括天基网络、空基网络和地面网络三部分: 天基0 积分 | 55 页 | 1.02 MB | 5 月前3
共 140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