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低空智联算力网应用实践研究报告低空智联算力网 应用实践研究报告 算网云协同系统工作委员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 2024 年 12 月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 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编者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编制说明 编写单位:算网云协同系统工作委员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 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浪潮电子信 成了新的数字经济形态, 将催生万亿产业新空间。 低空智联算力网是低空应用场景面向算力应用与调度需求进行 能力增强和系统升级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和技术产业体系,以云、边、 端协同的低空算力网为核心,以低空云平台为载体,为无人机等低空 飞行器以及其他低空经济活动提供算力支撑、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 智能化等服务。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低空智联算力网的发展现状及挑 战、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为相关政策制定者、企业决策者以 程、支持政策、 市场表现等方面梳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现状;第二章研究低空产业技 术体系,剖析低空智联算力网的概念内涵;第三章探讨低空算力网体 系架构与发展现状,探索未来建设路径;第四章分析低空云平台的三 层体系架构;第五章给出低空智联算力网的典型实践场景,为落地应 用提供指引;第六章总结低空智联算力网融合发展趋势,为下一步发 展提供思路。 目 录 一、 低空经济产业概述.......10 积分 | 39 页 | 6.24 MB | 5 月前3
安全牛:低空智联网环境下的安全管控技术与应用报告10 积分 | 148 页 | 12.38 MB | 4 月前3
2025年低空智联网场景和关键技术白皮书-中国信科低空智联网场景和关键技术白皮书 —— 星地融合助力数字低空发展 —— 低空智联网场景和关键技术白皮书 本白皮书版权专属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信科移动”)所有,并受法律保护。如需基于非商业目的引用、转 载、传播或以其他方式合理使用本白皮书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应完整 注明来源。违反前述声明者,中信科移动将追究其法律和商业道德之 责任。 低空智联网场景和关键技术白皮书 通航 管理及运营模式难以适应其快速发展需求,未经审批的黑飞、违飞行为频发,增加了空中 交通安全风险,阻碍了低空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亟需依托低空智联网实现全域感知、 动态调度、智能决策和闭环管理,全面提升低空运行的安全性、效率与服务质量。 低空智联网以 5G 增强(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Advanced, 5G-A) 5G-A)和卫星互联网为基础,通过融合飞行器对万物(Aircraft to Everything, A2X)通信 以及自组织网络,构建空天地多层次协同覆盖的端到端信息化系统,服务低空应用的网络、 终端和平台。本白皮书对低空智联网进行深入剖析,基于应用场景和需求的分析,探索以 5G-A 网络和卫星互联网为基础、低空飞行器间通信和自组织网络为补充的立体协同覆盖网 络架构,研讨以高效空口传输、通信覆盖增强、卫星接入、飞行器间直接通信为代表的无10 积分 | 57 页 | 3.12 MB | 1 天前3
2025年低空经济与时空智能协同驱动新质发展白皮书10 积分 | 143 页 | 12.01 MB | 3 月前3
中国移动:低空智能网联网络与数据安全体系白皮书(2025)3.1. 标准体系建设必要性与目标....................................................................... 8 3.2. 低空智能网联网络与数据安全相关标准现状........................................... 9 3.2.1. 国际标准......................... 1 1. 引言 低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高效、智能、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而网络与数据安 全则是保障低空飞行器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要素。在这种背景下,针对低空智 联网开展网络与数据安全的建设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本白皮书旨在系统梳理低空智能网联网络与数据安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 析国内外标准体系建设情况,并提出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和框架。通过构建涵盖 安全检测认证、运行监测、管理体系及防护技术的全生命周期安全体系,为行业 未来,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标准化建设和政策支持,可以有效应对网络安 全威胁和数据泄露风险,为低空经济产业提供更加安全、智能和可靠的保障。希 望本白皮书能够为相关主管部门以及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低空智能网联 体系的健康发展,共同开创低空经济更加安全、创新与可持续的新篇章。 2. 发展趋势 2.1. 低空经济发展的六要素 近年来,全球低空经济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技术的突破和政策的支持为这0 积分 | 36 页 | 1.76 MB | 5 月前3
低空经济系列研究:基础设施篇:筑牢飞行安全根基,低空经济基建先行武汉市等。产业层面,我们统计2024年至今低空经济领域达亿级的公开招投标项目(不完全统计)预算金额合计已超过120亿元,基 建相关项目扮演主要角色,比如:湖北荆州经开区低空经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8.80亿)、广东深圳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一期工程(5.18亿)、四川“智慧巴中”低空数字综合应用系统建设(1.20亿)、天津北辰低空空域信息网系统工程(1.06亿)等。 低空经济基建先行,全方位保障低空飞行安 单价普遍在百十万级别,个别项目超过千万。 2)重点布局低空智联网,为低空活动安全运行提供服务与秩序保障。低空智联网是保障低空经济活动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低空飞 行量抬升、复杂性对系统承载力与技术创新均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在传统民航领域拥有较深经验、具备前瞻性低空 运行理念与成熟整体解决方案的空管及数据服务公司,更能把握住低空智联网市场的机遇。3)低空通导监设施亟待建设,关注5G-A、 不及预期。3)社会接受度不及预期。 CONTENT 目录 一、低空经济基建先行:政策端持续催化,产业端大单频出 四、低空通导监设施亟待建设,关注5G-A、雷达、北斗等核心领域 三、重点布局低空智联网,为低空活动安全运行提供服务与秩序保障 二、起降场地构成低空飞行底层支撑,低空基建规划至关重要 五、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4 国家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低空司成立预示顶层架构进一步完善10 积分 | 40 页 | 3.29 MB | 5 月前3
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1.0 交通运输局系之外,确保标准体系的针对性、指导性;其次,在确保标准体系系统性、 科学性的前提下,应当尽量反映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的需求和特点。深圳发 挥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国家先行先试的政策鼓励下,率先建设低空智能融合 4 基础设施,打造低空基础设施的四张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 研发全数字化的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为低空空域管理和低空运营提 供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工具。因此,我们在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的编 圳正 在建设的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正是为解决低空基础设施缺失和不足的问 题。其中,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的“四张网”是深圳发展低空经济的特色, 也是被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在全国推广的示范。“四张网”的建设为低空经 济的高质量快速发展,铺设了安全高效的“空中之路”。图2展示了低空智能 融合基础设施的“四张网”的概况。 图 2 深圳的智能融合基础设施的“四张网” 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的“四张网”,包括“设施网”、“空联网”、0 积分 | 25 页 | 1.14 MB | 5 月前3
2025中国低空空域管理与安全体系演进趋势研究:“规则的天空”-艾瑞咨询-50页................................................................................ 17 3.5 网络与数据安全:低空智联网面临的新型安全挑战 ......................................................... 18 第四章 现状总结:当前面临的核心瓶颈与挑战 .. 1 国际对标:U-SPACE/UTM 理念、教训与中国路径选择 ................................................... 24 5.2 中国方案:低空智联“四张网”的技术内涵与商业核心 .................................................. 25 5.3 关键使能技术与产业格局 .......... 物分布、通信信号覆盖与干扰等。 ⚫ 管(Management):指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法规、标准、流程、组织等管理体系,是 整个安全体系的顶层架构。 ⚫ 网络与数据安全: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低空智联网面临着全新的安全挑战,包括网络 攻击、数据泄露和频谱干扰等,必须作为独立且关键的维度加以保障。 图 3-1:低空安全体系框架 3.1 安全体系的“人-机-环-管”四要素模型及新维度10 积分 | 50 页 | 2.45 MB | 1 天前3
低空经济专题系列报告三-政策篇-:各地政策密集颁布,低空发展路渐清晰推动更多城市实现空中出租车出行的新样板。 3.2、技术研发创新 技术研发创新主要集中在目前低空发展的技术痛点,包括通导监技术(尤其是5G-A通感一体、高精导 航等)、行业大模型、低空管服平台/低空智能大脑、行业技术标准统一、数据库搭建等,目前一些典 型项目包括: 长春发布国内首个低空行业大模型“紫东长空”:该模型由长春市与中科院自动化所产业化公司中科紫东太初联合打造,将多模态感 知、智能预测 场、测试场、运输机场/通用机场的建设,以及 综合管服平台/低空大脑/低空智联网、信息/网络设施、数据/算力设施、通导监感设备的部署。目前 深圳走在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的前列,除了3年内新增至1200个起降场,8000个5G-A通信基站8000个和 500个通感基站之外,也有一些大型综合性项目完成招采,较典型的项目包括: 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工程:由深圳市交通局招标,IDEA研究院和深城 米,最大商载航程 2600 公里,其货舱容积达到 65 立方米,兼容多种标准货箱货板。 顺丰丰翼“空地协同”智慧物流运营中心:2 月 14 日,全国首个“空地协同”智慧物流运营中心—丰翼宝安低空智慧物流运营中心 正式启动。运营中心位于宝安区新安街道,主体为二层钢结构建筑,占地 9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974 平方米,集无人机起降平台、物 流交互设施、通讯网络等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于一体。目前,运营中心日均可处理10 积分 | 23 页 | 839.39 KB | 5 月前3
城市低空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研究报告2025版(简版)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新兴应用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发展趋势:低空基础设施向智能化升级,智能空管系统与智能机场提升效率 与安全性;向多样性发展,需更多通用机场与多元起降点,优化完善空中交通管 理系统;向多维度技术融合发展,构建以低空智联网为代表的运营支持体系和以 垂直起降为特征的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数据共享与协同管理,未来将实现深度一 体化融合,信息基础设施整合,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同时,当前基础设 施建设与标准制定仍 世纪初,计算机与卫星技术推 动低空技术显著进步,为基础设施现代化奠定基础。 2025 年以来,在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驱动下,低空产业技术加速迭代,关 键技术包括综合保障技术、飞行智能控制技术、空中交通管理技术、低空智联网 技术。 综合保障技术:通信领域,低空通信网络向高速率、低时延、广覆盖发展, 卫星通信与 5G 通信各有优势但存在信号干扰与技术融合问题;导航技术方面, 北斗系统应用广泛,辅助导航技术进 径,实现自主高效飞行,结合低 空通信网络优化飞行策略。 空中交通管理技术: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先进 UTM 系 统利用多技术优化飞行管理,部分地区已建立区域级试点系统。 低空智联网技术:融合通信、导航、监视、人工智能等多技术构建智能化网 络体系,各地推进硬件部署,为数据传输与信息采集提供支撑。同时,低空经济 发展面临空域资源紧张、“卡脖子” 技术等问题。 2.4.410 积分 | 20 页 | 612.69 KB | 1 天前3
共 28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