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零碳园区研究现状、挑战与未来展望,需要研 发可实时计量、可溯源、可追踪的碳表设备与园区碳排放流信息一体化 平台 2 零碳园区分层控制架构体系 传统集中式控制方式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资源和产消者并存的 园区中面临挑战,需要构建适用于多种主体并存的分层控制架构体系 3 面向"双碳"目标的多市场耦合机制 碳交易市场、绿电市场、绿证市场等多市场耦合机制亟待完善,如何优 化多市场机制以促进零碳园区建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图 7 零碳园区研究挑战与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 一体化 电气化 零碳园区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和实践平台 17 / 18 分层控制架构体系构建 零碳园区需要构建适用于多种主体并存的分层控制架构体系。 上层控制:通过园区零碳操作系统进行集中式调控 下层控制:各分布式资源进行分布式控制,共享信息并能独自决策 智能化算法:不同层级控制器依赖不同算法,满足复杂系统的智能化需求10 积分 | 18 页 | 8.96 MB | 3 月前3
2025年6G“零中断”网络设计白皮书-中移智库生和应急保障。 3、引入高稳智能体,域内自治自愈、跨域协同容灾、AI风险防控点面结合, 根本上提升异常处理效率和精准度、提升跨域协同容灾能力。高稳智能体犹如科 技武装和作战指挥,面向6G 多网并存、多域协同、多维融合及智能体通信的复 杂性,引入智能化手段替代以人为主、单点排障的传统运管模式。同时,需要增 加“AI风险防控”有效评估和拦截智能化本身引入的风险。 此外,建立网络可靠性评价体 网络运行中,各网络功能大都通过独自决策、或相邻两者之间协作进行策略 调整,缺乏端到端全局视角。6G网络多网并存(固网、星网、4/5G公专网等)、 多域协同(无线、承载、传输、信令网、语音网、子网等)、多维融合(通、感、 24 智、算等),需要构建跨网无缝切换、多域协同定位、多维动态适配的立体协同 容灾能力。 跨网无缝切换:针对 6G 异构网络并存特性,通过 AI 感知多网状态,在 故障或拥塞时自动触发网络切换与业务迁移,打破传统网络孤岛。依托端0 积分 | 36 页 | 2.50 MB | 1 天前3
与非网:2024年中国智算产业全景调研:技术重构与演进报告& Proprietary. Do not reproduce or distribute. 1. 智算产业现状总览 智算产业发展格局与演进趋势 来源:与非研究院 智算产业呈现高度集中与多元化并存的格局,技术创新和政策驱动为主要推动力,绿色低碳与国产替代 成为新趋势。 10 Supplyframe, Inc. Confidential & Proprietary. Do not reproduce & Proprietary. Do not reproduce or distribute. 4. 未来挑战与趋势 核心点: 技术挑战 | 集群规模扩大导致故障率上升,算法效率提升与算力需求增长并存。 架构演进 | 单节点性能提升+横向扩展并行,推理需求驱动芯片架构创新。 应用落地 | 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需解决算力利用率低、场景适配不足问题。 长期趋势 | DeepSeek等算法优20 积分 | 41 页 | 17.39 MB | 4 月前3
工业大模型应用报告........................................................................... 4 2. 大模型和小模型在工业领域将长期并存且分别呈现 U 型和倒 U 型分布态势 .....................................6 2.1. 以判别式 AI 为主的小模型应用呈现倒 U 型分布 ...... 全性、可靠 性要求极高的工业场景中,如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幻觉现象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 果。 6 工业大模型应用报告 2. 大模型和小模型在工业领域将长期并存且分别呈现 U 型和倒 U 型分布态势 从工业智能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大模型出现之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 域已有较多应用。在前期阶段,工业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是以专用的小模型为主,而 大 6利用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将大模型与其工业 DataOps 平台 Cognite Data Fusion 结合起来,为工业客户提供基于数据的洞察和解决方案。通过将不 同来源和类型的工业数据进行向量化,并存储在一个专门的向量数据库中,可以作为 RAG 的检索源,与用户的自然语言提示一起输入到大模型中,使模型能够提供更加精 准的建议或解决方案。 C3.AI7推出的 Generative AI0 积分 | 34 页 | 4.98 MB | 5 月前3
广西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3 (三)产业驱动引领市场投资发展 ································4 (四)产业生态规模化与挑战并存 ································6 (五)标准化与全球化竞争更激烈 ································7 二、广西区块链发展现状 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研究院) 广西区块链发展白皮书(2025 年) — 6 —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图 1 2024 年我国区块链业务形态分布情况 (四)产业生态规模化与挑战并存 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在政策驱动与技术迭代下呈现规模化扩 张态势,但监管协调、网络安全等挑战仍存在。在工业互联网建 设方面,星火·链网作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产业生态价值正在 不断增强,截至 2025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正在经历深度重构,区块链技术 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已成为国家间科技竞争的关 键战场。2025 年,全球区块链发展呈现出“标准制定权争夺白热 化”与“地缘技术生态割裂化”并存的显著特征。在这一背景下, 我国通过技术标准输出及应用场景创新等,积极构建区块链全球 化竞争新优势。在技术标准制定上,蚂蚁链联合信通院制定的国 际标准《基于 TEE 的区块链隐私计算》,成为全球首个区块链隐10 积分 | 35 页 | 594.04 KB | 1 天前3
华为:2025大模型背景下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型研究报告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 报告从技术、社会与教育三个维度深入审视机遇与挑战:在技术层面,算力、数据与算法的突破孕育创新红利, 但面临安全、伦理、偏差与治理等现实约束;在社会层面,发展契机与潜在风险并存;在教育层面,知识去中 心化、学习个性化的进程中,需要同步重塑价值导向与能力结构。基于深入分析,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走向 智能、高效、开放、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涵盖升级智慧教育环境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跨学科和 2.1.1 技术层面:算力、数据、算法的突破机遇与三重隐忧并存 ······························· 29 2.1.2 社会层面:发展契机与潜在风险并存 ··············································· 30 2.1.3 教育层面:知识平权化机遇与价值重塑挑战并存 ······································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驱动治理效能现代化 4)。 大模型为教育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亟待关注的问题,如人对技术的过度 依赖、人文关怀弱化、数据隐私泄露及教师角色异化等。在此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潮流下,世界各国纷纷出 台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规范技术发展路径,抢占未来发展先机,为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 基础。 1.1 政策概述:世界各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政策 自 201920 积分 | 132 页 | 7.86 MB | 1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1.6%,单次 AI 大模 型训练的能耗相当于数百个家庭年用电量。与此同时,我国电力系 统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新能源装机占比已突破 50%,但“弃风弃 光”与东部电力短缺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这种算力需求激 增与能源转型的双重压力,使得构建高效、低碳的算电协同体系成 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 当前算电协同发展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在资源匹配方面,算力 基 4%,其中东部算力集群因绿电供给不足仍依赖化石能源, 加剧碳排放矛盾。与此同时,电力系统面临新能源消纳的结构性难题; 尽管我国风光发电装机超 14.5 亿千瓦(2024 年底),但间歇性、波动 性导致西部“弃风弃光”与东部“缺电”并存,而算力中心的灵活负 载特性可成为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通过 AI 调度算法将非实时计 算任务转移至绿电富集时段,理论上可提升新能源消纳率 15%以上, 实现“比特”与“瓦特”的时空耦合。政策层面,“东数西算”工程已 多元异构算力适配纳管 在算电协同体系中,算力资源的异构性是调度管理的关键挑战。 当前计算资源呈现出多层级(云、边、端)、多架构(CPU、GPU、 FPGA、ASIC)以及多运营域(公网、私网、专网)并存的格局。与 此同时,各类算力节点在任务响应能力、能耗水平、部署位置等方面 存在显著差异,若无法统一建模与纳管,将严重制约协同效率。因此, 构建面向多元异构算力资源的适配与纳管机制,是实现算电协同调度10 积分 | 66 页 | 1.70 MB | 1 天前3
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2024年)——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的劳动对象创造了满足 更加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物质基础。二是塑造新型劳动资料。数字 经济推动劳动资料从实体形态向虚拟形态延伸,全方位深化拓展劳动 资料的作用范围,劳动资料分布呈现集中化与分散化并存。三是培育 新型劳动者。数字技术大幅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深刻改变劳动者工 作方式,催生了自主创业、兼职就业等灵活就业新模式,以工业机器 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在劳动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拓展了劳动者 租车、私家车、面包车等传统劳动资料作用的物理和市场空间范围, 综合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力水平。 劳动资料分布集中化与分散化并存。工业经济时代,劳动资料随 着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向大企业集中。数字经济时代,劳 动资料分布呈现集中化与分散化并存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核心数字 劳动资料集中化分布。正如同工业大机器往往由企业所有,数字经济 时代,算法、芯片等核心劳动资料一般由数字平台所有,劳动者通常0 积分 | 43 页 | 1.27 MB | 5 月前3
无人机培训规划方案1、2014年民航局唯一授权AOPA签发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授权期限为5年; 2、2018年8月14日,民航局收回授权,将合格证升级为执照,从2018年9月1日开始执行; 3、取消VII取证,同时AOPA合格证并存; 二、国内证照对比: 民航局执照 UTC ASFC 法律依据 民航局 中国航协通航分会与中国 成人教育协会联合推出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 管理范围 视距内运行的空机重量 大于7公斤以及在隔离空0 积分 | 27 页 | 3.23 MB | 5 月前3
中兴-面向智算场景的高性能网络白皮书2025模型,当丢包率达到1%时,RDMA报文吞吐量接近为0。 3)不同负载情况下,网络性能指标波动,性能表现不一致。通用数据中心网络在轻载 时一般都可以达到较高的性能,但AI训练是多任务集群,在多任务并存的情况下,同时满足 各任务的高性能需求,对于网络资源的规划和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兴通讯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5 3.1.3 极致高性能是核心 为了最大化集群算力利用率,AI大模型训练通常采用并行处理机制,将一个任务分布在 精密 协同基础上的组件解耦,支撑更具成本优势和持续性的产业生态。基于硬件快速检测的全维 度性能可观测技术,也势必成为支撑下一代智算中心网络高效运行和交付的关键技术。 高性能广域网无损与有损路线并存。广域无损技术能够为业务提供低延迟、低丢包和高 带宽利用率的数据传输服务,除光互联方案之外,确定性网络技术也可用于提供广域长距无 损承载能力。由于广域无损对网络有极高要求,对于时延不敏感的业务,也可增强网络能力 事实上,根据Meta 最新公开的数据,在AI业务的驱动下,2023-2024年间Meta骨干网流量呈现出30%以上的 高增长,且AI流量绝对值已经超过了传统流量。 趋势五:高性能专线与广域公网并存,高通量广域公网受业务和成本双重驱动 受在线和线下计算两种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需求驱动,高性能广域网将在可预见的未来并 存专线和增强性公网两种模式,前者面向时延极度敏感的在线分布式训练等场景,后者面向10 积分 | 41 页 | 1.89 MB | 6 月前3
共 153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