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低空监管体系项目建设方案................- 166 - (三) 林业资源全生命周期监管...............................................- 168 - (四) 地质灾害防治..................................................................- 169 - (五)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 “非农化”“非粮化”、违法采矿、林地侵占等 行为进行高频次巡查,实时回传现场影像和定位数据。 初步核查:对市级平台预警的疑似违法图斑进行 现场核查,采集证据材料(照片、视频、坐标),形成初步 核查报告。 应急响应:配合开展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 森林火情初判、灾后资源损毁评估等工作,为应急处置提供 实时影像支持。 二、建设背景 (一)政策驱动: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 1.国家战略定位明确 随着 “十四五” 规划明确提出 以上)。 全时段监测能力:配置红外热成像、多光谱等载 荷设备,实现 24 小时全天候监测,夜间违法活动识别率提 升至 90% 以上;通过激光雷达获取厘米级精度地形数据, 构建全市三维数字地形模型,为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评估、 生态修复工程设计提供立体数据支撑。 数据采集标准化:统一无人机影像数据标准(分 辨率≤0.1 米,坐标系采用 CGCS2000),实现与卫星遥感 (分辨率 0.5-2 米)、地面监测数据(如土壤墒情传感器)20 积分 | 191 页 | 33.51 MB | 4 月前3
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有力支撑城市科学规划与国土、自然资源精准管理。 ( 2 )建设内容 通过自然资源规划一体化平台的建设, 优化整合自然资源 规划行政管理信息化运行体系, 保障“ 全业务、大融合”行政审 批改革成果落地。积极应对地质灾害与气象风险威胁, 以信息 化提升灾害预防与风险应对能力, 保障经济社会运行安全。配 合自然资源部“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 选择重点区域建立高精度、 高质量的城市信息模型( CIM )。 确保上级各项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和事 项要求落实到位。 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及专业化防治建设。 推进地质 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及专业化防治建设。以物联网、北斗、 5G 等 先进技术为依托, 加强地质灾害形变、活动特征及相关要 素的 实时监测与回传, 完善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和数据信息, 应用机 —48— 器学习等技术手段提高灾害风险发展趋势的研判能力, 全面强 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科技支撑能力。 试点打造城市信息模型。 和危化品泄漏扩散等分析模型, 实现对全市所有危险化学品企 业生产动态的直接、实时、全面监测与预警。 构建应急综合管理系统。 建设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利 用卫星遥感、机器学习等技术, 对地震、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进行综合监测, 提升灾害风险评估和预 报预警能力。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利用风险监测 指标体系和监测预警模型, 对非煤矿山、烟花爆竹、金属冶炼10 积分 | 122 页 | 1.35 MB | 6 月前3
智慧应急(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方案198页WORD-(山东)全面实施阶段。根据该意见,组建菏泽市应急管理局,作为菏泽市市政府组成 部门。菏泽市应急管理局整合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市政府办公室 的应急管理职责,市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职责,市民政局的救灾职责,市国土资 源局的地质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市水利局的水旱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市林业局 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市农业局的草原(地)防火相关职责,市地震局(菏泽 地震监测中心台)承担的行政职能,市煤炭管理局承担的应急救援、煤炭行业 建设和管理,指 导各县区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以及全市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八)负责消防工作,指导全市消防监督、火灾预防、火灾扑救等工作。 (九)指导协调森林和草原(地)火灾、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防治 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指导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 (十)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组织指导灾情核查、损失评估、救灾捐赠工 作,按权限下达指令调拨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分配各类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 织编制全市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指导各县区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建立灾情 报告系统并统一发布灾情,统筹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并在救灾时统一调度, 组织灾害救助体系建设;组织指导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指导火 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防治;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及煤 炭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等。 为应对日趋复杂的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应急管理工 作会议精神,回应党和人民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殷切期盼,进一步推动安全风险10 积分 | 204 页 | 15.01 MB | 19 天前3
智慧应急建设方案(195页WORD-湖北)指挥平台对接,衔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与应急救援。 (七)统筹全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负责抗洪抢险、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 17 生产安全事故救援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引导和支持社会救援力量健康发 展,协调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八)组织协调消防工作,指导火灾预防、火灾扑救等工作。 (九)组织协调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防治工作。负责应急指挥综合 监测预警工作,指导开展应急指挥综合风险评估工作。 (十)承担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序号 所需信息资源名称 需求说明 1 系统接口 GIS 地图接口 信息发布系统接口 单点登录接口 协同办公接口 微邻里接口 2 系统对接 视频共享平台 3 联网监测数据 防汛、气象、地质灾害、地震、交通 20 2 6.2.3.项目对外开放的接口服务 本项目相关的应用系统主要用于垂直系统业务,部分数据涉密,在橫向业务 部门有数据需求时,可有限开放相关接口。 本项目有条件对外开5 积分 | 251 页 | 4.40 MB | 19 天前3
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智慧电力一体化监管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查询响应时间不大于 2 秒。 b) 统计分析响应时间不大于 60 秒。 c) 85%画面调用响应时间不大于 2 秒。 3.1.4.3 自然灾害监视 灾害预警功能包括在线监测水情、气象、雷电、覆冰、地质灾害的 相关情况,应用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 RS(遥感系统)等先进技术,提高对灾害的监测预报能力,及时分析 对于电网的危害程度,发现安全隐患,给出预警信息,为提高电网安 高电网安 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和手段。 3.1.4.3.1 功能要求 3.1.4.3.1.1 数据准备 数据准备功能通过整合地理信息坐标、地图信息、水情、气象、雷 电、覆冰、地质灾害、视频采集、电力系统网架信息,综合监视全电 网灾害情况,并触发相关分析模块,应支持如下功能: a) 实现电网网架模型和地理信息模型整合,以实现灾害信息和电 力设备信息的融合。 324 电力行业数字化一体化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支持标准输入输出,读入 E 格式的输入数据,并且输出 E 格式 所规定的分析结果。 c) 支持通过 OSB 获取电网一、二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及相关告警。 d) 支持通过 OSB 获取水情、气象、雷电、覆冰、地质灾害、视频 等实时及历史数据。并且可以支持其它系统或模块通过 OSB 获 取灾害分析和预警的输出信息。 e) 支持通过人工设置方式定义水情、气象、雷电、覆冰、地质灾 害、视频等信息的告警阈值、告警条件、告警形式、告警存储20 积分 | 1383 页 | 7.42 MB | 4 月前3
煤矿数字化矿山技术解决方案数字化矿山(自动化监控、三维综合管理平台)方案 便于对比。 根据灾情调查、统计和评估的需要,可以从不同方面对地质灾 害进行分级,如灾变分级、灾度分级和风险分级。 目前,参照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气象局对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的 分级是采用 5 级体系,我们也将矿井重大危险源的不同危险级别采 用不同的表现及发布方式: 5 级,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极大。 4 级,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 3 级,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中等(较大)。 (1)地质因素:主要是影响采掘工作的地质状况,如构造、水 文、煤层稳定性、煤层倾角以及顶底板岩性等。 (2)灾害因素:包括瓦斯、煤尘、火灾、水灾等煤矿典型灾害, 其中前 3 类是煤矿通风灾害、第四类为地质灾害。 (3)煤层开采工艺因素:主要包括采煤、掘进和运输等开采技 术和工艺条件等。 (4)生产装备因素:在整个矿井生产系统中,装备因素是内容 最多、涵盖面最宽的因素,包括如采掘机械化程度、各种设备的完 煤矿重大危险源评判预警模型主要有三种:(1)单体评判预警 模型;(2)区域评判预警模型;(3)区域—单体联合评判预警模 型。所谓单体模型就是依靠单一指标评判预警煤矿重大危险源,而 区域模型是采用多指标评判预警,比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中的地质 -气象联合预警、水文-气象联合预警与地质-水文-气象的联合 156 数字化矿山(自动化监控、三维综合管理平台)方案 预警预报等。煤矿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储是实现煤矿地理空间分析的10 积分 | 798 页 | 40.68 MB | 6 月前3
新型智慧城市设计方案与投资概算系统的建设,打通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全流程业务功能,实现全区自然灾 害类、安全生产事故类、综合防范类等突发事件的监测监控、快速响应和指挥救援, 突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兼 顾应急管理部门各类队伍、各种装备物资的统一调度以及与其他部门机构的统一协调 联动, 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3.2.4.2.2 智慧安防 通过深化 xxx10 积分 | 169 页 | 727.71 KB | 6 月前3
低空经济无人机采购投标方案网络传输功能,还可将无人机视频影像实 时传输至 石油企业在全球任何地点的手机终端或指挥中 心。夜间可以 配置无人机载红外热像仪实现巡线检。 (二)检灾方面 灾情监测、应急指挥、地震调查 中国幅员辽阔,地质灾害频发频繁,灾前预警、灾时监 测、灾后重建等需对灾区进行反复遥感动态监测,搭载了高 清拍摄装置的多旋翼无人机对受灾地区进行航拍,可以提供 一手的最新影像。 利用无人机载视觉系统可以迅速、有效、全方位搜索自 多次装卸搬运交换不同得运输方式经由不同得地区,中间环 节很多。 二、 自然灾害造成得设备运输风险 1.由于暴雨、洪水、暴雪、冰冻等灾害造成得道路运输 中断,从而造成电池延时到达产生得风险。 2.山体滑坡、泥石流、崖崩、地陷等地质灾害造成运输 线路得阻断,产生得运输风险。 3.电池遭受雨淋、雪融等灾害从而造成电池损害。 三、 意外事故造成得设备运输风险 1.运输工具发生碰撞、倾覆、出轨或隧道坍塌所造成得 损失。 89100 积分 | 531 页 | 2.81 MB | 4 月前3
铁路沿线实景三维AI大模型应用方案o 竞争对手推出更先进的技术产品,占领市场份额。 o 政策法规发生变化,对项目进行限制或影响。 4. 环境风险 o 自然灾害对数据采集和设备安装造成影响。 o 外部环境变化(如气候变化、地质灾害)对项目实施造 成延误。 5. 人力资源风险 o 技术团队流失或人员不足,导致项目实施能力不足。 o 员工技能不符合项目要求,培训周期长,影响进度。 针对上述风险,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少潜在风险40 积分 | 200 页 | 456.56 KB | 5 月前3
智慧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方案(244页WORD) 独特的箭形液晶灌装技术 S-PVA 技术,16:9 黄金显示比例; 各单元背光源亮度一致,色彩、亮度自然可以长久保持一致。 7.1.2. 呼叫接警中心系统 对于风景区的地理位置来说是地质灾害、森林大火等易发地区,作为高智能化风 景区指挥中心应该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294 智慧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方案 V3.0 “呼叫中心”接处警系统是指专号联网建立的统一报警服务系统,目标是实现类似20 积分 | 314 页 | 28.71 MB | 13 天前3
共 15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