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电碳:虚拟电厂生存与发展研究报告年之前 , 国家层⾯虽未有专⻔政策 ,但相 关 概念已⻅诸多个⽂件 ,虚拟电⼚逐步纳⼊新型电⼒系统建设框架。 本⽂旨在⾯向企业战略规划⼈员和公众 , 系统梳理我国虚拟电⼚的政策环境、 技术能⼒ 、商业模式和典型案例 ,并对⽐国外经验提出未来发展的趋 势 研判。 引 ⾔ ⼀ 、 当前中国虚拟电⼚发展现状与政策背景 国内发展现状 85 万 深圳调节能⼒ 相当于约 28 万⼾居⺠⽤电负荷 ,当前虚拟电⼚ 的调 节能⼒有待评估标准⽀撑 ,实际可⽤容量与聚合规模存在差距 ,需要通过更多项⽬实践予以验证。 国家政策背景 2015 年 《关于促进智能电⽹发展的指导意⻅》 ⾸次提出依托虚拟电⼚创新商业模式 2016 年 《 " 互联⽹ +" 智慧能源指导意⻅》强调培育虚拟电⼚和负荷聚合商等新型市场主体 " ⼗四五 " 期间 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将提升需求侧响应能⼒纳⼊国家⽬标 ,并明确推进虚拟电⼚建设 要作⽤; 并提出明确的发展⽬ 标: " 到 2027 年虚 拟电⼚机制成熟规范、参与电⼒市场机制健全 ,全国虚拟电⼚调节能⼒达 2000 万千⽡以上; 到 2030 年应⽤场景进⼀ 步拓展、商业模式创新发展 ,调节能⼒达 5000 万千⽡以上 " 。 这体现出国家对虚拟电⼚寄予厚望 ,以缓解⾼峰供电压⼒和低⾕弃能问题 ,实现能源系统的 " 削峰填⾕ " 。此外 , 新政 策⿎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10 积分 | 16 页 | 1.74 MB | 2 天前3
智慧零碳园区综合解决方案(42页 PPT),工业类型园区对全国碳排放总量的贡献率达 31% 。 02 园区是 “双碳” 目标的重要抓手 “ 双碳” 目标的提出为园区带来机遇与挑战 ,成为园区新的 重要使命。 园区的物理尺度使其成为创新商业模式和机制试 验示范的最佳载体 ,其规模一般在 10~300 平方公里 ,产业 聚集 ,用能形式多样 ,管理职责明确 ,减排任务可有效落实。 国务院在 2021 年 10 月发布的《 / 零碳园区的战略定 位 从能源规划 、政策机制 、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四个角度分别深入探讨了能够帮助园区实现零碳发展的有效措施,为零碳园区的建设提供支持 。其中 能 源规划是园区落实零碳战略的基础,起到统筹指导具体实践措施的作用 ; 政策机制以工具化的形式为节能减排手段的落实提供保障,从多角度推动园 区零 碳进程 ; 商业模式能够解决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金问题,实现利益最大化,并吸引更多合作方加入 ,政策机制还可 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 资金支持 ,推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 政策机制保 障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 综合能源服务是我国新一轮能源改革中提出的商业模式 , 可应用于园 区 层面 , 由地方政府、 大型能源供给企业、 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共同组成 综 合能源服务商 , 主导园区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并通过建立综合能 源 服务生态圈 , 与多种公司合作5 积分 | 42 页 | 5.71 MB | 20 天前3
电力圆桌项目课题组:专题报告,长三角虚拟电厂发展现状分析报告47页-要在需求侧管理基础上实现,在技术上对信息安全、调度优化、快速响应等方面展开创新, 如上海和江苏,因需求侧管理起步较早,已率先试点了负荷型虚拟电厂。此外,各地也在 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积极探索不同的商业模式。例如,浙江首次开展了虚拟电厂参与备用 辅助服务市场以及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结算的试运行。长三角地区的探索和创新经验为区域 和全国虚拟电厂建设提供了借鉴。但该地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分布式能源的 年苏州工业园区最高用电负荷 314.8 万千瓦,园区虚拟电厂可建设资源约占最 高用电负荷的 11.8%。 为充分发挥虚拟电厂在支持长三角地区电力系统方面的作用,报告建议在政策制定、 关键技术、市场机制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 在政策制定方面,需要进行顶层设计,明确虚拟电厂的定义、范围、发展定位、发展 目标以及实施策略,明确各方的职责;建立虚拟电厂的标准体系,消除各类负荷聚合商之 间的数据交互壁垒,建立协调一致的多方协作机制和标准。 机制,鼓励 可调节资源的灵活响应,以引导虚拟电厂和需求侧响应的进一步投资;此外,需要完善适 应虚拟电厂参与的多交易品种和多时间尺度的市场交易体系,为虚拟电厂的市场化运营提 供机制支持。 在商业模式方面,鼓励合格的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与传统能源进行公平竞争,并 可参与绿色证书、绿色电力和碳排放交易;可以探索多类型服务,如能源金融和大数据增 值等;丰富虚拟电厂的激励机制和政策。 长三角虚拟电厂发展现状分析报告10 积分 | 47 页 | 2.88 MB | 2 天前3
AI+金融:大模型引爆金融科技革命(39页-PPT)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 资 者信心。金融科技行业迎来强催化。 Al+ 金融更侧重于为传统行业的模式创新和流程再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提高运营效率,带来整个产业的全面 升 级。 AI 应用场景涵盖前中后台中的市场营销、产品设计、风险管控、客户服务、运营支持等。 据艾瑞咨询统计测算, 2021 年 AI+ 金融核心市场规模达到 Bloomberg GPT 、 Morgan Stanley 、 Lemonade 、苏黎世保险、度小满、瑞穗金融集团等。 u 新一轮金融科技革命,产品 & 商业模式均有望革新 我们认为,随着大模型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头部金融科技企业有望实现产品和商业模式的革新,实现从产品 + 服务收费向 SaaS 订阅 收 费、运营分润收费的转变。 我们认为,金融科技细分领域众多,各细分领域龙头具备技术、行业 5 )市场系统性风险等。 核心逻辑 1 目录 01 金融科技迎来强催化, AI+ 金融迎来发展良机 02 数据、场景均丰富,大模型走上金融大舞台 03 新一轮金融科技革命 ,产品 & 商业模式均有望革新 04 行业受益标的及风险提示 2 金融科技迎来强催化, AI+ 金 融 迎来发展良机 01 3 u 根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 24 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20 积分 | 39 页 | 2.71 MB | 2 天前3
烟草行业企业商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131页 PPT 含云大物移智、区块链)尼康相机 佳能相机 智能手机 益达口香糖 绿箭口香糖 网购、王者荣耀 出租车 其他出租车 滴滴打车 凤凰自行车 捷安特自行车 共享单车 扒手、小偷 警察 微信、支付宝 答 案 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 科技革命、互联网浪潮、经济危机、地区冲突等等不断加剧,它们争先恐后的给世 界洗牌。 柯达、诺基亚可以一夜间倒下去;索尼、松下可以瞬间在市场上消失; 随着云计算的诞生与发展,人类处理数据的能力在增强 • 商业模式发生巨变:消费者和企业将从“购买软硬件产品”向“购买信息服务”转变 • 云计算的商业视角:云计算=信息电厂 • 云计算的技术视角:云计算=虚拟化+集群管理 电:从购买发电设备到购买电力服务 信息:从购买软硬件到购买信息服务 发电机 现代发电厂 计算 软件 存储 信息服务提供商 云计算是个技术概念,也是一种商业模式 云计算是个技术概念,也是一种商业模式 云计算是个技术概念,也是一种商业模式 云计算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双重创新 数字化的顶层设计 03 智慧供应链在企业运营中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 经销商 品牌商 合作牧场 自有牧场 零售商 工厂 仓储 配送 网点 物流商 供应链是链接“奶源”和“消费者”的核心环节,涉及企业核心产能、仓储和物流等资源的配置,通过数字化运营实现降 本增效至关重要! 从牛的“群体”精细化到“个体” 信息,奶源 资源全域信息化整合30 积分 | 131 页 | 32.03 MB | 20 天前3
2025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能力画像整机能力评估模型V2.026页出海启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出海现状与启示 2. 回顾更新:2025全球人形机器人量产现状 & 2030展望 3. 聚焦思考:2025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能力评估模型 4. 假设展望:未来3-5年各类画像企业成长曲线、商业模式 5. M2具身智能研究院 - 赋能具身智能全产业链企业持续增长 M2 2025 Proprietary and Confidential All Rights Reserved.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出海现状(上游零部件) 出海启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出海现状与启示 2. 回顾更新:2025全球人形机器人量产现状 & 2030展望 3. 聚焦思考:2025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能力评估模型 4. 假设展望:未来3-5年各类画像企业成长曲线、商业模式 5. M2具身智能研究院 - 赋能具身智能全产业链企业持续增长 M2 2025 Proprietary and Confidential All Rights Reserved. 人形机 出海启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出海现状与启示 2. 回顾更新:2025全球人形机器人量产现状 & 2030展望 3. 聚焦思考:2025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能力评估模型 4. 假设展望:未来3-5年各类画像企业成长曲线、商业模式 5. M2具身智能研究院 - 赋能具身智能全产业链企业持续增长 M2 2025 Proprietary and Confidential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画像10 积分 | 26 页 | 2.74 MB | 2 天前3
埃森哲报告:AI赋能保险,三大应用场景如何重构价值链?pdf如果保险公司将人工智能重点应用于人力资源、工作流程和数据管理方面, 那么他们将从中获得最大效益。 在保险公司面临巨大压力之际,人工智能领域正在取得飞速进展。竞争变得 异常激烈,新的竞争者正在颠覆现有的商业模式。受其他行业技术快速发展 的影响,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期望也会越来越高。 因此,保险公司必须找到提高运营效率、推动产品创新、改善客户和员工体 验的新方法。例如,为什么客户不能像追踪亚马逊物流或优步司机那样追踪 产品创新,保险公司才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5 人力资源——利用人工智能,让员工合理分配时间,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通过 20%的非例行工作,创造出 80%的价值。 流程管理——重新审视商业模式和工作流程。通过智能机器不断审查端到端 流程,并应用“智能自动化”来改进和优化现有流程。 数据分析——保险公司将利用人工智能,来增强大数据分析能力,通过事务 型数据,来改进算法,并以新的方式组合数据以发现趋势。 作的员工比例将会上升;68%的保险公司高管认为,人工智能将对他们的工 作产生积极影响。 流程管理:利用智能自动化颠覆商业模式 7 智能自动化不应该仅仅是将现有的人工流程自动化,弥补现有系统的缺点。 它应该从根本上重新定义这些流程,甚至是商业模式,以达到最佳效果。 保险公司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这为之后的技术发展打下了 坚实基础——创建基10 积分 | 11 页 | 422.61 KB | 2 天前3
德勒:国企数字化转型全面提质增效(上、下)六、总结与展望 24 七、作者和联系方式 25 目录 1 国企数字化转型全面提质增效(上) | 摘要 摘要 数字化转型绝不仅仅局限于新技术的实施和运作,而是面对未来,通常会对企业的战略、人才、商业模式乃 至组织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全面变革。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既来自外部压力也来自自身动力。数字技 术引领的全球产业升级正在深刻重塑竞争规则和格局,同时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创新成为新 术创新而实现颠覆性变革和新机遇的战略。“数字化转型”是运用新兴技术重新想象商业、组织面向未来的 一个发展过程1。数字化转型绝不仅仅局限于新技术的实施和运作,相反,真正的数字化转型通常会对企业的 战略、人才、商业模式乃至组织方式产生深远影响2。 许多世界一流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深入到业务模式的重组、组织管理的变革等层面。以全球最大零售商沃 尔玛为例,在战略、供应链、商品销售、商店系统、电子商务、财务和人力资源职能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已经 存、销售、定价、和安全功能。沃尔玛已经了解如何联合运用新技术来推动转型并建立创新平台。 即使在较 为传统的电力行业,一些国际领先的电力企业为了差异化竞争,也已经利用数字化技术分析和赋能,深入了 解用户需求、精准营销、提高销售效率;或在商业模式上创新,在工业园区、电动汽车、智能家居等数字化 应用新场景中实现产品与增值服务捆绑。 中国企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一方面来自在新技术迅速重塑行业、市场和规则的时代,全球竞争的外部压 力;另一方面10 积分 | 54 页 | 1.56 MB | 2 天前3
2025年中国的分布式能源融合发展:国际经验启示报告-IEA国际能源署 (1)....... 30 不断演进的配电业务实践 ...................................................... 30 释放分布式能源价值的市场和商业模式 .......................................... 43 配电网的经济监管和规划 ..................................... ........... 59 配电网运行 .................................................................. 61 市场和商业模式 .............................................................. 63 经济监管和规划 ..................... 份,可考虑进行本地灵活性采购试点。 • 投资人员培训和机构能力建设,并促进跨省和国际经验交流,为电网运营 商、规划者和监管机构提供所需的技能和工具,来管理更加分散和动态的 电力系统。 支柱 2:通过逐步的市场融合和新商业模式,释放分布式能源 价值 要释放分布式能源的全部价值,不仅需要将其并入电网,还需要将其融入电力市 场(直接融合、通过聚合商融合,或基于市场价格融合),以便充分利用其灵活 性来满足系统需求。在10 积分 | 70 页 | 4.06 MB | 2 天前3
《Web3.0:下一代互联网的变革与挑战》姚前 & 陈永伟利,但其作为互联网价值的源头却享受不到互联网的价值收益。由 生态沉淀出的用户数据也被互联网平台占有,用户作为生态的重要 参与者和贡献者无法从中获益。 Web 3.0将重构互联网经济的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Web 1.0和 Web 2.0以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由互联网平台组织开展信息生产与收 集,通过平台连接产生网络效应,降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搜寻 成本,优化供需匹配,因此被称为平台经济。而Web 的、标准化的、图灵完备的、易于开发和协同的应用,任何人都可 在智能合约中自由定义所有权规则和交易方式,以此发展出各类分 布式商业应用,从而构建新型的可编程金融、可编程经济。一个智 能合约可能就是一种商业模式,它可以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用户 将共同分享各类可编程商业项目发展壮大带来的收益。 如前述所言,Web 3.0还赋予用户真正的数据自主权。个人信息 将成为用户自主掌控的数据资产,他们可以在数据流转和交易中真 国家顶层设计以及宽严相济的治理框架给予规范和引导。具体来说 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建设高质量的分布式基础设施。不少行业人士将Web 3.0称 为“寒武纪创新爆炸”。但目前很多技术要素与基础设施仍然不完 善,如开发工具、技术标准、商业模式、分布式身份管理等均处于 初级阶段。建议加大芯片、密码学、物联网等相关技术和学科的研 发投入和产业布局,在此基础上建设权属清晰、职责明确、安全可 控、高效利用的新型数据基础设施。 二是推动治理20 积分 | 183 页 | 3.74 MB | 2 天前3
共 182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