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双碳指数研究课题组:中国城市双碳指数报告报告(2022-2023)城市双碳指数指标体系 4 数据来源 5 评价范围 5 2022-2023 年度城市双碳指数评价结果 6 主要发现 10 主要发现一:气候雄心连续两年上升,但部分城市排放增长较快 10 主要发现二:气候行动形成良好实践,分解推广需要目标引导 11 主要发现三:分布式光伏有效推动了东中部城市能源清洁转型,但并网消纳存在挑战 12 主要发现四:降碳和减污协同初见成效,但协同程度还需大力加强 2022-2023 1 报告摘要 近年来,全球高温、热浪、山火、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频发,2023 年成为 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2024 年极有可能成为全球平均温升达到 1.5℃的第一 年,凸显气候影响不断加剧。COP28 在《巴黎协定》签订后开展了首次全球盘点 (Global Stocktake),显示 150 个国家做出碳中和承诺,行动层面也有进展, 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减反增 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盘 棋梯次有序碳达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组成的联 合课题组开展了中国城市双碳指数(CCNI)第3期年度评价。 第三期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在城市双碳指数评价中独占鳌头,其气候雄心与 低碳状态表现突出。成都、宁波、深圳紧随其后,昆明、上海、广州、天津、西 宁、威海也进入前十名。前十名东部地区占据7席,西部占据3席。在前十名城市 之外,“低碳状态”分指数Top10城市还包括海口、南宁、长沙、厦门。“排放0 积分 | 33 页 | 3.35 MB | 4 月前3
乡村振兴数字乡村数字农业产业项目建设整体解决方案(91页 PPT) - 副本知识; 系统功能简述 病虫害 AI 算法接口模 块 系统部署过程中提供算法模型确保系统可用、稳定,同时提供病虫害 AI 算法接口 气候灾害预警系统 通过公里级精准天气预报结合地面网格 化监测节点、气象站、历史气象数据对 未来灾害天气进行预测。 气候灾害预警系统可以在气象灾害来临 前,及时对灾害进行预警,达到减灾防 灾的目的。由系统默认灾害及用户自定 义灾害两个模块组成。系统默认灾害包 息(生产企业信息、采收时间、责任个人和地理定 位等信息)、产地地图位置(将农产品的产出位置 在卫星地图上标记出来,让查看者清晰感知到农产 品的产出地)、产地气候环境信息(展示农产品产 地各项与农产品品质相关的全部产地气候、环境、 土壤信息,包括:昼夜最大温差、最大光照度、海 拔、年平均降雨量、土壤 pH 值、生长期平均空气温 度、最低空气温度、最高空气温度、平均昼夜温差、 生长期平均土壤 好的生长环境,有效整 合内外部资源、提高利 用效率,提升农作物的 产量和质量,实现温室 控制自动化。 系统功能简述 硬件支撑及 配套系统 物联网系统架构 外部物联网监控系统 一体化气象站 气候变化:通过现场气象站监测设备,实时监测 空气温湿度、光照、降雨量、风速、风向、大气 压力、气体浓度等地面气象信息 土壤墒情:通过现场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实时精 准监测土壤水张力、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水位、20 积分 | 91 页 | 49.12 MB | 1 天前3
气象预警综合业务服务平台(43页)气象预警综合服务业务平台方案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气象业务现代化建 设的推进,人们对气象服务个性化需求越 来越高,如何将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成 果,体现在面向社会的服务上,也成为地 方各级领导的共识。气候变化、气象灾害 频发,这需要我们气象服务能力建设能够 上台阶,确实能够起到防灾减灾的良好作 用。 建设背景 服务现状 各类业务系统和发布方式相对独立 预警发布时间压力大 业务管理和归档分散 • 雷达回波显示 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建设内容 数据监测 • 观测数据告警 • 实况数据分析 • 卫星云图显示 • 雷达回波显示 自动站、区域站、酸雨、大气成分、土壤水分、 农气二级站、小气候站等 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建设内容 预报预警制作 • 山洪预警制作 • 农业气象服务 • 突发公共事件 • 常规服务产品制作 实况监测 指导预报 山洪预警预报制作分析 GIS支撑 气象综合数据10 积分 | 42 页 | 5.99 MB | 6 月前3
高速公路低碳服务区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14页 PPT)2 n 标准的立项背景 • 2021 年 10 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 • 2022 年 10 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2022 排放差距报告》:气候危机迫切需要社会和行业发展 的 快速转型,特别是能源电力供应、工业、运输和建筑部门; • 2022 年 10 月,外交部报告:十八大以来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 34.4% ,森林碳汇增长 1000 吨测算,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年均碳排放量约 330 万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 是以习近平同志 为 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统筹产业结构调整、 污染治理、 生态保 护、应对气候变化 , 协同推进降碳、 减 污、扩绿、增长 , 推进生态优先、 节约 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公路资产能源化 公路交通能源结构变 革 绿色能源自洽 路网与能源网深度融 合 绿色低碳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0 积分 | 14 页 | 1.61 MB | 19 天前3
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36页WORD)湿地通过 6 年坚持实施湿地恢复工程,XXX 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效 果显著,与周边森林生态系统相辅相成,自然生态系统逐步修复,生态功能逐 渐展现,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调节局域气候等方面 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3 编写依据 (1) GB/T 18314-200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 GB/T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森林生态系统相辅相成,自然生态系统逐步修复,生态功能逐渐展现项目建设 意义。目前,XXX 湿地现有各类植物 366 种、鸟类 182 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达 3 / 54 11 种)、鱼类 40 种。XXX 湿地优越的气候、地理环境也使其成为我国南方候鸟 的重要栖息地之一。 2.1.1 鸟类栖息地的信息化监测 XXX 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每天到湿地公园游玩的有 游客络绎不绝,整个湿地周边生态 森林生态系统相辅相成,自然生态系统逐步修复,生态功能逐渐展现项目建设 意义。目前,XXX 湿地现有各类植物 366 种、鸟类 182 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达 11 种)、鱼类 40 种。XXX 湿地优越的气候、地理环境也使其成为我国南方候鸟 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建设 XXX 国家级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对于监测湿 地生态环境状况,强化 XXX 湿地及相关流域生态资源管护,具有十分积极的作 用。系统建设包括以下子系统:20 积分 | 53 页 | 6.63 MB | 13 天前3
智慧工地解决方案推送给地磅系统,减少人工登记工作时间,规避人为 错误 在材料加工棚,低矮围墙 处,夜间人车入侵闪光警 示、声音告警 夜间堆放安全 绿色施工 严寒寒冷 雨季暴雨 大风大雾 气候监测 异常告警 LED 通 知 气候通知 《恶劣天气施工安全措施》 执行临时巡检 异常防范 环境监测管理—天气管理 视频、图片联动 告警联动 整改通知 阈值告警,短信、 通知给现场管理员 数据统计10 积分 | 69 页 | 48.47 MB | 6 月前3
AWater 智慧水务综合解决方案(电子版)-44页广州水务一体化平台 排水巡查APP、排水户APP和农污APP 05.成功案例 AWater奥格智慧水务综合解决方案 奥格智慧水务 AWater 30 现状分析 1.萍乡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1600mm左右,上半年降雨量占全年60%以上,尤其 是4~6月降雨集中,多大到暴雨。分水岭地带源近流短,缺乏客水资源,雨量时空分布不均衡,再加上排水 设施不到位,导致洪涝灾害频发与水资源匮乏并存; 系统整合共享了气象、水利、公安、规划、国土、水文、内河和城管等多部门与防涝工作相关的信息资 源数据,形成了防涝应急数据规范体系,构建了可视化的防涝预警“一张图”。 现状分析 南宁市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气候与地形影响,暴雨频繁且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造成排水管网 淤塞,地表蓄水能力减弱,城市建设改变原地貌,排水管网设计标准偏低等导致市区内涝频发。由于信息采集技 术手段欠缺、各部门之间掌握的防涝数20 积分 | 44 页 | 4.69 MB | 1 天前3
全域数字文旅规划设计及管理平台解决方案(14页 PPT) - 副本导视系统 公共服务设施点位 雕塑小品 植物设计 公共服务设施 铺装 景点点位 空间划分 交通流线 重要节点效果 总平图 鸟瞰图 项目概况 总体设计 设计理念 专题设计 现状分析 气候特征 资源分析 区位分析 什么是全域数字文旅 文旅 云网 全域数字文旅管理平台 Part.2 行业管理平台 游客服务平台 智慧出行 • 交通信息 • 车辆信息10 积分 | 13 页 | 4.79 MB | 1 天前3
特色智慧社区解决方案2 、通讯网络:中间有线通信网络或 GPRS 无线通讯; 3 、环境监控中心软硬件:含数据库以及服务器、监控平台软件等。 系统建设目标: 为监测业主的日常家居装修、周边环境污染、气候突 变等情况并实时将信息显示到终端设备组建该系统。 本系统前端到监控平台是一个局域网,实现监控点和监 控平台的连接,可同时在监控平台电脑以及 LED 显示屏显 示相关数据。现场端设备按照国家相关技术协议,将各个10 积分 | 39 页 | 8.61 MB | 6 月前3
特色智慧住宅社区解决方案2 、通讯网络:中间有线通信网络或 GPRS 无线通讯; 3 、环境监控中心软硬件:含数据库以及服务器、监控平台软件等。 系统建设目标: 为监测业主的日常家居装修、周边环境污染、气候突 变等情况并实时将信息显示到终端设备组建该系统。 本系统前端到监控平台是一个局域网,实现监控点和监 控平台的连接,可同时在监控平台电脑以及 LED 显示屏显 示相关数据。现场端设备按照国家相关技术协议,将各个10 积分 | 36 页 | 8.29 MB | 6 月前3
共 47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