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端智慧工地监管平台-智慧工地安监平台解决方案(69页 PPT)汇总、分析检查结果 依据政府数据标准 数据实时更新 政府监管平台对辖区内各项目本年检查单分类统计、 当年(当月)检查数(对抽查记录单、隐患整改单、 局部停工单进行分类统计)、按期整改数、超期整改 数、超期未整改数进行汇总、分析、统计。并依据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用语标准及数据交 换标准》( DGJ32/TJ218-2017 ,以下简称“省检查用 语标准”)要求,根据时间段进行检查用语排名。10 积分 | 69 页 | 25.64 MB | 2 天前3
数字政府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建设方案(261页 Word)12345 热线对接,实现咨询、投诉一个入口。 7.4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结合数据目录管理,对数据目录下每张表的数据更新周期,字 段名,类型,长度进行维护。提供查看数据源信息、创建数据源、 修改数据源属性、删除数据源以及检测数据源的功能。 7.4.1 数据源管理 7.4.1.1 查询数据源 提供按数据库状态、所属前置机节点和数据源名称等条件的检 索功能;提供数据源详细信息的查询功能,详细信息包括:所属前 创建数据源 提供向导式的数据源创建功能。向导中可以录入所属前置机节 点、数据源类型、数据源名称、拼音缩写、数据库类型、IP 地址、 端口、数据库名称、用户名等信息。 7.4.1.3 修改数据源 修改数据源信息,除最后检测时间由系统自动更新外,其他所 有信息应可修改。 7.4.1.4 删除数据源 删除数据源信息,对数据源指向的数据库不进行物理删除。 7.4.1.5 检测数据源 对数50 积分 | 281 页 | 3.64 MB | 5 月前3
信创云平台建设方案案,在备份数据传输到存储介质之前执行重删操作。 第 417 页 工作原理 第三代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使用基于内容的变长数据切分算法。该算法可以 智能识别已修改的数据和未修改的数据,从而避免因修改数据位移而导致的未 修改数据切分到新数据块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重删性能和重删率,目的 在于不备份任意一个冗余数据。将数据或文件使用智能的基于内容的可变长数 据 切 分 算 法 进 行 切 片 后 , 数 据 案,在备份数据传输到存储介质之前执行重删操作。 工作原理 第三代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使用基于内容的变长数据切分算法。该算法可以 智能识别已修改的数据和未修改的数据,从而避免因修改数据位移而导致的未 修改数据切分到新数据块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重删性能和重删率,目的 在于不备份任意一个冗余数据。将数据或文件使用智能的基于内容的可变长数 据 切 分 算 法 进 行 切 片 后 , 数 据 采用重复数据删除技术,支持源端重复数据删除方案,在备份数据传输到 存储介质之前执行重删操作。 工作原理: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使用基于内容的变长数据切分算法。该算法 可以智能识别已修改的数据和未修改的数据,从而避免因修改数据位移而导致 的未修改数据切分到新数据块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重删性能和重删率, 目的在于不备份任意一个冗余数据。将数据或文件使用智能的基于内容的可变 长数据切分算法进行切片后,数据块通过哈希算法进行唯一标记,即指纹10 积分 | 708 页 | 29.58 MB | 6 月前3
信创云平台建设方案案,在备份数据传输到存储介质之前执行重删操作。 第 417 页 工作原理 第三代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使用基于内容的变长数据切分算法。该算法可以 智能识别已修改的数据和未修改的数据,从而避免因修改数据位移而导致的未 修改数据切分到新数据块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重删性能和重删率,目的 在于不备份任意一个冗余数据。将数据或文件使用智能的基于内容的可变长数 据 切 分 算 法 进 行 切 片 后 , 数 据 案,在备份数据传输到存储介质之前执行重删操作。 工作原理 第三代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使用基于内容的变长数据切分算法。该算法可以 智能识别已修改的数据和未修改的数据,从而避免因修改数据位移而导致的未 修改数据切分到新数据块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重删性能和重删率,目的 在于不备份任意一个冗余数据。将数据或文件使用智能的基于内容的可变长数 据 切 分 算 法 进 行 切 片 后 , 数 据 采用重复数据删除技术,支持源端重复数据删除方案,在备份数据传输到 存储介质之前执行重删操作。 工作原理: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使用基于内容的变长数据切分算法。该算法 可以智能识别已修改的数据和未修改的数据,从而避免因修改数据位移而导致 的未修改数据切分到新数据块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重删性能和重删率, 目的在于不备份任意一个冗余数据。将数据或文件使用智能的基于内容的可变 长数据切分算法进行切片后,数据块通过哈希算法进行唯一标记,即指纹10 积分 | 708 页 | 29.58 MB | 6 月前3
【应用案例】行政审批中心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和整体运营解决方案5) 主要原因:攻击者利用 SVN 漏洞攻破 SVN 服务获 取相关信息。开发者缺少防范意识,在共享源码时 同时共享了.svn 文件夹暴露了 SVN 信息。 威胁 10:伪装其他应用窃取和篡改数应用资源 1) 威胁来源:开发者、攻击者。 2) 受攻击面:底层平台、其他应用系统。 3) 攻击行为:恶意应用通过伪装其他应用来获取 其他应用的权限,从而窃取和篡改其他应用的数据。 4) 感数据泄露 DaaS 层引入以及 数据授权机 制不完善 研制基于数据 级 的 授 权 管 控 系 统;实现细粒度的 数据访问控制机制 高 新 型 2 、 恶 意用户窃取 和篡改数据 数 据 文 件存储不规 范;云平台 架构中缺乏 强制访问控 制机制; 研制数据防泄 漏系统 高 传 统 3 、 数 据不可再生 的损坏 容 灾 备 份机制不健 全;数据环 一步规范运维管理工作,降低运维成本,通过“用好信息系统”, 更加有效地支持业务和提供公共服务,进一步推进业务工作公 开、透明。 第二,降低信息化的风险。通过开发与运维职责分离,对 权限进行合理分配,避免“篡改数据、内外勾结”等风险发生,规 避了系统性风险;通过规范化的操作,减少人为错误引发的风 险;通过主动监控和趋势分析,预防事故的发生;通过对重大 变更的审批和授权,减少了因变更不善导致的风险;通过制定20 积分 | 1186 页 | 48.21 MB | 6 月前3
共 5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