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研究报告2025当环境温度低于 0℃时,锂电池的性能会出现明显下降,而钠离 子电池在-20℃的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 80%以上的容量保持率。 3) 循环寿命。钠离子电池能够承受更多次的充放电循环,减少了 频繁更换电池带来的成本与资源消耗,提升了储能系统的整体 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4) 充电速度。钠离子电池 10 分钟即可完成充电过程,而三元锂电 池至少 40 分钟,磷酸铁锂电池 45 分钟的充电时间。 成本端优势是钠离子电池储能重要的推动因素。回顾 2022 年,彼 时上游碳酸锂价格出现大幅上扬的情况,锂电池成本水涨船高,进而让 业界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钠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凭借原材料成本低廉 等优势,被视作有望在成本方面实现突破,缓解因锂资源高价带来的储 能成本压力,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近两年碳酸锂价格回归,受此影响,锂电池价格也迅速随之走 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钠离子电池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成本优势便显得 得 不再那么突出,仍需进一步深度挖掘才能凸显其竞争力。毕竟,当碳酸 锂价格跌至 10 万元以内时,锂电池的成本便会逐渐趋近于钠离子电池 的理论成本,如此一来,钠离子电池在成本方面相对于锂电池的替代性 就会大打折扣,其后续在市场上进行推广时,很可能会面临诸多阻碍。 图表:2021-2024 年主要电池平均价格走势(元/Wh) 资料来源:EVTank,泽平宏观 0.85 0.7810 积分 | 16 页 | 4.38 MB | 5 月前3
国内外40家固态电池典型企业技术路线清陶(昆山)能源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氧化物/复 合物 清陶能源成立于2016年6月,由中科院院上、清华大 学教授南策文团队领创办的具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 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固态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与 生产装备的研发生产建设国内第一条固态锂电池产 线。2024年,清陶能源第代光年固态电池成功应用 公众号粉限网 F中国粉体网超体大教馨扫究 》 于智已L6车型在工信部最新发布的 《道路机动车辆 生产企 》 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氧化物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主要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主 要路线为GARNET型和NASICON型氧化物电解质。赣锋 余基地期年产6GWh固态锂电池生产项目重庆赣锋 年产20GWh固态锂电池科技产业园及先进电池研究院 项日东莞赣锋年产10GWh固态电池及诸能总部项日 公众号粉# F中国粉体网1租大球摄研究 》 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氧化物 辉能科技作为全球首家大规模生产固态锂陶瓷电池的 太蓝新能源研究方向为氧化物路线,借助氧化物路线 的优势,加速技术突破,现已拥有电解质超薄膜制备 技术、界面柔化技术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等核心 技术,并完成了多种材料和多种型号半固态锂电池量 产以及全固态锂电池的试产。2024年11月,太蓝新能 源与长安汽车联合发布了“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 公众号·粉邵网 三中国粉体网1担体大教银标究 》 广东马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硫化物 马车动力是一家专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及其核心材料10 积分 | 62 页 | 5.38 MB | 5 月前3
生态环境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油气等 基础能源和交通运输等领域通用碳足迹因子研究,鼓励各部门、行业协会、企业 组织开展产品碳足迹因子测算工作,推动构建上游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图谱,加 快建设国家层面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设锂电池、光伏、电子电气等产品碳足迹 数据库及核算平台,其中电子电气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已纳入 6000 余条碳足 迹背景数据。引导成立汽车绿色低碳标准化研究工作组,指导研究汽车和动力电 池产品碳足迹 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拟通过开展试点,引导政府、行业、 企业等各层级力量广泛参与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 提下,以实践为基础推动建立统一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经自愿申报 和专家技术评审,围绕锂电池、光伏、钢铁、电子电器等产品形成产品碳足 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2025 年 3 月,国家认监委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 通用实施规则(试行)》,明确了认证的适用范围、认证模式、认证流程、 标识 7 上海市 钢铁 宝山区 电子电器(电机) 闵行区 8 江苏省 锂电池 常州市 光伏产品 盐城市 9 浙江省 纺织品 绍兴市、温州市(苍南县) 木制品 湖州市 10 安徽省 锂电池 合肥市 光伏产品 合肥市、滁州市 11 福建省 锂电池 宁德市 纺织品 泉州市(晋江市) 12 江西省 锂电池 宜春市 13 山东省 轮胎 以东营市、威海市为主导,联合青岛市、 烟台市、济宁市、枣庄市20 积分 | 27 页 | 2.11 MB | 4 月前3
2024-2025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飞轮等机械储能;超级电容、超导等电磁储能等 相关技术路线。 表 13 部分新型储能技术释义 名称 释义 锂离子电池 储能 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储能形式,目前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主要依靠锂离子在 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通过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换实现充放电。 铅炭电池 储能 基于铅炭电池的储能形式。铅炭电池是指正极为二氧化铅、负极为铅炭复合 电极、电解 年全球及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预测(单位:GW) 2、不同新型储能技术市场占比 2024 年,锂离子电池储能在新型储能新增装机中功率占比略微下降但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市场占比约 96%。由于我国锂电池产业在技术、成本和产能方面的巨大优势,预计后几年锂电储 能占比仍将维持高位;同时,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等技术快速发展将 推动其他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提升。远期而言,随着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在能源结构中比重持续 图 80 2024-2030 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中不同储能技术市场占比变化趋势 3、不同锂电储能温控技术占比 目前,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是我国锂电储能的主导技术,以磷酸铁锂电池储能为例分析系列指 标的变化趋势。锂电池对运行温度要求较严格,最佳工作温度有助于锂电池提效增寿并保障安全。 因此,温控系统成为锂电储能产业链关键一环,主流技术路线是风冷和液冷。2024 年,我国锂 电储能温控技术中液冷占比为10 积分 | 78 页 | 3.76 MB | 5 月前3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能建 2025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na 「低空制造」》 以无人机为主, eVTOL 量产加速, 电池关键技术有待 突破 传统锂电池商业化程度高, 但能量密度难以达到 eVTOL 要求 目前技术成熟并且商业化程度较高的锂电池主要为液态锂离子电池, 其在电池包层面的能量密度上限为 250-300Wh/kg , 可以满足载人数量较少 、 续航里程较短的 eVTOL 的使用需求, 的使用需求, 但仍难以达到 eVTOL 对于电池包能量密度 400 - 500Wh/kg 的理想要求。 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为 eVTOL 电池未来主要发展路径 为了打破锂电池理论能量密度上限、满足 eVTOL 能量密度要求, 当前市场主要从电池材料创新来提升能量密度的上限。 其负极主要采用高能量密度的锂金属, 电解液由电解液向固液混合以及固态电解质进化。现有 eVTOL 电池仍 以液态和半固态方案为主。 进行相关布局, 部分已经具备车规级产品的量产能力。 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 由阴极 (氧气) 、 阳极 (氢气) 和电解质 膜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 对比锂电池, 氢燃料电池能量密度高、充能速度快、低温性能好 , 应用潜力大 , 短期内, 氢燃料电池在功率密度上存在不足, 同时氢气储存安全性方面仍存在一定技术难点。 指标 相关性能 参数要求 能量 密度20 积分 | 17 页 | 1.08 MB | 4 月前3
智能时代的精细化工革命:技术要素驱动下的行业信用质量及其变化趋势浅析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 限公司 超高纯度湿电子化学品(如电子级双氧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应用于半导体、新型显示、光伏等领域;研发圆柚酮、瓦伦西亚橘 烯等高附加值香料应用于显示材料和半导体材料;锂电池电解质前 驱体 浙江中欣氟材股份有 限公司 氟苯、对氟苯应用于药物合成和农药制造;光伏级氢氟酸和超级电 容器用电解质盐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 限公司 用于 ECMO 核心部件“膜肺”(人工肺)的聚甲基戊烯(PMP)中 板光刻胶产业化 山东泰和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 锯末基硬碳负极材料;超纯清洗剂应用于集成电路晶圆清洗;特种 聚合物材料应用于芯片制造中的金属离子螯合;氟代碳酸乙烯酯、 双氟磺酰亚胺锂等锂电池关键添加剂;勃姆石涂层技术用于锂电池 隔膜涂覆 浙江扬帆新材料股份 有限公司 光引发剂技术、含硫/磷材料等国产化 康达新材料(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 显示材料氧化铟锡(ITO)靶材的国产化;半导体光刻胶光引发剂 年度新质生产力系列文章 8 材料 分类 材料名称 主要特性 人形机器人应用 我国代表企业 感器 锂电材料 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放 电能力 固态电池、圆柱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 池 宁德时代、圣 阳股份、中伟 股份 注: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在轻量化材料方面,聚醚醚酮(PEEK)因其优异的性能,在高端 领域逐步替代金属材料的使用。PEEK 上游主要原材料包括氟酮0 积分 | 19 页 | 1.20 MB | 5 月前3
2025年新能源矿产的机遇与挑战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中国 欧洲 美国 珍惜有限 创造无限 1.3 短期新能源增速放缓,对上游新能源金属需求拉动减弱 图表5:当前动力电池主要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 资料来源:高工锂电,五矿证券研究所预测 图表6:2024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中纯电占比仅为58% 资料来源:thinkcar,五矿证券研究所 结构性上分析,新能源车产业发展仍面临三大问 2023 2024E 铁锂比例-% 三元装机比例 珍惜有限 创造无限 资料来源:FEV Consulting, EPV,各品牌官网,五矿证券研究所 图表7:欧美油、电车制造成本主要差距在动力系统,锂电池继续降本是欧美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的关键 关注下游需求拐点1:欧美新能源车何时实现油电平价。欧美新能源车最大痛点之一在于同级别电车售价显著高于油车,据FEV, 美国大众同级别车型途观与ID.4X相比,途观生产成本为1 4X相比,途观生产成本为1.91万美元,ID.4生产成本为3.33万美元,两者生产成本相差1.42万美元。 而细拆来看,84%的成本差异来自于动力系统(Powertrain),随着欧美本土锂电产业链的逐步拓展,欧美本土锂电池生产成本能 否持续下降,是下一轮欧美新能源车爆发需求的关键因素。 1.4 机遇仍存,关注锂电需求突破的关键卡点 7 珍惜有限 创造无限 1.5 机遇仍存,关注锂电需求突破的关键卡点 图表10 积分 | 22 页 | 2.63 MB | 5 月前3
驾乘低空经济新风,畅享新质出行体验 航空学会 2025eVTOL 飞行器的主流 货架产品等效全循环次数约为 500 次,预计未来 5 年内提升至 1000 次。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效全循环次数 因电池化学路线不同有所差异,三元锂电池 5 约为 800-1500 次,磷酸铁锂电池可达到 2,000-2,500 次左右。动 力电池等效循环次数将极大影响 eVTOL 后期运维保养成本 峰值电流功率损耗 在 eVTOL 的起飞和着陆阶段,电芯通常会经历超过 (2024-2030年)》明确提出推动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量产。鉴于传统液态锂电池 在能量密度上的局限和eVTOL对电池性能的苛刻要求(图26),eVTOL市场渴望实现新型电 池的大规模应用。 能量密度 上限 隔膜 目前 生产成本 电解质 化学窗口上限 对锂金属负极 兼容性 液体 含量 安全性 (热稳定,抗针刺) 液态锂电池 较低 (<300Wh/kg) 需要 较低 较窄 较窄 (<4.3V) 差 >10% 热极限 140-180℃, 针刺即燃 半固态锂电池 中等 (>400Wh/kg) 需要 中等 中等 抑制锂结晶力度弱 <10% 热极限 >180℃ 固态锂电池 较高 (>500Wh/kg) 不需要 较高 较高 (>5V) 抑制锂结晶力度强 0 热稳定 >300℃, 免疫针刺甚至剪切 资料来源:华金证券,案头研究,保时捷管理咨询分析 图26. 各类动力锂离子电池综合比较分析0 积分 | 48 页 | 5.66 MB | 5 月前3
2025低空经济行业研究报告:驾乘低空经济新风,畅享新质出行体验eVTOL 飞行器的主流 货架产品等效全循环次数约为 500 次,预计未来 5 年内提升至 1000 次。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效全循环次数 因电池化学路线不同有所差异,三元锂电池 5 约为 800-1500 次,磷酸铁锂电池可达到 2,000-2,500 次左右。动 力电池等效循环次数将极大影响 eVTOL 后期运维保养成本 峰值电流功率损耗 在 eVTOL 的起飞和着陆阶段,电芯通常会经历超过 (2024-2030年)》明确提出推动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量产。鉴于传统液态锂电池 在能量密度上的局限和eVTOL对电池性能的苛刻要求(图26),eVTOL市场渴望实现新型电 池的大规模应用。 能量密度 上限 隔膜 目前 生产成本 电解质 化学窗口上限 对锂金属负极 兼容性 液体 含量 安全性 (热稳定,抗针刺) 液态锂电池 较低 (<300Wh/kg) 需要 较低 较窄 较窄 (<4.3V) 差 >10% 热极限 140-180℃, 针刺即燃 半固态锂电池 中等 (>400Wh/kg) 需要 中等 中等 抑制锂结晶力度弱 <10% 热极限 >180℃ 固态锂电池 较高 (>500Wh/kg) 不需要 较高 较高 (>5V) 抑制锂结晶力度强 0 热稳定 >300℃, 免疫针刺甚至剪切 资料来源:华金证券,案头研究,保时捷管理咨询分析 图26. 各类动力锂离子电池综合比较分析10 积分 | 50 页 | 5.61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降低“低质、减配”储能产品进入市场带来的潜在安全风 险,这种抬高招标门槛的做法将拦住80%以上的中小储能系统集成商,使得市场向头部企业收拢。最 后,招标的技术类型正朝多元化趋势发展,虽然磷酸铁锂电池储能仍占主导地位(89%;装机功率口 径),但其他技术路线,比如液流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等均有所发展和 突破,2024年以“磷酸铁锂+”模式出现的混合型储能项目增加明显。 程度 上降低整体的温控成本。 从总体看,锂电池储能消防系统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 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做到安全使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锂电储能消防技术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发 展,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些标准化的消防系统保护方案,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系统配套的消防产品, 经过技术的积累和迭代,也日趋成熟、稳定。目前锂电池储能系统以液冷技术为主,根据液冷电池 PA 解液为水基溶液,无燃爆风险,安全性显著高于锂电池。同时液流电池的电极反应无相变发生,可深 度充放电且耐受大电流冲击,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例,其循环寿命可达15,000次以上,寿命超10年,长 循环寿命优势明显。 然而液流电池初始投资成本较高,短时间内并未获得广泛的市场推广。从单位投资成本分析,全 钒液流电池虽在产业化程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与锂电池仍存在一定差距。鉴于钒电解液具有高成 本特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共 38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