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T融合的6G网络白皮书5.0(2025)网络系统 架构。 9 / 87 图 1-1-1 通算智融合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 1-1 提出的通算智融合网络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网络功能层、管理编排层,其中: 1)基础设施层基于海量分布的基站和终端设备载体,提供包括连接、计算、数据和模 型在内的虚拟资源。 2)网络功能层基于基础设施层提供的新计算资源要素,在传统的面向连接的用户面功 能和控制面功能基础上进行增强,面向通算一体服务提供计算的执行功能和计算的控制功能。 通过创新性地融合信号处理与电磁调控技术, 为破解多天线系统容量、硬件成本与功耗的矛盾提供了新范式。 2.1.1.3 网络节能设计 在现行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射频通道的功耗在基站总功耗中的占比非常高。随着天线阵 列规模和射频通道数的增加,基站的功耗问题将越发严重。为降低基站的功耗,进行网络侧 节能,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进行硬件或实现的优化,例如采用 RHS(Reconfigurable Holographic Surfaces,智能超表面) 理是:终端在估计到空频域的信道矩阵后,将原始信道或原始信道经过预处理后得到的输入 CSI,然后利用自编码器中的编码器(即下图中的 AI/ML generation part)生成压缩码字,然 后将其量化为二进制比特后反馈给基站;基站接收到压缩码字后,首先进行解量化,然后利 用自编码器中的译码器(即下图中的 AI/ML reconstruction part)重建出输入的 CSI。 16 / 87 图 2-1-1 基于 AI10 积分 | 88 页 | 5.88 MB | 5 月前3
通感一体化助力智慧低空产业发展(国联证券 2024-4)通感一体化助力智慧低空产业发展 面向无人机场景,利用基站通信功能实现信息回传和飞行控制;利用基站 对一定区域进行感知可识别无人机的飞行状态、检测障碍物、监测气候变 化等,提供监管类和辅助飞行类服务,进一步地,利用基站对机上终端的 感知功能可针对特定无人机进行监管。相比于传统的低空雷达方案,通感 一体化无人机感知方案具有 3 个明显的优势:1) 部署成本低,可在传统 基站上部署感知功能;2)频谱可以共享,即通信和感知共享频谱,提高了 和感知共享频谱,提高了 频谱利用率;3) 感知范围广,例如单站感知距离超过 1 km,依赖 5G 基站 可实现大范围连续覆盖。 ➢ 低空经济有望为电信运营商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 我们认为低空经济和 5.5G 通感一体化有望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 局面:通感一体为无人机监管、入侵检测、飞行路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信 息化支撑手段;低空经济为 5.5G、6G 通感一体功能提供了一个充满发展潜 通感一体功能提供了一个充满发展潜 力的应用场景,有望为运营商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建议关注电信运营商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 重点关注同感一体化大规模天线阵列产业链 我们认为实现通感一体化功能,基站需要具备足够大的发射功率和波束增 益才能对其进行远距离的有效探测和跟踪,需要采用大规模的天线阵列以 提升方位向的位置精度和波束增益。包括天线、射频、滤波器等领域的企 业均有望受益低空经济和 5.5G 通感一体互相促进发展过程中带来的需求20 积分 | 12 页 | 1.10 MB | 4 月前3
5G +AI投资策略研究报告预计5G换机潮2020年到来并持续5年 4G阶段 Pre-4G期 4G导入期 4G替换期 4G成熟期 时间节点 2013年 2014年 2015~2016年 2017年~2018年 中国移动4G基站数 8万站 72万站 151万站 >200万站 中国移动4G用户渗透率 0% 0%→10% 10%→65% 65%→76% 4G机型占比 0%→10% 10%→70% 70%→95% 95% 国内智能手机渗透率 4G步入成熟期,换机需求 减弱,智能手机出货量连 续下滑 对应5G阶段 Pre-5G期 5G导入期 5G替换期 5G成熟期 对应5G时间段 2019年 2020年 2021~2023年 2024年~ 5G基站数量预估 10万站 60万站 300万站 450万站 国内5G用户渗透率预估 <1% 1%→10% 10%→60% >60% 国内5G机型占比 0%→10% 10%→30% 30%→90% >90% 相对领先,我们判 断2020~2023年将是5G换机高峰期,预计国内5G用户渗透率将从10%提升到60%左右,5G换机潮将带到国内智能手机出货 量恢复增长。 终端厂商推出5G手机速度会快于基站建设速度,预计2020年5G手机出货量渗透率将大幅提升:从4G发展经验来看,终端厂 商在4G牌照颁布后,新发机型中4G手机占比会快速提升,2014年国内4G用户渗透率不足10%,但4G手机出货量占比从年初10 积分 | 206 页 | 10.47 MB | 5 月前3
联盟网络Co-NET2.0白皮书 架构设计及场景示例2025络、全域应急通 信及 Web3 服务三种典型场景中的广阔应用前景。全域通感网络通过多主体协作, 构建未来智慧城市,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与实时监控;全域应急通 信整合卫星、无人机与地面基站,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的应急通信系统,大幅提升 灾害救援效率;Web3 服务则推动去中心化存储与算力市场的发展,为用户与运 营商创造全新的交互模式与商业机会。 总之,联盟网络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与创新性的网络架构,将在 全域通感网络:构建未来智慧城市........................................................... 20 4.2 全域应急通信:卫星、无人机与地面基站协同组网............................... 21 4.3 Web3 服务:去中心化存储与算力市场.................................... 连接数超过 15 亿,但运营商间频谱、计算资源与网络能力的割裂导致整体利用率不足 50%。传 统网络架构的“烟囱式”建设模式导致资源割裂与协议壁垒问题突出。例如,城市 中心区域的基站高峰时段负载超过 80%,而郊区基站的负载仅 20%,资源分配 严重失衡。此外,用户跨运营商网络漫游时,服务质量波动明显,切换时延高达 100ms 以上,难以满足工业自动化、车联网等场景的严苛要求。又例如,制造企0 积分 | 29 页 | 4.03 MB | 5 月前3
中兴通讯精准无线网解决方案白皮书专网模式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公网专网隔离度、部署成本、部署时间、运维模式等各方面 因素。其中专网需要使用独立硬件,独立载波资源时一般称作物理专网;公网专网可以共 享硬件或共享载波(包括基站 / 载波均共享,或者基站共享 / 频谱专用)时称作虚拟专网; 虚拟专网又可以根据服务范围划分为:广域虚拟专网和区域虚拟专网。 5G 广域虚拟专网是指基于运营商 5G 基础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切片相关技术,为客户提供一张时 档位1:报文时延抖动 ≤ step_时延抖动 × 1; 档位2:step_时延抖动 × 1 < 报文时延抖动 ≤ step_时延抖动× 2 …… 档位N:报文时延 > 最大时延; a)报文时延是由基站测量的基站和UE之间每一个上行或下行报文的空口时延 (注:测量方法参见3GPP TS38.314 - 4.2.1.2 Packet delay) b)最小时延、最大时延、step都是针对业务进行配置的参数; 员技能要求高,而 ToB 建网初期,缺乏熟悉 ToB 业务的工程师,如何有效的解决切片配置任务,必须借助高效的切片工具来完成; 切片管理工具会将切片子网的 SLA 要求转换成基站配置参数并通过 UME 网管下发到基站完成自主开通,大幅降低人员技能 需求,有效提高了切片部署的效率。 中兴通讯有多种时延问题解决方案,如: NodeEngine 解决方案,可以按需对业务接入小区和链路进行 ms10 积分 | 26 页 | 7.02 MB | 6 月前3
低空经济系列研究:基础设施篇:筑牢飞行安全根基,低空经济基建先行多地提出低空基建目标,分阶段搭建起降场点、低空智联网等软硬基础设施 发展低空经济需基建先行,在低空行动方案或者实施方案中,可以看到各地基本都提出了关于基础设施的阶段性建设目标,统筹规划包 括通用机场、起降场地、航线、地面基站、飞行服务站、低空智联网、低空空域管理平台、监管服务平台等等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 各地提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相关建设目标 省/市 文件名称 发布日期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相关目标 贵州省 贵州省低 支持河池机场、梧州机场、玉林机场完善通航功能,新增5个通用机场,鼓励企业投资、建设、运营通用机场、起降场地或设施。鼓 励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公路养护站、公交场站、公共服务设施与商业楼宇、通信杆塔、机房、基站等区域建设300个以上起降场地或 设施,并完善相关配套功能。 重庆市 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 动方案(2024—2027年) 2024/9/21 到2027年,新建通航 施,初步构建全省低空智联基础设施网。 湖北省 湖北省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2024/7/18 力争全省建成30个以上通用机场和600个以上起降场地、150个以上地面基站、1-2个A类飞行服务站。 四川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4/6/4 到2027年,建成20个通用机场和100个以上垂直起降点,实现支线机场通航全覆盖,试点城市低空监管、服务、应用一体化信息平台10 积分 | 40 页 | 3.29 MB | 5 月前3
2025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发展趋势、未来机遇及相关上市公司分析报告为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在卫星信号受 遮挡的环境下,通感一体化系统可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 实现辅助导航,形成卫星与地面感知的互补机制。 遥感与动态三维航图:卫星互联网结合地面基站和传感器,实现对地球表 面的环境、气候、灾害等的感知与监测,生成动态三维航图,为低空飞行 器和地面用户提供实时信息。 差异化互补:地面5G-A(尤其是毫米波频段)具有更大通信带宽和更精确的位置感知能力,适合城市人口稠密区域的 数据来源:《卫星互联网若干关键技术研究》,金元证券研究所 • 处理转发:又称作基站上星。卫星所搭载“可再生载荷”具备星 间通信能力及星上处理、交换能力(如解调/解码、调制/编码 等),用户终端经卫星多跳(多颗卫星的中继与处理)建立与信 关站的连接进而访问地面互联网,系统中不需部署很多信关站。 由于有星间链路的存在,终端和卫星基站之间的时延短,且可以 减少信关站的部署量;但这种架构必须改造并新发射卫星,技术 通信卫星载荷:主要包括天线分系统和转发器分 系统两大核心部分。 • 国博电子(688375.SH)在射频微波组件方面 技术实力雄厚,其产品是星载通信系统的关 键部件。 • 信科移动(688387.SH)开发了星载基站和星 地融合核心网设备,推动5G NTN(非地面网络) 标准落地 遥感卫星载荷:根据探测手段不同可分为光 学载荷和雷达载荷两大类。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在星载SAR (合成孔径雷达)和光学载荷领域具有传10 积分 | 34 页 | 13.56 MB | 1 天前3
基于可编程技术的6G用户面技术白皮书2025提供策略控制服务;同时,UPF 可以为 SMF、PCF、AF、NEF 等提供信息订阅/通知服务。 在 N4 接口服务化的同时,RAN 与核心网之间的 N2 接口服务化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长期以 来,基站一直以集成单体的方式进行开发,以保证“最后一公里”的极致性能。多出于性能担忧,学 术界和产业界对 N2 接口服务化持保守态度。但性能担忧不应该成为探索 N2 接口服务化路上的绊脚 石。 面对未 采、路测等方式来获取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包括无线空口用户终端(UE)侧数据、无线空口基站 侧数据、核心网数据和网管数据。 具体而言,空口 UE 侧和基站侧数据涵盖了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网络层(L3) 的多类信息。基站侧通过提取这些信息,组建消息包并建立通信接口,将实时数据传输到外部平台, 实现基站侧数据的实时采集。核心网数据则包括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其中控制面数据用于处 Non-RT RIC 位于服务管理编排(Service Management Orchestrator,SMO)内,时延要求大于 1 秒, 满足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应用需求;Near-RT RIC 可以与基站部署在同一位置,时延要求小于 1 秒, 对无线接入网提供近实时策略控制和能力开放。 在设计智能内生时需要兼顾:(1)数据存储:构建针对智能内生需求的数据库,根据数据特征 分类,定时上传新数据和0 积分 | 34 页 | 4.53 MB | 5 月前3
GSMA:2025中国移动经济发展报告成内容的兴起,这将给移动网络带来新的需求,尤其是上 行流量。 在数据流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运营商必须大力投资网络 升级。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 (MIIT) 的数据,截至 2025 年 1 月,中国约有 420 万个 5G 基站在运行。这一数字将大 幅上升,预计中国运营商在 2024 年至 2030 年间将投资 2190 亿美元用于移动资本支出。 图 4 每个连接的移动数据流量 (GB/月) *不包括中国 综合作用,包括运营商持续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以及对快速、可靠互联网需求旺盛的技术型人口。 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MIIT) 数据,截至 2024 年底, 中国已建成约 420 万座 5G 基站,并计划到 2025 年底将 这一数字增至 450 万以上。与此同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院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 5G 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12%, 达到 2.41 亿部,占总出货量的 92%。 和云技术的深度融合。运营商正在利用 AI 驱动的自动化技 术优化网络运营,将站点配置时间从数天缩短至几分钟, 并提升能源效率。这一点在中国联通的北京网络中得到了 充分体现,AI 根据用户数据动态调整基站性能,确保服务 可靠性,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人工干预。 图 13 中国 5G-Advanced 举措示例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运营商 措施 中国移动 2024 年,中国移动推出了全球首个商用10 积分 | 38 页 | 10.30 MB | 5 月前3
中兴通讯自智网络白皮书2025高精度探测感知和高效数据处理:低空经济的新业务需求推动了通感一体网络的建设。这种网络不仅提供通信服务, 还具备感知能力,以实现3D立体覆盖与感知。基础网络,如基站升级融合通信和感知服务能力,满足无人机高速飞行 和跨基站运行的需求。通感一体网络的建设涉及到大张角,连续波、脉冲波,多小区联合去重,毫米波等技术,这些技 术有助于实现高精度的探测和感知。同时,需要构建网络管理系统,高效、快速地处理无人机飞行数据,实现完整的感 省公司 感知 分析 决策 执行 投诉处理 方案制定 投诉处置 集中优化 质检归档 评估 用户投诉 投诉处理 ( 前移支撑) 投诉预处理 投诉共性分析 现场测试 投诉处置 现场实施 基站故障投诉预测 感知劣化投诉预测 VMAX 客服引导话术 端到端定界定位 现场处置掌上APP 意图理解 智能诊断 信令分析 投诉分析 投诉分析智能体 跨域单域协同 优化方案 数字孪生全局 解决方案 无线网络基站节能技术从时域的符号关断、频域的载波关断、空域的通道关断、功率域的下行功控、设备域的深度 休眠和极致休眠已实现了全面多维的创新发力,但无线网络实际存在多制式多频组网、业务场景繁杂、用户感知需 求差异等客观因素,使得节能方案难以“一站一时一策”精准高效落地。 中兴通讯率先推出双层内生智能节能方案,如图所示,网管承载模型训练、区域寻优、数据可视等特性,基站负责画 像采集、10 积分 | 41 页 | 7.03 MB | 6 月前3
共 58 条
- 1
- 2
- 3
- 4
- 5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