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三季度合订本)万元。 (六)提高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比例。发挥再贷款政策工具作用, 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对符合《关于实施设备更新贷 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财金〔2024〕54 号)条件经营主体的银行贷 款本金,中央财政贴息从 1 个百分点提高到 1.5 个百分点,贴息期限 2 年,贴息总规模 200 亿元。 二、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七)支持地方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力。直接安排超长期特别国 审核层级、审核部门。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及时汇总符合补贴条件的申请 人信息,确定补贴金额,并向财政部门提出资金申请。各地财政部门根 据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的资金安排意见,按程序将补贴资金拨付至申请人 提供的银行账户。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资金申请时, 需将资金安排意见一并报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和同级发展改革部门。 政策实施期结束后,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 门应于 2025 年 (四)争取国家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充分利用国家设备更新贷 款财政贴息政策,发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作用, 引导省内全国性银行机构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按照财政部等部门 《关于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财金〔2024〕54 号) 有关要求,对纳入相关部门确定的备选项目清单、且银行向其发放的贷 款获得中国人民银行设备更新相关再贷款支持的给予贴息,贴息比例从 1 个百分点提高到 110 积分 | 359 页 | 4.49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一季度合订本)新型储能 设施。 三、搭建产业发展生态 (五)鼓励加大金融支持。引导市投资基金及各县区相关基金向新 型储能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倾斜,促进新项目落地转化,支持新 型储能企业快速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新型储能产业链上下游, 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为优质企业、优质项目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六)强化人才招引培育。加大对国内外新型储能领域高端人才和 团队的引进力度,参照我市人才政策对新型储能企业人才给予补助。鼓 万元的设备器具,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引导企业加大设备、器具的投资。(责任 单位:市税务局) (三)加大金融支持。 鼓励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制定专项信贷计划,加大对企业“两 化”改造的资金支持。引导银行探索将“碳表现”、“碳定价”纳入授 信管理流程,精准支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项目,积极谋划绿色银 行分支机构建设,力争全市绿色贷款占比达到 18%。积极推广绿色责任 以上的高质量项目,省、市分级做好能耗保障。用足用好国家绿证抵扣 能耗政策,鼓励支持经营主体购买绿证,绿证对应电量不纳入企业节能 目标责任考核。(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完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 融资对接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 融资需求。(责任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国家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积极推动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 排污权等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生10 积分 | 215 页 | 1.90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二季度合订本)1.支持标准 对固投 500 万元以上的氢能产业链上下游领域项目,建设期内按申 报当期项目实际完成固投的 20%给予补贴,最高 1000 万元。对氢能制造 类重大新建、改造项目,给予不超过人民银行同期中长期贷款市场报价 利率(LPR)的贷款贴息支持、单个企业最高 300 万元/年。对企业融资 租赁关键设备和产线用于研发、建设、生产,合同额不少于 1000 万元的, 给予不超过 5%租赁费用补贴,单个企业最高 (2)项目设计投产产品应为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八大件”)、 制氢加氢先进装备、储氢运氢关键零部件等。 (3)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内未发生过安全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等。 (4)申请贷款补贴的贷款行应为辽宁省内独立银行法人机构。 (5)获得营收奖励的企业如在三年内迁出大东区,应返还全部奖励 (扣除企业所得税等税费部分)。 3.申报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或多证合一营业 执照(复印件)。 件购买安装合同、发票 及其它付款凭证。按照沈阳市、大东区当年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计算标 准确定补贴基数。 (4)租赁补贴的证明材料:租赁及付款合同,发票及其他凭证。 (5)贷款贴息的证明材料:银行贷款相关凭证。 (6)营业收入一次性补贴按照统计部门认定的企业当年营业收入判 定,企业应出具营业收入证明。 (7)未发生安全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承诺书。 4.责任部门 区工信局 第七条 支持示范推广应用10 积分 | 234 页 | 2.05 MB | 5 月前3
电力市场化改革全景图:寻找系统成本最优解中国投资协会和落基山研究 所 《零碳中国•绿色投资:以实现碳中和为目 标的投资机遇》 在碳中和愿景下,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能效、零碳技术和储能技术等七个领域可撬动 投资70万亿元。 2021/4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 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2060年,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 (根据此计算,到2060年合计需要140.7万亿元)。 渣打全球研究团队 《充满挑战的脱碳之路》 为达成碳中和目标,2060年前中国在脱碳进程中需进行高达人民币127-192万亿元的 投资,相当于平均每年投资人民币3.2-4.8万亿元。 2021/6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 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 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的资金投入规模预计在150-300万亿元之间,相当于年均投资3.75- 7.5万亿元。 2021/12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 委员会 IMF副总裁朱民及其团队 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 到2050年,中国碳中和累计投资规模约为180万亿元 资料来源: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落基山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红杉中 国,环保亚洲,渣打银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人民网,河北省自然资源厅, 中研网,中国新闻网等,海通证券研究所 表:碳中和的投资测算 16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10 积分 | 41 页 | 2.27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四季度合订本)信贷产品、专项 债券和担保支持等金融服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关村管 委会、市金融监管局)。 11.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对获得固定资产贷款的氢能领域重大新 建、改造项目,给予不超过人民银行同期中长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单个企业年度不超过 3000 万元的贷款贴息支持;支持氢能 企业租赁关键设备和产线用于在京研发、建设、生产,对融资租赁合 同额不低于 1000 万元的给予不超过 关项目优先列入国合署“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并给予资金支持。 (二十五)积极培育外贸新模式。组织不少于 1000 个团组、10000 家次企业赴境外拓市场,全年支持重点展会 100 个以上。推动政策性 银行安排 1000 亿元外贸保稳提质专项信贷额度。推动服务贸易培育 壮大,全年服务贸易规模达 6200 亿元。推动数字贸易创新突破,支 持建设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发展“直播+平台+跨境电商”融合模式, (三十)全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全力争取“两重”“两新”、 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开展专项债项目审核自主权试点,积极 运用地方专项债资金加大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力争全省投放政策 性、开发性银行中长期项目贷款 1500 亿元左右,新增保险资金投资 500 亿元左右。加大市政、物流、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盘活力 度,常态化申报争取基础设施不动产信托基金 REITs。力争 100 个以10 积分 | 159 页 | 2.13 MB | 5 月前3
2025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研究报告提升政府服务透明度等场景; 在医疗领域,数据主要应用于医疗数据治理、安全保护 和加工需求等场景,解决医疗保险理赔场景的保前保后 健康核查,有效防范骗保行为; 在金融领域,数场主要促进企业数据与银行风险评估数 据的互联互通,降低信贷风险。 在教育与企业服务领域,数场主要应用于为市场主体提 供跨行业数据交易平台,形成开放共享的生态社区。 数联网主要应用于政务、金融、医疗、工业等领域。 业数据融合分析,优化生产流程。 数据元件作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已在政务、 金融、医疗与工业领域落地: 政务领域支撑温州、北京等地数据共享与资产凭证; 金融领域通过“元件+隐私计算”实现银行风险评估, 企业提供脱敏经营数据即可生成信用评分; 医疗工业领域破解核心数据分散难题,支持新药研发与 智能制造,推动数据安全共享与产业融合。 突破方向 隐私保护计算技术应重点突破以下方向: 共享,提升政府服务透明度等场景;在医疗领域,数据主要应用于医疗数据治理、安全保护和加工需求等场景,解决医疗保 险理赔场景的保前保后健康核查,有效防范骗保行为;在金融领域,数场主要促进企业数据与银行风险评估数据的互联互通, 降低信贷风险。在教育与企业服务领域,数场主要应用于为市场主体提供跨行业数据交易平台,形成开放共享的生态社区。 突破方向 应用现状 尽管数场已形成较完整的顶层设计框架,0 积分 | 39 页 | 6.07 MB | 5 月前3
共 6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