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空经济产业框架报告(2024)2016 NASA 与 FAA 合作推进美国 UTM( 无人机交通管理系统 ) 建设。同年 FAA 发布第 107 号法规,规定了商 业用途 的小型无人机的运营规则。 欧洲单一天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院 (SESAR) 提出发展 U-Space 的概念。 2018 欧盟修订《第 2018/1139 号法规》 , 将欧盟管理权限扩展至所有的无人机。 美国总统签署了低空飞行安全法,该法案旨在改善和简化无人机在低空飞行的授权过程。 运行要求。 2020 FAA 发布了远程标识 (Renote ID) 法规,要求大多数无人机在飞行时能够广播身份和位置信息。 普及应用阶段 2021- 2023 包括英国、美国在内的多国试行空中出租车, 亚马逊于美国部分地区使用 Prime Air 无人机送货。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泰证券研究所 11 2 低空经济相关政策 D 美国国防部发布《 2017-2042 年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 , 这是美国自 2001 年以来发布的第 8 版无人机 / 无人系统综 合路线 图,对无人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总体战略指南。 美国先后发布了《先进空中交通 (AAM) 协调及领导法案》、《先进空中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 (AAIM) 法案》等十几项 法案政策。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已经统一并明确了20 积分 | 49 页 | 8.69 MB | 4 月前3
国联低空经济研究系列—eVTOL研究框架 国联证券-国外eVTOL企业一览:矢量推力为主流选择,商业化落地渐进 国家 厂商 型号 载人数 (驾驶员+乘客) 巡航速度 (km/h) 航程(km) 有效载重 (kg) 最大起飞重量 (kg) 动力 控制方式 构型 美国 Joby S4 1+4 322 241 453 1815 电动 有人驾驶 矢量推力 Beta ALIA-250 1+4 — 500 — 3175 电动 有人驾驶 复合翼 Archer Midnight 根据腾讯研究院文章,民航监管机构要求载人级eVTOL的零部件和材料安全性对标民航客机,以德国Lilium的eVTOL为例,为了满足欧盟适航认证的安 全标准,75%以上的零部件、配件和复材来自全球一级航空航天供应商,包括美国霍尼韦尔、德国代傲、日本东丽、法国Expliseat。所以中短期内 eVTOL供应链仍将以传统航空航天供应商为主;中短期由于严格的适航认证流程及ToB或ToG的商业模式,eVTOL更注重“飞行器属性”。长期看,随着 ◥民航监管机构要求载人级eVTOL的零部件和材料安全性对标民航客机,以德国Lilium的eVTOL为例,为了满足欧盟适航认证的安全 标准,75%以上的零部件、配件和复材来自全球一级航空航天供应商,包括美国霍尼韦尔、德国代傲、日本东丽、法国Expliseat。 ◥eVTOL的核心部件如碳纤维、电推进、电池、航电飞控等均需要进行严格适航流程,因此eVTOL制造产业链核心壁垒在于取证。因 为取证完成后10 积分 | 59 页 | 5.42 MB | 5 月前3
驾乘低空经济新风,畅享新质出行体验 航空学会 2025宽了对G/W空域的管制,为低空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图2 )。 近一年来主要宏观政策变化 //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案头研究 图3. 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政策节选 10 在适航审定领域,相较于美国联邦航空局 (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我国在 推进无人驾驶载客eVTOL的适航取证工作上 展现出了更为积极的态度。截至目前,FAA与 EASA尚未颁发民用无人驾驶载客eVTOL的适 是,由于eVTOL在运行环境、运营效益和飞机 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其自主飞行系统的开 发面临更高的成本要求和技术挑战。 05 安全性要求方面, eVTOL适航认证对于飞机系统发生致命事故 概率的要求介于一亿分之一(美国FAA)到十 亿分之一(欧盟EASA)。 从早期雏形“老头乐”到当今纯电、混 动、增程等各类新能源技术路线的 百花齐放,技术先进性和产品性能 的断代领先是任何创新事物诞生并 站稳脚跟的第一步。卓越的产品性 制,航程一般较短,纯电构型的极限航程约为100-250km。 基于巡航速度、航程来看,倾转构型优势明显,适用场景更为广 阔,更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目前,国外一些领先的eVTOL企 业纷纷投入到倾转构型飞行器的研发中。例如,美国的Joby S4已 处于第四阶段验证实施,预计2025年TC取证。我们预计,倾转构 型在中长期将成为市场的主流构型方案。 非倾转构型与倾转构型之比较 // 开放式螺旋桨 涵道风扇 构型示意0 积分 | 48 页 | 5.66 MB | 5 月前3
2025低空经济行业研究报告:驾乘低空经济新风,畅享新质出行体验//近一年来主要宏观政策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案头研究 图3. 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政策节选 10 保时捷管理咨询ᅠ|ᅠ驾乘低空经济新风,畅享新质出行体验 在适航审定领域,相较于美国联邦航空局 (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我国在 推进无人驾驶载客eVTOL的适航取证工作上 展现出了更为积极的态度。截至目前,FAA与 EASA尚未颁发民用无人驾驶载客eVTOL的适 是,由于eVTOL在运行环境、运营效益和飞机 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其自主飞行系统的开 发面临更高的成本要求和技术挑战。 05 安全性要求方面, eVTOL适航认证对于飞机系统发生致命事故 概率的要求介于一亿分之一(美国FAA)到十 亿分之一(欧盟EASA)。 从早期雏形“老头乐”到当今纯电、混 动、增程等各类新能源技术路线的 百花齐放,技术先进性和产品性能 的断代领先是任何创新事物诞生并 站稳脚跟的第一步。卓越的产品性 制,航程一般较短,纯电构型的极限航程约为100-250km。 基于巡航速度、航程来看,倾转构型优势明显,适用场景更为广 阔,更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目前,国外一些领先的eVTOL企 业纷纷投入到倾转构型飞行器的研发中。例如,美国的Joby S4已 处于第四阶段验证实施,预计2025年TC取证。我们预计,倾转构 型在中长期将成为市场的主流构型方案。 //非倾转构型与倾转构型之比较 开放式螺旋桨 涵道风扇 构型示意10 积分 | 50 页 | 5.61 MB | 5 月前3
通感一体化助力智慧低空产业发展(国联证券 2024-4)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其中: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 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 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 克综合指数或标普 500 指数为基准;韩国市场以柯斯达 克指数或韩国综合股价指数为基准。 股票评级 买入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 20%以上 增持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介于20 积分 | 12 页 | 1.10 MB | 4 月前3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及薪酬趋势研究报告 锐仕方达 20241920 年 公务航空进入市场 1980 年 开启直升机在农业领域的探索 2006 年 无人机在海上油田检测方面 取得进展 2016 年 美国推进无人机交通管理系 统建设 欧洲提出 U-Space 概念 NASA 与 FAA 合作推进美国 无人机交通管理系统建设 FAA 发布第 107 号法规,规定 商用小型无人机运营规则 2018 年 欧盟修订《第 2018/1139 号法 规》,将欧盟管理权限扩展至10 积分 | 62 页 | 3.47 MB | 5 月前3
2024年低空智联算力网应用实践研究报告行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步。直升机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应用,其独特 的低空悬停和垂直起降能力使其在战场救援、侦察、特种作战等任务 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战后,部分军事低空飞行技术逐渐转为民用。在 农业领域,美国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开始出现利用直升机进行农药喷 洒和农田巡查的尝试,初步形成了低空飞行在农业植保方面的应用雏 低空智联算力网应用实践研究报告 5 形。在旅游客运方面,20 世纪 5010 积分 | 39 页 | 6.24 MB | 5 月前3
2024低空+旅游重塑出行体验新质生产力打开蓝海市场对比全球低空经济发展历史及当前格局,我国低空经济 产业虽初具发展条件和基础资源支持,但较发达国家仍 处于追赶阶段。一方面行业标准和监管需在实践探索中 进行细化,另一方面,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如通用机场的 数量较美国仍有较大差距、需持续完善。 ➢ 低空旅游除前述的供给端新产品准入及基础设施建设外, 在需求端也面临如下考验:1)空中飞行存在一定人身 安全风险,且公众对于低空旅游的认知度较低,消费者 教育仍需加强,旅游目的地及低空航空器的市场推广和10 积分 | 28 页 | 2.24 MB | 5 月前3
2024年中国城市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41页- 36Kr 2024-9(ATFM) • 政策助推+技术更迭,我国低空经济对空管系统需求将大幅提升,市场空间广 阔。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基础设施 尚不完善、低空空域利用率较低(仅为美国的3.8%)。未来,随低空经济领 域政策助推、技术更新迭代,低空空域利用率加速释放,空管系统需求量将进 一步扩大,中信证券预计到2027年,全国低空空管系统的建设规模有望达到 280亿元-560亿元。10 积分 | 41 页 | 1.99 MB | 5 月前3
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LCDI)2025(发布版)然而,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参与度仍显不足。尽管星逻智能等企业积极 参与 IEEE、ISO 等国际标准制定,南瑞集团也在 IEC 主导成立了首个低空经济 领域国际标准工作组,但整体来看,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仍较少。例如, 美国 FAA 的 UAM 认证体系已形成完整技术规范,而中国适航标准尚未被国际 广泛认可。此外,中国在动态空域分配算法、5G/6G 通信协议兼容性等核心技术 标准领域仍存在短板,导致低空经济产业链面临"卡脖子"风险。0 积分 | 32 页 | 1.17 MB | 5 月前3
共 11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