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从多邻国的成功经验,探析中国本土教育企业“AI+”战略的路径异同教育迎来加速落地新机遇8 行业层面:AI 教育正成为优化教育供给的核心驱动因素 ..................................... 9 政策层面:顶层战略规划引领智慧学习、智慧课堂等场景落地 ...............................10 千亿多邻国成长启示录:AI 赋能打造 C 端寓教于乐场景 .............................12 图32: 豆神教育股权结构 .................................................................. 27 图33: 豆神 AI 阅读理解私教课堂界面 ....................................................... 30 图34: 豆神 AI 应用首页 .................... 系列(文本生成)、DALL-E(图像生成)、Stable Diffusion(多模态生成) 侧重点 判断 创造 教育应用 场景案例 智能组卷(根据要求组合试题),教学监督管理平台 (辅助教学与课堂管理,及时反馈教学情况) 智能出题(根据要求生成新的题目,扩充题库), 大模型对话功能(提供教学辅导) 资料来源: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改善教学效果、自动化节约成本、内容生成为驱动使用 AI10 积分 | 36 页 | 2.48 MB | 5 月前3
艾瑞咨询:2024年教育智能硬件市场与用户洞察报告理解技术想要什么,并帮助其实现”。具体到教育智能硬件,可以发现学习平板的屏幕通过 墨水屏、类纸膜等技术不断强调护眼以弥补液晶屏幕的不足,屏幕越来越大以更高效地输出; 智能手写笔通过接入笔盒以提升续航和组网能力、实现课堂互动;词典笔跟屏幕、摄像头、 折叠设计相结合以完善功能。技术自身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与更新。 可喜的是,这二者的发展并不是背道而驰的,如墨水护眼屏和刷题练习场景的有效结合,这 一组合进化还体现在学 根据Project Tomorrow的调查数据,2022-2023学年,美国84%的 K12教师表示其学生有个人专属的设备(平板或笔记本电脑),其中 36%只能在学校使用,48%可以带回家使用。 校内使用, 支持课堂 及校内的 教学测评 练活动 可带回家 使用,可 以支持家 庭作业和 课外拓展 学习 素质教育品类为主,强调学习体验 智能玩具提 供口语练习 机器人辅助编程 教育和情感陪伴 儿童平板提供丰 Tomorrow的调查数据, 2022-2023学年,美国84%的K12教师表示其学生有个人专属的设备。回顾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起,苹果、微软两大科技巨头开 始竞相争夺美国教育市场,引领美国K12学校进入PC课堂,随着每台PC对应的学生数量持续下降,学生的数字素养持续提升,教育 数字化逐步发展。2010年,苹果首度推出平板电脑iPad,谷歌不甘落后,于2011年推出Chromebook笔记本电脑,微软于2012年10 积分 | 107 页 | 3.91 MB | 5 月前3
2022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基于信创体系的智慧教育伸,以及和其它学科的交叉、课堂的互动性、生动性。借助智慧教学系统,可将 海量的教学资源,教材、试题、素材等作为备课的公共库,教师能随取随用,大 大降低老师们的备课负担,让备课老师专注于教材的研读,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学生学习更具获得感。同时,老师授课的资源同步到智 慧教学资源库,方便学生进行课后二次学习和复习,成为学校公共资产。 ⚫ “云课堂、云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学校通过建设云课堂,支撑校内师生和分布在全球的国际学生开展线上线下 相融合的混合教学。不仅满足了疫情下分散跨班授课需求,还为远程学生提供身 临其境的班级教学氛围和便利的双语翻译,新型的视频课堂互动方式激发了线上 线下课堂的活跃性和趣味性。同时在实时交流方面,弹幕功能也成为云课堂的一 种手段,学生能够随时提问,并将学习状态反馈给老师,而教师则可及时为其解 答,把握教学进度,让课堂交流不再受位置局限性的影响。 技术助力实操课搬进课堂 很多学科,尤其对于新工科而言,很多课程需要采用大量的实际操作学习环 节,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并通过动手增强学习效果。但是,很多实际操作环 境或者设备不大可能搬到授课教室,部分能有实验室的课程,让每个学生动手操 作也具备极大的危险性,比如高压电、反应剧烈的化学实验等。这类的教学要求, 目前可以借助 VR\AR 技术,就可以让将实验环境和实际操作搬到课堂,比如新能0 积分 | 89 页 | 5.83 MB | 5 月前3
蓝凌研究院:2025年高等教育数字化研究报告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探 索跨院校等学分认定与互换。构建智能化教 学环境,用海量数据建学科知识图谱和学习 者画像,实现以学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培 育智能型教师队伍,整合资源,打造 “双师 课堂”。以学生学习成效和发展为目标,结 合过程性与增值性评价,打造新型教育模式。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出现,原有的学科知识都 面临重新表征与编排,教师也面临被替代的 可能。为此,应加强教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 Research Report on Higher Education 一方面,积极运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 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创设丰富的学习场景,克服场 地、技术、经济等局限,帮助学生掌握线下课堂 难以接触到的场景知识与信息;另一方面,强化 高等教育教学、科研以及业务数据全生命周期管 理,持续推进数据共享常态化和全过程可视化, 坚持“一数一源,一源多用”,梳理数据源头, 建立数据资产目录,明确数据责权,提升数据质20 积分 | 49 页 | 5.28 MB | 5 月前3
共 4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