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智库 _ 2025年Q1 矿业智能化建设洞察报告2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情况 2.3矿山智能化建设案例 三、Q4矿业招投标市场 3.1矿业集团招投标TOP20 3.2设备招投标TOP20 3.3省域/直辖市招投标TOP20 四、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重点实 验室最新科研成果 4.1内容摘要 4.2研究结论 4.3研究成果部分内容 五、新设备及技术 ©亿欧智库-叶子 (416955) ©亿欧智库-叶子 (416955) ©亿欧智库-叶子 2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情况 2.3矿山智能化建设案例 三、Q4矿业招投标市场 3.1矿业集团招投标TOP20 3.2设备招投标TOP20 3.3省域/直辖市招投标TOP20 四、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重点实 验室最新科研成果 4.1内容摘要 4.2研究结论 4.3研究成果部分内容 五、新设备及技术 ©亿欧智库-叶子 (416955) ©亿欧智库-叶子 (416955) ©亿欧智库-叶子 2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情况 2.3矿山智能化建设案例 三、Q4矿业招投标市场 3.1矿业集团招投标TOP20 3.2设备招投标TOP20 3.3省域/直辖市招投标TOP20 四、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重点实 验室最新科研成果 4.1内容摘要 4.2研究结论 4.3研究成果部分内容 五、新设备及技术 ©亿欧智库-叶子 (416955) ©亿欧智库-叶子 (416955) ©亿欧智库-叶子10 积分 | 54 页 | 9.01 MB | 5 月前3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汇编(2025年4月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1 1.2 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 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 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方案》的通知............................. 5 第二编 生态环境部文件.......................... 。坚持系统观念、综 合施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兼顾上下游各环节,强化各领域改革协同联动, 实现价格合理形成、利益协调共享、民生有效保障、监管高效透明。坚持问题导向、改革 创新,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效破解价格治理难点堵点问题,使价格充分反映市场 供求关系,增强价格反应灵活性。坚持依法治价,完善价格法律法规,提升价格治理科学 化水平,规范经营主体价格行为。 二、健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化改革。加快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鼓励供需双方按照市场化原则协商确定水利工 程供水价格,积极推进新建水利工程提前明确量价条件。放开具备竞争条件的民航国内航 线旅客运输价格。 (二)加快重点领域市场建设。推进重要商品现货、期货市场建设,优化期货品种上 市、交易、监管等规则,夯实市场形成价格的基础。有序发展油气、煤炭等交易市场。完 善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健全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推进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10 积分 | 120 页 | 12.24 MB | 5 月前3
生态环境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的“任务书” 和“施工图”,全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迎来良好开局。 为系统总结 2024 年以来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向社会各界 分享碳足迹工作实践和经验,生态环境部组织撰写了本报告,重点从建立健 全管理体系、构建工作格局、推动规则国际互信、加强能力建设四个方面介 绍相关工作进展,并对未来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作出展望。 前 言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 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制定重点行业和 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以及完善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相关要求。《2030 年 一、中国高度重视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 3 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 号)提出推广绿色低碳产品以及探索 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相关任务。在《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 的碳排 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2024 年 5 月,生态环 境部联合 14 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抓规 则标准和因子数据“两大基石”,鼓励地方试点和政策创新、重点行业企业 先行先试,指导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分级管理、信息披露“三项制度”, 编绘了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二、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20 积分 | 27 页 | 2.11 MB | 4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生产条件复杂多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现状,坚持分类建设和 分级达标相结合,建立健全智能化煤矿建设、评价、验收与奖惩 机制,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因矿施策,培育典型。创新智能化煤矿建设与管理模式 重点突破适用于不同条件的智能化技术与装备,培育建设一批智 能化示范煤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和经验,发挥智 1 能化示范煤矿的带动作用。 ——系统规划,全面推进。加强煤矿智能化顶层设计,科学 按照《指导意见》提出的三阶段目标,重点突破智能化煤矿 综合管控平台、智能综采(放)、智能快速掘进、智能主辅运输、 智能安全监控、智能选煤厂、智能机器人等系列关键技术与装备, 形成智能化煤矿设计、建设、评价、验收等系列技术规范与标准 体系,建成一批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煤矿,提升煤矿安 全水平。 1.井工煤矿智能化建设目标 对于晋陕蒙等大型煤炭基地的生产煤矿,应全面进行智能化 升级改造,重点提高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水平、掘进工作面减人提 岗位全部实现无人值守作业,形成基于综合管控平台的智能一体 化管控;对于中东部矿区等建设基础较薄弱的生产煤矿,重点进 行基础信息系统、机械化+智能化的采掘系统、重大安全隐患的智 能预警系统、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等建设,实现减人、增安、提效; 对于云贵基地的煤矿,应尽快实施智能化改造,重点进行危险、 繁重岗位机器人替代,提升矿井本质安全水平。新建煤矿应先行 开展煤矿智能化顶层设计,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全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各级政府多措并举落实双碳战略 ........................................................................... 17 (二) 重点行业多环节技术创新驱动低碳转型 ............................................................... 19 (三) 能碳双管打造零碳/近零碳园区 万亿美元(约 为化石能源投资的 2.5 倍),技术突破与地缘博弈双重驱动下,各国竞速布局未 来能源主权:美国以《通胀削减法案》升级版为杠杆,向 18 个州的 32 个新能源 项目追加 50 亿美元拨款,重点支持固态电池、钙钛矿光伏等前沿技术产业化, 构建本土化供应链并创造 1.8 万个高技能岗位;德国实施《国家氢能战略 2.0》, 将 2030 年电解氢目标从 10GW 上调至 15GW,投入 150 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 改革委、工信部等九个 部门印发《数字化绿色 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 指南》 提出了“323”总体框架,指出要发挥政 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类主体作用,加 快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和以数字技术 赋能九个重点领域的绿色化转型的两大 发力方向,要积极开展双化协同基础能 力、融合技术体系、融合产业体系三方 面布局。 3 部委形成政策合力,系统部署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工作。协同增效是积极稳妥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任务举措,2024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减碳目标制定指导手册从 1990 年的 71% 上 升至 2018 年的 83%。作为国家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钢铁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建筑材料行业、化工行业能耗 的降低对中国低碳发展起到关键作用。2021 年以来,重点耗能行业的碳达峰方案正在逐步出台,相关政策对于 行业节能、增绿、降碳的要求趋于清晰、严格。工业行业企业主动制定减碳目标,有利于在目标制定和执行过程 中夯实碳数据基础,提高碳管理能力,在满足行业、 ,计算 碳排放强度。 3.3 确定基准年 1)评估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结果,确定企业重点排放主体、重点排放源及其对应的业务活动、流程和主要产品;可以参考 以下方法: 2)梳理并构建碳目标设定边界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重点排放源的物料效率与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活动及产品之间的关联 关系,例如: 确定重点排放主体:将各独立核算单位的碳排放量由高到低排列,其中排名前 30% 的排放主体;以及将各独立 核算单位的碳排放强度由高到低排列,其中排名前 30% 的排放主体、或者在业务类型相似的排放主体中碳排放 强度明显偏高的可认为是重点排放主体。 确定重点排放源:将经合并处理的各类设施、能源或工艺的碳排放量由高到低排列,其中排名前 30% 的可认为 是重点排放源;同时,与客户需求、监管要求密切相关的排放源,应认为是重点排放源。 某化工工厂测算裂解乙烯工艺中天然气消耗量与乙烯产量之间的比值,并细化分析该生产环节温室气体排放量与0 积分 | 13 页 | 1.80 MB | 5 月前3
绿色之星—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分数位于 1.2 至 3.6 之间,其中有一半的园区的分 数集中在 1.9 到 2.7 这一区间。主要受到产业、能源、 循环经济的影响较大,同时碳盘查与数字化监管有 望成为各园区下一步的发力重点。 1.9 2.3 2.7 0 5 0 5 4 图 2-1. 被调查园区低碳表现力 4 上方为样本的低碳表现力得分分布直方图,下方散点图中标出了低碳表现力得分的 3 个四分位点。 表现力洞察 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一直是园区推动低碳发展的重 要手段。 整体上,园区层面的电气化、气代煤等能源清洁替 代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有近 1/3 的园区几乎实现 构建有利于碳减排的产业布局是工业领域碳达峰 行动的重点任务之一。未来园区将进一步打通产 2.2 在能源上,推动清洁替代和能源微网建设 了完全的电气化和气代煤改造(电力及其它清洁能 源消费占比 90% 以上);另有过半数量的园区电 力及清洁能源占比低于 5%)。在省级以上的被 调研园区中,园内有重点节水行业 7 的园区的工业 废水重复利用表现显著优于不含重点节水行业的园 区,且相关行业占比越高,园区相关表现越好。由 于政府监管的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提升行动主要聚焦 用水强度高、用水量大的传统行业,用水强度小和 排放低的产业在生产实践中反而相对忽视了节水和 循环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被调查园区中也有重点节水行业占 比不高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高的案例,这主要是10 积分 | 36 页 | 7.16 MB | 5 月前3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2025)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 14 市场的连接可通过 6.4 条机制实现。我国碳市场建设的最终目标将是构建市场驱 动、政策护航、全球联动的碳金融生态,支撑经济社会低碳转型。 表 5 我国碳金融重点政策一览 文件名称 发布时间 出台部门 重点内容 《关于开展碳排放权 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1 年 10 月 国家发改 委 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 北、广东、深圳等省市自 2013 年 起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明确配额分配、交易规则、监测与 报告等制度。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 业)》 2017 年 12 月 国家发改 委 将发电行业作为初期交易主体,逐 步扩大至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明 确重点排放单位定义和界定标准, 并允许其他机构和个人参与交易。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 体系的指导意见》 2016 年 8 月 中国人民 银行等七 部委 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金融 产品,支持低碳转型,推动绿色金 关部门 依托广东碳交易平台,推动粤港澳 大湾区碳金融业务创新,支持境外 投资者以外汇或人民币参与碳排 放权交易。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管理办法(试行)》 2020 年 11 月 生态环境 部 明确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2.6 万 吨 CO₂当量),允许使用国家核证 自愿减排量(CCER)等抵消不超 过 5%的排放配额。 《关于促进应对气候 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 见》 2020 年 10 月0 积分 | 40 页 | 1.52 MB | 5 月前3
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1.2 Top 3 工程研究前沿重点解读 14 2.2 工程开发前沿 23 2.2.1 Top 10 工程开发前沿发展态势 23 2.2.2 Top 3 工程开发前沿重点解读 27 第三章 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 37 3.1 工程研究前沿 38 3.1.1 Top 10 工程研究前沿发展态势 38 3.1.2 Top 3 工程研究前沿重点解读 43 3.2 工程开发前沿 2.2 Top 3 工程开发前沿重点解读 60 第四章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前沿 71 4.1 工程研究前沿 72 4.1.1 Top 10 工程研究前沿发展态势 72 4.1.2 Top 3 工程研究前沿重点解读 75 4.2 工程开发前沿 86 4.2.1 Top 10 工程开发前沿发展态势 86 4.2.2 Top 3 工程开发前沿重点解读 90 第五章 能源与矿业工程前沿 工程研究前沿 100 5.1.1 Top 12 工程研究前沿发展态势 100 5.1.2 Top 4 工程研究前沿重点解读 105 5.2 工程开发前沿 117 5.2.1 Top 12 工程开发前沿发展态势 117 5.2.2 Top 4 工程开发前沿重点解读 122 第六章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前沿 133 6.1 工程研究前沿 134 6.1.1 Top 10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专家委员会编制了《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系统梳理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总 结凝练了适用于不同条件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及运 行管理经验,提出了我国煤矿智能化科技攻关方向与重点任务,展望 了未来发展目标愿景。 蓝皮书对于全面真实了解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现状、凝聚行业发 2 展共识、统一思想和行动、引导科学发展、构建健康的煤矿智能化发 展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煤矿智能化建设场景复杂多样,技 .................. 23 (二)挑战 ............................................ 26 第四章 我国煤矿智能化科技攻关方向与重点任务 ............ 28 (一)信息基础设施向网络综合承载与数据融合应用发展 .... 28 (二)地质保障向精准探测与隐蔽致灾精准防控方向发展 .... 29 (三)掘进系统向数智少人化方向发展 一是推进智能化前沿技术在煤矿应用。2020 年,工业和信息化 部发布《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要深化工业互 联网行业应用,加强工业互联网在装备、能源、冶金、矿业等国民经 济重点行业的融合创新。2021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将矿山作为“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的重 点任务。2021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能源领域 5G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共 37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