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建筑光伏一体化解决方案 …………………………………………… 69 30. 零碳物流新能源重卡全产业链一体化协同共建项目 ………………………………… 71 31. 基于零碳、智慧理念的毫沁营 110kV 变电站工程方案 ……………………………… 73 32. 零碳楼宇碳源调度运营【CSO】解决方案 …………………………………………… 75 33. 聊城楼宇光热复合热泵零碳能源解决方案 …………………………………………… 并先后投建了磷酸铁锂和全钒液流 2 个储能电站,其中磷酸铁锂储能电站 2.5MW/5MWh,全钒 液流储能电站 1MW/4MWh,年供电约 600 万 kWh,具有安全性高、标准化高等特点,能有效 降低园区高峰时段用电负荷。 西子洁能崇贤制造基地 零碳智慧光储项目 零碳创新点 电源侧配备了屋顶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布局了单体较大的全钒液流电池电站,同时投 运了成熟的磷酸铁锂储能电站,能有效协同,解决园区有序用电;磷酸铁锂储能和全钒液流电 屋顶光伏发电,解决企业绿电供给,同时储能实现低谷时段储电,高峰时段放电以替代部 分厂用负荷,能有效降低园区用电负荷;削峰填谷需量控制,响应较快,并参与电网需求侧响应; 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约 5725 吨。 锂电池储能电站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 锂电储能站内设备柜 5 碳中和·零碳中国 6 零碳案例篇 申报单位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9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图表19 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及容量电价汇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图表20 第三监 率形式单列,2023年6月1日起执行。 • 2023.5 《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 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印发,按电压等级核定输配 电价,2023年6月1日起执行。 • 2023.5 《关于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及有关事 项的通知》印发,以一厂一价的形式核定容量费 用,由工商业用户分摊,2023年6月1日起执行。 • 2023.11 《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印 发,按省区设置煤电容量电价,费用由工商业用 、山西入市采用自愿原则,入市的新能源 全电量参与现货市场,山东未入市的新能源电站实际出力的 10%(2023 年标准)也要按照现货价格结算;广东 要求省内 220 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中调调管的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全部参与现货市场交易(新能源入市详见第 7 条)。储能方面,自 2022 年 2 月山东首批独立储能电站以“报量不报价”方式参与现货交易后,独立储能已 陆续在各现货试点省份参与现货市场及调频等辅助服务市场。202310 积分 | 54 页 | 1.78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收益不确定性增加,新能源装机可能不达预期,导致储能市场需求下跌,因此保守情况下预计2025源 网侧储能新增装机106.4GWh,同比增长8%。另外,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风光大基 地建设有望加速推进,叠加老旧储能电站改造拉动源网侧储能需求同步上涨,因此乐观场景下预计可 达到160.2GWh,同比增长62%。 图15 2025年中国源网侧储能新增装机预测(GWh) 数据来源:EESA数据库 用户侧储能是指 高压级联技术加速渗透。高压级联型储能系统采用级联式的拓扑结构,可以无需变压器 直接实现高压电能的输出。高压级联型储能系统由功率储能舱、配电舱及控制舱组成,适用于新能源 电站、火储调频、独立储能、大型用户侧储能、构网型储能等应用场景。当前储能电站规模正从百 MWh迈向GWh时代,而高压级联储能系统因其无需经过变压器直接接入电网的特性,在大型储能电 站方面具有综合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收益高等显著优势。此外,高压级联技术在构网时也更具 15000次长循环电芯VS常规电芯SOH对比 其三,“监控-预警-保护”三位一体,在安全性层面实现全系统升级。储能系统安全性是其商业化 应用的关键。现有的安全技术通过电气保护、电芯级监控、柜体消防系统等保证电站安全。未来,这 些技术将向更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例如,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监控的颗 粒度变小,实现对储能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故障预测;通过将电芯、柜体以及场站的消防系统更好的集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2018-2023 年陕西省各发电类发电量图 陕西省光伏电站以集中式为主,分布式为辅,其中分布式电站又以户用光 伏为主。2023 年,集中式光伏占陕西省新增光伏的 81.5%;分布式光伏占 18.5%; 其中户用光伏占分布式的 100%。累积量上,陕西省集中式光伏电站并网容量 1825.7 万千瓦;分布式光伏 466.4 万千瓦。 陕西省分布式电站还有很大开发空间,结合全国来看,陕西省的光伏利用 2:2018-2023 年陕西省各发电类发电量图 陕西省光伏电站以集中式为主,分布式为辅,其中分布式电站又以户用光伏为主。 2023 年,集中式光伏占陕西省新增光伏的 81.5%;分布式光伏占 18.5%;其中户用光伏 占分布式的 100%。累积量上,陕西省集中式光伏电站并网容量 1825.7 万千瓦;分布式 光伏 466.4 万千瓦。 陕西省分布式电站还有很大开发空间,结合全国来看,陕西省的光伏利用情况仅是 年新增并网容量(单位:万千瓦) 2023 年新增并网容量(单位:万千瓦) 截至 2023 年底累计并网容量(单位:万千瓦) 截至 2023 年底累计并网容量(单位:万千瓦) 其中:集 中式光伏 电站 其中:分布式光伏 其中:集 中式光伏 电站 其中:分布式光伏 其中:户 用光伏 其中:户用 光伏 全国总计 21630.0 12001.4 9628.6 4348.3 60891.8 35448.1 254430 积分 | 26 页 | 3.19 MB | 5 月前3
2025年迈向零排放货运:新能源重卡应用初探-行业调研分析与建议报告18%。整体来看,在目前调研的企业中,新能源重卡的应用在供 需两端已经具备一定实践基础。 推进阻力:经济性考量阻碍新能源重卡部署 货主端 经济性不明显(购置成本高,使用频率低,运营成本或回报不确定) 基础设施不足(充电 / 换电站不完善,电力供应受限) 运营效率受影响(充电时间长,补能不便) 续航与载重问题(续航里程短,载重能力受限) 市场选择有限(适用车型少,难以满足业务需求) 融资与政策支持不足(贷款、补贴或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够) 融资与政策支持不足(贷款、补贴或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够) 续航与载重问题(续航里程短,载重能力受限) 运营效率受影响(充电时间长,补能不便) 市场选择有限(适用车型少,难以满足业务需求) 基础设施不足(充电 / 换电站不完善,电力供应受限) 维护保障体系不成熟(售后服务、维修能力不足) 0% 25% 50% 75% 新能源重卡应用挑战与政策诉求 调研结果显示,货主企业(88%)与物流运输商(79%) 将“基础设施不足”视为新能源重卡落地过程中的最大 挑战。基础设施不足主要体现为业务线路上充、换电站 或加氢站数量较少,补能受限。例如,当前纯电动货车 充、换电站数量不足且区域分布不均,在用车高峰期经 常出现充电桩数量或电池储备不足的情况,导致能源供 应难以保障。对于氢燃料电池货车,反馈显示已有加氢 站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氢源不够充足,加氢排队情况30 积分 | 15 页 | 36.74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能源靠拢,从而提升系统抗扰动能力,并通过与储能的充分配 合提升自平衡能力。清洁能源场站的生产运营将实现设计、管 理、控制、交易四个闭环。即电站的设计建设模式转变为以数 据和仿真模型为基础的根因分析,进而生成设备技改或策略改 进计划,为管理维护环节提供支持;电站运行中对设备的实时 控制从目前的启停和故障复位,转变为基于设备健康度的生产 风险预控;在交易环节通过功率预测与价格预测做好智能排程 续 提升。为护航电力系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需要借助智能化与 数字化技术,建立覆盖源网荷储海量分散对象的精准预测感知 和应急响应机制。 关键场景: 设备状态感知与风险预警: 清洁能源电站、储能电站等基础设施投资巨大,运行状态随气 象变化、调度指令等因素频繁变化,随之带来安全性问题。特 别是电化学储能等设施存在一定风险性,一旦出现故障不仅 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严重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基于数 史运行数据, 在出现异常时及时预警,识别原因,规避风险。 无人巡检与应急响应: 大型集中式电站多位于偏远地区,难以依靠人力完成日常巡 检、维护等工作。根据相关规划,到2030年中国将建设风光 基地总装机约4.55亿千瓦,而其中位于沙漠及戈壁地区的装机 量达4.18亿千瓦。当偏远区域的大型电站突发事故后难以及时 响应,可能造成巨大损失。而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提升,发 电、输电、变电、配电设施的安全监控与运行维护工作量与日10 积分 | 42 页 | 5.06 MB | 5 月前3
数字驱动、智慧引领: 迈向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能源靠拢,从而提升系统抗扰动能力,并通过与储能的充分配 合提升自平衡能力。清洁能源场站的生产运营将实现设计、管 理、控制、交易四个闭环。即电站的设计建设模式转变为以数 据和仿真模型为基础的根因分析,进而生成设备技改或策略改 进计划,为管理维护环节提供支持;电站运行中对设备的实时 控制从目前的启停和故障复位,转变为基于设备健康度的生产 风险预控;在交易环节通过功率预测与价格预测做好智能排程 续 提升。为护航电力系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需要借助智能化与 数字化技术,建立覆盖源网荷储海量分散对象的精准预测感知 和应急响应机制。 关键场景: 设备状态感知与风险预警: 清洁能源电站、储能电站等基础设施投资巨大,运行状态随气 象变化、调度指令等因素频繁变化,随之带来安全性问题。特 别是电化学储能等设施存在一定风险性,一旦出现故障不仅 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严重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基于数 史运行数据, 在出现异常时及时预警,识别原因,规避风险。 无人巡检与应急响应: 大型集中式电站多位于偏远地区,难以依靠人力完成日常巡 检、维护等工作。根据相关规划,到2030年中国将建设风光 基地总装机约4.55亿千瓦,而其中位于沙漠及戈壁地区的装机 量达4.18亿千瓦。当偏远区域的大型电站突发事故后难以及时 响应,可能造成巨大损失。而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提升,发 电、输电、变电、配电设施的安全监控与运行维护工作量与日10 积分 | 42 页 | 9.14 MB | 5 月前3
中国储能研究报告2025小时以上的长时储能将成为刚性需求。随着风光发电占 比的进一步增加至 50%-80%,储能时长的需求将扩展至 10 小时以上,且 长时储能将会成为“成本最低的灵活性解决方案”。 2024 年,我国 4 小时及以上新型储能电站项目逐步增加,装机占比 15.4%,较 2023 年底提高约 3 个百分点,2 至 4 小时项目装机占比 71.2%, 不足 2 小时项目装机占比 13.4%。 中国钠离子储能试点示范项目 示范项目名称 依托工程项目 项目业主单位 项目推荐单位 辽宁省昌图县 200MW/400MWh 钠离子电 池储能示范项目 兆瓦时级水系钠离子电池储 能示范电站 辽宁清电盛储新能源有 限公司 辽宁省发展改革委 安徽省淮南市山南高新 区水系钠离子电池储能 示范项目 山西华电福新发展华朔能源 有限公司独立储能示范项目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 图表:各类储能在放电时间和容量性能的对比图 资料来源:能源发展网,泽平宏观 3)跨区域性:氢气的运输方式多样,包括气态输送、液态输送和 固态输送,氢储能不受输配电网络的限制,能够实现跨区域调峰。而电 化学储能电站则受限于电网和运输条件,难以实现跨区域调峰。特别是 在远海风能开发方面,随着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发展,海上电力的输送和 消纳成为挑战。利用海上风电制氢,可以有效解决海上风电大规模并网 消纳难和深远海电力输送成本高的问题。10 积分 | 16 页 | 4.38 MB | 5 月前3
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 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施,为实现规则化、制度化、常态化的绿电交易打下 了基础。 储能交易方面,《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 调度运用的通知》为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电站明晰了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各类储能设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2023-2025年电力市场化改革趋势展望 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将初步建立。在这一宏观目标下,中国电力市场在2023-2025年间的主要发展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要求,也强调培育多元竞争的市场主体。当前,中国参与电力市场的主体主要是煤电企 业、工商业大用户和售电公司,未来将有更多其它主体的进入: • 发电侧,当前煤电已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新能源、水电、核电电站的部分电量也参与市场交易;后续将逐步引 导各类电源有序进入市场交易,由优先发电计划逐步转变为电力中长期合同或差价合约。在发电侧,特别对 于增量的风电、光伏等电源,加大市场化进程以实现新能源更大规模的消纳。 能在山东、山西迈出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的 第一步。山东市场中,通过现货市场价格套利以及获得容量补偿,是储能重要的收益来源。根据山东电力交易中 心公告,2022年间,累计8家储能企业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电站总规模712MW/1504MWh,共计参与现货市场交 易电量已超过2亿千瓦时。但是,储能参与现货市场交易,收益明显普遍低于理论计算值,主要原因有三个: • 峰谷电价难以预测。现货市场中日内电价0 积分 | 46 页 | 5.30 MB | 5 月前3
5. 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与虚拟电厂融合创新与思考传 统 模 式 新 型 模 式 用户 电厂 新能源占比 逐步提高 新能源车/换电重卡 氢能大巴 绿 电 分布式智能电网 •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 智能微网 • 增量配电网 充换电站/加氢站 绿氨/绿色甲醇等化工燃料 实现化石 燃料替代 “三类一区” 绿能生态融合 绿能交通 综合智慧零碳电厂 /虚拟电厂 能源互联网 从用户侧解决电力安全 供应和系统灵活性问题 互相 步涵盖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工商业及户用储能、电动汽车充 电桩等多品类资源,最终构建“源-网-荷-储”一体 化并可实时接受电网调度的综合型虚拟电厂。 现阶段平台已聚合60多个充电站和多个分布式光伏 电站。 集新能源及储能规划设计、投资运营、发电、售电、 用电、负荷资源开发等多种角色于一身,统一开展规 模化建设,可获得更大的可控资源池和调节能力。 进一步拓展了山东地区电力营销的业务形态。20 积分 | 25 页 | 6.67 MB | 4 月前3
共 26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