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理智能高效的工厂。 引自《“零碳工厂”评价标准》T\AIAC003-2023 3 碳中和·零碳中国 4 零碳案例篇 申报单位 ◆ 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 1955 年,前身为中国余热锅炉领军企业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唯一 连续六年荣获国家首台套产品荣誉的企业;作为国内余热利用领域的先行者 , 公司制定和实施 “新能源 + 储能”发展战略,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装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至今已 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约 5725 吨。 锂电池储能电站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 锂电储能站内设备柜 5 碳中和·零碳中国 6 零碳案例篇 申报单位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9 月,位于北京未来科技城,是集团 的科技创新平台、战略决策支持机构和高层次科技人才聚集基地。该研究院主要从事核能、火电、 太阳能及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研 10%,可调负荷削峰响应次数提升 10%,资本金 内部收益率可达 13.73%。 4. 美丽乡村推广形态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9.88%。 7 碳中和·零碳中国 8 零碳案例篇 申报单位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分公司 清洁能源公司是致力于服务中国海油“碳达峰、碳中和”的专业技术公司,中国海油系统 内唯一一家提供海上风电勘察设计、建造、安装及运行维护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同时投资运营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2025年新能源矿产的机遇与挑战机遇:远期新能源金属仍有超 十倍需求空间 01 Contents 目录 03 02 挑战:国内资源匮乏,出海仍 是大势所趋 应对:三点建议 04 风险提示 机遇:远期新能源金属 仍有超十倍需求空间 珍惜有限 创造无限 新能源矿产定义: 我们先将新能源矿产聚焦于锂、钴、镍三大以锂电下游为需求驱动的产品。 其中,锂钴金属下游以锂电需求为主,商品价格主要跟随锂电需求波动,其中由于近年来三元电池装机量持续走低,钴金属需求 资料来源:SMM,My Steel,五矿证券研究所 图表2:钴下游需求以动力电池及3C电池为主 资料来源:国际钴协会,五矿证券研究所测算 动力电池 3C电池 30% 40% 4 珍惜有限 创造无限 1.2 短期新能源需求增速放缓,新能源金属价格重回低位区间 图表3:近年来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高,欧美增速缓慢 资料来源:IEA,中汽协,五矿证券研究所 图表4:锂钴镍价格近年来持续下跌 30% 35% 40% 45%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中国 欧洲 美国 珍惜有限 创造无限 1.3 短期新能源增速放缓,对上游新能源金属需求拉动减弱 图表5:当前动力电池主要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 资料来源:高工锂电,五矿证券研究所预测 图表6:2024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中纯电占比仅为58%10 积分 | 22 页 | 2.63 MB | 5 月前3
国内外40家固态电池典型企业技术路线实力很强。美国则主要分布着一些创业企业欧盟国 家的企业主要是与美国的创业企业合作。韩国企业数 量也不多但是持续投入研发,实力较强, 公众号粉网 真三中国粉体网1积华大技银研究 》国内18家固态电池企业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氧化物/聚合物 卫蓝新能源作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态电池技术 产学研孵化企业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 有40余年固态电池产业研究经验,在多个固态锂电技 术领域实现“首次”突破。公司由中国工程院院土陈 、全固 态电池等产品,应用覆盖新能源汽车、储能、无人机 电动船舶等多个领域。 Caopowaer.tbLch 公众号粉体网 儿三中国粉体网招体大级银行究 》 清陶(昆山)能源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氧化物/复 合物 清陶能源成立于2016年6月,由中科院院上、清华大 学教授南策文团队领创办的具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 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固态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与 生产装备的研发生产建设国内第一条固态锂电池产 》 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氧化物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主要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主 要路线为GARNET型和NASICON型氧化物电解质。赣锋 余基地期年产6GWh固态锂电池生产项目重庆赣锋 年产20GWh固态锂电池科技产业园及先进电池研究院 项日东莞赣锋年产10GWh固态电池及诸能总部项日 公众号粉# F中国粉体网1租大球摄研究 》 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氧化物 辉能科技作为全球首家大规模生产固态锂陶瓷电池的10 积分 | 62 页 | 5.38 MB | 5 月前3
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备的迅速发展,以及神经网络等 AI 基础算法性能的大幅提升,基于深度图像的场景解析技术的精度和稳 定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成为感知领域的热门技术。 为了应对高质量数据的稀缺性、现实环境的多样性、计算资源的有限性等问题,提高弱标注或无标注 数据的利用率、增强跨域过程中兼顾记忆力和泛化性的能力、网络结构轻量化和提高时域信息关联能力已 成为当前基于深度图像的场景解析领域的研究热点。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手段。然而,复杂背景下的无人机探测,特别是 无人机的识别问题,仍然是现阶段雷达探测的难点;射频探测难以应对保持无线电静默状态或使用非常规 频段的无人机;声波探测受环境噪声干扰严重,且探测距离非常有限;光电探测易受天气影响,且难以分 辨较远处的飞行目标。为满足复杂环境下的高效识别与对抗需求,未来低空无人飞行器综合探测技术的发 展方向已基本明确:①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源异构传感器融合探测;② 多位点组网探测与识别;③ 西北工业大学 20 2.75 86 1.83 4.30 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16 2.20 44 0.93 2.75 6 合肥工业大学 15 2.06 220 4.67 14.67 7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15 2.06 87 1.85 5.80 8 北京理工大学 15 2.06 56 1.19 3.73 9 大连海事大学 13 1.79 84 1.78 6.46 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2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核聚变:人类终极能源的钥匙-64页原子核发生碰撞的概率。 (3)能量约束时间τE(维持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稳态运行):在聚变反应过程中,高温 等离子体的能量会以辐射和热传导的形式逸出,为了使高温等离子体中核聚变反应能够持 续,必须将等离子体约束在有限空间内,并长时间地维持上亿摄氏度的高温和高密度的核 反应条件。 图表44: 核聚变反应需要满足温度、密度和能量约束时间三个条件 资料来源:《超导磁体技术与磁约束核聚变》(王腾,2022),华泰研究 2022),华泰研究 流动液态锂壁可作为固体第一壁替代方案,解决固定材料寿命问题并且提高等离子体约束 性能。液态金属作为第一壁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能够解决传统固体材 料使用寿命有限的问题。液态锂作为低原子序数材料,与等离子体具有较好的兼容性,是 比较理想的第一壁材料。在等离子体作用下锂通过蒸发和溅射进入等离子体边界,被迅速 电离并跟随刮削层流的方向输运,形成一个不均匀分布的锂辐射层,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了 在实际情况中存在中子损耗,因此需要在增殖单元中加入铍或铅作为中子倍增剂。当一个 中子与铍或铅发生反应后会产生两个中子,这两个新的中子又可以继续引发更多的中子, 直到次级中子能量不足以激发新的中子,形成一种有限链式反应,从而提高氚增殖率。 图表89: 聚变堆氚增殖包层 资料来源:《聚变能源中的氚化学与氚工艺研究进展及展望》(赵林杰等,2019),华泰研究 ITER:2025 年有望10 积分 | 64 页 | 7.65 MB | 5 月前3
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 资料来源:《菜鸟2024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 06 绿色实践案例 • • 资料来源:《菜鸟2024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 06 绿色实践案例 • • 资料来源:《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与治理报告》 ◆ - 1 - 2 1 + 2 1 + 2 ◆ 4,904 5,628 10,128 2022 年 2023 年 2024 绿色实践案例 • • 资料来源:《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与治理报告》 06 绿色实践案例 • • 资料来源: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 ◼ 06 绿色实践案例 • • 06 绿色实践案例 • • ➢ ➢ ➢ ✓ ✓ 06 绿色实践案例 • • 资料来源:《极兔速递环球有限公司2024年度报告》 2024 12 LNG 2024 12 1,327 LNG LNG 26% ➢ LNG 106 2024 B5 06 绿色实践案例 • • 资料来源:《极兔速递环球有限公司2024年度报告》 ⚫ PVC 2024 12 3,165 19.4 99% ⚫ 79.9 2023 80.68% 2,762 ⚫ 202420 积分 | 113 页 | 22.17 MB | 4 月前3
雪迪龙、海康威视等智慧环保标杆案例以及支持智能表运行的系统、配 套设备及软件。 2017 年营收 74.5 亿元,其中,智能计量表行业 72 亿元,归母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净利 润 15.1 亿元 • 2017 年并购上海肯特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智能电磁流量计、智能时差式超声波流量计、智能涡街流 量传感器等, 105 , 000 , 000 元持股 75.00% ,资金来源为募集资金 • 我国智能水表渗透率为 18.20% ,较智能气表 1 智慧水务、智慧环保产业概述 2 主板上市公司标杆研究 3 新三板上市公司标杆研究 4 未上市特色公司标杆研究 5 海康威视标杆研究 25 新三板水务类公司 • 江苏中科君达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 新三板 • 专注于智能测控和智慧水务两大领域产品的设计研发,智能测控项目主要是根据家电制造和汽车制造企 业需求分析,方案定制设计,项目立项,以项目管理的项目经理责任制方式,为客户提供研发设计、生 ,根据客户订单需求排生产制造、 质量控制及计量全检方式,交付给客户,提供安装培训及产品售后服务跟踪。 2017 年营收 5400 万元, 归母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净利润 1082 万 • 智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新三板 • 成立于 2003 年 7 月,后于 2015 年 8 月完成股份制改造,主要业务包括:计量表无线远传抄表系统、 水表户外显示器系统、燃气表户外显示器系统、暖气热能计量户外显示器系统、大流量表无线抄表系统、10 积分 | 44 页 | 9.37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数据来源:EESA数据库 图7 2024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区域分布(top20)(MWh) 2024年,新疆、内蒙古、江苏三地新增储能装机断层领先。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领跑全国, 但本地消纳能力有限,加之疆电外送面临输电能力有限、网间调节能力薄弱等问题,因此对储能存在 长期需求;内蒙古特高压外送通道配储需求旺盛,加之“政策+资金”双驱动,推动特高压通道节点附 近储能规模化建设;江苏作为负荷中心,新能源渗透 流电 池安全性高、生命周期性价比高且环境友好,但能量密度低,初期投资大;压缩空气储能装机容量 大、清洁环保且寿命长,但效率低且选址要求严格;飞轮储能瞬时响应快,能精准跟踪负荷变化,但 能量密度有限,静态损失较大……在众多储能形式中,锂离子电池等电化学储能凭借布局灵活、建设 周期短、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寿命长和高能量效率等优势成为目前综合性能最好、性价比最高 的主流储能形式。 随着全 配风光的电量,在用氢侧进行电解水制氢,既保证了风电、光伏新能源电力的消纳,也减少了氢气运 输、 存储的成本;风光大基地制氢项目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三北地区,主要考虑到这些地区新能源装 机比例高,消纳能力及送出能力有限。中长期来看,还是需要提高当地对于新能源电量的消纳能力, 利用风光电解水制氢会是主要提高消纳能力的之一。 202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指出,2030-2045年,我国规模化长时储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西安节能协会 参与人员: 谢宏皓 西安节能协会 潘 洁 西安节能协会 刘延强 西安节能协会 罗杰琼 西安节能协会 姜俊鹏 西安节能协会 王 辉 陕西综合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卢永杰 陕西综合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致谢: 在本报告的编写过程中,特别感谢以下来自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对报告撰写提供的洞见与 建议。 韩文科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产业品牌研究与传播工作部 康俊杰 王鲁迤 西安市节能监管中心 李 月 陕西科锐电力有限公司 雷 鸣 西安城投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杨立波 西安交通大学 特别感谢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宝鸡市工 业和信息化局、宝鸡市高新区科技和工信商务局、西电宝鸡电气有限公司、施耐德(陕西)宝光电 器有限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等对本报告的支持。 本报告所述内容不代表以上专家和所在机构,以及项目支持方的观点。 西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西北电网已成为我国首个新能源为发电装机主体电源的区 域电网。截止到 2023 年 12 月 31 日,西北地区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 2.1 亿千瓦,占比超 过 50%。然而,受本地消纳能力有限、外送通道建设滞后、风电、光伏等电源装机容量 年平均增速整体大于用电量增速等因素影响,西北地区面临严峻的消纳压力。 地处西北地区的陕西省是煤炭大省,具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 新能源装机占比也在不断上升,20230 积分 | 26 页 | 3.19 M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电网 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河钢数字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盈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软通动力信息技 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罗克韦尔自动 化、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 司、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擎天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陕西能碳宝科技有限公司、中化能科碳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湖州新 能源云碳 能源云碳中和研究院、上海智洋数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建谊集 团、鲲鹏智慧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旗云中天科技有限公 司、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海华壹科技、中电科普天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普天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1 前 言 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一项跨领域、多维度的系统工程,涵盖战 略规划、政策法 解决方案,为钢铁行业提供可复制的低碳转型路径,同时通过技术标准输出、产 业链 协同及跨领域联盟共建,赋能上下游超百家企业,树立“内生转型驱动外 生赋能”的产研融合典范。TCL 集团依托深厚制造基因,战略孵化成立格创东智 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基于多智能体 AI 架构的能碳垂直领域大模型——“企 业能碳大脑平台”,以数字化驱动双碳转型。该系统对内实现 TCL 旗下 20 余家 工厂的能碳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对外输出至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共 39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