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回顾、现状与展望10 积分 | 43 页 | 8.73 MB | 5 月前3
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 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 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 rmi.org / 2 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 关于落基山研究所(RMI) 落基山研究所(RMI),是一家于1982年创立的专业、独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智库。我们与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 构及创业者协作,推动全球能源变革,以创造清洁、安全、繁荣的低碳未来。落基山研究所致力于借助经济可行 的市场化手段,加速 的市场化手段,加速能效提升,推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转变。落基山研究所在北京、美国科罗 拉多州巴索尔特和博尔德、纽约市、加州奥克兰及华盛顿特区设有办事处。 rmi.org / 3 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 作者与鸣谢 作者 落基山研究所:陈梓浩,高硕,刘雨菁,刘子屹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王康 其他作者 落基山研究所:李婷,田嘉琳,周勤 作者姓名按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 版权与引用 刘雨菁, 王康, 高硕, 刘子屹, 陈梓浩, 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 落基山研究所,2023 rmi.org / 4 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 引言 全球能源危机与“双碳”背景下,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加速破浪前行 ...6 第一章 2015年以来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进展 ......................0 积分 | 46 页 | 5.30 MB | 5 月前3
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 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 2024.5 rmi.org / 2 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 关于落基山研究所(RMI) 落基山研究所(Rocky Mountain Institute, RMI)是一家于1982年创立的专业、独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智库,与政 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及创业者协作,推动全球能源变革,以创 造清洁、安全、繁荣的低碳未来。落基山研究所 着重借助经济可行的市场化手段,加速能效提升,推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转变。落基山研究所 在北京、美国科罗拉多州巴索尔特和博尔德、纽约市及华盛顿特区设有办事处。 rmi.org / 3 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 作者 陈梓浩,高硕,江漪,李婷,刘雨菁,刘子屹,田嘉琳,王康*,张沥月 作者姓名按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 作者姓名按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作者均来自落基山研究所。 *该作者来自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 联系方式 高硕,sgao@rmi.org 引用建议 高硕等, 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落基山研究所,2024, https://rmi.org.cn/insights/2024powermarketreviewandoutlook/ RMI10 积分 | 54 页 | 1.78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省级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现状与展望报告以政府为保障方,为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价格确定性以促进长期投资,并通过 引入拍卖竞争机制,推动可再生能源项目提升发电效率降低成本。 长期购电协议 以电力用户为保障方,买卖双方以更灵活的方式商议市场化交易的风险分配 机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收益预期。 问题四: 环境价值的体现 绿色与环境价值 体系不完备,难以 充分引导绿电消 费需求 欧盟原产地证书 以其完备性、规范性和 这对于买卖双方的谈判策略,风险评估能力都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可再生能源保障机制建设情况及海外经验带来 的启示 2023年,中国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的比例达 到约44% 78。这意味着中国可再生能源正从“保量保 价”的保障性收购模式,过渡到“保障性消纳+市场 化交易”的模式,并向全面市场化迈进。“可再生能 源参与电力市场后的价格普遍走低,加之辅助服务 费用分摊、系统偏差考核等因素,其在市场中面临 价格震 价格震荡、曲线波动、偏差考核、政策影响等多重风 险” 79。从目前的入市表现来看,需要加强政策和市 场工具的使用,平稳可再生能源的盈利预期。 中国的差价合约主要是购售双方签订的市场化 差价合约,较少涉及类似英国CfD性质的政府授权合 20 第二章 | 全球经验与中国启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机制设计 约。2023年发布的《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 提出了中长期差价合约电费计算的原则和公式,并明10 积分 | 68 页 | 12.71 MB | 5 月前3
本末电碳:2025虚拟电厂生存与发展研究报告模⽬标上取得积极进展。展望未 来,虚拟电⼚将在⼈⼯智能调度、负荷⾦融化等新模式驱动下实现更⼤规模发展,为能源转型和双碳⽬标提供有⼒⽀撑。 引⾔ 传统模式⾯临挑战 随着新能源⾼⽐例接⼊和电⼒市场化改⾰的推进,传统"源随荷动"的供需平衡模式⾯临挑战, 灵活调节资源的价值⽇益凸显。 虚拟电⼚应运⽽⽣ 虚拟电⼚(Virtual Power Plant,VPP)应运⽽⽣,作为通过数字化⼿段聚合分散电源和负荷 需要指出的是,⽬前我国虚拟电⼚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政策和市场机制有待健全,实现盈利仍有难度。多数试点项⽬尚处于验证技术和模式阶段,未实现⼤规模盈利。未来,随着电⼒市场化深化和价 格机制理顺,虚拟电⼚的收益来源将更加多元和市场化。同时,应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参与聚合的⽤⼾、第三⽅运营商、电⽹企业各得其利,以形成可持续的商业闭环。 四、国内典型企业与平台案例分析 电⽹及电⼒企业系 南⽅电⽹公司 在⽇本,和丰⽥等合作打造汽⻋充电桩虚拟电⼚。该公司于2022年被全球能源管理巨头施耐德电⽓收购,更加速了其技术在全球的推⼴。 中外差异与借鉴 市场机制成熟 ⽆论欧洲还是美国,虚拟电⼚参与的都是⾼度市场化的电⼒系统,价格信号反映供需实时变化,虚拟电⼚据此调 整出⼒获得收益。这启⽰我们要加快电能量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使灵活性资源的价值能通过市场充分 体现。 商业模式多元 国外既有像Ne10 积分 | 16 页 | 15.51 MB | 5 月前3
2024年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报告进行建设运营,达到整体能 源利用效率最优,从而构建用能企业的能源新质生产力。 五:灵活参与电力市场化改革,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商业机遇 在用能企业的能源产消一体化转型过程中,经济性分析不可或缺。首先,“能算得过来账” ,也就是说,部署光伏和储能的经济性是调研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其次,未来电力市场化改 革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商业机遇,如大规模用电、且具备灵活用电能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参与电力 市场交 最后接收来自电网需求侧响应平台的需求指令,根据自身弹性资源评估,实时运行策略调度参与 需求侧响应。 • 电力现货交易 用能企业通过电力市场现货交易平台功能接口,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化交易,不仅可使企业从 需求出发,降低用能成本并实现减碳,同时现货交易的市场化规则还可帮助大电网实现有序用电 以及社会层面碳排的降低。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电能采买将采用实时电价体系,用能企业购电进 一步追求透明化、公开化,用能企业的电 微电网实际部署项目情况及相应园区数量,推算当前全国园区行业 的绿电消纳总量、减碳总量及电费节约总量的理论总值 32 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 3.2 融入电力市场化改革,发掘全新商业机 遇 3.2.1新能源的发展使得电力市场化改革迫在眉睫 随着新能源占比的提升,未来的能源系统呈现出以下三个鲜明的特征: 首先,零碳电源主力化使电力供给侧的波动性变大、可预测性变弱。2024年8月份,中国风10 积分 | 46 页 | 8.66 MB | 5 月前3
4. 我国虚拟电厂的建设发展与展望接入22个电采暖及大工业用户,累计聚合容量 174.3万千瓦,理论调峰能力61万千瓦,累计填 谷响应电量1.86亿千瓦时,为用户和聚合商创造 服务收益3311万元。 • 上海:常态化参与市场化需求响应 • 实践-上海黄浦区商业建筑虚拟电厂:依托政府支持资 金常态化自主开展空调调控管理。截止2024年3月底 已接入主体101户,接入资源类型规模达25219千瓦, 累计响应电量17245千瓦时,最大响应负荷9800千 次调峰服务,累计申报容量51.27万千瓦,累计计划 响应电量262.95万千瓦时。 Ø 城市级虚拟电厂 • 5月8日,安徽省启动申报虚拟电厂试点示范项目。 • 5月11日,湖北首个地市级虚拟电厂-黄石磁湖电厂市场化交易运营运营启动。 • 5月27日,湖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虚拟电厂参与湖南电力市场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6月22日, 湖南湘江新区虚拟电厂上线运行,这是湖南省首家实体运行的虚拟电厂。 • -非技术因素制约虚拟电厂系统终端推广 -技术平台和商业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 Ø 虚拟电厂发展路径 阶段 类型 参与优势 近期 峰谷电价、激励型需求响应 聚合各类负荷侧资源,形成具有较强调节能力的 聚合体,以市场化手段适应不同场景需求。 调峰、备用辅助服务 远期 中长期、现货市场 与其他市场主体相比除具有调节能力外,还具有 多元主体互补、消除波动性、协调优化等优势。 调频、调压等辅助服务 可协调发挥储能等多种资源的快速响应优势。20 积分 | 23 页 | 1.90 MB | 4 月前3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受打 折,余电上网部分可以销售给就近工商业用户进一步提升收益,而不是以燃煤基准单价 交给电网统购统销。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于 2017 年末发布了《关于开展分布式 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补充通知》(发改办能源〔2017〕2150 号),明确分布式发电市 场化交易试点方案编制的有关事项,之后又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江浙地区开启了 试点项目。今年 4 月河南开启工业企业 目在输电费、政策性交叉补贴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促使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发展。 (二) 提高峰谷电价差,增强微电网 项目经济性 建议参照其他省份进一步优化峰谷电价时间,结合陕西省气候特点,调整高峰时段 为 15:00-23:00,低谷时段为 11:00-15:00、1:00-6:00。夏季及冬季工商业用电实施尖 峰电价。同时,建议对工商业进行峰谷电价调整,市场化交易上网电价高峰时段在平段 电价基础上上浮 40%、低谷时段在平段电价基础上下浮 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水泥熟料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 查技术指南 水泥熟料生产〉意见的通知》,对两类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力,包括 同一家企业内自产非化石能源电力通过专线直送给重点排放设施使用的电力,以及电力 用户与非化石能源发电企业签署市场化交易合同,并通过电网配送给重点排放设施使用 的非化石能源电力,明确其间接排放按 0 计算。如果该指南未来正式实施,企业内部专0 积分 | 26 页 | 3.19 MB | 5 月前3
2025年迈向零排放货运:新能源重卡应用初探-行业调研分析与建议报告能源货运应用的参考指标(如新能源运力占比 等),作为货主企业采购和评价物流服务商的 依据;另一方面,鼓励大型制造业、快消、电 商、能源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将新能源运力纳入 物流服务招标条件,通过市场化方式向服务端 传导绿色运输需求。同时,建议对积极推动绿 色运力采购的货主企业或平台企业提供“绿色 采购示范项目”激励政策,例如专项资金奖励、 融资成本优惠等,推动形成“有标准、有采购、 有 基础条件。 三是建立碳绩效与激励机制的连接通道。一方 面 , 可将依据标准方法核算与认证的碳减排成 果纳入绿色金融、分级运营补贴、碳积分管理 等激励体系中。另一方面,鼓励行业通过试 点探索基于市场化机制的减排价值转化路径 (Market-Based Measures, MBM)。允许物 流运输商在不同地理区域或廊道之外,通过交 易减排凭证来获得收益,从而打破物理路径与 碳减排的强绑定关系,为货主企业提供碳中和 要主动开展绿色效益核算与碳绩效管理,提升数据质量、核算与披露 能力。积极探索订单级碳排放核算、碳足迹披露、减排量第三方认证 等方式,在客户沟通、金融支持、品牌塑造中展示减碳成果。同时积 极关注市场化机制(MBM)机会,尝试减排结果的价值变现,使绿色 投入实现正向收益。 主动参与试点项目,验证路径、占得先机。现阶段相关制度与标准仍 在建设过程中,企业越早参与试点,越有机会在实操中厘清应用场景30 积分 | 15 页 | 36.74 MB | 5 月前3
5. 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与虚拟电厂融合创新与思考 无线通讯网络的稳定和安全技术 海量分布式新能源和新型负荷之间的电力供需 精准预测技术 多品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及调控技术等 技术挑战 01 更多的交易品类和相关交易规则 市场化交易中的资源优化和投标策略等 市场交易挑战 02 建设主体、运营主体及监管主体等的管理机制 自主调控的责权范围及定价机制等 体制机制挑战 03 ©SPIC 2022. All Rights 筹发展。 1、依托示范项目,助推顶层设计和产业的统筹发展 (四)相关认识与思考 积极探索虚拟电厂与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等的衔接,推动虚拟电厂以灵活方式 参与中长期、现货各类市场化交易,充分激发虚拟电厂自身活力,逐渐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 虚拟电厂商业模式; 充分利用能源多元化、终端电气化发展契机,创新打造多技术融合、多设施协同、多品类互济 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为20 积分 | 25 页 | 6.67 MB | 4 月前3
共 24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