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虚拟电厂的建设发展与展望我国虚拟电厂的建设发展与展望 冯升波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 2024年7月11日 一、虚拟电厂建设背景 二、虚拟电厂发展现状 三、虚拟电厂发展展望 3 l 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9.22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速6.7%,支撑了GDP的5.2%增 速。 l “十四五”前三年,我国全社会用电 量年均增速7% l 电力弹性系数连续3年超过1,2016年 以来维持0.7以上的高位20 积分 | 23 页 | 1.90 MB | 4 月前3
电力系统科学智能应用和展望10 积分 | 29 页 | 2.04 MB | 5 月前3
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探索与展望报告0 积分 | 41 页 | 2.98 MB | 5 月前3
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回顾、现状与展望10 积分 | 43 页 | 8.73 MB | 5 月前3
2025年电力系统科学智能应用和展望报告10 积分 | 29 页 | 3.36 MB | 5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3)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 展展望 2025/02 全球量子计算产业 发展展望 2025/02 量子科技年度系列报告 2025 当人类文明迈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量子计算已不再是实验室里的科 学畅想,而是成为重塑全球科技版图的核心变量。2024年,谷歌"Willow" 量子处理器与中国"祖冲之三号"芯片的相继问世,标志着量子计算正式进 入中美双极竞速的新纪元。2025年,这场关乎未来技术主权的博弈将迎来 作为光子盒研究院院长,我始终坚信:量子计算的终极价值不在于零 和博弈中的技术霸权,而在于其对人类认知边界的突破。本报告将从技术 路线、产业生态、地缘政治三维视角,解析2025年量子计算发展的十大趋 势展望、三大矛盾与两类范式革命。我们试图回答一个根本性问题——当 量子计算从"实验室变量"转化为"文明常量"时,人类将如何平衡竞争与合作、 安全与发展、伦理与创新的永恒命题? 历史从不等待犹豫者。2 024年发生的重要事 件。 04 本报告版权归光子盒研究院所有,其他任何形式的使用或传播, 包括但不限于刊物、网站、公众号或个人使用本报告内容的,须 注明来源(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 [R]. 光子盒研究 院. 2025.02)。本报告最终解释权归光子盒研究院所有。 05 任何个人和机构,使用本报告内容时,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 悖原意的引用、删减和篡改。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10 积分 | 184 页 | 18.33 MB | 6 月前3
2025年中国省级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现状与展望报告中国省级绿色 电力市场建设: 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5年2月 研究总统筹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蔡元纪 绿色和平 吕歆 研究团队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张晗星、王诗童、蔡元纪 绿色和平:谢雯雯、吕歆、黄涵榕、唐大旻、王昕楠 评审专家 许庆宇、徐征 特别鸣谢以下人员给与本研究的建议与支持 张立、任景哲、刘晓凤 |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碳中和国际研究院 鸣谢(按首字首字母顺序排列) 50 注释 52 中国省级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现状与展望 1 1 执行摘要 2 省级电力市场是中国电力市场体系中的核心。当 前,基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和供需关系等因素的差 异,各省级电力市场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形成 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关键市场机制,并探索了发挥本地 优势的特色创新实践。 展望未来,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部署和加速入 市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与可再生能源自身的发展都带 机制。包括因地制宜开展省间和省内绿电交 易,绿电事后交易机制丰富绿电交易的灵活 性;绿电溯源报告为用户的绿电消费提供更 加规范、透明的认证;绿电消费补贴为参与 用户提供经济激励。 执行摘要 中国省级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现状与展望 3 关键问题 中国绿色电力市场 建设的关切议题 海外电力市场的解决方案实例 问题一: 电力电量失衡 电力系统调节能 力不足加剧运行 风险,限制可再生 能源接入 德国电力平衡单元10 积分 | 68 页 | 12.71 MB | 5 月前3
2025年电力辅助服务两个细则的背景、现状与展望报告10 积分 | 41 页 | 11.46 MB | 5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2)全球量子科技产业 发展展望 2025 2025/03 量子科技年度系列报告 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量子科技已从实验室的概念逐步演化为重构 全球科技与产业版图的战略变量。过去一年中,谷歌“Willow”量子处理器 和中国“祖冲之三号”芯片的相继亮相,不仅象征着量子计算从实验室变量 向“文明常量”的转变,也预示着全球科技竞争正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在 这一历史性节点上,量子计算、量子安全与量子传感三大领域的技术突破 想与商业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挑战。报告不仅关注单独硬件的提升,更强调 量子技术与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及各产业应用的深度耦合,以及探讨各机 构如何在竞争中实现合作,在安全中推动发展,在伦理中寻求创新平衡。 展望未来,2025年或将成为全球量子科技产业的“临界点”。各国政 府、企业和科研机构正以战略定力和前瞻视野,加速推动量子技术从实验 室到产业链的转化,并不断重塑国际技术标准与竞争格局。 我们相信, 024年发生的重要事 件。 04 本报告版权归光子盒研究院所有,其他任何形式的使用或传播, 包括但不限于刊物、网站、公众号或个人使用本报告内容的,须 注明来源(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展望 [R]. 光子盒研究 院. 2025.02)。本报告最终解释权归光子盒研究院所有。 05 任何个人和机构,使用本报告内容时,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 悖原意的引用、删减和篡改。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10 积分 | 128 页 | 9.64 MB | 6 月前3
融合生态 拥抱智能:2030中国智能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展望报告Month Year 融合生态 拥抱智能: 2030中国智能制造 及自动化行业展望 2025年6月 伴随工业4.0的蓬勃发展和生成式AI领 域的技术颠覆,全球智能制造和工业自 动化行业变革提速。麦肯锡从自动化延 展性、自我组织、数据分析、数字化技术 栈、数字化工人、生态融合和商业模式 七个维度分析智能制造行业发展情况。 我们认为,到2030年,中国、日韩和西欧 等先进制造市场有望率先实现自动化革 智能、融合”的智能制造软硬件平台, 选择开放融合的合作伙伴,抓住工业自 动化行业技术变革带来的效率提升机 会。 融合生态 拥抱智能: 2030中国智能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展望 1 融合生态 拥抱智能: 2030中国智能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展望 2 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也需要因时而变, 从四个方面内外兼修,实现成功变革。 首先战略先行、整体规划,重视新技术 带来的新的自动化、智能化机会,制定 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战略。其次分段 总计 459亿美元 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 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 离散制造业自动化 连续制造业自动化 融合生态 拥抱智能: 2030中国智能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展望 3 融合生态 拥抱智能: 2030中国智能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展望 4 (三) 针对连续流制造和离散制造的 工业物联网软件和云服务。这一 细分包括连接工厂内各类工业 设备,以及支持使用数据分析驱 动制造的各种解决方案。这一自 动化产品细分市场规模最小,但20 积分 | 18 页 | 1.16 MB | 4 月前3
共 31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