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在石油行业的信创共研与实践T E N T S 目录 1 2 3 4 制裁之下,国产CAD的突围之路 中望软件CAD国产替代方案 典型用户案例 关于中望 创人才培养服务体系 制裁之下,国产CAD的突围之路 中望软件因势而生 可 信 赖 的 A l l - i n - O n e C A x 解 决 方 案 提 供 商 制裁之下,国产CAD的突围之路 技 术 先 进 性 1. 自主核心技术 2 - i n - O n e C A x 解 决 方 案 提 供 商 2022年信创政策频出 未来五年国产化步伐加快 技 术 先 进 性 1. 自主核心技术 2. 功能性能亮点 央国企**号文 积极探索生产运营系统替代:针对生产制造、研发设计、运营管理 等领域,能替尽替,大力推广国产工业软件 技 术 先 进 性 1. 自主核心技术 2. 功能性能亮点 网信办**号文 到 2027 中央安可办《关于做好深化安全可靠应用涉密领域 替 代工作的通知》 企事业单位的涉密办公系统实现全面替代,涉密业务系统、科研生 产系统、管理运营系统等,根据安可技术和产业发展实际,实现应 替尽替、能替尽替。 中望CAD国产替代方案 同时拥有二维CAD、三维CAD/CAM、仿真CAE核心技术与产品矩阵 可 信 赖 的 A l l - i n - O n e C A x 解 决 方 案 提 供 商 核 心 技 术20 积分 | 31 页 | 7.63 MB | 4 月前3
融合生态 拥抱智能:2030中国智能制造及自动化行业展望报告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年,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 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 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 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 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近两年,国产 生成式AI大模型的全面突破,更是为行 业加速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同时,全球制造业及其供应链也面临前 所未有的风险。一方面,贸易摩擦和关 税政策急剧变化,给全球化企业依赖已 久的跨国贸易和供应链体系带来巨大不 导人的当务之急。 在此背景下,本白皮书旨在分析关键趋 势和领先实践,为制造业企业成功实 现自动化转型提供建议和方向。首先我 们相信,受全球劳动力结构变化、颠覆 性技术突破、市场需求变化、中国市场 国产化替代加速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 及中国智能制造和自动化行业有望在 2030年进入高增长时代。其次,“平台 化、敏捷化、智能化”三大技术趋势将 驱动行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虚拟 化PLC、人工智能、工业大模型等多项 从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内外部经 济环境变化有望促使国产化工业自动 化解决方案从“能用”到“好用”转型。伴 随着锂电、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制造 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基于中国“新型基 础设施”(比如云端数据中心、计算中心 等)能力的不断提升,工业自动化设备 的国产化率有望持续提高。举例而言: — 在DCS领域:电力、石化、油气等 重点行业过去10年已初步完成国产 化,DCS的国产化率已达到60%以 上。国内龙头供应商凭借服务响应20 积分 | 18 页 | 1.16 MB | 4 月前3
生态环境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的实施方案》,编绘并推动落实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任务书” 和“施工图”,全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迎来良好开局。 为系统总结 2024 年以来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向社会各界 分享碳足迹工作实践和经验,生态环境部组织撰写了本报告,重点从建立健 全管理体系、构建工作格局、推动规则国际互信、加强能力建设四个方面介 绍相关工作进展,并对未来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作出展望。 (二)建立健全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体系 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2024 年 8 月发布的《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 化要求和指南》(GB/T 24067-2024)国家标准规定了产品碳足迹的研究范围、 原则和量化方法等,填补了我国产品碳足迹核算通用标准的空白,为各方研究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 7 编制具体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提供指导。主要内容包括: ● 确定了产品碳足迹核算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具体包括使用全生命周期 年 1 月 17 日联合发布 2023 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此次电力碳足迹 因子数据发布既是填补国内数据空白、解决企业“燃眉之急”、积极推动我 国碳足迹管理和数据国际衔接的迫切需要,又是夯实我国产品碳足迹数据库 基础因子数据、顺利开展中下游产品碳足迹核算的重要基础。 因子(kgCO2e/kWh) 全国 0.6205 表 1 2023 年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 表 3 2023 年输配电碳足迹因子20 积分 | 27 页 | 2.11 MB | 4 月前3
绿色之星—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碳中和技术与绿色金融协同创新实验室 •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中心 •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分会 •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 在全球应对气候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给出了自 己迈向碳中和的承诺。园区是中国产业和经济 发展的重要承载形式,在提供了大量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的同时也是主要的碳排放源头之 一。因此,科学地评估园区的低碳发展水平成 为了“双碳”战略下一个重要的话题。对此, 我们建立并使用了中国园区低碳发展进程评估 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它们贡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工 业总产值,同时也贡献了全国近三成的碳排放量 1。 1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2020 年基于 2ºC 温控目标的中国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战略研究。 为了评估中国产业园区当前的低碳发展进程,本白皮 书建立并使用了中国园区低碳发展进程评估框架(PDI – Performance,Development,Impact),以深入了 解不同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现状和前景。从低碳表 的被调研园区开始以园区 为单位推进屋顶光伏建设。这一进展是国家能源局 2021 年发布的整县整市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 政策的正向反馈。实际上,园区电力消费排放受区 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引领了中国产业园区的循环发 展进程。在 19 家试点示范园区(包括国家级、省 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和生态示范园区试点)和 13 家 非试点园区中,试点园区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固 废综合利用等资源循环平均水平明显高于非试点园10 积分 | 36 页 | 7.16 MB | 5 月前3
华福证券:烯烃行业景气度低,关注AI构建能源转型体系世界,算力 实现其清晰化,构建体系需求将催化一次能源格局变化及材料端需求升级。我们建议关 注:1)能源安全:中特估,现金流充沛&分红稳定;2)中下游:出口链、房产基建材 料、机电材料及高端材料国产化替代方向,聚酯纤维、染料、尾气处理(分子筛)、含 氟材料、轮胎、煤化工、膜材料、高端聚烯烃及催化剂、气凝胶、高端炭黑、半导体及 锂电材料、航空及特种船舶材料、化学试剂及生物基材料。 ➢ 重点关注建议 处于低位及需求有复苏机会的上述领域,同时,建议积极关注房地产产业链、纤维、 民爆需求、染料板块复苏边际变化。 展望未来:1)布局上游原料成本下滑,下游需求阶段性恢复,行业竞争格局趋 于良性的子赛道:地产链需求提升、国产替代加速,供给约束(限制性、禁止性及配 额等政策)背景下,建议关注尾气处理(分子筛)、聚酯化纤(涤纶、芳纶、氨纶等)、 氟化工(制冷剂、含氟新材料)、轮胎、煤化工、硅胶、两碱(纯碱&氯碱)、钛白粉、 、 涂料、改性塑料、膜材料、高端聚烯烃及相关催化剂、气凝胶、高端炭黑、粘结剂等 产业链利润提升机会;2)终端维度:化学试剂、OLED 及半导体电子材料(湿电子 化学品及电子特气)等渗透率提升及国产化替代进程。 图表 3:基础化工板块子板块本周表现 数据来源:Wind,华福证券研究所0 积分 | 29 页 | 3.02 MB | 5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3)s公司还对外提供量子计算芯片的测 试服务。 Ø 中国企业:中国电科16所、量羲技术、知冷低温、中船鹏力超低温、中科量仪、 国盾量子及集焓仪器等中国企业则将重心放在国产替代与性能提升方面。通过 持续投入、多次迭代,如今中国产的稀释制冷机,其各项关键性能指标均已达 到国际一流水准。 第一章 2024产业发展概览 13 2024年是量子计算硬件快速发展的一年,如表所示,全球共有10余家企业及科 突破技术封锁,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稀释制冷机: 欧美开展定制化服务,中国迎来国产化元年 01 第二章 上游核心设备与器件 中国电科16所自主研发的大功率稀释制冷机(XS1000型)最 低温度达到10mK以下,制冷量实现1100uW@100mK,可应 用于数百比特超导量子计算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并实现了1000uW稀释制冷机及搭载国产6-1-1矢量磁体 和100mm大口径光学光窗等特殊稀释制冷机的批量研制交付; “面向科学研究用的超低温测试平台(XS400型稀释制冷机)” 产品获评2024年度第二批安徽省“国际先进、实现自主供应 能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26 政策驱动产业布局,欧美禁运倒逼中国产业突围 如今,稀释制冷机的商业化已经相当成熟,但其技术仍在不断发展。 10mK的温度已满足量子计算机的运行需求,因此追求更低温度的意义不大。目 前,主要以增大制冷量、增大样品空间、提高布线密度、提高换热效率、减小振动10 积分 | 184 页 | 18.33 MB | 6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二是开展智能化技术装备迭代创新与应用。国家能源集团通过自 主创新,突破掌握了“5 类智能采煤、5 类智能掘进、3 类卡车无人驾 驶、5 类机器人”等关键技术,携手华为公司共同研发“矿鸿系统”, 推动国产操作系统工业化应用。中国中煤 14 处煤矿开展“5G+”智能 化煤矿建设,30 处煤矿应用了 63 台机器人,井上下固定场所基本实 7 现无人值守,灾害严重矿井全面建设灾害大数据融合分析与智能监测 团牵头开展 67 项智能化“卡脖子”技术专项攻关,突破 100 余项核 心技术装备,主导编制煤矿智能化技术标准 120 余项,引领行业智能 化科技创新。陕煤集团建成世界首个 10 米超大采高国产化成套装备 智能综采工作面,资源回收率提高 10%以上;建成 5 大类 101 套智能 快掘系统,快掘占比 60%以上;研发应用 5 类 280 个煤矿机器人,13 类 792 个生产辅助系统 个生产辅助系统全部实现远程智能集控,井下固定场所全部实 现“无人值守、智能巡检”。山东能源集团煤矿智能化建设投入累计 超 200 亿元,研发深部煤炭安全高效数智化开采成套技术装备获国家 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发应用国产采煤机惯导系统,实现综采工作面自 动找直技术常态化运行;与华为公司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基于人工智 能训练中心开发 86 个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在内外部 62 座矿井推 广应用,覆盖采掘机运通及安全管理等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内蒙古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办法(试行)【2023】评分,总分为 100 分。按照检查存在不符合要求的 项目进行扣分,各小项分数扣完为止。 本部分设加分两项:(1)运算平台主设备,包括 CPU、内 存、硬盘、桥芯片组云等硬件以及主要的软件系统实现国产化; (2)本级已完成或已接入上级云端数据平台、大数据中心,实 现本级矿用数据和决策应用数字化,具备异地灾备配置。计算 方法:实现一项应用或功能得分加 10 分。 表 3-1 煤矿智能运算平台建设考核评分表 4 现场抽查和查资料。不符 合要求或功能扣 4 分。 矿山地图可进行集中修订。 4 现场抽查和查资料。不符 合要求或功能扣 4 分。 破碎机/移 动式破碎 站远程 控制 工业控制软件为国产率达到 50%,并有推广能 力。 3 现场抽查和查资料。不符 合要求或功能扣 3 分。 自动判断物料体积,并根据分析结果调节破碎机 频率。 5 现场抽查和查资料。不符 合要求或功能扣 50 积分 | 33 页 | 80.05 KB | 5 月前3
光子盒: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展望报告(2025-2)断加大,中国不得不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中国电科16所、量羲技术、知冷低温、 中船鹏力超低温、中微达信、赋同量子、上海频准等中国企业合力打破了欧美的技 术产品封锁,实现稀释制冷机、测控系统、激光器、单光子探测器等产品的国产替 代。 中游方面,在量子计算领域,中国以高校院所及其孵化的量子初创企业为主体, 例如,国盾量子、量旋科技、华翊量子、幺正量子、启科量子、中科酷原、硅臻等。 这些初创企业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人才,但或多或少面临资金短缺的窘境。 场测量和功能成像。 第三章 中国量子科技产业发展概况 83 微伽量子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精度量子精密测量 仪器研发、制造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率先实现商用 高精度绝对重力仪的国产化并积极开展应用示范,为地震研 究、资源勘探、地质调查、计量测绘等领域提供精密重力测 量仪器与服务。 2024年,公司的大气多参数光量子雷达系统可实现立体空间 内的大气风场、气溶胶、云雾等网格化分布监测,可满足 2025-2030年关键跃迁: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2035年远景:量子科技驱动全球智能生态新纪元 01 02 在2025-2030年期间,量子科技产业预计将经历关键的跃迁阶段。全球竞争格 局加速重构,中国在量子计算硬件领域的国产化突破与欧美技术路线差异化演进形 成共振,推动量子计算从千比特级向万比特级跨越;量子安全技术通过QKD与PQC 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金融、政务、军事的全域防护体系,产业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量级;10 积分 | 128 页 | 9.64 MB | 6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而上逐步实现智能化改造。 生产煤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可以分为三步进行:首先,根据 煤矿实际情况与建设需求,对具体业务系统进行技术与装备升级, 提高单个设备、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并逐步实现核心装备 控制系统国产化安全可信、自主可控;其次,开展网络平台、数据 中心等升级改造,汇聚生产工艺、环境过程信息等;最后,通过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建立相关业务智能工作流,再进行系统的整体集 成,实现基于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的一体化智能协同管控。 6 安全系统、管理系统等相关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源,进行露天矿生 产、经营、管理全链数据集成;逐步推进露天矿智能化应用系统 的建设,实现露天矿全流程的少人化、无人化生产;逐步推进核 心装备控制系统国产化安全可信、自主可控。 2.生产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路径 根据露天煤矿实际业务特点和支撑配套条件,结合矿山智能 化现状、实际需求、基础条件等因素制定煤矿智能化建设方案, 明确任务目标、预期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共 16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