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报告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 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assess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s developed in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宋婧,苗红,郭禹琛,温芷晴,叶晓枫,潘思涵 作者介绍 致谢 引用建议 宋婧,苗红,郭禹琛,温芷晴,叶晓枫,潘思涵. 2024.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报告. 北 京:世界资源研究所. https://doi.org/10.46830/wrirpt.22.00050. 版本 1 November 2024 | 2024年11月 宋婧 | 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 表处,可持续转型中心能源项目研究员。 邮件:jing.song@wri.org 苗红 | 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 气候目标实现 19 第二章. 通过空间遥感技术模型识别用地类型并 评估风光潜力 20 识别中国海外园区的数量和类型 21 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评估光伏项目开发技术 潜力 23 基于风机布排组合评估风电项目开发技术潜力 27 第三章.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中国海外园区 31 第四章. 中国海外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33 工业/商业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 34 农业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10 积分 | 68 页 | 11.63 MB | 5 月前3
化工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实施细则T/NXJX XXXX—XXXX 1 化工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细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化工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工作的评估范围、成熟度要求以及成熟度等级判 定。 本文件适用于化工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工作的具体开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 capability 为实现智能制造的目标,企业对人员、技术、资源、制造等进行管理提升和综合应用的程度。 [来源:GB/T 39116-2020,3.1.1] 3.1.2 评估域 assessment domain 用于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的核心条款集合。 [来源:GB/T 39117-2020,3.1] 3.2 缩略语 AGV 自动引导运输车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ESB SDN 软件定义网络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4 评估范围 4.1 评估内容 本文件中规定的化工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由 GB/T 39116—2020 中第 4 章规定的模型修改 得出。 本模型由成熟度等级、能力要素和成熟度要求构成,其中,能力要素由能力域构成,能力域由评估 域构成,如图 1 所示。 图 1 化工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4.2 等级划分0 积分 | 4 页 | 431.04 KB | 5 月前3
AI大模型智慧工厂MDC项目设计方案需求调研与分析..................................................................................35 4.1.1 现有生产流程评估......................................................................37 4.1.2 用户需求收集............. ......................................................................................118 9.1 项目风险评估....................................................................................121 9.2 风险应对策略 3 安全隐患..................................................................................129 10. 项目评估与反馈......................................................................................131 10.1 绩效指标设定0 积分 | 175 页 | 506.55 KB | 5 月前3
新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端设备、控制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边缘计算、工业数据 等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为目标的标准,重点包括企业网 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安全管理、安全成熟度评估和密码应 用等标准。数据安全标准主要包括工业数据质量管理、加密、 脱敏及风险评估等标准。 3. 可靠性标准 主要包括工程管理、技术方法等 2 个部分。工程管理标 准主要包括智能制造系统可靠性要求、可靠性管理、综合保 障管理、寿命 能力要求标准主要包括从业人员知识储备、技术能力和实践 经验等要求标准。能力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不同职业从业人员 评价、评估师评价等标准。 下一步建设重点 通用标准。推动场景建设参考指引等标准研制。 评价标准。推动精益制造、趋零库存等能力提升方法,场景化解决方案通用要求等 标准研制。 人员能力标准。推动智能制造评估师要求、从业人员能力要求等标准研制。 (二)关键技术标准 主要包括智能装备、工业软件、智能工厂、智慧供应链、 装等装备的标识解析、业务协同等通用技术标准;数据接口、 13 通信协议等接口与通信标准。 (5)增材制造装备标准 主要包括增材制造装备的工艺知识库、模型数据质量、 测试方法、检测指标、检测性能评估等通用技术标准;数据 格式、数据接口等接口与通信标准。 下一步建设重点 智能感知与控制装备标准。推动智能传感器、仪器仪表等装备的多源异构数据采集规范、 智能化要求、管理壳、多 CPU 关联协调等标准研制。0 积分 | 36 页 | 2.58 MB | 5 月前3
2025年工业大模型白皮书.................................................................................... 36 2.2.6 模型评估.......................................................................................... 37 2.3 产品使用培训与指导...................................................................... 97 5.3.3 产品效果监测与评估...................................................................... 99 5.4 企业专属工业大模型技术服务实施... 出优化建议。此外,多模态预训 练模型还能够通过跨模态学习,挖掘不同数据模态之间的潜在关联。例如,在 质量检测中,模型可以将图像数据与文本描述(如检测标准)进行联合分析, 从而实现更高精度的质量评估。这种多模态能力使得工业大模型能够适应从设 备管理到生产优化的多样化场景。 工业机理嵌入是基座层的重要特性之一,通过将工业领域的专业知识、物 23 理规律和机理模型融入到大模型中,显著提升了其对复杂工业问题的理解能力10 积分 | 142 页 | 10.54 MB | 5 月前3
万亿蓝海 新从旧来——2025年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报告力挖掘,提升老旧机组运行效率,增加机组稳定运行能力 ④ 推进光伏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支持光伏电站构网型改造,通过电力电子技术、数字化技术、 智慧化技术综合提升电站发电效率和系统支撑能力。推动老旧光伏电站光伏设备残余寿命评估技术研 万亿蓝海,新从旧来——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 08 发,鼓励通过高效光伏组件、逆变器等关键发电设备更新,推进光伏组件回收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发展。 ⑤ 稳妥推进水电设备更新改造:针对电力 中产生新的环 境问题和能耗问题。 国际合作局限: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设备更新行动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和管理经验,提升国际竞争力。 风险评估与应对:设备更新过程中可能存在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需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管理,制 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针对这些不足,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持续优化政策设计,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强化人才培养,提高 政策执行力度,加强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 互联互通的产品和软件,从而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并提高能源效率。 ② 进一步加强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力。在设备更新过程中,良好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对于确保设备顺 利运行和达到预期效果至关重要。从咨询到运维,冶金行业需要提供包括咨询评估、数字化转型、设备 升级改造等环节的全流程服务。 ③ 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待提升。更新的电气设备需要支持更高级别的自动化控制,集成智能技 术,以提升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工干预。通过智能化技术,企业能够依据生产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自动调10 积分 | 44 页 | 6.29 MB | 5 月前3
智园-新环境下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的标准规范与关注重点风险分级管控是将“点、线、 面”的各类风险用一张图、一 张表的动态方式进行分级、分 类,并根据风险的具体等级、 影响范围、可能性等对风险进 行辨识、分析、评估和管控, 涉及风险基础信息管理、风险 智能评估、风险防控措施管理、 园区安防 重点对园区公共区域进行高点 监控、视频监控及易燃易爆及 有毒有害气体全程扫描监测, 满足消防、水、气、电安全监 控,发现问题, 自动进行预警。 局部管控 视频智能分析:视频智能防护,有效防范安全隐患 环境保护设施 合规、达标 智慧环境管理 实时公开园区内环保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评估结果;在线管理 园区内的固体废弃物;实时在线监测园区内水、气、噪声污染 物排放;实时监测园区内环境影响的风险点;对园区内生态环 境监测异常数据,应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报 警、预 进行园区水污染全过程监控,结合园区企业资产数据档案、特 征污染物指纹库,进行水环境污染溯源追踪。 绿色发展评估 01 02 03 04 通过基础支撑平台内的数据分析,研判园区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为制定 管 控能力和环境质量提升方案提供信息支持,并能进行流程跟踪和结果评估。评估企 业及 园区绿色发展水平和能力,与园区准入、淘汰机制结合,为园区企业转型升级、 存优汰 八、环境生态10 积分 | 36 页 | 13.45 MB | 5 月前3
气候中和园区:工业园区的零碳转型指南--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 30 3.1 简而言之:什么是 "绿色金融"? .......................................... 30 3.2 (绿色)金融的一个关键方面:评估风险和潜力 ................ 30 3.3 欧盟分类法 ............................................................ 工商服务业 工业 住宅、工商服务业和工业部门的供暖、热水、电力和制冷的负荷曲线 12 在对园区及其相应的能源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后,园区能 源供应是下一个应当进行考虑的重点。在这一步骤中, 应确定并评估当地有利于实现气候中和的能源潜力。除 园区内外近距离的潜力之外,还应考虑更大范围的周边 区域,以确定更多的可选方案。在对能源潜力进行分析 后,可以制定出不同的能源供应解决方案。能源潜力基 本信息首先包括可用于安装光伏和光热组件的建筑屋面 Jaccard和Keirstead的理论表明,工艺流程也会影响园 区以外能源平衡的评估(Jaccard, 2006; Keirstead, 2012)。为了量化这种影响,可以采用生命全周期评估 (LCA)。LCA描述了一种定量方法,用于评估人类活动 对环境的不同影响,并基于DIN EN ISO 14040进行了 标准化。许多不同的参数可用于评估三个类别的环境影 响: • 能源需求(能源、一次能源、出口能源等。20 积分 | 72 页 | 23.72 MB | 5 月前3
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性体系和工具,以评估、指导和服务园区全生命周期的 发展。这一理念体系应具备如下特征: 以园区为核心对象,针对其特定语境将 ESG转化为特色化的表达 在环境之上,关注园区企业和人群这一 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发展要素 以ESG逻辑整合多维度效益评估以及响 应的行动策略 支持园区创新、可持续的融资方案及资 产化管理策略 园区语境的ESG 企业和人才要素 评估和策略工具 金融支持 · 智慧持续的园区治理 · 基线评估-分析指标基线与 目标差距 · 成本效益分析 · 选取提升策略 · 明确实施路径和行动计划 · 制定利益相关者反馈计划 · 定期监测、管理和评估 · 根据跟踪结果反馈优化指标 体系和策略 · 明确核心目标 · 选取核心议题 · 评估议题重要性 · 设计关键指标 · 设定指标目标 愿景 量化 评估 迭代 明确ESG为导向的 园区可持续发展愿景 园区可持续发展愿景 结合园区现状评估,设计 可量化、可获得可靠数据 的ESG绩效指标体系 通过现状摸底评估明确 发展基线,基于成本效益 考虑明确提升策略 监测提升举措的进度与 效果,迭代指标体系并 优化策略,实现ESG导向 的可持续发展 38 3 探索·工具 ESG导向的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框架 3.3 ESG导向的园区可持续发展策略路径 39 探索·工 具 ESG导向的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框架10 积分 | 88 页 | 15.72 MB | 5 月前3
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白皮书--ODCC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白皮书 一、 概述 (一)编写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零碳数据中心碳管理范围、可视化要求和系统功 能。 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评估和改进 数据中心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系统。园区内的各项设备和环境因素 都会被监测和评估,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能源利用情况,进行 管理和优化,为数据中心碳管理未来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提供参考。 (二)适用范围 数据中心能碳管理系统是零碳数据中心必不可少的碳管理工具, 应的空调制冷剂;持续开展行动,降低差旅和出行的碳足迹,包括 鼓励员工采取拼车、乘坐公司大巴等出行方式;逐步落实绿色供应 商管理计划和绿色供应链制度,结合数据中心商业部门,建立数据 中心碳足迹评估机制,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长期推动供应商设定 以科学为基础的减排目标,通过提供低碳、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和激 励机制帮助加速价值链的低碳转型等。 最后对于无法减少的排放,通过基于自然的碳减排解决方案进 外,目前认可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还有 PAS 2060,ISO 14064 以及 我国颁布的行业减排标准等等。 基于上述标准体系,开发出来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数据中心 或跟踪和管理其碳排放,识别和评估减排机会,制定减排计划,并 监测和报告减排成果。考虑到能源管理系统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工 具,然而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是新形势 新目标下的要求,需要在现有能源统计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提升0 积分 | 64 页 | 1.60 MB | 5 月前3
共 34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