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5G终端设备发展报告2025工业 5G 终端设备发展报告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 2025 年 4 月 声 明 本报告所载的材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片、 数据、观点、建议,不构成法律建议,也不应替代律师意见。 本报告所有材料或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所有(注明是引自其他方的内容除外),并受法律保护。如 需转载,需联系本联盟并获得授权许可。未经授权许可,任 何人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发布、转载、汇编、转 联系电话:010-62305887 邮箱:aii@caict.ac.cn 编写说明 当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不断提档升级,应用覆盖装备 制造、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多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工业 5G 终 端设备作为 5G 技术与工业感知层融合的关键,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 施改造和 5G 应用创新落地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5G CPE、5G 工业网关、5G 工业 DTU、5G 工业摄像头、 5G 等)的性能描述不规范,对市场采购和应用也带 来一定困扰。为了摸排当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终端设备发展情况, 补齐终端设备供给短板,推动“5G+工业互联网”成熟落地与规模化应 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联合产业界企业编写了 《工业 5G 终端设备发展报告》。 本报告围绕工业 5G 终端设备,深度梳理了当前的发展状况,整 合提炼了可行的应用分类,分析介绍了关键的通信机制,挖掘定位了0 积分 | 44 页 | 1.04 MB | 5 月前3
万亿蓝海 新从旧来——2025年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报告企业实践:新引擎、新模式、新价值呼唤新质服务体系与生态构建 1 万亿蓝海,新从旧来——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 2 万亿蓝海,新从旧来——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 企业实践:新引擎、新模式、新价值呼唤新质服务体系与生态构建 01 引言 / 01 1 政策引导: 政策助力与经济回升 2024年中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启幕 / 02 1.1 设备升级的核心路径: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 / 03 1.2 重点推进领域 面向2027 设备更新市场规模将达6万亿 / 10 2.1 2024-2027年年均新增投资量超2800亿 / 11 2.2 工业: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年规模突破5万亿 / 13 2.3 交通领域紧抓新能源风口 / 14 2.4 新型城镇化拉动建筑和市政领域投资需求 / 14 2.5 未来三年县域医疗将成为投资重点 / 15 2.6 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设备迭代 / 16 16 目录 contents 万亿蓝海,新从旧来——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 02 02 万亿蓝海,新从旧来——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 3 行业洞察: 转型新纪元 探索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双轨路径 / 17 3.1 冶金: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 18 3.2 石油化工:走向绿色化、高端化、电气化 / 19 3.3 电子产业温和复苏期:新技术催生新机遇 / 21 3.4 交通:迈入存量发展阶段10 积分 | 44 页 | 6.29 MB | 5 月前3
AI大模型智慧工厂MDC项目设计方案...........................................................................................22 3.1 设备智能化改造..................................................................................24 3.2 数据采集与分析 .......................................................................................42 4.2.1 硬件设备选型.............................................................................44 4.2.2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51 4.3.2 软件系统集成.............................................................................54 4.4 设备安装与调试..................................................................................56 4.5 员工培训与文化建设0 积分 | 175 页 | 506.55 KB | 5 月前3
GIS-BIM-FM智慧建筑运维管理平台解决方案益。智慧建筑的建设,不是简单的开发一个社区 O2O 的 APP 就实 现了,而是需要围绕设备设施运维管理体系,建立起一套综合了软 硬件、人力、管理理念的生态系统,对企业在持续运维管理能力、 运维管理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以建筑运维管理为核心的智慧建筑建设,将充分结合移动互联 技术、物联网技术,打通建筑运维过程中涉及到的客服接待、设备 监控、事务响应、计划安排、任务管控、人力资源、财务收费、物 料、外 无缝连接实现二三维切换,将 BIM 模型中房间空间 面积以及家具设备等信息传递到房屋资产运维管理平台,可以查看 从 BIM 发布出来的各个楼层的空间布置图。可以查看建筑平面上各 个房间功能和精确尺寸面积信息,并用不同色彩填充表示。通过这 些可以直观的方式显示当前房产资产平面空间布置等信息。 可浏览漫游 BIM 三维设计模型,并查询模型中设备对象的信息 数据。以三维视角更直观认识当前房产、资产。 6、按相关资产:设备-家具 4):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将各类设施、设备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基础台帐信息:包 括设备的名称、编码、型号/规格/材质、单价、供应商、制造厂、 对应备件号、采购信息,如采购日期、采购单价、保修信息、专业、 类型/类别等。 通过从采购、入库、维修、借调、领用、分配、定位、折旧、 报废、盘点,实现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简化、规范日常操作, 对管理范围内的设备进行评级管理、可靠性管理和统计分析,提高30 积分 | 130 页 | 29.36 MB | 5 月前3
2025年工业大模型白皮书2.3 产品质量检测场景.......................................................................... 74 4.2.4 设备预测性维护场景...................................................................... 75 4.3 工业大模型应用当前问题 垂直领域 (支持零部件设计、故障检测等);场景型则专攻研发设计、设备运维等具体环 节(实现质量管控、故障预测)。其构建遵循三阶段体系:首先完成工业数据制 备,处理 CAX 模型、传感信号等特有模态数据;随后训练工业基座模型,攻克 工业语义理解、小样本学习等技术难点;最终通过任务适配实现场景交互,与 PLC、工业机器人等设备协同运作。 ➢ 通用工业大模型 通用工业大模型是工业大模型的一种类型。它是在工业领域构建的,相对 领域进行了优 化。 ➢ 行业大模型 行业大模型聚焦于特定的工业行业。例如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不 同的工业行业中,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工艺、设备、产品要求等。行业大模 型针对这些特定行业的数据和需求进行构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特定行业 内的任务,如汽车行业中的零部件设计优化、电子设备制造中的电路板故障检 测等任务。 图 1.2 制造行业(汽车制造、电路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等)10 积分 | 142 页 | 10.54 MB | 5 月前3
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白皮书--ODCC一、 概述 (一)编写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零碳数据中心碳管理范围、可视化要求和系统功 能。 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评估和改进 数据中心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系统。园区内的各项设备和环境因素 都会被监测和评估,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能源利用情况,进行 管理和优化,为数据中心碳管理未来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提供参考。 (二)适用范围 数据中心能碳管理系统是零碳数据中心必不可少的碳管理工具, 参数中的直接排放部分。Cjs 中范围一排放主要包括 施工机械燃油排放(电动机械排放算范围二)、燃油、燃气类施工 车辆排放;Cyw 中范围一排放主要包括以下设备的排放(如果配 置):后备油机工作的排放、直接供给数据中心工作的燃气三联供 发电设备的排放、园区燃油燃气类车辆排放、制冷设备冷媒泄露排 放等;Ccc 中范围一排放主要包括施工机械燃油排放(电动机械排 放算范围二)、燃油、燃气类施工车辆排放。 范围二定义 碳排 4 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白皮书 ODCC-2023-02006 进。 Csb:数据中心设备及材料生产运输阶段的碳排放,包括除建筑 建材外的所有设备和材料在生产、运输阶段产生的碳排放,该参数 在采购阶段,由设备清单,按照材料重量进行核算,对于无法细分 的设备,按设备重量 1.1 倍的冷轧碳钢板卷的碳排放等效计算。 (五)绿电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0 积分 | 64 页 | 1.60 MB | 4 月前3
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整体上还是以资源型制造业为主,高端制造业需要发力。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 电气机械和器材 计算机、通信和其 他电子设备 专用设备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化学原料化学制品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23年制造业规上企业数TOP10行业分布 2023年制造业规上企业营收TOP10行业分布 纺织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 他电子设备 电气机械和器材 需求市场3-有头部行业,但优势不明显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是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头牌”,上市企业 数量、营收、市场预期都拔得头筹,但整体优势并不明显 注释:上市企业的统计只统计了A股的数据。 来源:iFind,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2024年制造业上市企业情况 从统计的2024年A股制造业的上市企业信息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在上市企业数量、营收、市值等方面都位居第一, 但其占 计算机、通信和其 他电子设备 电气机械和器材 汽车制造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 延加工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 延加工业 化学原料化学制品 专用设备制造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医药制造业 2024年制造业上市企业营收TOP10行业分布 2024年制造业上市企业20241024总市值(万亿) TOP10行业分布 化学纤维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 他电子设备 电气机械和器材 医药制造业10 积分 | 55 页 | 3.47 MB | 5 月前3
物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5操作,容易出错,导致效率低下。借助物联网,可 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而提高精确度和速度。联 网设备生成的实时数据有助于优化生产计划,减少 浪费并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设备维护成本高:设备故障导致维护成本和停机时 间增加。物联网支持预测性维护,可以在故障出现 之前做出预测,并更及时地安排维修。这样不仅能 减少停机时间,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节省 成本。 质量控制问题:在不同生产线上保持产品质量一致 正在重新考虑回流的可行性,即让制造业务更贴近 消费市场。物联网通过提供实时追踪和监控来增强 供应链的可见性和韧性,确保更平稳地运营以及更 快地对中断危机做出响应。 数据安全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网络,确 保数据安全和合规性的难度加大。物联网解决方案 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敏感数据并确保合规性, 包括加密、安全数据传输和实时威胁检测等。 3D打印技术的应用: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 许多国家正在加快淘汰2G和3G网络,为更先进的 4G和5G技术普及铺平道路。在全球范围内,各运 营商致力于网络升级工作,以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 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关键挑战。在许多工业制造场合,生产效率低下、 设备维护成本高以及产品质量控制问题普遍存在。供应链中断和数据安全问题使 情况更加复杂。物联网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助力企业解决以下难题: TELENOR IoT | 物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0 积分 | 17 页 | 2.17 MB | 5 月前3
F5G-A绿色万兆全光园区白皮书发展, 园区从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迈向融合,对园区安全将提出更高要求,要求融合 的多张网络之间实现隔离,以支持多张网络的数据安全。园区的安全管理功能将 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深度融合,提升设备分析决策力,实现事前主动风 险预判预防。 图 1-2 未来园区的多种融合方式 园区网络安全保障为智慧园区建设的核心需求,网络融合带来安全隔离的 要求,需要有高性能、硬隔离的基础网络来保障。端到端的网络切片等安全隔离 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采 用直流供电、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模式,探索多样化能源供应,提高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完善通信、运算、存储、传输等 设备能效标准,提升准入门槛,淘汰落后设备和技术”。 2022 年 8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信息通信行业 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 色低碳信息基础设施。稳步推进 网络全光化,鼓励采用新型超低损耗光纤,规模部署 200G/400G 光传输系统和 1T 以上大容量低功耗网络设备,引导 100G 及以上光传输系统向城域网下沉, 减少光电转换能耗。推进网络架构优化,精简网络层级和网络设备节点数量,逐 步形成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扁平化、云网融合、云边端协同的网络架构和算力设 施体系,推动实现异构云集中管理和协同共享”。10 积分 | 78 页 | 9.16 MB | 4 月前3
西门子中国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年)能源分配:综合能源管理、智能微网管理系统 ........................................................................ 11 能源使用:节能设备与工艺和管理优化 .................................................................................. 12 • 生物质能和天然气等形式;更多的能源供给来自内外部的二次能源供应,例如电网或园区电站 的电力、煤炭制品、煤气、液化气和热力(蒸汽、热水)等。这些二次能源的生产供应,往往 涉及到诸多园区内的设备和系统,常见的有各类发电设备,如柴发、光伏、风机等,以及热力 相关的锅炉、燃机、暖通设备等。 能源供给的低碳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园区碳管理的效果,是实现低碳化运营的重要一 环。 能源分配: 能源分配系统在“双碳”场景中的重要 在电力方面,配电系统连接电网、分布式发电设备以及用电设备,主要包含的关键技术一般有 一次配电系统、二次配电(继电保护)系统、交直流设备、储能和无功功率补偿系统、综合能 源管控系统以及相关的信息系统。在园区电能占比逐渐提高的时代,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 决定着园区用能安全的下限,是园区生产生活的基础保障。同时,由于光伏和风电等主要清洁 能源供给方式的不稳定特点,加上越来越多的交直流混合设备和系统的出现,配电系统也担负0 积分 | 24 页 | 3.32 MB | 4 月前3
共 41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