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伟达GTC看AI工厂的投资机会-华泰证券及(3)海康、 大华、商汤等相关公司在垂直行业布局。 芯片:新版 H100 提高训练速度 10 倍,国内在技术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目前,主流的 AI 训练一般采用英伟达的 A100 或 H100 芯片,这次大会上, 公司推出针对大模型优化过的新训练芯片 H100 NVL,和过去的 A100 相比, 训练速度提高 10 倍,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目前,AI 推理上,一般采用 2018 年发布的 L40 推理性能是 T4 的 10 倍。受美国出口管制限制,中国 目前只能采购实测性能比 A100 低 1/3 的 A800,因此训练同一个体量的模 型,中国在成本及速度上存在 10 倍以上的差距。目前国内 AI 芯片厂商在推 理芯片已有一定市占率,但受 CUDA 等软件影响,训练芯片上差距仍较大。 从 GPU 到 AI 工厂,AI 计算会为整个服务器产业链带来增长 这次会上,英伟达重点展示了如何从单颗 语言模型)和生成式 AI,客户使用其专有数据进行训练,用于处理特定领域的任务,包括语 言、视觉和生物学模型制作服务。NVIDIA NeMo 用于构建定制的语言/文本转文本生成式模 型,Picasso 是一项视觉语言模型制作服务,BioNeMo 提供用于药物研发的生成式 AI 模型。 我们认为,ChatGPT 等应用引发对 AI 算力的需求,加速计算和生成式 AI 推理将带动训练 /推理芯片需求的爆发。0 积分 | 16 页 | 1.37 MB | 5 月前3
工业大模型应用报告.................................................................................. 11 3.1. 模式一:预训练工业大模型 ............................................................................................. Model)。我们认为,大模型主 要具备以下三大特征: 参数规模大:大模型的参数规模远大于传统深度学习模型。大模型发展呈现“规模 定律”(Scaling Law)特征,即:模型的性能与模型的规模、数据集大小和训练用的计 算量之间存在幂律关系,通俗而言就是“大力出奇迹”。不过“大”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 准,而是一个相对概念。传统模型参数量通常在数万至数亿之间,大模型的参数量则 至少在亿级以上,并已发展到过万亿级的规模。如 1750 亿,GPT-4 非官方估计约达 1.8 万亿。 泛化能力强:大模型能够有效处理多种未见过的数据或新任务。基于注意力机制 (Attention),通过在大规模、多样化的无标注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大模型能够学 习掌握丰富的通用知识和方法,从而在广泛的场景和任务中使用,例如文本生成、自 然语言理解、翻译、数学推导、逻辑推理和多轮对话等。大模型不需要、或者仅需少 量特定任务的数据样本,即可显著提高在新任务上的表现能力。如0 积分 | 34 页 | 4.98 MB | 5 月前3
2025年工业大模型白皮书................................................................................ 10 1.1.4 工业基座模型训练.......................................................................... 10 1.1.5 工业场景交互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 33 2.2.2 大规模预训练技术.......................................................................... 34 2.2.3 模型微调与优化... 数据采集与处理.............................................................................. 92 5.2.3 模型开发与训练.............................................................................. 93 5.2.4 工具选型与应用.10 积分 | 142 页 | 10.54 MB | 5 月前3
工业大模型:大模型赋能,智启工业未来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下游分析 行业规模 工业大模型行业规模 暂无评级报告 SIZE数据 政策梳理 工业大模型行业 相关政策 6篇 竞争格局 数据图表 摘要 工业大模型依托智能制造和工业4.0,通过大模型训练与小模型优化,形成多形态智能产品,解决工业问题。其发 展面临数据质量、模型复杂度等挑战,且高度依赖资本与产业合作。多种商业模式并存,满足个性化需求。市场 集中度高,由少数头部企业主导。市场规模快 业增长、政策推动及技术进步影响。未来,技术进 步将深化大模型应用,但高成本也加速行业壁垒形成,市场增速或放缓。 行业定义[1] 工业大模型是以智能制造和工业4.0为背景,通过大模型对工业知识的训练和专业小模型对数据、算力和参 数的优化构成知识智能、业务智能、具身智能和体系智能等产品形态,应用于研发、生产、管理、服务和设备五 大场景来解决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需求的产业新形态。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工业大模型还存在面临诸多挑 4、市场集中度高。 1 准入门槛高,需要大量资本储备 工业大模型的核心技术包括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等,这些技术不仅需要强大的算法设计 能力,还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来支持模型的训练和优化,这通常意味着高昂的硬件成本,包括高性 能计算设备、大规模存储系统和能效优化的数据中心。此外,企业还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升级和数 据获取,以维持竞争力。从数据上看,高技术制造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20 积分 | 24 页 | 6.60 MB | 5 月前3
AI大模型智慧工厂MDC项目设计方案大模型的崛起。大模型的特点在于其对大规 模数据集的处理和理解能力,因而在多个行业中展现出革命性的应 用潜力。这些大模型不仅能够提高决策效率,还能推动企业的智能 化转型,从而实现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 首先,AI 大模型的训练过程通常利用海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 数据,使得模型具有了强大的表征学习能力。通过自然语言处理、 图像识别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技术,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模拟复杂 系统的行为。这种能力使得 AI 大模型在数据分析、预测维护及智 点、资源配置及责任人。项目实施步骤可以具体列示如下: 1. 完成需求调研及分析,确认重点改进项目 2. 完成系统架构设计,并获得各部门认可 3. 确定技术选型,进行初步的技术验证 4. 开展数据采集和模型训练 5. 进行系统集成与测试,确保各模块有效协作 6. 上线试运行,收集反馈调整方案 7. 实施培训,让相关人员熟悉新系统操作 8. 定期评估系统运行效果,进行持续优化 以上实施步骤确保了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通过系统 设备、边缘 计算设备和终端设备。为了确保系统的高效性和可扩展性,硬件设 备的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性能需求:硬件设备应根据计算和数据处理的性能需求进行选 型。例如,针对大模型的深度学习训练和推理,选择拥有高计 算能力和强大浮点运算能力的 GPU。 2. 兼容性与可扩展性:所选设备应与现有系统和未来可能的系统 组件兼容,确保后续可以平滑集成或扩展。在选型时,需要对 各类标准进行评估,如0 积分 | 175 页 | 506.55 KB | 5 月前3
IDC:2025年石油石化产业新型工业化白皮书场景,力求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强的驱动力。 石油石化领域的大企业持续向更高阶的L�、L�级智能化迈进时,需要高效整合内、外部力 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更深层面的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融合,包括针对石油石化产业的需求, 通过预训练、精调等方式,推动石油石化垂类大模型的发展,并将其应用在勘探、储运、生产和 服务业务的核心场景中。 �.�.� 石油石化企业智能化发展路径 石油石化企业在推动自身智能化成熟度跃迁时,可依托自身实践基础,全面参照智能化发展 确性 和可靠性,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及风险控制决策效果。 勘探培训模拟:利用数字孪生技术结合人工智能视觉构建的智能培训平台,通过VR和AI视频 技术模拟真实的油气勘探现场,为员工提供了一个无风险的训练环境。员工可以在平台上练 习专业技能和操作流程,体验流程化操作带来的反馈效果,为上岗后的真实生产过程储备足 够的前期经验。 来源: 石化盈科&IDC ����年 图�.智能勘探业务场景与人工智能技术组合 勘探经营智能管理 石油石化生成式AI/大模型业务需求空间与发展方向-资源开发 很低 较低 中等 较高 很高 生成式AI/大模型需求空间 �� 生成式AI及大模型可聚合业务上下文逻辑数据训练奖励模型(RM),并用强化学习(RL) 方式微调模型,结合多模态交互,推动智能勘探大模型具备更艰巨井下环境中的智能复杂任务处 理能力,进而打磨已有的通过传统监督机器学习得到的模型,推动勘探业务突破操作效率和模型0 积分 | 65 页 | 2.24 MB | 5 月前3
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2024年)——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深度不断加强。软件、算法等数字劳动资料与机器、设备等传统劳动 资料融合,不断深化劳动资料的作用深度。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通 用大模型是指具备处理多种不同类型任务的人工智能模型,这些模型 通常是通过大规模的数据训练而成,能够在多个领域和应用中表现出 良好的效能。人工智能技术与各类制造业传感器、机器设备、行业知 识融合形成的垂类大模型,能够针对异质性产品和制造流程深度优化, 更适用于企业级应用场景的专业性要求。如,ChatDD 大模型加快医药研发效率(见专栏 1)。 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2024 年) 16 专栏 1 大模型显著提升药物研发效率 华为盘古大模型通过对 17 亿个药物分子化学结构的预训练, 将预测新药药性的准确率较传统方法提高了 20%。在华为盘古大模 型辅助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级抗菌药(Drug X)的研 发进入临床阶段,其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月,研发成本降低 美元成本),帮助解决超级耐药菌进化速度快,新类别、新靶点抗生 素难以及时匹配的问题。 英矽智能基于数据+AI 驱动的药物分子结构快速设计与筛选, 大幅提升研发效率。通过构建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临床数据等 数据集训练算法模型,并基于 AI 模型自主生成新的药物分子结构, 通过算法推演对海量方案进行筛选,新药研发效率提升 10 倍。 2.数字经济强化创新协同效应 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合作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线性创新范式转0 积分 | 43 页 | 1.27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华为、阿里、百度、 腾讯、智谱AI等 模型 相关 服务 知识图谱 以通用大模型能力为基础,直接提 供具体的大模型产品及服务,或者 通过微调、RAG等,形成新的大模 型服务,并融入现有产品中 模型开发、训练、评估、调优、压缩、管理、调 用、部署等 场景 相关 服务 • 研发设计:辅助设计、仿真模拟/数字孪生 为企业运转的各核心环节、核心场 景提供相应的产品及服务,并细化 服务能力。当前生产制造、仓促物 数据挑战:1)数据质量和数量不足。工业领 域数据存在噪声大、缺失值多、格式不统一、 标注困难等问题,而高质量的数据是训练有效 智能体的基础。2)大模型需要能够处理流式 数据。 模型挑战:大模型的可解释性需进一步提升。 Q2:如何理解工业智能体? 定义:当使用正确的数据进行AI模型训练后, 工业智能体可能能以类人的方式执行特定任务。 因此工业智能体能够智能地代表和管理工业企 业的功能和能力。 Agent开发工程师 2.9% Prompt工程师 0.8% 模型部署工程师 0.4% 模型搭建工程师 0.4% 模型评测工程师 1.6% 模型推理工程师 0.8% 模型微调工程师 0.4% 模型训练工程师 1.6% 模型压缩工程师 0.4% 模型验证工程师 0.4% 模型优化工程师 2.1% 数据工程师 2.5% 算法工程师 65.0% 算法工程师-CV 0.4% 算法工程师-NLP10 积分 | 55 页 | 3.47 MB | 5 月前3
IBM-智能供应链:洞察变革,驱动增长要,将其纳入决策考虑是他们投资自动化的 关键原因。 利用云技术进行创新,打造未来可持续型供应链 通过结合云计算与生成式 AI,企业能够加速供应链创新,提升业务成果,实现前所未 有的突破。 在云端部署生成式 AI,企业可以高效训练并大规模部署模型,同时节省高昂的硬件和 基础架构成本。多个团队能够协作开发生成式 AI 模型,将模型在不同的云环境中流畅 迁移,无缝对接其他云服务和应用。 当然,成本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考虑因素。云基础架构采用按需付费模式,减轻了资 增强预测准确性 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增强 预测准确性,优化库存,减少过剩。机器学 习算法能够综合季节性、产品特性、供应商 特性、出发地与目的地等变量,以及历史订 单数据,来训练模型。 提升供应链可见性 AWS 业务应用能够详细查看仓库、配送中心 和零售店的库存情况,显示现有库存、在途 库存,以及 监控可能面临风险的库存水平。 接着,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系统自动生成、10 积分 | 22 页 | 5.46 MB | 5 月前3
2025年多车企接入DeepSeek,以AI为核心的智能化竞争加剧epSeek,而AI技术储备 较深的部分新势力车企尚未有接入DeepSeek的计划。传统车企接入DeepSeek有望实现AI功能的跃升,然而 DeepSeek并非万能。车企需要有自身的数据分析和训练能力,过度依赖DeepSeek等外部模型还容易产生技 术依赖风险,此外同质化竞争可能加剧,导致功能体验可能趋同,不同品牌之间差异可能只在UI设计层面。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THANK YOU0 积分 | 11 页 | 1.08 MB | 5 月前3
共 18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