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启未来“机”舞新篇——“十五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落地策略报告到优”的跨越、向世界第一梯队迈进。 工业机器人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应 用范围不断拓展,但由于其操作和部署存在一定门槛,目前 适用场景仍相对有限,2023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为 510.7 亿元。“十五五”时期,在关键技术持续突破、质量标 准持续优化、应用创新不断推进的支持下,中国工业机器人 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预计到 2025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规 模将增长至 广东:产业基础雄厚,“十五五”时期有望进一步扩大规模优 势。广东机器人产业布局较早,机器人产业链条齐全、技术 领先、应用广阔,拥有一批机器人本体制造和零部件元器件 龙头企业,并积累了雄厚的生态配套资源。预计“十五五” 时期,广东将凭借强大的研发制造积累和生态配套支撑,加 力育强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机器人产业规模优势,加快打 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江苏:领军企业汇聚,“十五五”时期有望在多个领域达到全 拓下游市场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 北京:立足全球视野,“十五五”时期有望在人形机器人等领 域实现跃升。近年来,北京以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 器人产业集群为目标,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着力提升 医疗康复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仓储物流机器 人等产业发展水平。“十五五”时期,北京凭借其卓越的创新 实力和政策支持,有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产业规模增长潜力巨大。10 积分 | 11 页 | 1.37 MB | 5 月前3
5G +AI投资策略研究报告30%→90% >90% 5G对智能手机出货量影响 5G手机面世,对手机整 体换机影响不大 5G导入期,5G机型渗透 率显著增加,新一轮换机 正式开始 5G换机高峰期,用户渗 透率大幅提升,手机出 货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5G步入成熟期,等待下一 轮换机周期 数据来源:工信部,中国移动,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1.1 10 对于5G换机周期的几个判断 5G换机高峰期将出现在2020~2023年 看,换机周期第一年有明 显的超额收益,2015年Wind苹果指数涨幅为117%,同期上证指数涨幅10%、创业板指数涨幅107%,我们认为2020年5G将 会迎来换机高峰,消费电子板块的5G行情则有望提前半年开始演绎。 1.1 11 1.1 5G将开启手机新一轮换机周期 1 5G:终端发布在即,射频、光学、面板行业迎新机遇 1.2 射频端:需求增加、技术升级、集成度提升 1 Polymer,液晶聚合物)具备三大性能优势,有望成为5G终端天线主流材料: ① 电学性能优异,高频段的功率损耗更低(高频损耗LCP<MPI<PI),在5G毫米波波段LCP的损耗只有PI损耗的1/10; ② LCP可替代同轴连接线,实现天线模组和射频连接线的整合,且体积更小,LCP厚度仅为同轴连接线厚度的1/4; ③ LCP是多层电路板结构,可实现高频电路的柔性埋置封装,5G时代有望整合射频前端实现集成度更高的模组;10 积分 | 206 页 | 10.47 MB | 5 月前3
华泰证券:DeepSeek冲击下,AI产业对国内电力行业的变与不变CUDA 依赖,支持多样化 GPU;生态变革,开源模型,打 开多元化应用时代。我们也维持三个前期观点不变:算力需求增长不变;能 效追求不变;绿色发展不变。 AI 应用加速,进入全民 AI 时代,有望构成国内电力需求新增长极 相比美国,中国虽然互联网大厂在过去 2 年资本开支有 12%的复合增长,但 仅为美国同行增速的不到三分之二、总量的不到十分之一。根据 IDC 预测 2025-27 年国内人工智能服务器工作负载中超过 支和芯片出货预测,我们预计 2024-26 年我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44%,带动 2025/2026 年新建数据中心 8.0/9.1GW,对应 530/633 亿度增量 用电。我们预计 2025 年中国用电量增速 6.1%,其中数据中心贡献 0.5pct。 AI 数据中心高功率趋势不变,供配电解决方案技术迭代有望加速 根据各厂的芯片和服务器参数,虽然单瓦浮点算力以每代约 1 倍速率提升, 数据中心或带动 2024-26 年 6~9GW/年新增负荷,拉动全国用电量 0.4~0.6pct/年 .......................................... 4 AI 数据中心有望促进我国新能源消纳 .........................................................................................0 积分 | 25 页 | 1.36 MB | 5 月前3
中国算力中心行业白皮书力中心定制批发业务在不同地理区域的供需格局存在一定差异,为行业参与者带来了多元化的市场机遇与挑战。 ➢ 以环京地区为典型,得益于AI训练需求的持续增长,行业下游需求迅速扩张。在各地区中,环京地区有望率先步入供不应求阶段。预计到2025年, 环京地区将率先迎来区域性价格拐点,为算力中心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资料来源:灼识咨询 报告研究方法论(1/2) 5 研究方法论 • 在编 销售模式以定制批发为 主,结合部分零售业务 • 第三方服务商占据定制 批发市场的主要份额 • 需求来源以智算为主要 驱动,通算稳定增长 • 受益于大模型的训练需 求增长,定制批发模式 再迎发展机遇 • 零售模式有望在推理场 景中实现进一步增长 代表性 供给方 资料来源:灼识咨询 萌芽期 探索期 爆发期 转型期 繁荣期 2022-2023 2009-2014 2003-2008 2000-2002 2024-未来 三家合计实现资本开支362亿元, 同比增长117%,2024年BAT合计资本开支有望超1,200亿元。此外,包括字节跳动在内的国内其他互联网企业同样加大了资本开支,2024年字节跳动的资本开支达 800亿元。随着25年春节期间DeepSeek的爆火以及相关应用的大规模推广, 国内各厂商在算力领域的资本开支投入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 未来三年,阿里在云和AI上的资本开支将 超3,800亿元,投入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10 积分 | 54 页 | 6.96 MB | 5 月前3
2025年五大趋势报告:人智共创未来 点燃创新纪元实验阶段,正在低风险的非核心职能中测试 AI 的使用,以积累经验、建立信心并找出潜在 痛点。只有 24% 的受访高管表示其组织正在利用 AI 进行创新,以把握新机遇并创造新的业务 模式。 2025 年,领导者有望实现重大转变。46% 的受访高管表示其组织将扩大 AI 的应用规模,利用 它来优化流程和系统;而有 44% 的受访高管计划利用 AI 来开展创新工作。只有 6% 的受访高 管表示其组织仍将处于实验。 术战略问题。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引用 数据均来源于本次 2025 年五大趋势全球脉 动调查。由于样本量太小,无法对这次的受 访进行分组比较。 每一期的五大趋势报告都会重点介绍在来年 有望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挑战和机 遇。今年的报告确定了 2025 年各行业和组 织的发展趋势,基于深度调查和全面的客户 参与,提供切实可行、以研究结果为依据的 洞察,帮助领导者驾驭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 AI 投资集中 在潜力最大、风险最低的应用领域,而不是在整个投资组合中平均分配资金。2024 年,71% 的生成式 AI 支出将用于 HR、财务、客户服务、销售和营销以及 IT,这些领域的投资有望降 低成本。只有 29% 流向了与产品相关的业务职能部门,而这些部门正是推动创新增长的孵化 器。因此,发掘打破常规的商业案例变得困难重重。 25 随着企业开始采用专用 AI 模型,并将其与开源10 积分 | 28 页 | 2.66 MB | 5 月前3
2025年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将人工智能与现实世界相连白皮书结论 IP网络让计算机走出了机房,蜂窝服务赋予了我们移动性,如今卫星星座又有望实现全球覆 盖。不过,大部分无线互联网流量仍通过免授权无线电频谱传输,尤其是Wi-Fi,而且这种 情况不太可能改变。随着Wi-Fi 6和Wi-Fi 7性能的提升,以及低功耗设备向Thread靠拢,免 授权网络的发展有望进一步加速。IP网络协议使产品开发者能够任意组合使用无线电技术, 无论是免授权的(W10 积分 | 15 页 | 581.21 KB | 5 月前3
国元证券-汽车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端到端与AI共振,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的过渡形式。随着算法优化,技术将逐步向一体化端到端或端到端+多模态大模型的冗余双系统架构演进。 感知“端到端”: 当前的主流感知算法路线 模块化“端到端”: 决策规划控制模块升级“端到端”并且两模块间的的数据传递 有望由人为定义的结果抽象为特征向量 0ne Model/单一模型“端到端”: 原始信号输入到最终规划轨迹的输出直接采用单一深度神经网 络实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3:UniAD架构设计概览 高阶智驾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10-20万元车型将成为渗透主力市场。预计2025年,智驾市场的车 企之间围绕“车位到车位”功能的成熟度和用户体验,技术角逐将更加激烈;同时,NOA高阶智驾市场将迎来商业 化拐点,消费者有望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高阶智能驾驶功能。 55.8% 54.0% 45.1% 10.8% 6.4% 7.0% 29.8% 33.4% 36.6% 2.6% 2.8% 4.0% 1.0% 小,且激光雷达收集的数据自带距离向量,无需芯片重复计算;另一方面,激光雷达和视觉同时采集数据需要数据融 合处理,对算力和算法的要求较高。相比特斯拉采取的纯视觉方案,ADS硬件成本较高,不过华为通过与主机厂合作 构建鸿蒙智行生态,有望借助中国市场的规模优势,最终压低成本。 从2021年的ADS 1.0到2024年的ADS 3.0,硬件方案已历经三次迭代: ADS 1.0 基于13个摄像头(前视觉双目+长短距)、三个激光雷达、六10 积分 | 95 页 | 6.54 MB | 5 月前3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项目仍 处于探索阶段。 2)算力需求结构性转变:2024年部分地区智算中心出现闲置,但这主要是供需错配导致。随 着DeepSeek等开源模型推动推理应用爆发,推理侧算力需求大幅上涨,智算中心利用率有望 逐步提高。 3) 工具生态日益完善:分布式AI框架、LLMOps平台和一体机产品等不断发展,深度融合软硬 件优势,加速了大模型的训练与部署,有效支撑了产业侧大模型的应用建设。 4)商业化以项目 主可控能力。而“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的AI回复,也象征着模型应用端的需求爆发。未来,如DeepSeek-R1等优质的开源模型及低调用成本将刺激推理算力需求的大幅增长,中 国智算中心的利用率也将有望逐步提高。 中国人工智能算力产业发展 2023年-大模型训练任 务激增,算力出现短缺 2024年-短缺问题缓解,甚 至部分地区出现过剩情况 2025年-优质开源模型带动推 理落地,算力需求再度攀升 处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创造性工作中。此外,随着 Sonnet、GPT o 系列等模型能力的不断提升,AI Coding产品 的属性正逐步从辅助性 Copilot 向自主性 Agent 演进。这种演进不仅有望进一步降低编程的门槛,使更多泛开发者、非专业人士能够进入 编程行业,推动编程的民主化,为后续的软件开发、产品交互及流量生态带来新的发展可能性。 AI Coding产品方向分析 AI Coding产品0 积分 | 51 页 | 3.35 MB | 5 月前3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项目仍 处于探索阶段。 2)算力需求结构性转变:2024年部分地区智算中心出现闲置,但这主要是供需错配导致。随 着DeepSeek等开源模型推动推理应用爆发,推理侧算力需求大幅上涨,智算中心利用率有望 逐步提高。 3) 工具生态日益完善:分布式AI框架、LLMOps平台和一体机产品等不断发展,深度融合软硬 件优势,加速了大模型的训练与部署,有效支撑了产业侧大模型的应用建设。 4)商业化以项目 主可控能力。而“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的AI回复,也象征着模型应用端的需求爆发。未来,如DeepSeek-R1等优质的开源模型及低调用成本将刺激推理算力需求的大幅增长,中 国智算中心的利用率也将有望逐步提高。 中国人工智能算力产业发展 2023年-大模型训练任 务激增,算力出现短缺 2024年-短缺问题缓解,甚 至部分地区出现过剩情况 2025年-优质开源模型带动推 理落地,算力需求再度攀升 处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创造性工作中。此外,随着 Sonnet、GPT o 系列等模型能力的不断提升,AI Coding产品 的属性正逐步从辅助性 Copilot 向自主性 Agent 演进。这种演进不仅有望进一步降低编程的门槛,使更多泛开发者、非专业人士能够进入 编程行业,推动编程的民主化,为后续的软件开发、产品交互及流量生态带来新的发展可能性。 AI Coding产品方向分析 AI Coding产品10 积分 | 51 页 | 3.35 MB | 6 月前3
信通院:“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应用研究报告2025导致制造成本较高,单台成本从 1 万美元至 250 万美元不等。随着技 术的不断迭代和成本的降低,预计到 2030 年,人形机器人在精度、 稳定性要求相对较低的服务机器人中的渗透率有望达到一定水平; 2030 年以后,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工业场景中实现全面普及。 (三)行业应用将从汽车电子向其他制造业领域渗透 过去,由于对生产精度、交付速度等要求较高,且具备较强的资 金基础,汽车和半导体行业成为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市场。当前,随着0 积分 | 37 页 | 2.06 MB | 5 月前3
共 23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