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可信的中国转型金融市场规模-电力行业转型融资机遇和要素本报告由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联合编制 扩大可信的中国转 型金融市场规模 - 电力行业转型融资 机遇和要素 2 为应对不断增加的气候风险和实现《巴 黎协定》气候目标,所有经济活动和行业 都需加速脱碳行动,其中高碳排放行业 对于全球低碳进程至关重要。 资本需为 高碳排放行业提供融资支持,协助其快 速转向低碳的生产经营模式。一个灵活、 包容且可信的转型金融市场可有效支持 助维护市场诚信,减少或避免洗绿、碳锁 定和延迟气候行动相关的风险,也可促 进处于萌芽阶段的转型金融市场发展。 电力行业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之一。电力系统脱碳和通过电气化协助 其他行业脱碳是实现气候目标的关键 要素。 在日益严峻的气候风险的驱动 下,全球的电力企业都亟需减少对化石 能源的依赖,转向低碳的发电模式。 在“双碳”目标下,电力行业需要采取多 源协同的电气化发展路径来实现低碳 转型。在此过程中,绿色金融和转型金 融需要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价格发现和 融需要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价格发现和 风险管理的作用。 本研究简报结合国内外转型金融市场现 阶段的特点,聚焦电力行业和双碳目标 背景,介绍了转型计划的角色和其关键 要素,为转型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 电力企业开展低碳融资提供指引。 本报 告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 • 在进一步构建完善的转型金融体系工 作方面,转型计划的重要性已获得广 泛共识,进一步推动企业和金融机构 制定具体可信的转型计划也将成为转0 积分 | 14 页 | 664.21 KB | 4 月前3
中国建筑业企业数字化研究报告(2024)-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 3 (三) 铁路建设的数字化应用 ........................................ 3 (四) 电力行业的数字化应用 ........................................ 4 二、 细分专业的数字化应用现状 .............................. 备负荷等数据进行分 析,合理安排人员和设备维护计划,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四)电力行业的数字化应用 电力行业是中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建设领域的数字化应用涵 盖设计、施工、设备监控、运维等多个环节,在智能电网和智能设备管理方面 取得了显著进展。 数字化电力设计与施工管理:电力行业的数字化技术在设计优化和施工管 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 BIM 技术,电力企业在设计阶段能够对电力输配20 积分 | 115 页 | 10.19 MB | 5 月前3
量子信息技术应用案例集(2024年)术、面向配网调控业务的轻量化量子密钥无线分发技术,形成了空 天地一体化电力量子保密通信整体解决方案,在业务需求分析、关 键技术攻关、核心装备研制、重要业务应用等方面形成系列创新成 果,推动了量子保密通信在电力行业的实用化落地,大幅提升了电 网信息通信安全水平,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二) 案例的不足与改进考虑 案例形成的星地一体量子密钥分发技术、方案及产品已在电网 调度控制、配电、用电等场景的 未来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推进。一是依托国家相关政策支 持,加强量子保密通信产业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持续开展未 来产业量子保密通信相关技术攻关和前沿理论研究,加快电力量子 保密通信技术融合创新和成果转化。二是进一步深挖电力行业量子 保密通信应用场景,重点针对现有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分布 式新能源、无人机巡检等已示范应用,扩大规模化应用,促进迭代 升级。三是积极参与电力量子保密通信技术标准和设备规范制定, 推0 积分 | 102 页 | 3.92 MB | 5 月前3
安全牛:工业互联网安全能力构建技术指南(2025版)在安全运维管理层和行业差异化匹配能力层: 建立完善的安全事件响应流程,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针对汽车行业供应商接口入侵风险,需部 署 API 网关鉴权系统并实现供应链 API 全链路加密;针对电力行业调度网络攻击风险,需通过数据完整性 检测与异常行为分析,防范 FDI 攻击。 此外,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攻防演练,提升安全事件响应能力,进一步强化企业自身管理能 力层的协同共治水平。例如组织跨部门应急演练,模拟 集 87 第五章 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生态与代表性厂商能力分析 散控制系统(DCS)和 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核心,构建了覆盖设备层、控制层、监控层的全系列 产品矩阵。其 DCS 系统在电力行业累计投运超 2000 套,在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大型水电/核电站 等关键场景实现 100% 国产化替代;在化工行业,通过本质安全型控制系统满足防爆、冗余等严苛 要求,打破西门子、艾默生等国外品 外政策标准的协同推进,有助于构建统一、规范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生态。 (2) 重点行业专项标准完善 能源、交通、船舶等重点行业纷纷制定专项安全标准,以规范行业安全建设,提升系统安全防护水平。 例如,电力行业的《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对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安全管理流 程等作出明确规定,有效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些专项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使各行业的工业 103 第六章20 积分 | 114 页 | 8.60 MB | 4 月前3
共 4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