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版)城域网(简称为新型城域网)具备原生算力业务 高效承载的能力,基于云网 POP 灵活架构以及城域 Spine-Leaf 的 Full-Mesh 组网优势,实现了云边/边边高效协同和算网快速对接。面 向算力业务的长期演进,中国电信通过引入算力灵活调度、算力无损 传输、精准流级调度、网络智能运维等能力,打造以算力为中心、算 网一体的城域网新业态——算力城域网2。当前,中国电信在上海、 浙江、广东等地围绕海量数据弹性高效入算、存算分离百公里拉远训 要素融合、多能力一体化服务。 联接 DC、自有云、三方云、社会算力、IT 生态,构筑丰富的 业务和应用生态。 联接 ToC/ToB/ToH 场景下的海量用户资源,将算力服务和生 态应用引入到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2)算网一体、灵活部署 沿用新型城域网模块化组网架构,基于 Spine-Leaf 灵活扩展, 泛在接入各类用户。 算力网关随 AIDC 灵活部署,构建网络和算力资源的标准化对 算力城域网白皮书(2025 版) 14 接模型,实现网随算动。 基于 SRv6/EVPN/网络切片等 IPv6+技术底座,实现对 RDMA 等数据传输协议的统一承载。 (3)算网赋能,使能商业 引入弹性带宽、超高通量、广域无损等新技术,支撑存算分离 拉远训练、跨集群协同训练等创新业务和服务。 基于大象流自动识别与智能调度,实现网络级智能负载均衡, 达到全网资源利用率最优,提升投资收益比。20 积分 | 42 页 | 7.16 MB | 2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卫星互联网承载网技术白皮书微波通信和光通信技术,结合新一代高速调制编码和自适应链路控制, 实现 Tbps 级骨干通道;在低时延方面,将优化轨道布局和跨域路由 4 算法,以满足 6G 及其后续网络对超低时延通信的需求;在智能化方 面,将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用于链路状态预测、路由动态 优化和资源自适应分配,推动网络具备更高的自治能力;在开放性方 面,承载网将逐步实现与地面互联网标准的深度融合,支持多运营商、 多服务平台的接 过这种“全局管控+局部自主”的协同机制,混合式路由能够在网络 的可控性、实时性和抗毁性之间取得精准平衡,成为大规模卫星互联 21 网承载网的主流路由技术选择。 为了提高卫星互联网承载网路由算法的性能,研究人员还引入了 多种优化策略。例如,网络状态感知机制能够使路由算法实时获取网 络的拓扑结构、链路状态、流量负载等信息,从而根据网络的实际情 况动态调整路由策略。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或出现链路故障时,能够 如,当某颗卫星的通信链路出现异常时,IDS 首先发现异常流量, 然后通过区块链上的信息,快速判断故障类型和可能的原因,自 30 动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如切换备用链路、调整通信参数等。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正在重塑管理模式,深度学习算法可自动发 现网络性能瓶颈,强化学习能通过试错自主改进资源分配策略。 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对大量的网络运行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自动识 别出网络中的性能瓶颈所在。例如,通过对网络流量数据、节点资源20 积分 | 85 页 | 3.37 MB | 2 天前3
2025年超节点发展报告-华为&中国信通院。这既 是技术路线的抉择,也是产业组织与国家竞争力的选择题。答案取决于我们今天如何设计并投资下 一代算力系统。 [1] 前言 1.0 超节点发展报告 07 总体来看,无论是“思考”模式的引入、Agent 能力的强化,还是开源社区的繁荣,都标志着 AI 技术正从单点能力突破,迈向更通用、更智能的未来。全球 AI 大模型正朝着更大规模、更高效率、 更强自主性的方向迈进,这意味着人工智能 具备创新的混合推理架构,能同时支持“思考”与 “非思考”两种模式,在提升复杂任务处理能力的同时也优化了响应效率。阿里巴巴通义 (Alibaba Qwen) 的 Qwen3 将预训练数据量提升至近 36 万亿 tokens,并引入混合思维模式以提升智能体 (Agent)能力,其模型家族支持高达 100 万 tokens 的超长上下文处理。智谱 AI (Zhipu AI) 推出 了为智能体任务优化的 GLM-4.5 系列,该模型总参数量达 结合使用,节点内部的通信带宽(如 NVLink)成 为瓶颈。 3. 传统服务器集群阶段(大模型主导):当模型参数达到千亿乃至万亿级别,单机已无法满足需 求,必须使用大规模服务器集群进行训练。这引入了序列并行、专家并行等更复杂的并行策略。训 练集群的总规模(卡数)是数据并行(DP)、张量并行(TP)、流水并行(PP)和序列并行(CP) 等多种并行维度的乘积。随着集群规模增大,单纯扩大数据并行(DP)维度会受到限制。因为在全20 积分 | 31 页 | 4.79 MB | 2 天前3
一汽(武艳军):SABOE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和实践案例数字化转型工作要明确数字化战略,以战略引领数字化转型工作,保证 相关投入满足战略要求,保证工作不偏离方向。 围绕数字化战略,采用企业架构方法设计架构蓝图。以架构蓝图作为纲 领,统筹开展数字化转型各项工作。 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引入新的生产力,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要充分重 视建设数据资产并在业务中应用,发挥数据驱动业务发展的效用。 数字化转型要落在实处,必须找到有真实需求的业务场景。以场景来牵 引数字化工作,通过业务场景明确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数据需求,以 方法框架方面 • 在业务架构领域,增加了业务建模环节,融合业务流程建模、数 据建模、领域驱动设计等方法,对业务的刻画更加精细,更好衔 接IT架构设计,降低了工程实操难度。 • 在IT架构领域,引入业务中台建设理念,提倡建立组件化、服务 化的IT架构,在公共能力复用基础上支持各类业务。 1 2 3 www.top100summit.com 数字化企业架构框架DEAF-内容模型 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 的逻辑,DEAF重视规则建 模,实现业务智能化改造 将用户故事、MVP等思 想纳入DEAF,实现产 品服务的快速迭代 DEAF高度重视生态化发 展,构建企业生态模式, 以场景牵引业务建模 DEAF将用户旅程等引入, 以用户旅程牵引数字化转 型,为用户提供价值 www.top100summit.com 三、案例:汽车金融数字化应用 www.top100summit.com 金融数字化的逻辑:从数字化能力到业务价值0 积分 | 38 页 | 2.38 MB | 5 月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网络延迟、功耗水平等进行标准化表达,形成可调度、可比对的虚拟 算力单元(Virtual Computing Unit, VCU),为算电协同调度提供抽象 载体[3]。 (2)异构算力编排与统一调度:引入容器化调度(如 Kubernetes) 与算网融合调度框架(如 Volcano、KubeEdge),实现 CPU、GPU、 FPGA 等异构资源的统一调度与按需编排,满足不同计算任务对性能、 时延、能耗的差异化要求。 经济算电调度的必要路径。 在“源”侧,融合风能、光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构建清洁化 供能体系;在“网”侧,构建覆盖广域的智能输电网络,通过输配一 体的能流调控系统,实现电能的跨区协调与精准传输;在“荷”侧, 引入算力负载预测[4]与自适应调度策略[5],实现任务电耗负载的动态 转移与均衡调控;在“储”侧,部署灵活储能单元,支撑高波动负载 下的稳定供能。 此外,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为建模、能耗演化建模与网络 QoS 趋势预测,进而实现如任务执行 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白皮书 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 18 时间预测、电力价格时序预测、节点拥堵概率评估等关键指标的前向 推演。通过引入元学习、自适应学习等技术,可不断提升预测模型的 泛化能力与鲁棒性。 感知模型不仅提升了调度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还为绿色调度、碳 排优化、能耗闭环控制等功能提供了决策基础,是支撑算电协同的关 键使能环节。10 积分 | 66 页 | 1.70 MB | 2 天前3
信通院:“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应用研究报告2025习算法,可以在繁忙的物流中心中,快速识别包裹位置,避开障碍物, 并高效完成取货任务。二是“移动机器人+协同优化模型”模式,AI 应用的目标是开展多种物流机器人的协调配合,如亚马逊建设的无人 仓库大量使用了各类移动、仓储机器人,并引入技术团队将人工智能 融入整个机器人系统。 3、质量管理:机器视觉检测大量取代人工检测 质量管理类应用占比约为 22%,主要原因是机器视觉检测的成 熟,AI 优化了图像识别复杂和精度,实现了万物识别,检测机器人 此类场景“机器人+人工智能”主要是“多智能体+协同优化模型” 模式,AI 应用的主要目标是优化生产或研发流程。在产线优化方面, 宁德时代“灯塔工厂”构建了以 MES 为核心的集成制造系统,借助机 器人实现了生产过程无人化,并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三年内就将 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75%;在试验验证方面,晶泰科技生物医药“AI+ 机器人丛林”实验室,结合量子物理和计算化学产生大量的“干试验” 数据,并通过机器人获取“湿试验”数据,建立垂直 度大、产线节拍要求高等问题,同时汽车外观曲面较多,也需要借助 多个机器人进行全方位检测。如斯睿特漆面外观检测智能工作站,可 检测出汽车漆面的各类缺陷,包括颗粒、漆渣、橘皮、流挂、碰伤等 16 种缺陷,引入 AI 智能分类定位技术,能精准定位缺陷位置及种类 (图 6)。 图 6 斯睿特漆面外观检测智能工作站 部分整车企业也开发了用于产线优化的人工智能系统,与机器人 配合提升部分操作场景的精确度,占比约为0 积分 | 37 页 | 2.06 MB | 5 月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光电融合网络技术与产业应用白皮书端到端融合编排 架构打破 IP 与光层的传统分层边界,实现从业务接入到光层调 度的统一控制,具备从路径规划到资源发放的端到端编排能力,支持 确定性网络构建与秒级调度响应。 2.软硬解耦、接口开放 引入 SAI、ONLP 等抽象接口,实现设备操作系统对多样硬件形 态(芯片、线卡、模块)的封装与适配,促进产业生态开放,便于多 供应商设备统一管控。 3.融合多能力栈 网络设备不仅具备传统路由转发能力,还融合了算力感知、自适 阶段相干技术:光纤容量、功率效率和每比特成本迅速提高, 从 QPSK 调制过渡到 16QAM 调制,从摩尔定律中获益匪浅,数字 处理消耗了更多的模块功率,引入业界首创的可插拔模块。 第 2 阶段相干技术:标准化接口,在客户端外形中引入 ZR/ZR+, 实现基于路由器的应用,首次部署概率星座整形解决方案,自适应波 特率,使发射频谱与信道紧密匹配,更广泛地部署可插拔模块,使用 75GHz 信道网格,以 OpenZR+、Open ROADM。 第 3 阶段相干技术:频谱效率逐步提高(约 20%), MSA (多 源协议)插件中可互操作的 PCS(物理编码子层), 提高密度和每 比特成本,在可插拔外形尺寸中引入性能优化设计,以 120-136+ Gbaud 速率和 150GHz 信道网格运行。主要标准 800LR、800ZR、 Open ROADM。 第 4 阶段相干技术:OIF(光互联网论坛)上启动的20 积分 | 95 页 | 2.94 MB | 2 天前3
2025年DeepSeek金融审计应用场景1000问-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124页 WORD)战略转型实时更新审计重点;需建立季度滚动计划,结合金融科技风险权重变 化) (2)风险评估模型是否与业务复杂度脱节?(如:对跨境金融、数字资 产 等新兴业务仍采用传统风险评估框架,需要引入 AI 风险预测模型,调整风 险因 子量化标准) (3)审计资源配置是否存在不合理?(如:过度集中财务领域,金融科 6 技、 数据安全等方向人力不足;需要建立多维度资源分配模型,优先覆盖高风险 混 乱, 影响追溯效率);有条件的话可以需要部署区块链存证系统,实现底稿全 生命周 期可追) (13)抽样方法科学性是否欠缺?(如:对高频交易仍采用简单随机抽 样, 忽略时间序列特征);需要引入分层抽样+时间窗口模型,提升样本代表 性) (14)突发风险应急响应是否滞后?(如:未建立"压力情景库" ,预设极端 “ 场景及对应审计程序,需要预设 黑天鹅 ”事件响应清单,配置快速审计通道) (30)跨部门协作流程是否低效?(如业务部门拖延提供数据,需要设定 数 据提报时效 KPI ,逾期自动触发预警并扣减考核分) (31)模型审计是否验证算法偏差?(如信用评分模型存在地域歧视,需 要 引入第三方技术审计,检查特征变量权重合理性(如剔除“户籍地”变量) (32)审计底稿是否结构化?(如手工填写导致信息缺失,需要使用标准 化 模板工具,强制要求填写字段(如风险等级、关联证据编号)10 积分 | 168 页 | 547.00 KB | 2 天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服务生成算力网络白皮书式等不断涌现,多元业务的不同服务需求对算力网络的自动化和智能 化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而且算力网络本身也面临着需求碎片化和多 样化、日益增加的系统规模和复杂度大大增加运维难度、算网资源协 同调度等诸多挑战。通过引入 AI(Artifical Intelligence)技术加快算 网智能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和行业共识。新一代智能算力网络正以实 现“L5 等级”的自治为目标进行演进发展。 服务生成算力网络旨 优化调整、持续的 智能演进、智简的服务体验、全场景的业务承载等,为各行业提供优 质的算网资源服务,赋能数字经济。具体来说,服务生成算力网络围 绕着算网融合一体化的建设目标,通过在系统全生命周期引入“智能”, 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白皮书 服务生成算力网络白皮书 7 利用前沿技术实现自动化的算力感知、算力评估、服务编排和调度、 算力路由、算力交易等,让算网“自治”,提升业务服务质量和用户 及基于用户反馈的策略自动优化等技术已经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 4)自动执行:基于自主学习的算网自动驾驶 算力网络的基本目标是根据自身资源状态最优地进行用户意图 执行和方案部署,而服务生成运行概念的引入又赋予其自动化、智能 化的发展目标,其自动执行涵盖动作的自动完成、故障的自动修复、 服务的自动优化、能力的自主学习等多个层面,即实现算网“自动驾 驶”。 考虑传统算力网络缺少系统功能运行层面的思考,通常无法有效20 积分 | 66 页 | 5.25 MB | 2 天前3
2025年数字金融专刊-暨鑫智奖·第六届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集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强调“探 索运用边缘计算和量子技术突破现有算力瓶颈,为金融 数字化转型提供精准高效的算力支持”。在此背景下, 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纷纷将“量子科技”引入 “金融科技”,“量子金融科技”应运而生。 格夫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将 Shor 算法的周期函数问题 从一维推广到多维形式,该算法通过减少所需步骤的数 量来加快量子部分的运算速度,有望使其更容易付诸实 可实现,该技术与现有电信基础设施具有高度兼容性, 能够利用标准的电信组件实现远程密钥共享。此外,连 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器件与经典的相干光通信相 兼容,适合与经典信号共存,易于部署。华夏银行率先 将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引入商业银行日常办公运 维环境相关场景,为金融数据传输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 障。以异地软件包分发场景为例,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 发技术可保障在分发软件包的过程中若尝试任何窃听或 篡改都将被实时检测,从而使得运维团队能够在第一时 息的传输与流通保驾护航。 三、量子通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04 密文传输双信道结构,改变为仅有量子通信的单信道结 构,减少了信息泄露的环节,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华 夏银行将量子直接通信技术引入银行数字信贷、远程办 公及同城数据备份等场景,并开展了一系列应用研究。 以产业数字信贷创新业务场景为例,量子直接通信可 在银行和其企业客户之间实现安全信息传输,在此场 景下,将量子直接通信设备信息发送端放置于银行企业40 积分 | 85 页 | 42.28 MB | 20 天前3
共 48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