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升方案—3— 山东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升方案 为全面落实《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和《水 泥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南》要求,结合我省工作实际, 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推动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含矿山)和独立粉磨站(含生产特 种水泥、协同处置固废的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提升。到 2025 年年底前,力争全省 50%的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到 2028 年 年底前,重 水 泥项目投产时应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列入淘汰退出计划的水泥企 业或设施不再要求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二、指标要求 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是指所有生产环节(矿山开采及输送、破 碎、粉磨、配料、熟料煅烧、烘干、协同处置等,以及原燃料和 产品储存运输)的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无组织排放及运输过程达 到超低排放要求。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主要任务包括: (一)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在基准含氧量 10%的条件下, 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 放浓度小时均值分别不高于 10mg/m3、35mg/m3、50mg/m3。其他 —4— 有组织排放具体指标要求见附件 1。达到超低排放的水泥企业每 月生产时间至少 95%以上时段的小时均值排放浓度满足上述要 求,不能满足超低排放的时段不应超过《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 放标准》(DB37/ 2373—2018)的有关要求。 因厂制宜选择成熟适用的污染治理技术。强化源头控制,水0 积分 | 12 页 | 285.19 KB | 3 月前3
【标准】GBT39217-2020 化工园区综合评价导则工业废水收集处理系统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化工园区应配备专业化工废水集中处理设施(独立建设或依托骨干企业)及其配套管网,实现 化工园区内生产废水的100%纳管收集、集中处理和稳定达标排放; b) 污水管网应明管设置、压力排放,并对纳管废水进行在线监测监控和阀门控制,纳管废水水质 需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管理规定或具有法律效力的纳管协议。 6. 2. 28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系统 化工园区及其企业应具 化工园区应建立完善的环保监测监控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下列: 1) 大气环境监测; 2) 地表水环境监测; 3) 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监测; 4) 企业大气固定污染源排放监测监控; 5) 无组织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 6) 企业废水排放口监测监控; 7) 企业清净下水排放口监测监控等。 b) 污水处理厂排口下游水质监测设施。 c) 化工园区毗邻敏感目标的,还应建设敏感目标大气环境监测设施。 6. 2. 33 封闭化设施 化工园区工业企业排入化工园区工业废水管网废水量占化工园区企业废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计 算公式见式(8): RWWR =WWTR/WWTD ×100% ……………………(8) 7 GB/T39217—2020 式中: RWWR ———企业工业废水纳管率,化工园区企业废水纳管率应达到100%; WWTR ———企业排入园区工业废水管网废水量; WWTD ———企业废水排放总量。 6. 2. 37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0 积分 | 24 页 | 529.49 KB | 1 天前3
促进中国钢铁行业转型融资的激励机制—有效路径、 关键挑战与行动建议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 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 CNY: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国货币单位代码 DRI:直接还原铁 EAF:电弧炉 ETS: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GHG:温室效应气体 NDR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PBoC:中国人民银行 责声明:本文件中包含的信息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型金 融规模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基础。 2. 中国钢铁行业转型激励机制初具雏形,河北等试 点地区引领实践和创新。目前河北省已经发布了钢铁 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制定了企业转型计划编制模板, 并围绕超低排放改造、节能升级等领域等提供了资金 成本激励,构建了良好的钢铁行业转型金融生态圈。 同时河北钢铁转型金融工具落地规模不断增长,部分 企业已率先制定了转型计划,表明激励正逐步传导至 企业与金融市场。 3 型:减排重担与融资挑战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碳排放源,钢铁行 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 量的7%至9%,在全球脱碳进程中占 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1,2中国是全球重 要的钢铁产区,中国年度钢铁产量占全 球一半以上,且超过90%的生产工艺仍 为高度依赖煤炭的高炉-转炉(BF-BOF)工艺,其余低碳 生产工艺如电弧炉仅占10%。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二 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比例高达 17%。 310 积分 | 22 页 | 1.53 MB | 1 天前3
汽车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低碳采购指南(2025年第一版)本指南所列产品碳足迹数据,均基于公开可获取的资料及信息整 理计算,仅供行业研究、技术参考及企业低碳交流之用,不具有 法律强制效力或行政约束力。 本报告所披露的碳足迹数据不代表相关企业的实际碳排放水平, 亦不构成对其环境绩效的评估。 鉴于各企业在数据采集、生产工艺及核算方法、系统边界等方面 存在差异,报告中所示数据与企业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本指南发布时所使用数据截至于报告编制时间,不保证其在后续 18920851068 zhangyijuan@catarc.ac.cn 低碳钢材采购指南 编制单位 《低碳钢材采购指南》现阶段面向长流程钢和短流程钢开展企业产品碳足 迹核算与评估工作,旨在推动钢铁行业碳排放数据透明化,促进上下游企 业协同减碳。 本指南发布了企业产品平均碳足迹核算结果,便于下游企业参考,提升绿 色采购效率。在方法体系方面,本指南明确了碳足迹核算所采用的核算标 准、系统边界及数据 碳足迹清单,供企业开展核算与对标参考。为支持企业规范开展数据填报, 指南附带统一格式的数据收集表,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于中国工业碳排 放信息系统(www.auto-cices.com)填报相关生产及排放信息。最后,本 指南汇编了碳足迹核算过程中所需参考资料。 欢迎相关企业持续向我们报送产品碳足迹相关数据,并就指南内容提出意 见建议,共同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1-2 1-1 20 积分 | 19 页 | 1.47 MB | 19 天前3
5G+智慧水泥解决方案促进工业互联网与建材工业深度融合。 工信部 《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行动计划》 2020.09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加快推进 绿色低碳 、 智能制造 发展 ,... 支持 水泥行业构建生产全过程碳排放统计核算、 监 测 与 评 估 体 系 , ... 鼓 励 5G 、 大 数 据 等 在矿山和工厂中的推广应用 ... 支持行业龙 头企业、数字化服务商建 设 具 有 原 材 料 行 业特色的 工业互联网平台 主 动 预 广 播 环保服务: 基于 5G+ 工业互联网的超低排放管控平台 p 随着火电、钢铁行业陆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水泥等建材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占比将 进一步提高 ,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技术、资金等条件成熟、污染物排放量大的 水泥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 p 围绕水泥企业排放源清单,对全厂区 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清洁运输、进出车辆 进行全方位智能化管控和治理,助理水泥企业绿色发展。 控:智能降尘联动 痛点分析 p 无组织颗粒物排放表现为排放点多且贯穿于全工艺流程,具有排放短时无序、 排放位置不固定、排放量不稳定等特点。 p 仅靠人工干预的无组织管控治系统建设,无法全面有效顾及点多面广量大的无 组织颗粒物排放源 方案价值 p 实现有组织排放管控:接入企业 DCS 系统、 CEMS 污染源在线监测,围绕有组织 排放源清单,对排放源对应的生产设备、治理设备、监测设备进行关联分析和可10 积分 | 31 页 | 8.16 MB | 3 月前3
车联网落地最佳模式-汽车OBD深层应用(车机技术方案)可以向驾驶者发出警告的诊断系统。 OBD 系统的应用源于欧 III 排放标准,功能正确的发挥对于用车排放的控制十分重 要。 OBD装置监测多个系统和部件,包括发动机、催化转化器、颗粒捕集器、氧 传感器、排放控制系统、燃油系统、 GER等。 OBD是通过各种与排放有关的部件信息,联接到电控单元( ECU),ECU具备检测 和分析与排放相关故障的功能。当出现排放故障时, ECU记录故障信息和相关代 码,并通过故障灯发出警告,告知驾驶员。 存在一定差别, 美国 OBD监控的 目的在于成为高排放标准车辆之前发现故障; 欧洲 OBD监控的目的在于发现高排 放车辆。我国导入的 OBD技术,将在三个阶段以后等效采用欧洲 OBD系统的相关 规定。 欧 III 排放标准并不等于 OBD,12 月 1 日北京实施的加装 OBD强制政策后, 车辆 为欧 III+OBD 的标准。 ③ OBD是通过各种与排放有关的部件信息,联接到电控单元( ECU),ECU具 ECU),ECU具 备检测和分析与排放相关故障的功能。 源于此,今天的 OBD已不仅仅是检测和分 析与排放相关故障的功能, 而是延伸出更多更强大的功能出来, 预示着一个新行 业的诞生。 二.汽车 OBD的原理 按照国家要求, 2007 年 7 月 1 日开始,所有汽车生产厂家生产的新车型必 须符合国Ⅲ标准,否则将不允许销售。也就是说 2007 年 7 月 1 日起,全国将强 制实施国Ⅲ标准,国Ⅲ标准里则强制要求安装10 积分 | 5 页 | 1.84 MB | 1 天前3
智能制造数字孪生智慧工厂零碳IOC运营中心规划方案,即刻产生告警。 l 基于 AI 摄像头影像识别技术 ,对入场人员是否穿戴安全防护(如安全帽、防护 服)等进行识别 ,如果存在违规情况 ,即刻产生告警。 l 识别厂区内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堆积物、气体排放、设备故障等 ,一旦出现异 常 ,即刻产生告警。 l 基于 AI 视频分析 ,在工厂周界设置周界监控 相机 ,或在工厂至高点设置高像素全景相机, 对周界设定虚拟围栏 ,为生产安防提供技防 ,总数值以及按小时统计的折线图 ü 按日 ,周 ,月 ,年的历史数据对比情况 ü 碳排放数据 ,主要对比节能减排情况 ü 超负荷状态进行报警 ,对电路隐患进行分析 ü 后台生成能耗诊断报告 分区能耗 总能耗 分类型能耗 分设备能耗 统计报表及 异常处理 03 功能介 绍 碳中和率 ω =86.7% 碳排放量 碳减排量 碳管理中心 生产设备 产品信息 产品信息 碳资产管理 碳管理中心 基于化工厂能耗活动水平数据采集, 实时监测厂区碳排放趋势, 碳排放源分析服务 。 化工厂碳中和率测 算 ① 减排计划 工业生产过程 电力 热力 化石燃料 废水厌氧处理 考核 化工厂降碳策略管理 03 功能介 绍 碳排放监测 生产过程 物料消耗 ② 目 标 收发货作业状态监控 对各个收发货订单的出入库数据进行实时跟踪采集10 积分 | 44 页 | 11.14 MB | 6 月前3
【标准】T CPCIFXXX—2022 智慧化工园区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指南计数据,统计周期包括但不限于小时/ 日/月/年。 7.2.4 业务数据库:在底层数据上应打通包括但不限于经济运行、碳排放、环保、安全各 个业务系统,形成底层数据资源的统一和资源的动态更新,并融合各个相关联数据进行多维 度联动、融合分析,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联动分析、污染物排放与能源消耗的联动分析 等,为园区综合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8 业务应用 8.1 能源基础信息管理 8.1.1 能源 能工质管理、管网管理、能源计量点 管理、能源指标体系管理等。 8.1.2 能源指标体系管理包含但不限于: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耗水、万元产值耗电、 万元产值耗蒸汽(高压、中压、低压)、碳排放总量、碳排放配额等。 8.2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 8.2.1 系统应建立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完整的一级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列出计量器具名 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安装使用地点、校准周期、校准状态。 8.6.6 宜建立落后淘汰设备/工艺库,具备淘汰落后设备/工艺识别和报警功能。 8.7 碳排放管理 8.7.1 系统宜实现对园区内重点排放单位直接碳排放数据的在线核算,实现碳排放数据的 动态监测。 8.7.2 宜具备整个园区各企业间的碳减排措施的统筹分析。 8.7.3 可建立碳排放预测模型,预测碳排放演变趋势。根据测算结果,结合减排技术评价 结果,规划碳达峰碳中和路径。 8.7.4 具0 积分 | 10 页 | 336.00 KB | 1 天前3
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趋势(2024-2025年)Industrial Plan)于 2023 年 2 月 1 日由欧盟委员会提出,旨在加速欧洲向气候中立的转型,提 升欧洲绿色技术产业的竞争力,确保欧盟能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 战,并支持 2030 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该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四个 主要支柱:1)政策和法规环境,2)融资支持,3)技能培养,4)国际贸 易合作。计划重点支持的领域包括电池、风能、太阳能、热泵、电解 槽以及二氧化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等。 个专项资金。 二、美国 美国持续关注制造业回流问题,进一步强化集群科技支 撑作用,推动区域创新,重视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发 展,并同时加速清洁能源布局,推进氢能战略的实施,以实 现集群净零排放经济目标。 (一)以区域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为应对长期以来的区域经济差异,美国政府根据《芯片 和科学法案》授权,推出“区域技术和创新中心”(Regional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16 个州,规划根据地区资源优势, 由地方政府、产业链关键企业、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共同 组成建立氢能技术研发和氢能生产、储存、运输、终端使用 的闭环网络。这一计划的实施旨在减少碳排放,实现 2050 年净零排放的目标,以及支持绿色制造业集群的发展。 专栏 4:《美国国家清洁氢战略和路线图》 2023 年 6 月 5 日,美国能源部(DOE)发布《国家清洁氢能战略 和路线图》(简称《战略0 积分 | 34 页 | 668.08 KB | 1 天前3
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可再生能源等,通过数据采集接口服务,智能 仦 表、 DCS 、 PLC 、 SCADA 等能源数据的采 集 。 1 、通过能源流程图监控画面; 2 、重点能耗设 备 运行状态监控; 3 、耗能可视化; 4 、污染 物排放 监控 1 、能耗超标报警; 2 、设备用能超负荷报警 根据能源网络模型及能源控制模型,计算能源 供需平衡兲系,在确定年度用能目标的基础上 , 编制能源年度需求计划 根据各能源介质的原始计量数据,计算耗 、计量器具管理; 3 、能源介质管理; 4 、用户管理 能源管理 能源数据采集 能源监控管理 能源实绩管理 能源调度管理 及优化 能源报警管理 能源统计分析 能源计划管理 碳排放管理 能源基础 配置管理 能源管理 移劢应用 APP 、 PHONE 、 P AD HTML5 www. sun wayland com.. cn EAM 工厂能源管理系统 前端 展现层 智 慧 能 源 管 理 体 系 及 规 范 数据接口服务 碳排放甲报 企业碳核算 企业碳核柖 企业碳资产评估 企业碳资产报告 企业碳排放分析 碳排放核算标准 碳排放指标管理 园匙能源总图 企业能流监控 耗能设备监控 环境排放监测 企业能耗跟踪 能耗趋势监控 能耗超标预警0 积分 | 49 页 | 5.22 MB | 3 月前3
共 32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