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贝格: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
14.59 MB
25 页
0 下载
1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 概览 | ||
2025年7月 ������� ������� ��� 2025 2 | 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 2024年,全球宏观经济延续波动与复苏交织的态势,地缘博弈、贸易壁垒、供应 链重塑等因素持续影响全球产业格局。在这种不确定的大环境下,全球主要零部 件企业营收规模遭遇了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欧洲、日韩等传统强势市场普遍承 压,区域间、企业间的分化进一步加剧。 面对全球市场的深刻变化,中国零部件企业展现出了强劲韧性与增长潜力。借助 内需回暖与出口扩张双轮驱动,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智能化等核心领域加快国产 替代和全球布局,营收规模和百强企业上榜数量持续提升,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 但与此同时,产业规模与利润增速放缓,头部集聚效应加剧,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能 力、品牌建设、技术突破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企业出海过程中的本土适应、合规管 理、风险应对等挑战日益凸显,未来发展仍需稳中求进,系统提升企业的全球化经 营能力与价值创造水平。 在此背景下,2025年罗兰贝格与《中国汽车报》社再度携手,基于最新百强零部件 企业经营数据,系统梳理全球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洞察产 业格局演变、技术路线演进、品牌战略变化及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等,助力产业各 方在深度变革中把握机遇、共谋未来。 引言 第一章 全球汽车零部件发展概览 第二章 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态势及趋势 第三章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第四章 汽车零部件国际化发展趋势 现状二:企业竞争格局焦灼 趋势二:新能源头部集中,智能化百花齐放 技术发展趋势 中国零部件企业出海五大考量要素 现状一:营收规模负增长 趋势一:总体规模及利润总额增速放缓,头部虹吸效应凸显 产业格局趋势 中国零部件企业海外业务发展趋势 品牌趋势 04 06 12 18 05 07 16 20 05 07 13 19 16 目录 全球汽车零部件 发展概览 5 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 | 现状一:营收规模负增长 2024年百强企业总营收1为82,456.68亿元,同比下 降5.07%,为近年来首次负增长,反映出行业在复杂 外部环境和深度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增长压力。 全球营收承压背景下,中美企业实现逆势增长。据统 计,中国上榜企业2024年营收规模同比增速为9%, 且新增上榜企业数为4家,新增企业数分区域位列第 一,显著优于全球各地区整体表现。增长来源于刺激 内需、出口驱动以及电动智能化趋势下的核心部件国 产替代加速,中国企业快速适应新趋势,积极布局。 美国上榜企业2024年营收规模同比增速为5%,主要 得益于北美汽车供应链回流、本土车企订单稳定等带 动效应。 日韩及欧洲零部件企业普遍业绩受到冲击,主要源于 市场疲软、主要客户新能源转型不及预期、投入无法 快速变现等。据统计,韩国上榜企业2024年营收规模 下滑最为剧烈,同比跌幅为19%,受LG新能源、三星 SDI等动力电池龙头大幅下滑影响显著。日本企业尽 管上榜数量微增,但多为传统版块企业,难以抵御结 构性需求转移,2024年营收规模同比跌幅为7%。欧 洲上榜企业2024年整体营收规模减少2,595亿元,其 中德国地区降幅约达10%,欧洲的汽车主导地位受到 挑战。 01 现状二:企业竞争格局焦灼 2024年,全球Top20零部件企业的整体营收规模下 滑,仅3家企业实现了增长。据统计,Top20零部件 企业营收规模较2023年同比下滑4.3%,显示出了行 业在经历疫情后复苏趋缓、成本压力上升及电动化 转型加速等背景下的增长瓶颈。尽管如此,麦格纳、 康明斯、舍弗勒三家企业逆势增长,同比涨幅分别为 1.6%、20.0%、56.5% ,实现了突破。 头部零部件企业增长主要受全栈解决方案、新兴业 务、区域平衡及成本优化等四大因素驱动。 例 如 ,麦 格 纳 通 过 收 购 维 宁 尔 主 动 安 全 业 务 (Veoneer Active Safety)等,完善了从硬件(摄 像头、雷达等)到软件(算法、域控制器等)的完整生 态,提供全栈辅助驾驶模块和系统; 康明斯受益于新兴大马力业务增长,尤其是AI发展驱 动数据中心的发电机组业务发展,抓住产能扩张和高 端机组机会,量利皆升。且通过多燃料平台(HELM™ 系列)覆盖柴油、天然气、氢气等场景,满足不同客户 的低碳转型需求; 舍弗勒强化欧洲本地供应商,布局近岸外包(墨西 哥)生产电驱系统与底盘部件,并同步通过自研谐波 减速器、集成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加强垂直供应 链整合、减少外部采购依赖。 全球百强企业分地区营收变化1) [2023-2024,亿元] 01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报,企业官网;罗兰贝格 1) 计算对比对象为2025年上榜的100家企业及其2024年营收与2024年上榜的100家企业及其2023年营收 1. 统计2024年-2025年皆上榜的93家全球百强企业 6 | 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 中国汽车零部件 发展态势及趋势 7 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 |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及利润总额持续提升,尤 其是新能源、智能化相关板块表现依旧亮眼,相关领 域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重要 力量。同时,传统零部件业务在疫情后虽有所反弹, 但整体仍处于下行通道,行业分化趋势显著。 趋势一:总体规模及利润总额增速放缓, 头部虹吸效应凸显 受宏观经济、价格战以及商用车市场平缓发展等多重 影响,零部件企业整体营收增速放缓,但头部企业通 过规模与技术优势保持较高盈利增速,虹吸效应日益 突出。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营收规模增长降速,价格战 下竞争加剧。2024年,受核心板块价格下跌影响,整 体零部件营收增长放缓,同比仅增长2%。其中,乘用 车零部件市场呈现增长态势,销量同比上升7.7%,商 用车零部件市场则同比下降1.0%。当前,“三电”系统 与发动机仍为零部件收入的主要来源,合计占比约 60%,但其增长动能较为有限,整体增长放缓。相较 之下,电子、轮胎轮毂与底盘板块行业分散、规模有 限,但保持超过10%的快速增长,展现出结构性亮点 与较强的发展韧性。 02 尽管收入增速放缓,头部企业净利润仍同步高速增长 19%,显示出了较强的盈利韧性,头部虹吸效应进一 步凸显。2024年,零部件行业利润加速向头部企业 汇聚,集中度显著提升,其中头部10家企业合计实现 了全行业75家企业利润总额的72%。在动力系统领 域,新能源与传统发动机板块营收规模相近,但前者 的利润水平已达到后者的三倍,展现出更强的盈利能 力。 03 12,647 13,555 16,663 16,944 2021 2022 2023 2024 +7% +23% +2% 738 821 1,217 1,449 2021 2022 2023 2024 +11% +48% +19% 5.8% 6.1% 7.3% 8.6% 中国百强零部件营业收入1) 中国百强零部件企业净利润及净利率1) 02 03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报;罗兰贝格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报;罗兰贝格 1) 计算考虑近3年皆上榜且公布供应链营业收入和利润的75家企业,统 计其供应链相关业务营业收入、净利润及利润率 1) 计算考虑近3年皆上榜且公布供应链营业收入和利润的75家企业,统 计其供应链相关业务营业收入、净利润及利润率 [2021-2024,亿元] [2021-2024,亿元,%] 净利润率 趋势二:新能源头部集中,智能化百花齐放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及智能化技术加速 应用,行业内部出现了新能源板块利润显著集中的特 点。同时,智能化相关板块呈现多点开花局面,成为 驱动增长的新引擎。 新能源板块盈利能力最强,新能源和发动机头部集 中效应显著。在新能源板块中,宁德时代在整体版 块收入和盈利的占比分别为80%和92%,其持续以 技术领跑(超充/骁遥电池超级增混/神行PLUS磷 酸铁锂等),以全球本地卡位(欧洲),以品牌升维 8 | 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 (B2B2C),以生态闭环(超充/换电)。然而,近年 来宁德时代也持续受到电池价格下降影响,整体收 入增长承压。在发动机板块中,潍柴在整体版块收入 和盈利的占比分别为72%和73%。未来,随着商用车 等细分市场销量下滑,腰尾部发动机企业面临连续亏 损和转型难题。 电子、轮胎轮毂、底盘等板块相对分散,但整体增速 较快。电子板块已初步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产 业集群,头部企业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持续推动 技术迭代,并通过垂直整合与协同整合提升效率。此 外,围绕“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布局逐步展开,国际 化扩张加速,呈现出“以投资换未来”的典型特征。在 轮胎轮毂板块中,行业经历了新一轮产能出清,头部 集中趋势加强,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4.5%,在新能 源车放量与国际本地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下,通过成 本优化与技术突破持续推进国产替代进程。底盘板 块则凭借持续的产品创新与技术变现,板块净利润 快速增长。头部企业积极向线控底盘、机器人等前沿 方向延伸,并关注其商业化路径的打通,当前已开启 对发达市场及海外主机厂的协同渗透,打造“技术+渠 道”的组合优势。 04 2023年收入 2024年收入 净利润率 3,545 3,348 1,717 1,510 1,533 5,010 3,174 3,364 1,892 1,729 1,698 5,086 新能源板块 发动机板块 电子板块 轮胎轮毂 底盘板块 其他传统 -10.5% +0.5% +10.2% +14.5% +10.7% +1.5% 家数 4 9 13 9 14 26 13% 19% 4% 5% 4% 5% 7% 8% 6% 6% 6% 7% 23’-24’ 净利润增速 21% 32% 21% 25% 14% 4% YoY[%] 收入[亿元] 净利润率[%] 中国百强零部件企业2023年-2024年分版块收入、净利润率 [亿元,%] 04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报;罗兰贝格 1) 计算考虑近3年皆上榜且公布供应链营业收入和利润的75家企业,统计其供应链相关业务营业收入、净利润及利润率 9 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 | 中国2025年新上榜企业10家,超过一半新上榜企业 主营业务与电子、智能化等相关,反映市场需求的持 续升级与变化;同时,本土汽车零部件及传统业务也 持续良性发展。 05 2021年至2024年期间,高速增长企业主要分布在长 三角地区,集中在电子、底盘和其他传统业务板块。 长三角区域集群显现,近半数高增长企业(10家)分 布在浙江、上海、江苏,这得益于完备的产业链配套 体系和良好的经济发展动能。其他区域如环渤海(3 家)、京津冀(2家)和东南沿海(2家)也具备一定的 产业基础,但在数量上明显低于长三角,而珠三角和 中部地区仅有1家企业入围。 06 科技引领向上的零部件企业增加。高增长企业平均研 发投入占企业总收入的5.1%,高于中国百强4.0%的 平均水平,展现出更强的韧性与盈利效率。在经济平 稳向好与技术创新双驱动下,零部件企业可实现“量 利双升”的良性发展,19家高增长企业利润总额占中 国百强的54.2%。 07 2025中 国百强榜 新上榜企 业数量 10 新上榜企业排名 xx 沪光汽⻋电器 60 ⾼压线束、发动机线 束、⻔后盖线束和电 缆线束 瑞浦兰钧能源 63 电⼦板块 储能电芯, 锂离⼦电 池 精诚⼯科 23 缸体、副⻋架、冷冲 压、热成型、电控差 速锁、焊接总成等 亿咖通科技 79 ⻋载娱乐系统、数字 智能座舱、座舱域控 制器 万安科技 99 其他传统板块 ⽓压制动系统、液压制 动系统、副⻋架、离合 器操纵系统等 100 航盛电⼦ 电⼦板块 智能座舱系统、智能与 软件服务系统、智能驾 驶辅助系统等 祥鑫科技 82 汽⻋精密冲压模具、动 ⼒电池箱体、轻量化⻋ ⾝结构件等 其他传统板块 曼德电⼦电器 38 电⼦板块 汽⻋⻋灯、汽⻋线束 及空调总成等产品 天有为电⼦ 96 电⼦板块 电⼦式组合仪表、全液 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 表等 东实汽⻋科技 98 其他传统板块 ⻋⾝系统、底盘系统、 动⼒总成系统等 电⼦板块 其他传统板块 电⼦板块 中国2025年供应链百强新上榜企业 05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报;罗兰贝格 3 2 10 2 1 1 企业家数 东南沿海 ⻓三⻆ 珠三⻆ 中部地区 京津冀 环渤海 19 6 2 4 6 1 0 企业家数 新能源板块 电⼦板块 发动机板块 底盘板块 轮胎轮毂 其他传统板块 19 按区域分布[家] 按板块分布[家] 776 1,433 >20%增 速企业 中国百强 54.2% 14.9% 8.5% 净利润率 [2024] 净利润、净利润率对⽐ 5.1% 4.0% 研发投⼊ 占⽐[2024] 研发投⼊、研发投⼊占⽐对⽐ 323 811 >20%增 速企业 中国百强 40.0% 高增长零部件企业1)结构 高增长企业与中国百强1)对比 06 07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报;罗兰贝格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报;罗兰贝格 1) 2021年-2024年化增速>20%的百强企业 1) 计算考虑近3年皆上榜且公布供应链营业收入和利润的75家企业,统 计其供应链相关业务净利润、利润率及研发投入; [2024年, 亿元,%] 10 | 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 2024年百强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稳定,头部企业逐 年加大技术创新及研发人员占比。2024年上榜企业 共投入研发费用811亿元,在业务收入中占比达4.0%, 与2023年的3.9%基本持平。 08 新能源、电子板块投入领先,发动机及底盘板块投入 则明显缩减。中国头部零部件企业的研发投入集中, 宁德占新能源板块研发投入的74%,潍柴占发动机板 块60%,均胜和德赛占电子板块54%。另外,中国头 部零部件企业更重视技术创新,电子、轮胎轮毂板块 投入增长更快;同时,新能源、电子两大板块在2024 年的研发投入超过行业均值,并聚集了最多的研发人 员,占比分别达到22.2%和17.2%。 09 601 783 811 4.1% 2021 4.6% 2022 3.9% 2023 4.0% 2024 741 研发占⽐ 研发投⼊ 中国百强零部件上榜企业研发投入及占比1) 08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报;罗兰贝格 1) 计算考虑近3年上榜且公布统一口径研发投入的75家企业,统计其研 发投入及其在企业总收入中的占比 103 99 69 61 69 199 182 105 71 61 76 247 241 116 94 56 69 251 115 111 63 60 211 新能源板块 发动机板块 电⼦板块 轮胎轮毂 底盘板块 其他传统 205 4.0% -1.5% +17.6% 11.8% -13.4% 3.2%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17.2% 17.2% 22.2% 12.9% 16.0% 13.0% 研发⼈员占⽐ [2024] 3.7% 2.7% 3.3% 3.2% 5.5% 研发投⼊占⽐ [2024] 5.3% 中国百强零部件上榜企业各板块研发投入情况 09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报;罗兰贝格 [2021-2024,亿元] [2021-2024,亿元] 本报告来源于三个皮匠报告站(www.sgpjbg.com),由用户Id:349461下载,文档Id:730862,下载日期:2025-07-22 11 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 | 12 | 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 汽车零部件行业 发展趋势 13 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 | 智能化、电动化正带来汽车产业的颠覆性变革,深刻 影响汽车产业发展态势,并带来零部件企业的全新发 展格局。其中,智能化是核心趋势,作为共享化和创新 出行商业模式的底座技术,深刻改变了传统汽车价值 链的结构与分工模式,加速向软件定义汽车、平台化 架构、电驱动系统等新范式演进。与此同时,零部件 部门也迎来全新发展机遇与挑战,技术门槛、创新能 力和生态整合力成为企业突围与重构竞争优势的关 键变量,原有的供应体系正逐步重塑,产业链分工格 局呈现出更加动态、多元的演化趋势。 10 产业格局趋势 1. 价值重塑 新四化带来三电、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新的价值高 地,零部件产业链价值分布重塑。新能源三电、智能 座舱与智能驾驶等核心零部件板块正实现市场规模、 增长速度与技术发展的同步跃升,逐步成为产业价值 高地。其中,电驱领域集中度相对较低,未来随着行 业整合提速,领先企业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动力电 池则已经形成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电化学技术实力 与产业链集成能力成为核心竞争要素;智能座舱与智 能驾驶领域的马太效应日益显著,头部企业通过技术 积累与算法优势构筑护城河,技术迭代速度与软件开 发能力成为致胜关键。 2. 整零协同 2.1 整车开发模式: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零部件企 业需提升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力 零部件企业亟需具备单一产品供应外的系统级解决 方案能力。由于开发模式所处的阶段不同,各类主机 厂对于零部件配套的产品形态需求不同。目前,相较 智舱智驾,底盘和动力的集中化开发模式尚未落实, 未来3-5年是动力域和底盘域加速转型的窗口期。另 汽车产业变革趋势 10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 14 | 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 硬件 软件 分布式 功能域 域融合 (区域 Zonal) 中央式 ⽹关/中央域控 软硬 未解耦 ⽹关/中央域控 中央计算机 中央计算机 控制器 ⽹关 执⾏器 主流主机⼚处在功能域向域融合发展阶段 不同主机⼚对开发域的定义和范围不⼀致 主流主机计划于2025-26年启动区域Zonal式开发架构 域集中模式从智驾智舱域启动,逐步拓展⾄底盘和动⼒等 不同主机⼚有不同的开发域划分⽅式 即便是相同域名,包含的具体零部件也有所差异 上汽 吉利 ⼤众 智驾 座舱 ⻋⾝舒适 底盘动⼒ 2021 2025 2028 分布式 功能域 域融合 智驾 ⽹联 座舱 底盘动⼒ 内外饰 发 动 机 变 速 箱 差 速 器 E C U 显 ⽰ 屏 传 感 器 制 动 器 传 动 轴 悬 架 … ⾯向服 务的软 件架构 微服务 软件架 构 座舱域 智驾域 ⻋⾝域 底盘域 动⼒域 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 动⼒底盘 微服务 软件架 构 智驾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23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德勤供应链咨询:构建高效协同的销售与采购供应链战略丨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