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年)
2.50 MB
79 页
0 下载
2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 概览 | ||
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2024年) I 目 录 摘 要..........................................................................................1 第一章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赋予信息化发展新使命.......11 一、深刻认识推进信息化领域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11 二、准确把握推进信息化领域改革创新发展的丰富内涵..13 三、全面落实推进信息化领域改革创新发展的实践要求..14 第二章 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16 一、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加速突破................................... 16 二、数字产业创新生态不断完善................................... 19 三、信息化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21 第三章 赋能发展作用日益明显........................................... 24 一、信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24 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质扩面................................... 28 三、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31 第四章 普惠发展效应持续释放........................................... 35 一、数智生活服务加速普及........................................... 35 二、数字文化动能更加强劲........................................... 40 三、电子政务赋能减负增效........................................... 43 第五章 安全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48 一、网络安全保障有力有序........................................... 48 二、数据安全治理扎实推进........................................... 50 三、网络综合治理更加完善........................................... 51 II 第六章 开放发展成果更加丰硕........................................... 54 一、理念主张凝聚国际广泛共识................................... 54 二、网络空间交流合作深化拓展................................... 55 三、数字贸易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56 第七章 2024年全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58 一、2024年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成效评价.......................59 二、2024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网络调查分析...................62 第八章 2025年信息化发展形势与任务...............................70 一、信息化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70 二、2025年我国信息化发展重点任务........................... 72 1 摘 要 2024 年是网络强国战略目标提出 10 周年和我国全功能 接入国际互联网 30 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系统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主席向 2024 年世界 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视频致贺,指出“我们应当把握数字 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 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加快推动网络空间 创新发展、安全发展、普惠发展,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 未来’”,为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前进方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人工智能 等新技术方兴未艾,信息化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 面跃升的新阶段。深入推进信息化发展,是牢牢把握信息革 命历史机遇、抢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是培育发展 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 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内在要求,是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2024 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 策部署,积极谋划改革创新举措,凝聚政策资源合力,扎实 推进《“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重大任务、重点工程、 优先行动实施,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赋能发展作用日益 明显,普惠发展效应持续释放,安全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开 2 放发展成果更加丰硕,全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为 开创新时代新征程网络强国建设新局面提供强大动力和坚 实支撑。 一、2024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一是网络信息技术创新 加速突破。集成电路研发制造能力不断增强,操作系统加速 规模化应用,开源鸿蒙装机量超 10 亿台,量子信息、脑机 接口、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生成式人工 智能大模型技术能力持续跃升,截至 2024 年底,共 302 款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注册用户总数超过 6 亿,多 款大模型产品性能位于全球前列。区块链创新应用提质增 效,加速融入货物运输、贸易、制造、能源、政务等重点领 域,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二是数字产业创新生态不断完善。 2024 年,我国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 35 万亿元,同比增长 5.5%。软件业务收入 13.7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0%。操作 系统、数据库、人工智能等开源社区持续完善,产学研创新 布局持续加强。信息化标准建设迈出新步伐,发布人工智能、 物联网、数据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三是信息化创 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全国 数字经济本科专业达 227 个,教育科研模式变革加速演进, 文献情报、化工、海洋、气象等重点领域大模型有效提升科 研效率。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实施,建成世界最大 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持续提 3 升,我国 60.61%的成年人和 64.69%的未成年人(12-17 周岁) 具备初级及以上数字素养与技能。 (二)赋能发展作用日益明显。一是信息基础设施提档 升级。截至 2024 年底,累计建成开通 5G 基站总数达 425.1 万个,5G 用户普及率超 71%,300 多个城市实现 5G-A 网络 覆盖。建成 207 个千兆城市,千兆及以上速率光纤接入用户 达到 2.07 亿户。IPv6 活跃用户数达 8.23 亿,移动网络和固 定网络 IPv6 流量占比分别达到 65.60%和 24.95%。我国智能 算力规模达 493EFLOPS(FP16)。移动物联网加快向“万物 智联”发展,移动物联网(蜂窝)用户达 26.56 亿户。工业互 联网加速规模化应用,实现 41 个工业大类全覆盖,车联网 基础设施加速布局。北斗规模应用加速推进,北斗终端设备 (不含消费类电子)应用数量超过 2800 万台(套)。二是 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质扩面。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初步建立, 数据资源规模质量持续提升,2024 年我国年度数据生产量达 41.06ZB,同比增长 25%,累计数据存储量达 2.09ZB,同比 增长 20.81%,数据标注成为新兴产业,7 个数据标注基地加 快建设,数商企业数量超过 100 万家。三是数字技术和实体 经济深度融合。智慧农业加快发展,实施《关于大力发展智 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截至 2024 年底,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 数控化率分别达到 82.7%、65.3%。服务业数字化有力拉动消 费增长,全国网上零售额达 15.23 万亿元,数字消费规模超 6 万亿元。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加快推进,印发《数 4 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累计建设 246 家国家 绿色数据中心,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融合程度持续 深化。网信企业活力更加强劲,我国市值排名前 100 的互联 网企业总市值、总营收、总利润和总研发投入均实现同比增 长。 (三)普惠发展效应持续释放。一是数智生活服务加速 普及。2024 年,我国网民规模达 11.08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 升至 78.6%。数字健康服务资源扩容下沉,远程医疗覆盖全 国所有市县,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 4.18 亿人,全国医保码 用户超 12 亿人。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达 10.7 亿人,提供线 上服务 170.51 亿次。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开通线上运营, 累计访问量超 1800 万人次。全国就业信息资源库、就业公 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全国“一库一平台”初步建成。数字乡 村建设向纵深推进,全面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 5G、村 村通宽带”,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二是数字文化 动能更加强劲。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公共文 化数字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 9 省市卫视超高清频道开播,带动超高 清产业加速升级迭代。网络视听行业繁荣发展,用户规模达 10.91 亿人,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人工智能技术 赋能网络文化传播,沉浸式数字演艺等文化新业态不断涌 现。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网络新媒体平台蓬勃发展,网文、 网剧、网游等数字内容加速出海,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不断 提升。三是电子政务赋能减负增效。2024 年我国电子政务发 5 展指数全球排名第 35 位,较 2022 年提升 8 位。各地依托政 务服务平台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重点事项覆盖范围 逐步扩大,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部署应用。党政机 关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数字人大”“数字政协”“数字纪检监 察”建设取得新成效,数智化赋能司法公平正义。深化整治“指 尖上的形式主义”,数字赋能基层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四)安全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一是网络安全保障有力 有序。网络安全顶层设计持续完善,《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 管理规定》发布施行,《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 版制 定发布。组建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 36 项 国家标准,推动 3 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立项、3 项国际标准正 式发布。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建设一 流网络安全学院、网络安全专业院校,2024 年国家网络安全 宣传周成功举办,宣传普及活动不断深入。二是数据安全治 理扎实推进。数据跨境流动制度进一步优化完善,《促进和 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发布施行,截至 2024 年底,共完 成数据出境安全评估项目 285 个,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 案 1071 个。持续开展 APP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专项治理,累计受理群众投诉举报 9 万余条。三是网络综合 治理更加完善。网络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我国已制定出台网 络领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 150 余部。开展“全国网 络普法行”系列活动,网络普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清朗” 系列专项行动有力实施,着力整治打击涉企侵权信息、违法 信息外链、“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网络直播虚假和低俗信 6 息等 10 类乱象。“净网 2024”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全年共侦 办网络违法犯罪案件 11.9 万余起,有力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 公民合法权益。 (五)开放发展成果更加丰硕。一是理念主张凝聚国际 广泛共识。主场外交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成功举办世界 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等重要国 际会议活动,发布《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积极搭 建网络空间国际开放合作平台,深入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 理,推动达成《全球数字契约》。二是网络空间交流合作深 化拓展。在世贸组织达成《电子商务协定》,推动加入《全 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 伙伴关系协定》(DEPA)相关进程。积极参与联合国、世 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 组织等机制下网络和数字议题交流。建立中欧数据跨境流动 交流机制,与德国签署《关于中德数据跨境流动合作的谅解 备忘录》。三是数字贸易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出台《关于 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推动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 的国际合作环境。2024 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 2.71 万 亿元,同比增长 14%。“丝路电商”伙伴国数量增至 33 个, 形成电子提单应用等制度创新成果。 二、2024 年信息化发展成效评价 为扎实推进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实施,国家网信办 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了2024年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工 7 作,重点分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关键能力、驱动 引领、发展环境等方面的进展成效。评价结果显示,北京、 浙江、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福建、四川、重庆、天津 等10个地区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同时,国家网信办开展了2024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情况网 络问卷调查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网民普遍认为,2024 年信息化在创新学习工作方式、提升生活服务水平、增强公 共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人民群众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明显;受访数字企业表示,2024年 加强信息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育,积极布局新产品、新应用、 新业务,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2025 年信息化发展形势与任务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 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信息化成为培育新 质生产力、重塑世界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从外部环境看, 世界百年变局和信息革命浪潮叠加演进,国际形势复杂多 变,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从技术趋势看,人工智 能成为生产力发展新引擎,区块链带来生产关系新范式,要 素内涵不断拓展,应用范式深入变革,数据、算法、算力成 为重要战略资源。从自身发展看,网络信息技术产业生态有 待加强,数据供给质量不高、流通机制不畅、应用潜力释放 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促进和规范新技术新应用发展面临新 挑战。 8 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 之年,也是全面深化网信领域改革、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关 键一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 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 2025 年全国两会精神,以更大 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信息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坚持自立自强,加快推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 生态发展。加快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强化集成电路、基础软 件和工业软件、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布局,全链 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数 据库、第五代精简指令集(RISC-V)等生态建设,支持开源 社区和开源基础设施发展,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建立健全投融资支持服务 体系。推进数字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打 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培育量子科技、具身智 能、6G等未来产业,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深化人工 智能大模型垂直领域应用,培育数智化新服务新产品。建强 信息化创新人才队伍,加强信息化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 叉学科建设,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 二是坚持驱动引领,加快推动信息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 展。建设泛在智联的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进 5G-A 规模部 署,加快 6G 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持续提升“双千兆”网络 覆盖广度和深度,适度超前建设移动物联网络,深化 IPv6 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动卫星 9 互联网发展。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扩大公共数据资 源供给,提升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探索建立公共数据分 类分级授权机制,分类施策开展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 数据开发利用,打造安全可信流通环境。推进数字技术与实 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 化转型发展行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智能制造 工程,推动数字技术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速数字化绿 色化协同转型发展,促进网信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为民惠民,加快推动信息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 平惠及全民。深化信息为民惠民服务,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 字化战略,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智慧 医疗建设,发展智慧养老服务,优化数字社保、就业和人力 资源服务。实施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推动城乡 信息化融合发展。深化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加快 弥合数字鸿沟、智能鸿沟。推进文化数字化创新发展,深入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丰富优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培 育全景式沉浸体验文化新业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深化数字赋 能政务服务,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创新应用,推 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基本覆盖政务服务高频事项,深化整治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深入推进公共安全和应急、国土空间、 生态环境等领域治理信息化建设。 四是坚持系统观念,加快优化完善信息化健康可持续发 展的环境。筑牢网络和数据安全屏障,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 10 施安全保护,深化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网 络和数据安全产业发展,加快研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网络安全产品互联互通、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等方面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制度。健全 信息化发展治理体系,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积极探索新 兴领域立法,推进网络执法协调,严厉打击网络违法行为, 加强网络法治宣传,保障网络空间主体合法权益。健全网络 综合治理体系,规范网络信息内容和传播秩序,持续开展“清 朗”系列专项行动,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 五是坚持全球视野,加快推进多层次网络空间国际交流 合作。加强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国际组织建设,共同推进网络 空间成果共享。积极参与构建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和标准体 系,提升贡献度和影响力。推动“数字丝绸之路”走深走实, 深化同新兴市场国家、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网络空间务实合 作。积极推动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推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支持网信企业出海,提升企业国 际竞争力。 11 第一章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赋予信息化发展新使命 2024 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79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