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2025年可信高速数据网研究报告-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华为 VIP文档

2.25 MB 48 页 0 下载 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 应注明“来源: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违反上述声明者,编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序 言 在数字文明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变革的 核心生产要素。随着全球数字化、智能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数据要素的流 通效率与安全保障能力,正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字经济治理能力与产业 竞争力的重要标尺。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面对数据 流通中存在的“互信难、协同难、效率低”等深层次矛盾,亟需构建一套 能够兼顾安全、效率与合规的技术体系,以系统性、前瞻性的基础设施支 撑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可信高速数据网的提出,正是立足国家数据 战略全局、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一项关键技术创新,是推动数据要素 市场化配置、完善国家数据治理体系的重要实践路径。 可信高速数据网以“安全、高速、合规”为核心理念,基于IPv6+融 合新技术聚焦“数算、数网、数安协同”的演进主线,旨在破解数据流通 中的技术性瓶颈。其核心价值在于,不仅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安全确权与 动态防护,更通过网络与数据/算力的深度融合,提升了数据调度的实时 性、灵活性与经济性。 可信高速数据网的建设,有助于我国构建“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 全国一体化数据流通格局,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数据要素市场 体系,也体现了中国在数据治理领域的技术引领能力。面向未来,我们不 仅要持续完善技术架构,更要在标准制定、政策引导、产业生态等方面形 成合力,真正实现“制度先行、技术护航、生态共赢”的发展格局。 我们坚信,随着可信高速数据网的不断深化与推广,一个更加安全、 高速、合规的数据流通生态将加速形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 力,也为全球数据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邬贺铨 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专家委员会 (排名不分先后) 单 位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省政务信息中心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顾 问 张向宏 陶 涛 毛东峰 吕洪涛 李光东 赵志鹏 委 员 陈 东 张钰雯 罗 松 张 弛 杨智博 王冀彬 郭 叶 赖春江 程 宇 杨 桐 茹志强 陈思远 范鹏程 阮 科 崔玲龙 易昕昕 张乃晗 钱 军 吁元卿 刘 凯 文慧智 王卫波 朱红涛 崔冬冬 刘 悦 前 言 INTRODUCTION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已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是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 国、数字中国”,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 设施”。与此同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 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即“数据二十条”)、《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等政策文件,对数据资源流通、数据安全保 护、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系统部署,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 支撑。 可信高速数据网作为数据基础设施中网络设施的重要构成,是顺应国 家战略需求的关键发展方向。它以《指引》为根本遵循,面向数据流通利 用场景,在高速数据网基础上强化“可信”能力构建,提供兼具弹性带 宽、安全隔离、高效传输、全链路可追溯特性的数据传输服务,成为连接 数据要素、算力资源和智能应用的关键纽带。可信高速数据网区别于传统 网络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融合IPv6+、量子加密、隐私计算等技术,实 现“数算协同、数网协同、数安协同”,破解跨域互联、算力调度、隐私 保护等方面的瓶颈,为大模型训练、跨行业数据流通、智能应用创新提供 可靠支撑。 全球主要经济体正在加速布局新一代数据与网络基础设施,美国聚焦 低时延分布式传输与隐私计算安全体系,欧盟以统一数据市场和Gaia-X为 核心强化跨境互联与量子通信,日本依托数据银行与6G试验网推动多元主 体协同,可信高速数据网已成为全球数字治理的关键领域。 本研究报告将系统阐述可信高速数据网的内涵,分析国内外发展现 状,提炼总体框架与关键技术,并结合实践案例提出发展建议,旨在为 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数据安全战略落地提供理论参考与实 践指引。 目录 CONTENTS 一、可信高速数据网是数据要素流通的桥梁 ��������������������������������������� 01 (一) 筑牢数据高效安全流通底座 02 (二) 促进数算网安融合创新发展 03 (三) 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目标达成 04 二、可信高速数据网发展态势与挑战 ��������������������������������������������������� 06 (一) 全球数据网络发展现状 07 (二) 我国可信高速数据网的发展态势 10 (三) 可信高速数据网发展挑战 11 三、可信高速数据网的体系架构 ����������������������������������������������������������� 13 (一) 可信高速数据网内涵和特征 14 (二) 可信高速数据网的设计要点 15 (三) 可信高速数据网的总体框架 17 四、可信高速数据网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 ������������������������������������������� 20 (一) 数据与算力协同 21 五、可信高速数据网典型创新实践 ������������������������������������������������������� 28 (一) 数据高速可信流通服务建设,激活城市数据要素市场和价值动能 29 (二) 金融联防联控数据流通实践,深化金融数据融合创新与安全应用 30 (三) 数据集千公里可信传输验证,筑牢跨域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底座 31 (四)“一表同享”政务数据融通协同,赋能跨部门数据融合与治理创新 33 参考文献 ���������������������������������������������������������������������������������������������������� 39 六、可信高速数据网创新发展的建议 ��������������������������������������������������� 35 (一) 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可信高速数据网建设 36 (二) 创新运营机制,提升可信高速数据网效能 36 (三) 加快技术攻关,突破可信高速数据网瓶颈 37 (四) 建立评估体系,保障可信高速数据网可持续发展 38 (二) 数据与网络协同 22 (三) 数据与安全协同 25 可信高速数据网研究报告 01 可信高速数据网是 数据要素流通的桥梁 一、 可信高速数据网研究报告 02 (一) 筑牢数据高效安全流通底座 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背景下,数据已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其 安全、高速、合规的流通是激发创新活力、提升社会效能的关键驱动力。然而,现 有传统网络仍面临传输能力不足、跨终端和平台互联困难、传输成本高昂等挑战, 难以支撑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 享”,为数据要素流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指明了方向。《指引》对网络基础设施作出 明确部署,要求“建设高速数据传输网,实现不同终端、平台、专网之间的数据高 效弹性传输和互联互通”,重点破解传输能力不足、成本高、难互联等问题。 网络基础设施承担着打通数据流通“大动脉”的关键职能,是连接数据供给 方、需求方、交易平台、监管机构及服务商的核心枢纽。可信高速数据网聚焦“安 全、高速、合规”三大核心目标,旨在构建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数字经济高质量 发展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其战略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经济价值,可信高速 数据网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传输与交互环境,可显著降低跨区域、跨行业数据流通 成本,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一方面,它推动公共数据、产业数据与社会数据的高效 融合,打破“数据孤岛”;另一方面,通过支撑数据传输的可计量、可追溯,加速 数据资产化进程,为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科技创新,可信高速数 据网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前沿产业提供确定性网络与算 力协同支撑,构建“数据—算力—网络”的新型协同体系。尤其在大模型训练与推 理、跨域算力调度、智能制造和智慧医疗等场景中,可信高速数据网能够提供稳 定、低时延和高安全性的底层支撑,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三是安全与治理,可 信高速数据网通过引入零信任架构、网络内生安全等技术,在保障传输效率的同时 实现“可用不可见”的可信流通,建立安全可控、全链路可追溯的信任体系。它既 通过量子加密、防APT攻击等技术筑牢国家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屏障,又依托 动态合规审计机制,为数据跨域流动、跨境传输提供技术适配与制度衔接条件,实 现安全与效率的动态平衡。 可信高速数据网研究报告 03 (二) 促进数算网安融合创新发展 数据、算力和网络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三大关键要素,安全则是其长期健康发展 的前提。但目前,四者之间仍存在标准不统一、协同不足、机制分散等问题,制约 了要素的高效流动和价值释放。可信高速数据网的建设,正是破解这一矛盾的关键 抓手,它能够推动数算网安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 1�数算协同:构建数据与算力的灵活高效连接 可信高速数据网通过IPv6+、广域无损网络等新一代技术,重塑数据流通架 构,实现跨运营商、跨行业、跨区域的动态互联。其采用“Overlay(业务连接 层)+Underlay(网络层)”协同架构,支持“按需连接、分钟级开通、弹性计 费”。通过RDMA协议优化,网络调度效率显著提升,实现TB级数据小时级送达, 提高了线路资源利用率与数据传输效率。数据要素快速连接算力资源,加速价值转 化,最终达成“数据高利用,算力不等待,协同效率佳”的目标。 2�数网协同:支撑数据流通的精准匹配和路径可控 可信高速数据网基于APN6技术,通过数据分类分级等属性与APN-ID网络标识 映射,可实时感知数据分发需求,并根据差异化需求自动调整带宽和路径,实现按 需匹配与动态调度。借助SDN控制器,构建“数据需求-算力资源-网络路径”的智 能匹配体系,优先保障模型训练、实时交易等高优先级任务所需的低时延与高带 宽。结合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在网络边界部署数据围栏,并通过APN-ID标识与路径 可视技术,实现敏感数据全流程可溯、可管、可控,确保合规流通。 3�数安协同:筑牢数据流通的安全屏障 可信高速数据网以“内生安全、动态防护、合规监管”为核心,构建覆盖网络 传输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体系。在传输与存储层面,部署量子加密、零信任接入、抗 量子密码等新型安全技术,确保数据“密文可用、明文不可见”。在设备与链路层 面,强化防APT攻击、防分光镜像、防驻留等能力,保障网络基础设施安全稳固。 结合《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通过数据分级分类差异化管控,确保核 心数据“最小授权、逐次校验”,实现访问全过程可视与可溯,支撑合规流通与事 后责任认定。 可信高速数据网研究报告 04 图1 可信高速数据网示意 综上,可信高速数据网通过“数算协同、数网协同、数安协同”的整体布局, 实现了数据、算力、网络、与安全的深度融合,并为未来构建全局智能调度与内生 安全的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奠定了方向。它不仅破解了传统网络的短板,更为我国 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等前沿领域提供了可信、高效的底层支撑,是数算网安融合 创新的战略性引擎。 (三) 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目标达成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 简称《意见》)第十三条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要求建立健全 数据安全、跨境传输、交易流通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资源高效配置与 全国一体化流通。《意见》同时强调,通过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推动重大 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加速数据资源流转,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奠定基础。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在于打破区域壁垒和行业分割,推动数据要素在 更大范围实现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流动配置。作为连接数据要素的重要通道,可 信高速数据网承载着助力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战略使命。 可信高速数据网研究报告 05 可信高速数据网能够打破数据孤岛,促进数据跨区域流通。通过建立高效、可 信的数据高速通道,实现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间数据的互联互通,解决信息割裂与 资源分散问题。无论是公共数据的跨区域共享,还是产业数据的跨链条整合,都能 够在可信高速数据网的支撑下实现安全高效流动。 可信高速数据网能够推动建立统一标准,提升市场规则一致性。在数据分类分 级、接口规范、确权登记和安全审计等方面,助力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体系,使得 数据要素在不同地区和行业间能够“同标准、可对接、可追溯”。这不仅能提升数 据要素市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更为跨区域交易、跨行业协同提供制度化保障。 可信高速数据网能够降低数据流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通过提升网络性能、 优化算力调度和降低合规成本,更多中小企业和创新主体能够以较低的门槛进入数 据要素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创新活力。这将推动形成“公平竞争、开放共享” 的市场生态,促进产业协同和区域协调发展。 总体来看,可信高速数据网是落实《意见》要求的关键支撑。它通过统一的网 络底座和可信的传输机制,为全国范围内数据要素的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提供保 障,成为推动数据要素“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的高速通道。面向未来,在国 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战略的引领下,可信高速数据网将进一步强化网络基础 设施标准协同,推动跨区域节点互联互通,完善市场化的多维计费机制,加速全国 一体化数据市场的形成。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突破,可信高速数据网必将助力全国 统一大市场建设迈上新台阶。 可信高速数据网研究报告 06 可信高速数据网 发展态势与挑战 二、 可信高速数据网研究报告 07 (一) 全球数据网络发展现状 “可信高速数据网”的概念由我国率先提出,其核心是实现数据传输“可信” 与“高速”的协同,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底层网络支撑。尽管国际社会尚未形成与 我国完全一致的“可信高速数据网”术语定义,但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 基于自身数字发展需求,在数据网络的安全性与传输效率建设上已开展大量实践,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为我国可信高速数据网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美国:以“技术-制度”协同构建可信、高速的数据网络 美国围绕“安全防护-开放共享”核心诉求,以制度明确网络建设方向,以技 术强化网络核心能力,形成“战略引领、技术落地”的发展路径。 1� 战略定位与制度框架 美国通过顶层战略与专项立法明确数据网络的建设目标:一是强化可信安全治 理。发布零信任战略,摒弃传统网络安全理念,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动态可信防 护框架;成立网络空间与数字政策局,统筹网络安全治理,明确数据传输、存储 全流程的可信合规要求。二是规范开放共享的网络支撑。依托《开放政府数据法 案》,要求政府数据开放需匹配高速网络支撑能力,通过Data gov平台搭建“高速 访问-API调用-可视化分析”的网络服务体系,确保近30万个跨机构数据集可通过 低延迟网络被高效调用,为数据开放提供可信、高速的网络底座。三是明确数据交 易的网络合规。通过《数据经纪人责任制与透明法案》等法规,要求数据经纪商的 “需求-中介-供给”交易链条需依托可信网络实现,强制数据匹配、脱敏、评估等 环节的网络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48 页, 还有 2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