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汽车智能化培训框架
3.07 MB
78 页
0 下载
3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 概览 | ||
2025年汽车智能化培训框架 证券分析师 :黄细里 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0010001 联系邮箱:huangxl@dwzq.com.cn 联系电话:021-60199793 2025年3月14日 证券研究报告 1 ( 核心结论:淘汰赛模式!强者恒强! ◼ 汽车智能化产业趋势三部曲(5-10年维度):本质是一场出行革命!1)2025-2027年第一部 【L3智能化帮助车企卖车】,实现国内电动车渗透率50%-80%+突破,带来国内自主品牌第 一轮淘汰赛。2)2027-2030年第二部【L4Robotaxi实现车企软件收费】,Robotaxi出行渗 透率有望实现0-30%突破。3)2030-2035年第三部【自主品牌实现全球崛起】,通过独资或 合资海外建厂模式实现智能电动车全球扩散,真正得到海外消费者认可。 2 ◼ 消费者愿意为汽车智能化买单吗?2025年或是拐点之年!城市NOA(L3智能化核心体验)普 及是推动智能化成为消费者购车前三考虑因素的力量。目前我们根据【引领车企新车周期—终 端草根调研—爆款车型验证】体系将紧密跟踪【L3智能化渗透率】2025-2027年从10%- 50%-80%+的变化过程。Robotaxi(L4智能化核心体验)将进一步颠覆认知,给消费者带来 更快捷更安全更舒适的出行方式,从而带动社会效率提升。 ◼ 智能化如何重构汽车产业链?淘汰赛模式!强者恒强!产业链利润分配模式或类似消费电子产 业链。整车或分为三类公司:1)一类是B端Robotaxi,核心壁垒在于【算法技术+整车成本+ 平台流量】;2)一类是C端个性化品牌,核心壁垒在于【爆款车型推出能否成为大概率事 件】;3)一类是整车高端制造,核心壁垒在于【能否绑定优秀合作伙伴】。零部件或分为两 类公司:1)一类是模块化供应商,核心壁垒在于【能否绑定优秀车企且不断拓展品类能力】; 2)一类是单一品类供应商,核心壁垒在于【垂直一体化能力是否足够强大到成本持续领先】。 ◼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复苏节奏进度低于预期;政策以及产品落地进度低于预期等 一张图看懂汽车智能化投资逻辑 3 ( 2027年 2030年 2025年 2035年 帮助车企卖车 实现车企软件收费 自主品牌全球崛起 Robotaxi车辆 硬件代工模式 L3智能化渗透率 10%-80% 自主品牌市占率 巩固60-70% 自主品牌完成第一轮淘汰赛 Robotaxi出行渗 透率0-30%突破 电动化渗透率 50%-80%+ Robotaxi软件 收费提成模式 Robotaxi每年 新增销量 Robotaxi累计 保有量 自主品牌完成第二轮淘汰赛 2020-2025年 第一阶段 贸易出口方式 出口销量100-500万 油车为主,电车为辅 代工模式 平台模式 个性化品牌 2026-2035年 第二阶段 独资/合资建厂模式 出口销量500万—1000万+ 智能电动车为主 自主品牌真正意义上全球崛起 汽车智能化产业趋势三部曲 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标的梳理(不完全统计) 4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摄像头 激光雷达 芯片 域控制器 制动 悬架 转向 连接器线束 舜宇光学科技 速腾聚创 英伟达 德赛西威 伯特利 保隆科技 耐世特 电连技术 韦尔股份 禾赛科技 高通 华阳集团 亚太股份 中鼎股份 浙江世宝 沪光股份 联创电子 永新光学 地平线机器人 科博达 拓普集团 拓普集团 伯特利 瑞可达 宇瞳光学 高伟电子 黑芝麻智能 知行科技 拓普集团 立讯精密 蓝特光学 寒武纪 经纬恒润 思特威 均胜电子 比亚迪电子 立讯精密 软件环节 算法 中间件 云 文远知行 中科创达 金山云 小马智行 光庭信息 momenta(拟上市) 整车环节 新势力 华为智选 华为Hi 其他 特斯拉 赛力斯 长安汽车 比亚迪 综合型 拓普集团 华域汽车 小鹏汽车 江淮汽车 广汽集团 吉利汽车 内外饰 新泉股份 岱美股份 理想汽车 北汽蓝谷 东风集团 长城汽车 轻量化 旭升集团 爱柯迪 零跑汽车 奇瑞(拟上市) 小米 一体化压铸 文灿股份 广东鸿图 蔚来汽车 玻璃 福耀玻璃 极氪 车灯 星宇股份 服务环节 运营平台 测试 座椅 继峰股份 百度(萝卜快跑) 中国汽研 电池 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如祺出行 华依科技 电机电控 汇川技术 滴滴(或重新上市) 大众交通 锦江在线 核心公司 基础硬件(电动化) 核心公司 (不完全统 计) 上汽集团 感知 决策 执行和其他 核心公司 核心公司 核心公司 硬件环节 一、什么是汽车智能化?为何需要? 二、消费者愿意为智能化买单吗? 目录 三、智能化如何重构汽车产业链? 四、整车格局如何变化?智能化视角 五、零部件格局如何变化?智能化视角 六、风险提示 6 一、什么是汽车智能化?为何需要? ( 汽车智能化在不同阶段含义有所区别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绘制 2012年 2014年 2016年 2018年 2020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6年E 2030年E 领先 企业 技术 创新 单车 成本 功能 落地 渗透率 L2智能化 L2++智能化 L3智能化 L4智能化 100% 50% 30% L2智能化 L2++ L3 Mobileye 特斯拉+英伟达 特斯拉+英伟达 特斯拉+? 单目摄像头算法 大算力芯片+域控制器 多传感器融合 Transformer+BEV +强化学习等 线控底盘 全新技术? 多传感器融合 单车智能+V2X AEB+LCC+LKA+泊车 高速NOA 城市NOA Robotaxi 3W=1.5W传感器(2个激光 雷达8K+12个摄像头/5个毫 米波/12个超声波/高精度地 图7K)+1.5W域控制器(英 伟达双Orin) 1.5W=去激光雷 达+去高精度地 图,芯片+传感 器不断降本 摩尔定律继续生 效 4-5K=3K(5个摄像头+12个 超声波+2个毫米波雷达)+ 低算力芯片2K左右 7 L4 汽车智能化底层核心竞争要素从未改变 8 ◼ 自特斯拉入局以来,汽车智能化每2-3年会有一次重大技术创新,但底层竞争要素始终未变。 2021年特斯拉 数据 数据的数量预期下降,数据的质量预期上升 算法 算力 车端 2023年Chat-GPT 2025年DeepSeek 云端 大幅上升 大幅上升 预期减少 基于规则Rule-base 端到端Transformer 强化学习 资金/ 人才 资金壁垒逐步下降,人才密度>人才数量,敢于创新! 汽车智能化将深刻改变人类出行方式 随时打车 短/长租赁 智能出行 服务平台 汽车所有权 管理商 无品牌代工厂 独立模块化供应商+独立汽车设计 拥有汽车 品牌车企 体验交车中心 消费者 消费者 经销商 车企 零部件 过去 未来 9 ◼ 本质是效率的提升!站在全球视角下,本轮百年汽车变革是碳中和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最佳结合 点,将人类文明推向新的高度。 ◼ 研发周期不断缩短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汽车智能化的本质是追求效率提升 能源革命 互联革命 智能革命 汽车重构 移动能源中心 智能移动空间 效率大幅提升 想象下: 假设目前全球20亿辆开 动率低于30%的汽车资 产高速转起来会产生什 么效果?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编制 10 燃油车是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机械论是燃油车的理论基础 ➢强调因果确定性,典型的思维方式是【一次性设计并开发出完美的产品】,典型的管理方式是 【泰勒科学管理方法】。 ➢1)通过流程化和标准化来不断提升效率。背后原理是把一个复杂系统不断细分,从而可以做 到一切可以预测。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工程。 ➢2)可预测性。喜欢做预测,丰田精益生产背后也是通过合理预测去控制库存。 11 ◼百年油车所产生的问题:能源消耗+交通拥堵+开动率低 ➢过去百年历史全球汽车保有量近20亿辆,每年石油消耗量45亿吨以上。 ➢交通拥堵目前是全球主要国家都面临的问题。美国纽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中国北京等全球知 名城市司机每年因为交通拥堵所浪费时间约100小时(相当于2周工作时间),普通城市司机每 年因为交通拥堵所浪费时间约50小时(相当于1周工作时间)。 ➢汽车开动率虽然没有官方权威统计数据。但以我们实际生活感知,中国汽车保有量2亿辆中每 年开动率能高于30%并不多。如果以1台车每年行驶里程1.5万公里(1年365天计算),平均每 天行驶里程约41公里(如果以市区行驶速度来看,大约1小时)。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编制 电动智能车将是第三&第四次技术革命的综合产物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是电动智能车的理论基础 ➢信息论:基于通信理论,人类每天时间几乎都在通信,而万事万物都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控 制论:事物是无法精准预测的,在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和修正。系统论:整体的性能未必通过 局部性能的优化来实现。核心背景是目前的大产品和系统开发的复杂度和难度远远超乎机械论 时代的产品。比如一款手机体验好坏,不是单纯的对比各种性能指标,而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看系统最终的体验情况。 ➢企业组织的特征:扁平化组织管理方式+快速纠错机制。需要宽容失败的风险,跨部门协同。 12 ◼电动智能车和智能手机区别 ➢智能手机全球普及提升了全球手机保有量至50亿+部(平均0.6个人一部手机),每年全球智能 手机出货量10亿+部。相比功能机,智能手机普及过程实现了【量-价-利】提升。 ➢电动智能汽车全球普及过程核心改变社会出行方式,降低石油能源消耗,降低交通拥堵,提升 汽车使用率 ,释放司机“眼睛-手-脚”,提升B端出行比例,实现共享化,即Robotaxi的商业 化落地。 ◼电动智能车和燃油车区别 ➢燃油车追求的是【造一款让司机开不坏的车】,电动智能车追求的是【造一款让车自己开比司 机开更安全的车】。“老的车规级标准体系”崩塌,但“新的车规级标准体系”建立。 ➢燃油车时代私家车出行为主,电动智能车时代或以共享出行为主。 如何理解电动化-智能化-机器人三者关系 13 ◼ 从汽车视角看:1)电动化-智能化是汽车百年变革的重要环节,是汽车在【能源革命】基础上演 绎【出行革命】,最终要实现汽车领域【共享化】,实现全球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实现出行效 率提升。2)机器人是智能车的技术外溢。【算力-算法-数据】是汽车智能化和机器人的共同底 座,智能车本质是机器人一种形态。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绘制 替代 燃油车 电动车 智能车 能源革命 出行革命 替代 每个家庭拥有一辆 “开不坏”的车 家庭之间共享一辆 “能赚钱”的车 共享化 算力 算法 数据 底 层 能 力 机器人 技术外溢 协同 如何理解电动化-智能化-机器人三者关系 14 1. 游戏/在线教育/电商等再升级; 2. 无人驾驶/智慧城市/智慧工厂等; 3. 构建镜像世界(独立于现实世界) PC 手 机 汽 车 机器 人 AR/ VR 其他 算力 算法 数据 底座 终端 应用 英伟达 Open AI等 微软+谷歌+苹果+ 亚马逊+Meta等 特斯拉等 美国 中国 腾讯/阿里等 华为/小鹏等 寒武纪等 ◼ AI视角:AI(人工智能)是全球第四次科技革命核心主线。2023-2024年核心演绎了“卖铲子” 环节(算力-光模块等),2025年重心去寻找“端侧应用”。汽车和机器人都是AI端侧垂直应用 领域。机器人远期市场规模想象空间更大于汽车。汽车又分为电动车和智能车,智能车远期是要 替代电动车。机器人产业处于0-1阶段,电动车产业处于1-N阶段,智能车正努力突破0-1阶段向 1-10阶段发展。 15 二、消费者愿意为智能化买单吗? ( 如何建立一套观察指标体系? ◼ 2025年或是消费者形成为智驾买单的心智关键之年。 16 谁在供给创造需求? 智能化用户画像? 行业数据库跟踪 L3智能化渗透率跟踪 电动化渗透率跟踪 L4 Robotaxi销量 跟踪 筛选出最具代表本轮产业趋势的1-3家车企 紧密终端草根调研:核心车型销量及用户画像 车企财务报表跟踪 最具代表本轮产业趋势车企实现持续盈利能力 马斯洛需求分层理论:人性的本质 ◆ 随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会不断上升需求,关注焦点也会不断变化 ➢ 核心前提:人的本质是永不满足的不断需求,贯穿一生,不同的生命阶段不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伴 随着当下不同的需求层级,以经济以及物质需求不断被满足为基础,心理需求重要性进一步增强, 关注焦点随之发生变化。 爱与归属 自我 实现 尊重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爱和心灵的归属感 例如固定的居所和稳定的收入,朋友/爱人/孩子/稳定/社会地位 远离恐惧,保障规律性生活 保障安全稳定,免除基本威胁,满足对恒常有序的需求 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 盐、糖、蛋白质等基础生存需要,基础但不唯一 最高阶层:实现自身全部潜能的需要 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即是指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理想被满足 自尊以及受到他人的尊敬 建立在稳固坚定基础之上的自我的高度评价,自信、有价值、有能力 数据来源:马斯洛需求理论,东吴证券研究所 17 他山之石:日本的四次消费变迁 数据来源:三浦展著作,东吴证券研究所 ◼ 日本汽车消费观念变化离不开整个日本社会消费观念的四次变迁。 第一消费社会 第二消费社会 第三消费社会 第四消费社会 1912-1941 1945-1974 1975-2004 2005-2034 社会背景 从日俄战争胜利开始至中日战争 。以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为中心 的中等阶级诞生 从战败、复兴、经济高度增长期开 始至石油危机。大量生产、大量消 费。全国一亿人口中产阶级化 从石油危机开始到低增长、 泡沫经济、金融破产、小泉 改革。差距拉大 雷曼危机、两次大地震、经济 长期不景气、等导致收入减少 、人口减少导致消费市场缩小 人口 人口增加 人口增加 人口微增 人口减少 出生率 5 5→2 2→1.3~1.4 1.3~1.4 老年人比率 5% 5%-6% 6%-20% 20%-30% 国民价值观 国家利益导向 家庭利益导向 个人利益导向 人与自然和谐 消费取向 西洋化,大城市倾向 大量消费,大的就是好的,大城市 倾向,美式倾向 个性化/品牌倾向 无品牌倾向/本土倾向 汽车消费 未普及 每家一辆私家车 每人一辆 几人一辆 人性追求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爱与归属 爱与归属+尊重需求 尊重+自我实现等 时代划分 18 注:出生率单位为‰ ( 对标日本:中国各线城市消费阶段 ◼ 展望2025-2030年:中国一二线城市有望从第三消费阶段进入第四消费阶段,三四五线城市 有望从第二消费阶段进入第三消费阶段。 19 -10.00 -5.00 0.00 5.00 10.00 15.00 0.00 5,000.00 10,000.00 15,000.00 20,000.00 25,000.00 30,000.00 35,000.00 40,000.0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2022 日本:人均GDP:不变价:按美元计价 日本:GDP:同比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第二消费阶段 第三消费阶段 第四消费阶段 中国一城市人均 GDP 中国二线城市人 均GDP 中国三线城市人 均GDP 中国四五线城市 人均GDP ( 中国汽车消费阶段的变迁 ◼ 2025-2030年是中国汽车消费从电动车时代切换智能化车时代的关键窗口期。 20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2040年 轿车时代 别人没有,我要有 60/70后 SUV时代 我比别人的更好 70/80后 电动车时代 我和别人不一样 80/90后 智能车时代 大家都一样 90/00后 第 一 消 费 第 二 消 费 第 三 消 费 第 四 消 费 代步工具 身份地位 个性彰显 无品牌倾向 规律一:新消费潮流一二线先行再扩散三四五线城市 规律二:新消费潮流均是主力年轻人率先带动再扩散 规律三:新消费潮流家庭增换购先行再扩散首次购车 每一次切换都是重新占领用户心智 每一次切换都是靠供给在创造需求 ( 中国SUV-电动车-智能化渗透率变迁节奏 ◼ 过去10-15年汽车智能化一直处于导入期,虽然经历了L1-L2-L2++不断升级但一直无法成为核 心卖点。但随着L3(城市NOA)和L4(Robotaxi)出现将改变用户的消费观念。 数据来源:交强险 ,东吴证券研究所绘制 21 图:SUV/新能源/智能化渗透率比较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2010/1 2010/6 2010/11 2011/4 2011/9 2012/2 2012/7 2012/12 2013/5 2013/10 2014/3 2014/8 2015/1 2015/6 2015/11 2016/4 2016/9 2017/2 2017/7 2017/12 2018/5 2018/10 2019/3 2019/8 2020/1 2020/6 2020/11 2021/4 2021/9 2022/2 2022/7 2022/12 2023/5 2023/10 2024/3 2024/8 202501E 202506E 202511E 202604E 202609E 202702E 202707E 202712E 202805E 202810E 202903E 202908E 203001E 203006E 203011E SUV渗透率 新能源渗透率 L3及以上智能化渗透率 SUV渗透率10%-50%花8-10年 预计4-5年 预计2-3年 新能源渗透率10%-80%+预计花8-10年 L1功能 L2功能 L2++功能 L3功能 L4功能 消费者对智能化买单预计划分两阶段 22 ◼ 2025-2027年展望:汽车智能化核心任务是推动国内新能源(电动化)渗透率实现50%— 80%+的突破!也即:智能化是帮助车企卖车,依然是硬件商业模式,软件收费模式在国内难以 实质性突破。 ◼ 2028-2030年展望:Robotaxi有望走向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汽车出行革命实现质的突破(AI垂 直应用领域之一)!汽车智能化或真正意义开启了1-N产业趋势。 数据来源:交强险,乘联会,东吴证券研究所 2027-2028年 4.50% 6.03% 14.31% 2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78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基于SAP QM最全质量管理培训材【72页PPT】
培训体系资料